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奇妙的大千世界:丰富多彩的风俗
18198700000015

第15章 婚丧嫁娶我国结婚贴“囍”字的习俗

每当新婚吉庆的时候,人们总在门户、窗牖、厅堂以及日常用具上贴上用红纸剪成的“囍”字,有些人还要在棉被、枕头上用红丝线绣上“囍”。据说,这个“囍”字还同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有着联系呢。

新婚吉庆时人们常贴的“囍”字

相传有一年王安石赴京赶考,途中看见一户姓马的富贵人家在门楼上挂着一盏贴有半副择婿对联的走马灯,灯上对联是:“走马灯,灯马走,灯息马停步。”考试时,考官也出了半副对联:“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就用前半联对考官,后半联应马家,结果不但金榜题名,而且还娶了美丽聪明的马小姐。在双喜临门之时,王安石展纸运笔写下了斗大的“囍”字,并赋诗道:“巧对联成双喜歌,马灯飞虎结丝罗。洞房花烛题金榜,小登科遇大登科。”“囍”字反映了人们盼望喜事成双来临的心理,所以很快流行起来,而且几乎成为我国民间最具有共性的一项民俗了。

其实,“囍”字是我国古代合体字习俗的一种。中国民间的宗教信仰中保留着大量的原始信仰习俗,对语言文字的崇拜即是其中之一。人们相信文字本身就具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它可以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创造和使用吉祥合体字正是以这种信仰为基础的。于是一些吉祥喜庆,祝贺致愿的合体字便应运而生了。比如,每逢年节,人们用红纸写上一个大大的“福’字,倒贴在大门上,认为这样福气就“到了”;商店开张时,贴上意为“招财进宝”、“日进斗金”的合体字。还有正看倒看都是“有”、“好学孔孟”之类的合体字。

中国的传统心态总体上说是乐观的,中国人很少有西方人的“赎罪感”,他们更注重现世的享乐而不是死后的“天堂”,于是便塑成了热爱生活、追求美好幸福的民族心理,这也正是吉祥的合体字得以流行的重要原因。从传统的审美观念看,中国人总是喜欢均衡、对称,这在传统的绘画、建筑、诗词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合体字实际上是一种有形无音的装饰性符号,人们在吉祥合体字中寄寓美好的愿望,从而在心理上获得某种平衡。不过,它毕竟不是现代思维的产物,因此迷信它,以为它真能带来好运气便不可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