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奇妙的大千世界:丰富多彩的风俗
18198700000022

第22章 马来人的葬礼习俗

自古以来,不管是在市镇或乡村,凡是年老的人逝世后,依照马来人的习俗,最要紧的事就是马上通知当地回教堂的管理人,好让他把死者的姓名、逝世的时间以及举行葬礼的时间和地点,公布在教堂的布告板上,以便让当地的乡亲们知道。与此同时,丧家也通知亲戚和好友们,请他们准备参加葬礼。

马来坟场在回教堂的附近并直接由教堂管辖,所以管理人接到丧报之后,还得马上叫人挖墓穴。

马来人住的茅草高脚屋

回教规定,要尽快地埋葬死去的教徒,决不可无缘无故地拖延六小时以上。习惯上,凡是在上午逝世的教徒,都在当天下午埋葬,而在下午死去的,最迟在第二天傍晚就要入土。

当年老的人病重垂危、奄奄一息的时候,他的家人便请教堂的主事人到病榻前为病人诵念《古兰经》,让他安祥地、无忧无虑地到另一个世界去。

死去的人被抬放在一张事前准备好的、铺有清洁白布的台上。尸台通常停放在屋子的中间,以便亲友瞻仰。死者仰卧,双手右上左下平放在胸口,两脚伸直并拢,眼睑关闭,一条白布由头顶包到下巴,以防嘴巴松开,然后用布由头到脚盖住死者的遗体。在尸台前,点燃着伽罗木,有些丧家的伽罗木要点燃三天之久。在这段时间里,亲戚朋友可以在台前瞻仰死者的遗容。

探丧的人,一个个肃穆恭敬地掀开白布,瞻仰一会儿。根据马来人的习俗,所有吊丧的男女亲友以及丧家的左邻右舍,都要对死者表示尊敬,他们不能高谈阔论,也不能嚎啕大哭。在出殡的时候,大家要诵念《古兰经》,不可交头接耳地谈话。每个人的心情是沉重的,气氛是严肃的。

到了”沐浴”的时候,尸体由同性别的亲友抬到沐浴的地方。“沐浴”是一种宗教性的仪式,由同性别的“沐尸师”负责主持。尸体用清水和肥皂洗净擦干之后,被涂上樟脑和黄檀木的粉末。

接着便要裹尸了。裹尸布撕成上衣、纱笼和头巾的样式,但是绝对不可用针线去缝制。死人穿上衣后,便被包扎三层白布,富有的人家有的包上七层。最后用布条把死者的双脚和头都包裹起来,放在棺材里。

马来棺材是用轻便的木板做成的,有些棺材底层用布代替木板。封棺后,盖上好多层布,最上面的一层,有美丽的金线刺绣的图案,或者是绣上《古兰经》的经文。

在乡村,棺木由几位亲友一同扛到坟场,而在城市,则是由教堂特备的灵车载去的。教堂的管理人早已在坟场等候迎接灵车,他打开棺盖,拆除扎住尸体的布条,然后把死者放入墓穴里。所有的回教徒入土的时候,都必须面向圣地麦加。

马来人的坟穴,除主穴外,还有一个在主穴底部旁边的小洞穴,尸体就埋葬在小穴里。至于墓碑,多数在当天装妥,否则,便得在日后立碑的地方插上一根树枝。

墓穴填土后,丧家请一名回教僧侣来念经。在墓旁有一块纱笼包裹住的方形席子,一盘各色花卉和一两壶浸檀香的水。回教僧侣坐在席子上念经文,最后念的是平安经。念完经,那个回教僧侣便把壶里的水洒在坟上,花也散在坟墓上面,全部葬礼到此算是结束了。

根据马来人的习俗,女性是不能去送殡的,而送殡回来的男人,在洗手换衣之前,是不可以触摸或抱小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