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卡耐基经典励志大全集
18190600000125

第125章 语言的突破(17)

3.旁敲侧击地问。从侧面入手,迁回到主题上来。

4.设问。假设一个前提,启发对方思索,使对方回答。

5.追问。循着对方的谈话发问。

根据提问的内容,可以将问题分为开放式的问题和封闭式的问题。如果你提的问题是一个封闭式的问题,比如“你喜欢动物吗?”你得到的信息将会非常少,因为这样的问题通常得到的是“是”、“否”或者另外一些简单的答案。封闭式的问题对于那些打算结束别人啰唆的说话的人是非常有效的。另外,当你在帮别人迅速地作出决定,在你想要使别人说得更加简洁一些的时候,它也很有效果。但是如果你希望对方继续把话说下去,维持正常的、热烈的谈话,你最好不要提这种问题。

像上段那个问题,如果换成开放式的问题的话,就可以是“告诉我一些关于你的宠物的信息好吗?”这样,对方的回答肯定是十分丰富的,你得到的信息也比较多,你甚至可以在他的回答中找到可以进一步发问的信息。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的一个明显的区别是,前者有诸如“何时”、“何地”、“谁”、“何事”、“为什么”、“是否”等词汇在里面。很明显,开放式问题比封闭式问题应用得更加广泛。

你可能曾经碰到过一些问题,让你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有可能这并不是你的错,而是这样的问题根本就提错了。我们称这些问题为无用的问题——请注意,这些无用的问题都只是说,作为一个问题来说它是“无用”的或者对谈话继续进行是无效的。以下简单介绍几种无用的问题。

导向性问题

“你认为我们是不是应该……”,这种问题有明显的导向性。实际上,你要得到的答案已经设置在你的问话里了。类似这种问题,我们都称之为导向性问题。作为一个问题而言,它没有任何意义——当然,你可能本来就没把它当做问题。类似的问题还有:

“你不是真的……吧?”

“……是吧?”

“难道你不认为……吗?”

假设性问题

假设性问题实际上是假设一种没有出现过的、实际上没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问题实际上已经包含问话者肯定的、间接的断言了。类似的问题有:

“如果你处在我的位置上,你会不会这么做?”

“如果你像他一样得了第一名,你会想要……吗?”

设定性问题

设定性问题就是先设定某人的状况,然后向他问问题。在多数情况下,这种问题是为了达到压制、强迫甚至打击的目的。这种问题只会引起人们的不适和警惕,因为他们很明显地会感到提问者另有深意。类似的问题有:

“你不是……吗?现在为什么却……?”

比如,某人问道:

“你不是认为我们应该抵制日货吗,因为日本人对我国人民不友好?”

“哦,是啊!”

“可是我发现你现在开的是日本车。”

多重问题

多重问题指的是将几个问题合成一个问题提问。这种问题往往导致人们不知道该先回答哪个问题,从而造成了尴尬。更加重要的是,当提问者附加了一些细节时,被问者往往找不到问题的重点。类似的问题有:

“你们是如何相处的?你们在一起有困难吗?你愿意告诉我这些吗?”

提问者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这样无形中造成了紧张的气氛,让被问者不知道该先回答哪个问题,甚至不愿回答。

恰到好处地作出回答

对方问你:“今晚你要到哪里去?有什么秘密的事情吗?”你却不想告诉他,于是你可以说:“没什么大不了的事。”这样,提问的人就不会再问下去了。

如果说提问是人们沟通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话,回答提问也一样重要。我们经常冷不防地被提问,并且要求作出令提问者满意的回答。有问必有答,一问一答构成了语言交流的重要部分。

我们发现,同样一个问题,人们的回答可能各不相同。这说明回答问题有各种可能性,但是我们似乎应该确认一点:在这众多的可能性中,只有一种是使提问者最满意的;另一方面,在某些场合,比如辩论中,回答者往往并没有给提问者想要的答案。也许他们因为某种原因,不能或者不想告诉听众答案;也许在回答者看来,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回答问题才是正确的答案。因此,我们一般认为,问题没有正确的答案,而只有恰到好处的答案——这明显是对回答问题者而言的。

中国人的语言内涵十分丰富,同时也意味着解读语言的多种可能性。有一位中国老人满99岁了,一位政府官员去祝贺她,并对她说:“我希望明年能够来给你庆贺100岁生日。”那位老人回答道:“怎么不能呢?你的身体不是很好吗?”

其实,那位政府官员的意思是,希望老人能够活到100岁。但是那位老人却理解成了政府官员对他自己的身体的担心。虽然我们不在中国,但是我们在回答对方问题的时候,也通常犯那位老人一样的错误:答非所问。因此,我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首先应该仔细地听清楚对方要表达的意思。

没有一种问话会要求你在听到问题后1秒钟之内马上给出答案,除非你自己想要表现出你反应很迅速。你完全有时间想一想对方问话的意思,了解他的意图,然后再确定回答的方式和范围,从容地组织答案。有些人似乎习惯于一边说话一边思考,但是这并不是大部分人能够做到的。一般的人在脱口而出之后,马上就会后悔说出了那样的话,因为那样的话本来不应该说,或者完全可以说得更好。

不要急于回答。你可以试着对提问者的意思进行解释,并且夸赞提问者几句。这会让你真正了解提问者的意思,并且得到他的好感,你还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好好整理一下你的答案。

对问题作出判断,揭示其隐藏的意图。如果你怀疑对方另有意图的话,不管对你有利还是不利,在没有弄清楚之前,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要问一下对方真正的意图是什么。你可

以问他:“告诉我你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你想让我说的是什么?”

你可以建立一座桥梁,由此进入你的回答阶段。这可以算做解释对方问题的一部分。一位议员被问及:“你反对加税吗?”那位议员回答道:“这位先生想要知道我是否反对加税。实际上,你真正想问的是,我们是怎样使美国人民更加富裕的。让我告诉你我们对于复苏经济的计划……”这个议员十分巧妙地把对方的问题过渡到自己想要回答的问题上。

这样,你首先要对你的答案进行设计,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过的“思维”过程——相对于你把它陈述出来而言。当然,对待一般的问题,你必须用你的知识作出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回答。不然的话,就会犯狡辩的错误,从而给人不真诚的感觉。

上面我介绍了回答问题时应该注意的一些基本问题。接下来,我将就如何具体回答常见的问题给出一些意见:

1.关于是非型问题。提问者想要你回答简单的几个字,这当然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这类问题往往设有陷阱,因为简单往往容易导致误解。除非在法庭上,你不需要具体回答是非型的问题,你应该直接回答“是”或“不是”。

2.关于选择型问题。有人问:“你们公司的目标是增加投入还是减少人员?”这样的问题不好回答,因为答案可能不在他给出的选择项内。不要被提问者提出的问题所干扰,按照事实说吧!对上面问题的回答可以是:“我们的目标是提供最优质的产品。”

3.关于不能回答的问题。当你被问及那些关于个人秘密等不便回答的问题的时候,你应该直接告诉他为什么不能说出来。你必须给出你的理由,否则将会被认为是不真诚的。

4.关于倾向性问题。比如,“你不再打你的老婆了吗?”而事实上你并没有打过她;或者“此次调价对你们公司造成了多大损失?”事实上你们公司一点儿损失都没有。

5.回答这类问题时可以直接跳过对方的假设,用事实说话。

6.关于问题太多。对方提出一系列的问题的时候,你没有必要一一回答。你应该说:“慢一点,我的朋友。”然后再一次回答一个问题。

让人为难的是那些你不想或者不能作出正面、直接回答的问题,这时候你还可以用以下这些方法来回答:

无效回答

当你不想回答对方的问题的时候,你可以选择这样的回答方式。也就是说,你可以用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话回答他。

比如,对方问你:“今晚你要到哪里去?有什么秘密的事情吗?”你却不想告诉他,于是你可以说:“没什么大不了的事。”这样,提问的人就不会再问下去了。

对方问你:“贵国打算什么时候对该国采取军事行动?”你回答他说:“我们已经提交给议会讨论了,我相信他们会本着对国家、对世界人民负责的态度来讨论此事的。至于什么时候,到时候诸位就知道了。”

反转问题

有些问题是比较刁钻的,它可能是一个含沙射影的问题,也可能是一个陷阱。这些问题可能会使你尴尬。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换一个角度想一想。

比如,对方问你:“我没有兴趣继续听下去了。这个问题你已经讲过很多遍了,你觉得还有继续说下去的必要吗?”你可以这样回答:“你觉得你已经完全听懂了吗?”让对方来回答他自己提出的问题。

一个外交官被一群记者围住,被要求就前几天某位议员在国会进行的演讲发表一下意见。那位议员讲的是一个国际政治上的敏感话题。这个外交官回答道:“你们要我说,我当然可以说。但是我的态度全世界的人民都已经知道了,因此,我没有必要把它说出来。”

间接回答

在有些场合里,对方可能会提出一些十分敏感的问题,或者想刺探你的真实意图,或者就是想刁难你,使你不便直接给出回答。这时候,你可以间接地作出回答。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20世纪30年代访问美国时,一位强烈反对他的女议员对他说:“如果我是你的妻子的话,我是一定会在你的咖啡里投毒的。”丘吉尔轻轻一笑,回答道:“如果我

是你的丈夫的话,我一定会把那杯咖啡喝下去的。”

还有一次,丘吉尔因为力主和前苏联联合对抗德国,一位记者诘难他说:“你为什么老是替斯大林说好话呢?”丘吉尔回答道:“如果希特勒侵入了地狱,我同样会在下院为阎王讲情的。”

当你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态度一定要恳切,要让提问者感到你正在努力、真诚地回答他的问题,而不是在敷衍了事。如果有人在寻求信息,则要表现得很专业,让对方觉得你的答案很可信。

不要把注意力局限在提问者身上。提问者提出了问题,但是这不是你跟他之间的私聊,你需要注意的是,有更多的人在你面前,等待你作出解答,提问者只是为你们提供了一个话题而已。当然,相对于其他听众而言,你还是应该相对多地注意这位提问者。

当你回答了某个问题之后,要保持你一贯的作风,千万不要因此而得意起来。否则,你的听众就会努力在你的回答上找漏洞。

对那些有敌意的提问者,你最好保持你的优雅的风度。不要因为对方提出了一个让人尴尬的问题,你就非常不客气地对待他。你应该冷静地处理这个问题,以便使局势朝对你有利的方向发展。

掌握应对抱怨的技巧

那位负责人是这么做的:他耐心地倾听了顾客的抱怨,并且从顾客的角度出发,采取了顾客可以接受的处理办法。

沃顿在新泽西州近海的一个百货商店买了一套衣服。几天后,他发现这套衣服已经褪色,并且把他的衬衫染黑了。于是,他决定去百货商店问明原因。

百货商店的一个店员接待了他。当沃顿把事情的原委告诉这个店员的时候,这个店员不耐烦地对他说:“我们已经卖出了上千套这样的衣服,为什么你是第一个来挑剔的人呢?”这个店员的声音很大,好像在对沃顿说:“你在说谎!你以为我们是好欺负的吗?”

讲话被打断的沃顿顿时十分愤怒,他与这个店员争执了起来。这时候另一个店员插话说:“所有黑色的衣服,一开始总是会褪一点色,而且这种价钱的衣服都是这样。”

第一个店员怀疑他的诚信,而第二个店员却暗示他买的是次等货,这对他而言是莫大的侮辱。沃顿顿时火冒三丈。他正要大发脾气,这时候,公司的负责人走了过来。

这个负责人诚恳地对沃顿说:“先生,我首先为我的店员的粗鲁向你道歉。但是请告诉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沃顿大略地说了事情的经过,并且着重强调了这两个店员十分不友好的态度是使他非常生气的原因。在这一过程中,负责人一直微笑地看着他,一句话也不说,并且仔细地倾听他的谈话。可是那两个店员听了后,又要向负责人辩解什么。那位负责人站在了沃顿的一边,对她们说:“这位先生的衬衫领子的确是被我们的衣服染黑的。这种不能令人满意的商品,我们怎么能卖出去呢?”然后他又对沃顿说:“先生,我得承认,我起先并不知道这套衣服的质量是如此之差。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使你满意呢?”

本来沃顿打算退衣服的,但是听负责人这么说,就立即打消了退衣服的念头。他对负责人说:“我只是想知道,这套衣服以后还会不会褪色?还有,有没有办法可以补救呢?”

负责人建议沃顿把衣服拿回去再穿一个星期试试,看看情形如何。如果他到时还不满意的话,那么百货公司可以给他换货。于是沃顿这么做了。果然,穿了一个星期之后,他的衣服再也没有褪色。他又恢复了对百货公司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