这种认识错误其实源于家长的教育不当。
家长不要让孩子觉得这是特别下流的东西,因为它不是。性既不神秘,也不龌龊。如果我们能平静地对待它,把它当成饥饿、疲乏这种生理现象来认识,我们就会少走弯路。
孩子们对一切都是很好奇的,他们对性的好奇,就像对天文、对异域风情的好奇一样。这又怎能称为龌龊呢?不过,对性的认识,关系到身心两方面的健康,也关系到孩子今后对自我的控制等,所以必须严肃对待。
一般来说,妈妈和女儿讲,这样比较容易开口。家长千万不要再把他们当成小毛孩,对孩子的关注上也应注意提醒他们注意身体,不要太过疲劳,或者在选购内衣的时候,尽量选择较为宽松的等。
给父母的建议:不同年龄段女孩,性教育内容也要不同
家长对于女孩的性教育,要根据她的年龄而定。
对于5岁前的女孩,性教育主要是解决让她认识男孩和女孩性别的不同。妈妈在洗澡、睡前很自然地让女孩认识自己的身体,不要把女孩当男孩养,否则女孩从小对自己和他人形成性朦胧意识,以至于成人后有着错误的性取向。
当女孩5~7岁时,她会向父母提出一些关于女孩和男孩差异的问题,此时父母应该根据自然现象,简单明了地回答问题,不能说的过分详细。
当女孩7~14岁时,父母则要对孩子进行较系统的性知识教育。不必太直白,可以采取一些隐喻法来讲,比如有这样一种说法:一位漂亮的姑娘春天把西瓜种子种到地里,之后她每天都给种子浇水、施肥,种子慢慢长出绿色的叶子。到了夏天,叶子上结出了小花,花谢了就变成了小西瓜,小西瓜越长越大就变成熟透的香甜可口的大西瓜,这个时候就可以摘下来吃了。妈妈在肚子里也种了一粒种子,在妈妈的精心哺育下,这粒种子慢慢长大,十个月后就变成了一个小人,然后妈妈就把她摘下来,于是这个世界上就出现了一个美丽的女孩。这个阶段,在性知识教育的同时,家长还需要对女孩进行性道德教育,教给女孩一些性保护方面的知识。
对于14~18岁的女孩,妈妈可以买来有关的青春期性知识的书籍放在孩子的桌上,也可以通过聊天的方式告诉她一些性知识或性保护方面的内容。
▲网络世界只有虚拟的王子
“网恋”的现身使不少家长感到焦虑。家长们真是不明白,现在的孩子们怎么了,为什么沉迷于网络之中,难以自拔。尤其让家长担心的是,越来越多的女孩开始了“网恋”,并且一发而不可收拾。甚至有些女孩因为网恋,生活轨迹便从此开始改变。
★初三女生小灿是班里的学习尖子,深得老师、家长的疼爱。为了拓展小灿的知识面,父母给她买了电脑。作业完成后,小灿便上网浏览一些有趣的网页。后来她听说网上交友很有趣,出于好奇心,就上网交起网友来,无意中与无业男青年李某聊上了。“你是天上的月亮,我就是陪伴在你身旁的星星。”“你知道我时时想着你吗……”看着这些情意绵绵的字眼,涉世不深的小灿被李某的花言巧语给迷住了。随着网上交往的频繁,两人相约到某公园里见面,很快就坠入爱河。花前月下的约会,信誓旦旦的许诺,使小灿神情恍惚、无心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为了和网上结识的“白马王子”私订终身,15岁的她竟携带家中的数万元巨款离家出走半个多月。李某其实是玩弄女学生感情的“交友老手”,在将巨款挥霍一空后,又交上了新女友。半年后中考,班里很多原先学习成绩不如小灿的同学都考上了重点高中,而她却学业荒废、思想颓废,成了一名后进生。★
青春期的女孩对社会及爱情的理解还很肤浅,判断力、成熟度较差,容易被那些虚构的凄美动人的网恋小说、网恋故事所感动。于是,不少女孩在网络聊天室寻觅“知音”,自认为拥有网上知音是一种精神刺激和满足,是心情自由放飞的空间,沉迷于网上交友,模仿着小说中的恋爱故事。先是出于好奇,进而模仿,发展到后来就不能自拔了。小灿的变化正是印证了网恋的悲剧。
女孩在虚拟的网上与人谈情说爱,这是很危险的事,会使人沉迷于虚幻的情爱之中,想入非非,无法与现实接轨,造成情绪异常,引发严重后果。如果女孩长期在这种虚无缥缈的感情里游走,只会变得玩世不恭、委靡不振,甚至会误入歧途。
女孩子沉迷“网恋”并不是她单方面原因造成的,其实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因素共同作用,才使得她迷恋于“网络中的白马王子”。综合来说,大致有以下三种原因。
(1)现今的父母为了赚钱一心扑在工作上,很少回家或很少关心女孩。父母见了孩子,往往会问:“你的零花钱还够不够花?”“你最近学习还好吧?”从来不关心女孩是否快乐。女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她当然会感到孤独痛苦。如果这时,网上恰有一个“白马王子”对她关爱有加,她又怎么会割舍这段“网恋”?
(2)未成年的女孩思想单纯,往往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她们对爱情充满了好奇,她们把爱情想象得太美好,尤其是看多了那些青春偶像肥皂剧后,更是对网络爱情心生向往。
(3)学校和家庭对于女孩的早恋现象严加禁止,于是女孩们便把心投向了网络,她们在网上和自己想象中的“白马王子”畅所欲言。网络中的男子,花一番心思,就能让这些少女们心花怒放,完全沉浸于这种虚幻的爱情之中。
给父母的建议:父母想让女孩远离网恋,就要给她足够的爱父母要给女孩充足的爱,无论多忙,都不要忽略女孩的精神成长。多抽出一些时间和她聊天,可以聊聊女孩在学校里的一些事情,认真倾听她的心声,同她一起享受快乐,分担悲伤。父母要明白,物质上无休止的满足,只会使你和女孩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只有精神上的关怀,才能使他健康成长网上有奇幻的世界,却没有女孩心灵需要的爱。如果你用真爱去唤醒她的心,她怎么会不回头呢?
很多女孩之所以会发生“网恋”,是因为她们觉得家里没意思、听见父母吵架就烦的要命……女孩在家里受了伤,就要找一个地方去修补伤口,于是自然而然开始网恋!
父母爱女孩,那么为什么不给她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呢?或许,仅仅是父母之间的争执减少了,女孩被家的温暖所包围,她便不再想去网络上找“白马王子”了。
▲警惕女孩盲目崇拜
一位妈妈向别人这样叙述她的女儿——一个追星迷:
★Sara简直是**明星的疯狂崇拜者。她每天都哼着**的歌曲,他仿佛成了她生活的全部。Sara的卧室里贴满了**的海报,她的铅笔盒里到处都贴着**的大头贴。甚至她的衣服上,也要彩绘上**的靓照。听说他闹绯闻了,又有女友了,Sara会伤心地不得了;听说他病了,Sara比他还难受。总之,娱乐记者对**一举一动的报道,都紧紧地牵动着Sara的心。Sara甚至从现在起就开始攒钱,想以后做飞机去很远的地方看**。
面对女儿的行为,我屡次禁止,但却无效。真不知如何是好!★
其实,在大多数父母看来,孩子追星可以,但是要有个度,超过了底线的疯狂崇拜就不是什么好现象。并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孩子不应该完全将明星作为“精神支柱”,把明星看做了自己的“神”。这样长久下去,孩子必然会对未来失去方向。
这种认识当然是正确的。但还是有个别父母明明知道孩子的追星已经成为问题,却仍然支持她继续追下去。
前几年,刘德华的歌迷杨丽娟为了见他,不惜让自己的父亲卖肾筹钱。最终导致一家人的悲剧。其实杨丽娟的问题根源便在于她的家庭教育。
★杨丽娟疯狂迷恋刘德华,其父母不但没有发现女儿的问题,反而还支持女儿追星,一家人都为“星”狂。
当杨丽娟的追星越加疯狂时,她已经陷入妄想症的深渊不能自拔。她认为地位、权势比她高的人也都会喜欢她,她心里面实际上认为刘德华也是喜欢她。杨丽娟为了完成这个心愿,不惜一切代价。
她的这种心理问题其实可以追溯到父母对她的教育。杨氏夫妻对于女儿的过度溺爱让她不再需要与外界来往,因此她的一些社会功能也慢慢退化。杨丽娟一回家,父亲就端上了饭,她一边看刘德华的海报一边吃饭,就觉得很满足。虽然父母对杨丽娟的溺爱已经超过了一般程度,但是杨丽娟却浑然不觉。最终杨丽娟和父母在这种单向的爱的基础之上,引发了一出家庭悲剧。★
这种错误的崇拜最终导致了整个家庭的破灭。
如果孩子沉湎于对明星的追逐和依恋当中,不能自拔。一味关注明星们的漂亮外表或八卦绯闻,关注他们的名声或收入。结果往往会耽误了自己学习和进步的时间。
其实,女孩崇拜明星并不是一件坏事,最重要的是要让她知道如何崇拜才最正确。家长应当引导女孩看到明星们最杰出的地方,学习明星的精神或优点,并与自己的实际联系起来,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正如一位女中学生评价刘德华时所说:“刘德华不止歌唱得好、戏演得好,而且还热心为社会服务。他非常关心我们的学业,常常要我们把成绩表拿给他看,鼓励我们把书读好。所以,我崇拜他,学习他,让自己变得更好。”
其实女孩追星,不是不可以,只是不要盲目,不要在追星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
给父母的建议:讲明星背后的故事,让女孩知道美的代价羡慕和崇拜名人并没有错,这是女孩普遍的心理,要知道成长本身就始于崇拜。但是由于缺乏自制力和辨别能力,女孩对名人的崇拜往往会陷入一种盲目,只看到名人表面上的光环,而迷失了自我的境地。其实,父母不必担心,只要引导得当,“追星”并不是一件坏事情。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妈妈们能够做的很多,例如,选对崇拜的对象,即女孩所崇拜的对象身上一定要有一些可供女孩学习和参考的积极的东西,摒弃追星似的盲目狂热,选择榜样以理性对待和学习。
除此以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女孩明白每一位明星美丽的背后都有我们看不见的努力。
★例如,提起徐静蕾,没有谁会陌生,她被称作“玉女偶像”“中国影视界四小花旦之一”。徐静蕾那种举手投足间淡然流露出的优雅、纯情,迷倒无数少男少女的心。她是个才女,做导演,《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就让她获得圣塞巴斯蒂安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要知道,这仅仅是她导演的第二部电影,就达到了别人梦寐以求的高度。
可是在这些光环的背后,徐静蕾小时候却被父亲“逼着”在市少年宫书法班学习,现在才写得一手好字。后来她看人家画画就喜欢上了画画,于是17岁的她不畏寒暑骑着自行车穿梭于偌大的北京城,走很远的路去学画。就是这些背后的努力,才让日后的徐静蕾取得了那么大的成就。
还有我们熟悉的张曼玉,在成功之前,张曼玉只想在银幕上扮靓,只肯演妩媚动人的少女。演了几部电影之后,却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观众不认可她的妩媚,不认可她演美貌少女时的表演。
在这种屡遭挫折的情况下,张曼玉痛定思痛,决定好好磨炼自己。于是,她拼命地看前辈们的影视作品,揣摩每一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就连在街上看到一个擦身而过的普通人,不管是扫地的阿姨还是送盒饭的打工妹,张曼玉都仔细地观察她们的一举一动,运用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当中。
经过不懈的努力,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一个接一个全新的角色终于出现了。从《新龙门客栈》里的老板娘到《宋庆龄》里的宋庆龄,从《一门喜事》里的新娘子到《甜蜜蜜》里的打工妹,张曼玉角色多变、演技出色,终于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她成了获奖最多的香港女演员,奖项包括四次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四次台湾金马奖,获得了让别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成功。★
在这些光彩照人的明星背后,其实隐藏着的都是无数的努力与奋斗。当女孩明白这些故事,全面地认识到美丽背后就是奋斗后,自然会对明星们产生一个正确的认识,而不仅仅是盲目的崇拜。然后,利用女孩对名人的崇拜进行自我教育。崇拜的对象为女孩们提供了直接思想言行规范化的模式,让被崇拜人物的高尚品德、创业意志和献身精神影响和感染女孩,启示女孩该如何地去对待生活、对待事业、对待未来,以及对待成功与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