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金融史其实很有趣
1824700000030

第30章 恶棍、骗子(3)

银行的紧缩政策使得米内曼的短期贷款来源出现了问题。更糟的是,德国资本市场上出现了利率倒挂的现象。也就是说,投资者短期贷款利率要高于长期贷款的利率。这一剪刀差一度甚至达到了5%。对于米内曼来说,这无疑是个灾难性的消息。原本盈利不菲的投资模式突然面临巨额亏损。他犯的最大错误还在于,他没能预先估计到这种情况的发生,并且他发放的长期贷款利率是固定的,没有添加相关的紧急状态条款。如果事先有所防范,他本可以相应调高贷款利率,或是尽早解除短期贷款的合约。

绝望之余,他曾经试图要求企业客户提前偿还长期贷款,却遭到拒绝。1970年1月初,他向德国联邦检察院申请破产,理由是无力偿还客户本金。此时,他有90个客户,欠款总额高达3亿马克。接下来的程序就是按照金融界的惯例,由德国黑森州银行牵头,其他各个银行和保险公司收购合并了米内曼公司的债务,推迟偿付到期的贷款。其中,只有慕尼黑的奥夫豪斯银行要求米内曼立即支付到期贷款,迫使他不得不变卖房产和其他私人财产,用来偿还债务。这个身价曾经高达5000万马克的大富豪最终落得一贫如洗。他的晚年只能靠他老婆的退休金维持生计。1982年10月,这位显赫一时的金融奇才告别了人世。

阿瑟·纳迪尔——富贵难免淫

1969年,著名现代派艺术家安迪·沃霍尔(AndyWarhol)为美国食品生产商金宝汤(Campell)设计的三维构图的产品商标享誉全球,为这家生产速食汤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广告效应。这一营销奇迹就是德尔·蒙特(DelMont)公司市场部的杰作。如今,人们进到超市里,购买这家公司生产的菠萝或者桃汁罐头时,也许不会知道,这家公司的前身就是多年前那个投机失败的勃利·派克(PollyPeck)集团。勃利·派克集团是20世纪90年代全球最大的水果厂商和经销商。不过这样定义这家大型企业集团似乎并不妥当,这家跨国集团的经营范围很是庞杂,除了水果贸易之外,还包括录像机和电子游戏机制造、酒店管理和服装加工等等。勃利·派克集团的创始人阿瑟·纳迪尔也是白手起家的一代奇人。他身上有着土耳其和塞浦路斯的血统,拿的却是英国的护照。

阿瑟·纳迪尔家境贫寒,他是从底层做起,不断奋斗而取得成功的。他的父亲艾尔凡在塞浦路斯曾经拥有一家报社,并且还经营着客运轮渡,专门接送来当地度假的游客。在塞浦路斯脱离英属殖民地获得独立之后,纳迪尔一家移民到了英国伦敦。在伦敦,他们开了一家小裁缝店,日子过得非常拮据。阿瑟本人曾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学习了几个学期的经济专业,然后就回到伦敦,接手管理家族企业,把这个小裁缝店很快就做大做强,企业不断扩张,一鸣惊人。然而,纳迪尔在公司鼎盛时期,也被胜利冲昏了头脑。1970年代中期,纳迪尔因为投资房地产失败,企业一度面临倒闭。好在纳迪尔及时悬崖勒马,顽强地起死回生,并且东山再起,甚至在1980年代初获得了英国政府颁发的皇家勋章,表彰他为经济界所做的杰出贡献。野心勃勃的纳迪尔并不满足已经达到的目标,他渴望在英国建立属于自己的企业王国,并向全球拓展。

1980年,他斥资27万英镑控股了一家财政陷入危机的公司,即勃利·派克公司。这个名字也是一部著名动画片的名字,因此家喻户晓。实际上,这家企业不过是勉强维持的小纺织厂。纳迪尔是从另外一家在海外岛国注册的不知名的小公司手中买下的股权,而这家公司也是刚刚控股勃利·派克公司不久。这桩生意疑点重重,后来有些记者怀疑,这家海外公司也是纳迪尔家族的。他之所以费此周折来获得勃利·派克公司的控股权,其中有着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勃利·派克公司从此便开始了一段不同寻常的发家史,生意兴隆了长达10年之久。

纳迪尔入主勃利·派克公司之后,公司业务蒸蒸日上。纳迪尔先是花费巨资,,从事水果贸易,主要是从自己的故乡塞浦路斯进口水果,而后又把这一生意做到了土耳其。塞浦路斯北部是土耳其人的势力范围,也是纳迪尔家族纺织业的发源地。在那里,纳迪尔开办了一系列水果贸易和包装企业,也为日后的企业集团留下一个海外的根据地。

1983年,纳迪尔又完成了一项大的举措,在土耳其创建了电视机和录像机生产基地,成为行业巨头ThornEmiFerguson贴牌生产的供货商。此后,他又在香港和美国开办了多家纺织厂,并把原采家族的传统企业纳入到企业集团中来。接下来,他继续染指各个行业,包括造船业、旅游业、房地产业和制药业。

精明绝顶的他在控股完成之后,便把勃利·派克公司推向了伦敦股市,以每股9便士的价格向公众兜售,并把募集所得资金的将近1/4据为已有。此后几年,勃利·派克公司的销售额和盈利率的增长每年都在10%以上。随之而来的就是公司的股票受到广泛追捧,该股股价一路飙升,成为1980年代伦敦股市最热门的大牛股。由于该股最初发行价极低,因此股价的上涨仿佛火箭升空,令人瞠目结舌。最初以发行价购买该股的投资者此后的股票市值上涨了数千倍。尽管如此,伦敦市场的投资分析师们还是持谨慎态度。在他们看来,一个有着中东背景的英国公司,其销售额的70%都是在海外中东地区实现的,因此盈利能力并不能长期保证。另外,如果仅凭种植农产晶,再装箱发运,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获得50%以上的盈利率。此外,这家集团公司如果能够实现利润率连续几年都节节攀升,却又为何总是出现现金周转的困难,不是从银行借贷,就是从股市上圈钱?

另外,纳迪尔很少披露关于公司经营状况的信息,也让投资者产生怀疑。这位企业大亨虽然魅力不凡,但是神秘兮兮,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与此同时,纳迪尔却捐款上百万英镑,资助福利事业——可是有些人对他的善举还是抱有怀疑,因为他始终在谋求获得英国王室的册封。为了进入上流社会,纳迪尔刻意追求一种极其奢华的生活方式,住在伦敦富豪区的高级别墅里,开着法拉利跑车,在他的办公室里都摆满了各色古董,大肆炫耀。

1989年,纳迪尔又一次在股市上兴风作浪,斥资8.75亿美元收购了美国运输界的巨头德尔·蒙特公司。这家具有雄厚实力的运输企业不得不拜倒在一家水果生产商的石榴裙下,而合并后的公司为此次并购行动所需支付的资金总额相当于集团连续12年的盈利总额。然而,纳迪尔显然没有善罢甘休。几周之后,勃利·派克集团再次出资控股了日本音响制造企

业山水公司,就此完成了集团公司的全面整合。纳迪尔终于可以心满意足地看到,这样一家曾经濒于倒闭的小裁缝铺演变成世界级的跨国企业集团,让整个伦敦金融界都为之震惊。勃利·派克公司的股票也是黄袍加身,进入了伦敦股指FTSE的100强股票的行列。

一年之后,也就是1990年8月,勃利·派克公司总裁纳迪尔向所有股东宣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他要回购所有公司股票,并从股市上摘牌,让勃利·派克成为彻底的私人公司。一般说来,只有对公司业务预期良好时,公司首脑才有此举动。因此,纳迪尔此言一出,无疑是给公司打了一剂强心针,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公司股票一时间暴涨15%,创出了每股460便士的历史新高。好景不长,这位公司总裁不久又出尔反尔,仅仅过了五天,他不顾大股东们的一再规劝,还是收回了自己先前所说的话。持怀疑态度的分析师们认为,纳迪尔此举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仅凭他个人的财力,根本不可能回购所有的股票。于是乎,股民对于该股的怀疑态度油然而生,市场上弥漫着各种传言,给股价造成利空压力。9月22日,公司再爆丑闻。英国政府有关部门对纳迪尔的一家私人公司涉嫌内幕交易展开了正式调查。消息一经传出,股价随之暴跌,一个交易日内就从原先的200多便土跌到了108便士,跌幅高达50%。伦敦证监会决定,将该股停牌交易。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有情况显示,股价暴跌是对市场传言和现实事件的过激反应。再有就是,银行方面和投资者过于谨慎,将这一系列事件与另外一起更大的丑闻联系在一起。而后,越来越多的细节浮出水面,如同拼图游戏一样,慢慢呈现出一场惊世丑闻的全貌,正好应验了那些悲观主义者的猜测。

多年以来,从集团公司建立之初起,纳迪尔就一直打着如意算盘:他在劳动力便宜的发展中国家生产加工产品,然后以高价卖到发达国家,从中赚取高额利润。所有获得的收益,他都转入自己在塞浦路斯或者土耳其的企业账户上。一般来说,在那些本国货币疲软的地中海国家以硬通货进行投资,例如英镑(或者美元和欧元),对于投资者非常不利,因为投资对象国的通货膨胀、汇率波动会导致巨大的损失。然而,纳迪尔正是利用集团公司在各国的业务分布,避免了汇率损失,并有效地将企业收益隐瞒起来。然而,此举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在勃利·派克集团后来并购德尔·蒙特公司和山水公司时,疲软的汇率使得纳迪尔背上了巨额外债。为此,纳迪尔做了垂死挣扎,他暗地里从瑞士银行搞到瑞士法郎的低息贷款,帮助勃利·派克公司的股票暂时渡过难关。他使用这笔贷款,非法回购自己公司的股票,并借助在瑞士注册的一家皮包公司,把大量资金偷偷转移到塞浦路斯的自家公司上。起初,他是希望借此来维持公司的股价不至于下跌。后来,在他宣布并购之后,此举则成了暗地操纵股市的非法行为。

然而,随着瑞士法郎在汇市上的坚挺走高,纳迪尔的还贷压力也不断增加。纳迪尔靠贩卖水果起家的集团公司终于前途陌路,陷入困境。股市上,利空消息并没有引起中小股民的恐慌性抛售,却是银行大户担心贷款难以收回,所以大量抛售该公司的股票。10月,集团公司由于现金流匮乏,暂停了偿贷和利息支付。银行方面只得通过法院委派强制清偿调查员和审计师对集团公司的账务进行深入调查核实。人们起初传言,公司账面亏空是2亿英镑,然而到了1991年5月,公司实际亏损总额就已经达到了6亿英镑。负责破产清偿的执行官只好下令将集团公司解体后变卖,来满足债权人的偿付要求。日本的山水公司和美国的德尔·蒙特公司首当其冲被卖出抵债。即便是卖出了这两家公司收回的资金,对于债台高筑的集团公司来说,也不过是杯水车薪。后来又有消息显示,纳迪尔在这些年里,暗自将公司账上的3.7亿英镑的资金转入私人账户,并将2亿英镑用于内幕交易,大多投资房地产,无法追讨了。勃利·派克公司的倒闭不仅让股东们赔光了老本,也掏空了那些债权人的腰包。最终清偿的结果,债权人仅仅得到了1%到2%左右的赔偿,可谓血本无归。

勃利·派克集团从创建之初起,就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在塞浦路斯,纳迪尔的公司是岛上土耳其人势力范围里最大的企业!在土耳其,直至财政危机爆发之后,他也一直经营着报纸和期刊出版的业务。此外,纳迪尔在经济上和媒体宣传上始终支持塞浦路斯北部的反政府势利丹克塔实组织和经常干涉别国内政的土耳其的总理图尔古特·约查。

1993年6月,纳迪尔的行径又一次被曝光。他一直秘密地资助英国保守党,并收买了很多保守党内身居要职的官员。英国原首相约翰·梅杰(JohnMajor)的一位内阁成员就曾接受过纳迪尔赠送的金表,上面刻有一行警语:“富贵不能淫。”纳迪尔送给高官的这个礼物成了最后的纪念品,之后他就不得不流亡去了塞浦路斯。早在一年半之前,英国政府就已经逮捕了纳迪尔本人,但是在缴纳了350万英镑的保释金之后,他重新获得了自由。由于塞浦路斯的丹克塔实政府并不被当局承认,所以英国方面也无法将其引渡回国。纳迪尔至今仍生活在塞浦路斯小岛上,挥霍着那些不义之财,过着极其奢侈的生活。

维尔纳·雷伊——拆借狂人

20世纪80年代,美国资本市场上的投机者最喜欢玩的一个游戏就是,大量收购所谓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按照他们的估计,将这些企业拆分重组后的价值远远超过了现有的企业资产评估值。他们一旦入主企业后,便采取行家们所说的资产剥离方法,将集团性企业拆分,把拆分后的零散业务分别拍卖给出价最高的买家。这一过程进行得很快。当所有拍卖完成之后,投资者就可以用到手的资金偿还为收购企业而拆借的银行贷款,剩余部分就安安稳稳地装进自己的口袋,通常的收益可以高达几百万美元。1986年,德国人卡斯腾·波度·冯·韦瑟伯用5亿马克收购了当时著名的采矿企业哈彭集团51%的股份。哈彭是一家有着130年历史的老企业。虽然,哈彭集团的煤矿开采业务已经风光不再,但是公司却拥有大量房地产。当时还在加拿大的冯·韦瑟伯看到了这个机会,立即向银行贷款,收购了这家企业之后,重组出售。就在银行方面即将终止继续给他提供贷款资金之时,下一个买家终于出现了:维尔纳·K.雷伊及其掌管的公司InspectorateInternational。

雷伊与冯·韦瑟伯是老朋友,他俩曾经一起在那个臭名昭著的IOS基金担任销售代表。在金融界,雷伊的名声的确让人不敢恭维,每次提起这个瑞士人,大家都纷纷摇头。这个金融界的小丑却总是能有些惊人之举。他本人是个金融奇才,常常能创造奇迹:同时,他又行为卑劣,不择手段,为人所不齿。此外,他还是个不折不扣的投机分子。从第一次交易开始,

他就游离于投机和欺诈之间,险中求胜。1977年初,雷伊在一次名为“夜雾行动”的投资战役中成功地低价收购了著名的制鞋企业Bally,3000万马克的收购价让人羡慕不已。在他看来,Bally公司在市中心黄金地段拥有的房地产具有很高的升值潜力。几年之后,经过一系列重组和包装,雷伊将手中持有的Bally公司股份以接近7000万马克的高价转手卖给了瑞士一家企业集团Oberlikon-Bfihlre——凭借这一笔买卖,雷伊赚足了资金,创建了属于自己的企业,并且完全按照Bally公司的模式来精心打造。至于他当初用来收购Bany公司的原始资金来自何处,始终是一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