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奇妙的大千世界:丰富多彩的风俗
18198700000003

第3章 尼泊尔人的风俗

在尼泊尔,全国居民85%信奉印度教,13%信奉佛教,因此在这里寺庙随处可见。在加德满都谷地,印度教寺院和佛教庙宇比肩林立。在佛寺里可以看到印度教神祗,在印度教庙旁,则可以看到佛像,两种教的教徒互相尊重,甚至参加彼此的宗教仪式和庆祝活动。这里的寺庙多于住宅,佛像多于居民,仅加德满都谷地,就有大小寺庙2500多座。

在尼泊尔的山谷里,有许多普通的蛇,尼泊尔人把遇见蛇看作是不祥之兆。因此,在加德满都的许多庙宇内有蛇的塑像,凡遇见过蛇的人要向蛇的塑像跪拜。

尼泊尔乡村儿童

尼泊尔不仅是个“寺庙之国”,而且祭典和农耕总是在交互循环进行着。一年中有各种各样的祭典和仪式;但是每年雨季之初,割麦和插秧完成之前,为了不误农时,农村里几乎不举行任何祭典。而在这之后,有较多的空闲时间,举行各种各样的祭典。这些祭典实际上也有欢庆、娱乐的意义。

八九月份插秧之后,各种祭典就相继举行。在各种祭典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以水牛来奉神的“泰布”祭典。这是村民们祈福的祭典。典礼之后,为农闲期。每当“泰布”祭典时,村民们集中在村中的所谓“圣地”上。一开始,由上层阶级的长者以花生米、青菜和酒供奉“泰布神”,然后由村中的六位长者主持喷牛血的仪式。他们先将牛绑在神像之前,让牛躺下来,将水牛脖子上的动脉割断,血水喷洒在神像身上。祭典后举行宴会,以阶级地位的高低及长幼的顺序排定座次。

在尼泊尔农村,从出生到死亡,各种仪式相继不断。小孩出生后第六天剪断脐带。村民们认为,新生的小孩及其母亲都很脏,因此第十天要举行“清洁仪式”,并由其父亲给孩子剃去头发。男孩在三岁到七岁间,要剃发并举行穿耳洞的仪式。十五休闲的尼泊尔老人岁时行“挂衣之礼”,即由僧侣剃发,表示他已经成年。从此,他可以参加各种正式的宴会。尼泊尔的每一个男子上学前必须出家为僧一段时期,当离开寺院时,还要举行还俗仪式。

尼泊尔有一种“圣女”,又名“活神仙”。她是一个八九岁的女孩子,她是从许多小女孩中挑选出来的,生辰八字要符合各种规定。在她被挑选为“圣女”后,要远离家人,被关进一间漆黑无光的屋内,接受各种考验。如独自一人不怕黑、不乱哭、不乱叫……这种“考试”合格后,再把她安放到一座庙宇的楼上,房间的四面漆黑一团,中间有一个天井,她不得下楼,起居饮食由专人侍候,并由专人教读、习字,授以各种礼仪。每逢节日,她走到特定的窗口,接受人们的跪拜,其中包括国王和王后的跪拜。在“圣女”到达婚嫁的年龄时,她可以恢复平民的身份,由其父母代择婚配。再另选圣女。

尼泊尔人认为,人生下来都是脏的,随着岁月的增长而逐渐“圣化”。到七十七岁七个月零七天时,要举行一种所谓“老年仪式”。举行过这种仪式的老年人,被称为“活神仙”。这种已经“成仙”的老人,每当村子里举行盛大的祭典时,可以担任主祭的角色。

耸立在尼泊尔市区的佛像

尼泊尔人认为,一个人的死亡并非圣化,死亡是一种恶灵,是肮脏的。因此,死亡之后,亲人所举行的种种仪式要避开那些污秽。举行仪式时,将遗体放在担架上,亲朋好友、村子里的人跟随在后,由吹着笛子、打着大鼓的人开路,人们缓缓地向火葬场走去,送葬的行列不能走人们平时走过的道路,因此得爬坡涉水,开辟新路。火葬场在河边,在悲泣声和僧侣的诵经声中,超度死者到西方极乐世界。这里,有火葬、鸟葬、土葬、水葬四种。但通常只有患传染病或暴病死的人以及身份“卑微”的人才土葬或水葬。一般人采用火葬。而鸟葬则先将尸体解剖,放在高处让鸟兽来啄食,并请僧侣予以念经超度。这在靠近我国西藏的一些地方比较流行。

这个神秘的山国,人口不多,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种族也十分繁多。其中廓尔喀人大约有四五十万人,内部又分为婆罗门、泰戈尔、卡斯三种姓。泰戈尔是王室的后裔,人数不多。在加德满都街头,可看到一些体格魁伟的廓尔喀族男子,腰佩弯形短刀,颇有古代武士遗风。廓尔喀人,每当成年时,家长就赐给他一把腰刀,表示已长大成人可以自立了。廓尔喀妇女喜欢戴金质耳环、手镯、脚镯、鼻圈等首饰。无论男女都喜欢花,男人在身上、帽子上常戴一朵小花,妇女则戴在头上,在节日时还互赠鲜花。

尼泊尔人的姓名一般分为三部分:多以神名为本名;中间是表示本人的爱好或理想;最后为姓,姓氏多半有各种含义,有的表示祖先的职业,有的则表示民族和种姓。

尼泊尔风行大家庭式的生活,一个屋顶下同时要住三辈或四辈人。一个家庭,像是一株枝叶繁茂的大树,又像尼泊尔那些古老城市迷宫似的无数弯曲小巷,这个神秘的山国,正在越来越多地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