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奇妙的大千世界:丰富多彩的风俗
18198700000085

第85章 日本剖腹自杀的由来

剖腹,日本人称“切腹”,有时也称“割腹”、“腹切”、“屠腹”。这是日本人自杀的一种方式。

剖腹自杀的习俗,始于12世纪日本平安时代。在1119年成书的《读古事谈》中就有这样的记述:“有藤原保辅者,拔刀、剖腹而死。”源平争战(1180~1185)之后,开始普遍流行于武士中间,到了中世纪末江户时代(17世纪),则进一步形成了一整套日本军人在剖腹自杀的剖腹仪式和方法,并成了上层武士死刑的固定形式。

完整的剖腹方法,是用短剑先刺入左腹,横向右腹切成“一”字形,再从胸口刺入下切,成“+”字形,最后拔出剑刺入喉部。

剖腹这种世界上少见的自杀方法很痛苦,且不容易致死。武士们之所以选择身体的这个部位进行自杀,是因为要以此方式,对主子剖开红心见忠诚。新渡户稻造在他的《武士道》一书中就是这样写的:“打开灵魂之窗请君看,是红还是黑,请君自公断。”在战场上或在别人面前自杀,这里又是最显眼的部位,这种举动,可以显示自己勇敢不怕死。不要说古代,就是当代日本人,在西方文化大量涌入这一矛盾冲突的漩涡中,也出现了三岛由纪夫这样“七生报国”的剖腹自杀者。

剖腹自杀,曾经是武士们挽回名誉和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必要手段,除了在战败时,为了免招被俘的耻辱而剖腹的情况外,还有“追腹”(主子死了,殉死尽忠而剖腹)和“诘腹”(受到舆论的谴责而剖腹)。武士们不但用它来表示对主子的忠诚,而且还用它来表示自己对某项重大错误、不当行为的负责精神。

武士道的神圣信条,就是对君主必须尽忠守节,忠、智、仁、勇是他们的精神支柱。武士中间,提倡“重然诺,尚忠勇”。忠勇的具体表现就是复仇,复仇被武士们认为是高风亮节的“美行”。1702年7月,赤穗藩七十四浪士(失去主人的武士)为旧主复仇后全部被幕府判处剖腹之刑,浪士们对此感到不胜荣幸。另有一记述称,有一家兄弟三人,哥二十四岁,长弟十七岁,小弟八岁,为了替父报仇,兄弟三人欲杀幕府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他们在潜入德川家康住处时不幸被擒,后被处以剖腹之刑,三人一个接一个从容自杀,毫无惧色。不以为惧,反以为“美”,这正是日本封建武士的道德观。

剖腹作为死刑的一种形式,是从16世纪末开始的,到了江户时代,剖腹已经在刑法和礼法上成了一种制度。当时,它被人们视为一种严肃而又庄重的行为。平民百姓一般不许处以剖腹的刑罚,只有被称做“侍”的上层武士,才可受此剖腹之刑。可以说,它已经成了武士阶级的一种专美行为。当武士被赐“剖腹”时,也还根据其财产的多少和势力的大小,在仪式和规格上给以区别。例如,江户幕府法中就规定,具有五百石财产以上的武士,在大名(一万石财产以上,直辖于幕府有权势的上层武士)宅院里执行“剖腹”,此级别以下的武士只能在牢狱或别的地方执行。

作为刑法的剖腹,实为斩首刑。之所以采取剖腹的形式,也是武士重名誉的一种表现。这种名义上的剖腹刑一般是在傍晚到夜间这段时间进行。首先,在庭院的土地上铺上沙子。再在上面铺上两块崭新的榻榻咪(日本式房间里铺的草垫子),然后用白布、红毡等盖起来。行刑时,官吏和众武士要按规定跪坐在四周固定的位置上。受刑者着一身浅黄无纹章标志的武士素礼服(一般武士服装上都有纹理和自己所属藩主家的纹章),当受刑者跪坐在台上时,正副两个辅刑人(往往由剖腹者的剑术比较高超的亲属或友人承当)走上前来,正辅刑人报过姓名后深鞠一躬,拔出剑站立在受刑者的身后。这时,一官吏上前,把用上等白纸裹着的七寸五长的木制短剑(有时是折扇,这时叫“扇腹”;有时也用真剑)放在一个方形小桌案上,摆在受刑者的面前。此时,副辅刑人上前重新摆正方案的位置,然后帮助受刑者整装。受刑者脱去肩衣,当他向方案伸手取剑的刹那间,正辅刑人即挥剑斩其首,以此宣告“剖腹”结束。

当然,也有受刑者在剖腹过程中辅刑人砍头行刑的情况。当辅刑人感到剖腹者剖到十分痛苦处时,就迅即将头砍下,结束行刑。

这种“剖腹刑”一直延续到明治初期。1873年6月(明治六年)国家颁布的《改定律例》才废除了这种刑法。然而,剖腹这种自古沿袭的自杀方法,却一直保存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