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聪明说话巧办事
18293400000014

第14章 把握与上司交谈的尺度

在上司面前说话,要懂得维护他的权威

下级在与上级交谈的时候要三思而后行。如果不重视领导的喜好和脾气,不能投其所好地做些领导喜欢的事情,说些领导喜欢的话,则会引起领导的不满。所以,下级在跟自己的上级说话时,要以尊重和慎重为前提,拿捏好尺度,掌握好火候。

杨修是曹操的谋士,他才思敏捷、灵巧机智、官居主簿,替曹操典领文书,办理事务。有一次,曹操造了一所后花园。落成时,他在园中转了一圈,临走时什么话也没有说,只在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工匠们不了解其意,就去请教杨修。杨修对工匠们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你们把园门造得太窄了。”工匠们恍然大悟,于是重新建造园门。曹操看见修好的园门大喜道:“谁领会了我的意思?”左右的人回答说:“是主簿杨修!”曹操虽表面上称好,而心底却很忌讳。

有一天,塞北有人给曹操送了一盒精美的酥。曹操尝了一口,就在酥盒上竖写了“一合酥”3个字,让使臣送给文武大臣。大臣们面对这盒酥,百思不得其解,就向杨修求教。杨修看到盒子上的字,竟拿起餐具与大家一起把这盒酥分吃了。大家问他:“我们怎么敢吃魏王的东西?”杨修说:“是魏王让我们一人一口酥嘛!”在场的文臣武将都为杨修的聪明拍案叫绝。不久,曹操问杨修:“你为什么敢吃掉我的那盒酥?”杨修从容地回答说:“盒上明明写着‘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曹操虽然喜笑,而心里却很妒忌杨修。最后杨修因为谈话没分寸为自己招来了灾祸。

下级如果在言谈之间太过于显露自己的聪明才智就自然会像杨修一样遭到领导的嫉妒。下级会不会在领导面前说话,不只会影响上级对你的印象,有时甚至会影响你的工作和前途。

正如扬雄在《法言·修身》中谈到“言轻则招忧,行轻则招辜”,如果不小心冲撞了领导,就会影响你的进步和发展。

张作霖有一次给日本“友人”题词时由于笔误,把“张作霖手墨”的“墨”字写成了“黑”。这时他旁边有个人说:“大帅,缺个土。”张作霖听见这句话,当时就有点窘迫。这时,另外一个人说:“你懂什么,这叫‘寸土不让’。大帅能轻而易举地将‘土’拱手送给别人吗?”一句话既保住了张作霖的面子,又恰到好处地使这个人在上司面前露了一手,后来这个人成了张作霖的得力助手,而那个让张作霖窘迫的人只能继续做他的无名小卒。

所以,与领导交谈一定要慎重,以免引起领导的不满。为维护领导的权威,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领导理亏时,给他留个台阶下。常言道:得饶人处且饶人,退一步海阔天空。领导并不总是正确的,但领导又都希望自己正确。没有必要连一些小事情都要与领导争个孰是孰非。在领导犯错的时候,给他个台阶下,维护领导的面子对你以后的发展会大有益处。

(2)领导有错时,不要当众纠正。如果错误不明显且无关大局,其他人也没发现,不妨“装聋作哑”。如果领导的错误明显,确有纠正的必要,最好寻找一种能使领导意识到而不让其他人发现的方式纠正,让人感觉是领导自己发现了错误而不是下属指出的,如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甚至一声咳嗽都可能解决问题。

(3)不冲撞领导的喜好和忌讳。喜好和忌讳是多年养成的心理和习惯,有些人不尊重领导的这些方面,结果自己的日子自然也不会好过。但是,聪明的下属并不是消极地给领导保留面子,他们懂得在保持独立人格的前提下,在一些关键时刻给领导争面子,取得领导的赏识。

拍马不惊马

拍马,指奉承谄媚的意思。奉承话人人会说,但如何做到“拍马不惊马”,却是很不容易的事。有史可查的最成功的范例当推三千多年前的周文王姬昌了。

当时殷商国王帝乙(纣王的父亲)一心要攻占周国,那时整个商朝下辖有诸侯国一千八百多个,周国自己的力量顶多抵得上5个小诸侯国的势力,周国与商朝的力量对比悬殊。西伯侯姬昌深知自己不堪一击,于是便想出了“奉承拍马”以保全自己的谋略。

商朝先皇文丁去世后,留下了一个女儿名叫亮丽公主。这位公主名字好听,其实是个丑女,她是现任国王帝乙的大妹妹,已经过了20岁还嫁不出去,按照当时的习惯,女孩13岁就可以出嫁。西伯侯姬昌得知此事后便派出自己的心腹敬宜生带许多聘礼到殷都去,对商君帝乙大肆“奉承拍马”一番,公开宣称西伯侯姬昌欲娶亮丽公主为妃子。敬宜生对帝乙说:“父死,长兄为父,乃是她的福气所在。君王定当为她做主,答应她与西伯侯的婚事,以保亮丽公主一生福寿绵长,以使西伯侯的周国永远忠于殷商。”

与此同时,敬宜生还对亮丽公主本人也发动了“奉承拍马”的煽情说合。因亮丽本是丑女,敬宜生不能吹捧她如何的国色天香,而是说她嫁给西伯侯定能带给商、周两国以无穷福祉。他对亮丽公主说:“化干戈为玉帛的最好途径莫过于连理和亲。公主嫁到我周国西岐去,必将使整个西部地区臣服上国商朝,永修姻亲和睦。”

不仅如此,敬宜生还对商朝的文武大臣们展开了“奉承拍马”的凌厉攻势,他对大臣们说:“诸位都是上国君王的臣子,定然知道上国的巩固安宁即是诸位的前途命运所在,必将促成西伯侯与亮丽公主的和美联姻。”

这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周文王姬昌演绎《周易》的文辞当中写有“帝乙归妹”的话,就是这回事情。姬昌自从娶了帝乙的妹妹亮丽公主之后,使商朝在帝乙统治下的二十来年之内没有发动过对周国的战争,姬昌赢得了积聚力量的大好时机。姬昌在这里所使用的“拍马而不惊马”的策略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在现实生活中,逢人便说好话,说套话,说吉利喜庆话,这已是司空见惯的风气,但是有人想把吉利话说得特别一点,不小心就会弄得马屁拍不好反而拍到马腿上。

有一个人去参加自己上司的小孩的满月酒会。大家热热闹闹地对这个小孩的父母说一些祝福的话,也有人赞美小孩有福相,长大必定会做大官或者大福大贵。但是这个人想说点特别的话来引起上级的注意,于是他就说:“人哪有不死的。”这样的话使在座的人都颇为尴尬。虽然是实话,但是毕竟太煞风景,有哪个家长在孩子满月的时候想听见这样的话?

所以,拍马屁的时候也要掌握分寸,如果马屁拍得好,就会让被拍的人感觉很舒服,这样也就达到了自己拍马屁的效果。否则,就会适得其反,让事情陷入难堪的境地。

一定要让上司感觉到你对他的尊重

对上司的尊重其实就是对自己的尊重。领导和颜悦色,就会使你的工作容易开展,工作做得好,自然也会得到赞赏和鼓励。这样一来,也就不用抱怨自己怀才不遇了。

小静在一家公司里任职,自从受到一次表扬后,她总是能在楼道里、饭厅里适时地与上司巧遇,恭敬地问候这位上司,然后会和上司说些工作上的想法。小静工作上的成绩确实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她不仅得到了年度的最高奖励,公司还准备提拔她为中层领导,但是小静却拒绝了这样的提拔。

一年后,第二任上司走马上任了,在征求了一些人的意见后,小静就被升任为部门主管。

小静的工作成绩是不错,但不错的不只是她一个人,为什么上司偏偏信任她呢?因为小静让所有的上司都感到作为一个上司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她不但会毕恭毕敬地问候上司,对上司的意见也会提出合理的建议。她不会像很多看见上司就躲的员工那样,她总是微笑着问候,长此以往就会给上司留下很深的印象。她在上司面前,态度总是很温和,就一件事情问她意见的时候,她给出的答案也许对这件事情没有什么太大的帮助,她只是适当地说出了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想法,既不伤害上司的面子,上司也得到了宝贵的意见,又得到了尊重。这样懂事理又聪明的员工怎么不会受到上司的喜欢呢?

其实,上司也不是有三头六臂的人,很多时候,他希望跟自己的下属做平等的沟通,但是在沟通的时候,他也不会忘记自己是上司这种一个特殊的身份。上司这样矛盾的想法就使得下属在跟他们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好分寸。那么,怎样让自己的意见被上司接纳而又让上司感觉到你对他的尊重呢?

(1)要摆正上司的位置。一定要把你的上司当成客户一样对待,尊敬他如同尊敬客户,这一点至关重要。也许有时候上司的决策并不一定就完全是正确的和考虑周到的,即使你并不赞同上司的某些决策,你也必须告诉自己:上司的决策背后另有奥妙,不可当面直指上司的错误,而应以委婉的方式比如疑问的方式向上司表达你的想法。如果你认为上司受人误导,那么不妨温文尔雅地向他建议其他一些方案。然而倘若他坚持己见,就不要同他争执,只管按照他的吩咐去做。

(2)把上司看成自己的老师,多向上司请教。“三人行必有我师”,上司也许不是事事都比你强,说不定还有一些技不如人的地方,但在很多方面你不得不承认他一定比作为员工的你更成熟,做事情更果断,眼光更敏锐。所以在行事以前,不妨多和上司商量,向他讨教,这样上司会认为你非常尊重他,他自然也会客气地对待你,遇事也会主动想到你,这样你的机会无形中就比别人多。

(3)可以把上司看成自己的朋友。上司遇到烦恼的时候,如果有幸被你发现了,那么你的机会就来了。人在脆弱的时候最需要别人的安慰,适当地安慰上司,那么你在上司心目中的地位会逐渐上升。

在错误的指责面前,懂得巧妙辩解

有人责难你的时候,你总是很想替自己进行辩护。可是有的时候,辩护只能越解释越麻烦。如果不进行解释的话,你又会觉得有点不甘心。那么在错误的指责面前,怎样替自己做一个完美的辩护呢?这样的辩护,应该既让上司能够接受,又可以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此时巧妙是非常必要的。

有一次晋文公想吃烤肉,他的厨官就亲自把肉烤好,然后命人把烤肉献上。不料晋文公看见烤肉却勃然大怒,他将厨官召唤过来,说:“为什么烤肉上会缠着头发,难道你是想噎死我不成?”

厨官叩着响头,拜了两拜,装作认罪,说:“小臣有死罪三条:我找来磨刀石把刀仔细地磨好,磨得像宝刀那样锋利,很容易就把肉切断了,可是粘在肉上的头发却没切断,这是小臣的第一条罪状;拿木签穿上肉块却没有发现头发,这是小臣的第二条罪状;捧着炽热的炉子,炭火都烧得通红,烤肉烘熟了,可是头发竟然没烧焦,这是小臣的第三条罪状。君王的厅堂里莫非有怀恨小臣的侍臣吧?”

晋文公点头对他说:“你讲得有道理。”然后,他就把厅堂外的侍臣叫进殿里来进行责问,果然问出有人想诬陷厨官,文公没有犹豫,就将此人杀了。

有的时候,荒谬的责难就应该用荒谬的回答来应对。如果分明不是自己的过错,但是又没有合理地为自己辩护,那么只能白白地背黑锅。

当然,有时某些上司会坚持一个显然是错误的决定。这个时候,下属应当反问自己:上司的这个想法是否真的很糟糕?对上司的这一想法提出反对意见,是不是就意味着想突出自己呢?如果上司总是犯一些错误,他可能就坐不到现在这个位置上了。如果在这样考虑以后,觉得是自己的问题,而不是上司的问题,就应该停止辩护的行为。但是,如果经过了反复的考虑,觉得这根本就是个错误的决定,那么这个时候,可以安排一次与上司的私下会谈。

在会谈时要全面而详细地说明这个计划为什么不能被执行。如果上司提出了一些自己没有考虑到的问题,也不要感到奇怪。因为大多数上司都会比我们更能统揽全局。

如果自己和上司均不能说服对方,那就要冷静地判断一下,上司给自己的仅仅是一个建议,还是一个命令。建议有时可以被忽略,也就是说,出于某种原因,我们不执行它是可以的。这可能会使我们不受上司的喜欢,但它总比我们完全执行了命令,却造成了失败的后果要好。如果我们接到的是一个明确的指令,尽管已经辩解过了,但还是不能跟上司沟通好,那么不管它是否很糟糕,我们都要不折不扣地执行。这是做事的基本原则。

学会看上司的“脸色”行事

看一个人的脸色如“看云识天气”般有很深的学问,因为不是所有人在所有时间和场合都能喜怒形于色,尤其作为领导级别的人物,更加不能是一个情绪化的人。领导隐藏了自己的喜怒哀乐,无形中就锻炼了下级察言观色的能力。如果一个下级察言观色的能力非常强,无疑会博得领导的好感,反之就会让自己的处境变得非常糟糕。

在现实生活中,总是常常出现难以预料的情况,如果熟练地掌握了察言观色的本领,就可以恰当地处理一些问题。

李先生在周末的时候去拜访自己的上司。他一进门就发现上司正在通电话,上司招手让他坐下。上司打完电话,李先生就拿出自己的企划案准备和上司讨论一下。两个人没有说几句话,电话又响了起来,李先生只能又坐下来等。

上司在屋里走来走去地跟电话里的人大声说着什么,显出极其不耐烦的神情,一会儿,上司挂上电话,过来跟李先生说:“小李啊,真是对不起,我们继续讨论。”在和上司讨论企划案的时候,小李发现上司心不在焉,于是又将说过的话重新说一遍,上司才如梦初醒般点着头说:“你这样的想法没错。”于是他觉得这个时候上司的心思根本不在企划案上。小李合上企划案说:“您一定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办吧,这个企划案也不是很着急,您办完事情以后有时间我们再讨论吧。”

上司想了一会儿,点点头对小李说:“这样吧小李,这个企划案就由你自己来完成,我相信你的能力,也相信你一定会完成得很出色。”

小李听到上司这样说,非常激动,因为他一直在等这样的一个机会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小李没有想到一句话给自己换来了这样好的机会。究其原因,还是他懂得察言观色,理解了上司,也成全了自己。

和上司打交道时,对其动作和面部表情做仔细的观察,就能够让我们洞悉他们的内心想法,掌握了这些技巧,无疑就掌握了一种做事情的窍门。这样的话,无论上司交代下来什么样的任务,我们做对的时候就总是会比做错的时候要多。

在职场中的人,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敏锐的观察能力。这样才能够很好地领悟上司隐藏在脸色之下未说出的对你行为的评价与意见。如果能看懂上司的脸色,在恰当的场合说恰当的话,自然而然能得到上司的欢心,让工作事半功倍,也更容易得到上司的理解与支持;如果将上司的脸色抛在一边,执著于说自己想说的话,破坏了上司的威信,那么你就得做好在升职、加薪中长期奋斗的准备了。

被提拔后要谨小慎微,感恩图报

职位的高低即代表你已经被授予某些权力和责任的大小,当然,职位越高,权力也就越大,责任也就越重。有的人在被提拔后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被提拔的意义,果断地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使得工作有声有色,对提拔自己的人也是毕恭毕敬,没有一丝一毫的自高自大。当然,也有些人一旦获得了提拔重用,就立即换上另一副面孔。

古代的时候,有一个无名小辈,因为读过几天的书,就希望能够考中秀才。考了几次都没考中,正在灰心丧气的时候,他的一个亲戚举荐他到一个县衙里做文书一职。

此人很高兴,在县太爷身边就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他对自己的工作很尽职尽责,做的事情让县太爷很满意。就这样,他在县太爷身边一直做了3年的文书,在这3年中,他又参加了一次考试,终于考中秀才。县太爷夸奖他不但工作做得好,文采也同样好,而且还告诉他,愿意写一封信给自己的同学,保举他能轻而易举地考中举人。

这个人很高兴,对县太爷千恩万谢。果然,在他以秀才的身份再次参加考试的时候,就轻而易举地考中了举人。

此人衣锦还乡时,已经有飘飘然的感觉了。县官请他吃饭,席间,县太爷起身祝贺道:“贤弟取得了这样好的成绩,真是可喜可贺啊。”

此人端起酒杯,却并不起身谢礼,只是点着头说:“我虽然没有十年寒窗那样辛苦,但是也着实为今天这样的成绩吃了不少苦。如今想起来,真是感慨万千。”

县太爷端着酒杯坐下时,心里有些不痛快地想:贤弟为何连一句感谢的话都不说呢?后来,他宽慰自己说,也许是因为贤弟为了避嫌,不愿意在酒桌上说这些话。

不久以后,此人就到某县做了地方官。

有一次,那位没有得到感谢的县太爷因为一些私事要拜托这个人帮忙,就写了一封信给他,信中言辞恳切,当然也略微提到了他当年考中举人的一些事情,希望两人的情意可以长存。但是,这个人在看完信后就将信扔在一边,过了一阵子,他就把这件事情忘记了。

县太爷一直在等待他的消息,但是一直杳无音信。县太爷虽然为此很生气,但是也只得作罢。

又过了两年,县太爷升迁为知府。此人闻风连忙给他寄来一封信,表达自己的祝贺之情,同时感谢知府大人原来对自己的提拔和赏识。知府大人看完后就把信烧了。

不久以后,这个人收受贿赂被罢免官职,还要接受其他处罚。他又写了一封信给县太爷,也就是现在的知府,痛诉自己在这件事情上的无辜,表明自己纯属被人冤枉。知府大人回信说:一个人只要过完河就觉得以后再也不会走这条路了,于是就把桥拆了的行为确实是很可笑。不知贤弟对于这件事情是怎样想的?呼来唤去这样的事情,愚兄也不喜欢做,万望阁下好自为之。

但是,后来知府还是帮了他,为他说了情。结果这个人被削去官职,贬为庶民。

这个人虽然得到了别人的提拔和任用,却自高自大,不领会别人对自己的情意,吃水却忘记了挖井人。不能饮水思源的行为,犯了人际关系中的大忌。特别是对提拔自己的上司,更是要小心谨慎地对待。因为,上司的经验原本就比自己多,知道很多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如果在被提升以后,就对以前的上司不理不睬的话,不但会得罪上司,还会让别人觉得你是个过河拆桥的人,从而对你警惕疏远,这样你的人际关系就会变得很糟糕。所以,在被提拔以后,更是应该谦和有礼地待人,认真做好分内的事情。

仔细揣摩上司的话中之意

有些上司喜欢说些很含蓄的话,让自己的下属去揣摩其中的意思,以此来考验下属与自己的契合程度。有的时候,上司因为不想伤害员工的自尊心,也会含蓄地说出希望下属能够领会自己的意思,然后改正错误。

初到公司时,冯先生就提出一个自认为完美的企划方案,呈给上级并保证:公司如果接受这个案子,不但每月的销售额可以增加一倍,而且员工的流失量会减少,凝聚力会增强。

领导赞不绝口地对他说:“小冯,你人很聪明,企划方案也很高明。这个企划案要执行还需要开会讨论后才能决定。”

过了一个星期之后,冯先生没有等到自己的企划案通过的告知,他又主动请示上级,上级对冯先生说:“董事会很重视你的企划案,开会讨论了一次,觉得你的企划案的组织与构架都做得很好,很完美。”

这话让冯先生心里十分高兴,但是这个时候,上级又接着说:“不过,董事会还要再深入‘研究’。你的想法不错,年轻人,好好干,将来你会有前途的。”

直到此刻,冯先生才明白,第一次上级就没有认同自己的企划。上级觉得冯先生刚到公司没多久,有碍于情面,不愿让冯先生感到难堪,嘴里虽然说“高明”,其实就是“拒绝”的意思,只是冯先生一直没有听懂上级的意思而已。

在职场中,每个上级都有自己的说话方式。有的上级喜欢直接向下级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他只是要求下级按照自己的意思做就可以了。但是,有的上级却喜欢“酒喝微醺”的感觉,说一些寓意很深的话,让下属自己领悟。

有的人说,领导的心思多难猜啊,谁知道那句话是什么意思。其实,要掌握领导话里的意思并不难,只要你细心地观察,仔细地揣摩,时间长了,你就能观察出领导的一些小习惯,而正确地领会领导话里的意思,做起事情来你就会觉得很顺利。

恰到好处地表达异议

作为一个下级,如果对领导下达的命令有异议的话,该怎样向领导说明呢?很多人都知道,我国古代的魏征是个忠实的大臣,不但性格直率,就连指出皇帝错误的时候也是毫不留情。

我们不能说魏征的性格有什么错误,也不能说他直言进谏是错误的,只能说他遇到了像唐太宗这样的明君,能够容忍他这样直言。唐太宗是一个好领导,但魏征却不是个讨人喜欢的属下。

当然,耿直并没有什么错误,只是在向领导说明自己意思的时候,不需用很直接的态度伤害领导的自尊和颜面。巧妙一点,只要让领导明白自己的错误就可以了。

帕特丽夏·科克女士是马塞诸塞州智囊团的成员,她工作精干而颇有建树,但始终没有被提升。终于在某一天,她为这事与上司争执起来。

“在争论中,我们互不相让,气氛十分紧张,”这位女士后来回忆说,“然而这场唇枪舌剑之后不久,我就不得不离开了那家公司。”

非常遗憾,科克没有遵守同上司打交道的基本原则:没有把握取胜,就不要轻易向领导开战。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应当尽量避免与上级发生冲突。对一名不甘沉默的下属来说,至关重要的恰恰不是唯唯诺诺,而是把自己的不同见解恰到好处地向上司表明。

为了避免矛盾而不与领导争执,只能暂时奏效。如果长此以往,下属人云亦云,处处被动;上司则耳不聪目不明,也会犯指挥不当的错误。

如何才能做到既提出异议,又不冒犯上司呢?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选择好时机。在找上级阐明自己的不同见解时,只要掌握几个关键时间就行了,当上司进入工作最后阶段时,千万别去打扰他;当他正心烦意乱而又被一大堆事务所纠缠时,离他远些;午饭之前以及度假前后,都不是找他的合适时间。

(2)先消了气再去。如果你怒气冲冲地找上司提意见,很可能把他也给惹火了,所以你应当使自己心平气和。尽管你已经积聚了许多不满情绪,也不能一股脑地抖搂出来,应该就事论事地谈问题。因为在雇主的眼里,一个对企业持有怀疑态度、充满成见的雇员,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做出对公司发展有益的事的,这个雇员也就只能另寻出路了。

(3)鲜明地阐明争论点。当上司和他的下属都不清楚对方的观点时,争论往往会陷入僵局,因此雇员提出自己的见解必须简明扼要,能让上级一目了然。这样能使问题的焦点集中,有利于上司去思考,也能让上司有回旋的余地。

(4)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通常来说,你所考虑到的事情,你的上级早已考虑过了。因此如果你不能提供一个即刻奏效的办法,至少应提出一些对解决问题有参考价值的看法。

(5)站在领导的立场上。要想与上级相处得好,重要的是你必须考虑到他的目标和压力。如果你能把自己摆在上级的位置看问题、想问题,做他的忠实合作者,上级自然也会为你的利益着想,帮助你完成自己的目标。

要知道,上级大多数都是从基层做起的,他们也很了解做下属的难处,也很了解下属的心理,只要你能掌握上述这些方法,找准合适的机会,抓住上司的这些心理,就不难向上司表达自己的异议。

向上司谏言要有理有节

即使是老板也不是万能的,总有可能做错事。当我们遇到老板犯错的时候该怎么办呢?老板是很要面子的,有时即使你是忠心谏言,也可能遭到冷遇。所以如何让犯了错却不自知的老板明白自己的错误就是门大学问。

赵太后刚刚执政,秦国就来进攻赵国。赵太后只好向临近的齐国求救,可是齐国发话道:“如果要让我们派兵救助赵国,一定要用太后的儿子长安君来做人质。”赵太后听说这个条件,不肯答应让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赵国的大臣们都极力劝谏太后,希望她能够答应齐国的要求,让赵国幸免于难。太后对大臣们的表现很生气,于是她公开对左右的近臣说:“谁敢再说让长安君去做齐国人质,我一定会朝他脸上吐唾沫!”

左师触龙听说这件事情以后,就主动去见太后。他看见太后气冲冲地等在那里,就故意做出想快步走的姿势,但是实际上却只是慢慢地挪动着脚步。

触龙来到了太后面前说:“老臣脚有毛病,走路不是很方便,不能快走,只能一小步一小步地挪,所以很久没来看您了。但是,心里总担心太后的贵体有什么不舒适,所以就借这个机会来看看您。”

太后说:“我无论去哪里,也只是靠坐车子才能去了。”

触龙问:“您每天的饮食是不是减少了?”

太后说:“我只是吃点稀粥罢了。”

触龙说:“近来我也不想吃东西,但是一直勉强地走走,每天坚持走完三四里路程,这样食欲也就慢慢地增加了一些,而且身体也比较舒适了。”

太后说:“我做不到你这样。”但是这个时候,太后的怒意已经渐渐缓解了。

触龙说:“我有一个最小的儿子叫做舒祺,我一向很疼爱他,但是他却不成材,而我又这样老了。我一直希望能让他进宫来当卫士,保卫王宫的安全。所以,我冒着死罪向太后禀明我的心愿。”

太后说:“可以。他年龄多大了?”

触龙说:“十五岁了。虽然还小,但是我一直希望在自己没有入土之前能将他托付给太后您。”

太后说:“你们男人也懂得疼爱自己的小儿子吗?”

触龙说:“我们比妇女疼爱他们还厉害。”

太后笑着说:“女人疼爱得特别厉害。”

触龙回答说:“但是我私下认为,您疼爱您的女儿燕后就超过了疼爱儿子长安君。”

太后说:“您错了!我最疼爱的还是长安君。”

触龙说:“父母疼爱子女,就得为他们考虑长远些。在燕后出嫁的时候,您握住她的脚后跟哭泣,为她远嫁而伤心。她出嫁以后,您也十分想念她,希望她可以回来看看您。但是,您在做祭祀时却祝告她说:‘千万不要回来啊。’您这就是为她的长远在打算啊。因为您希望她生育子孙,一代一代地做国君。”

太后说:“你说得对,我是这样希望的。”

左师公说:“从这一辈往上推到三代以前,一直到赵国建立的时候,赵王被封侯子孙的继承人还在的吗?”

赵太后说:“没有。”

触龙说:“不光是赵国,其他诸侯国君被封侯的子孙,他们的后人还有在的吗?”

赵太后说:“我没听说过。”

左师公说:“在这些被分封的诸侯中,在遭遇祸患的时候,如果祸患来得早就降临到自己头上,祸患来得晚的就降临到子孙头上。难道国君的子孙一定都犯过什么罪吗?他们有灾祸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他们地位高而没有功勋,俸禄丰厚而没有劳绩。现在您把长安君的地位提得这样高,封给他肥沃的土地,给他很多象征国家权力的器具。如果不趁现在这个时机让他为国立功,一旦您死了,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我认为您为长安君打算得太短了,因此我觉得您疼爱他不如疼爱燕后。”

太后说:“好吧,任凭您处理这件事情吧。”

于是就替长安君准备了一百辆车子,送他到齐国去做人质。齐国见到了长安君,就立刻派兵去解救赵国。

批评上司应该有策略地提示。当上司犯错时,作为下级如果不指正,也是不合适的。时间久了,会助长上级知错不改的“嚣张”气焰,而且会让上级变得刚愎自用,不利于自己工作的开展。而且这样的局面一旦形成,以后再想纠正老板的过失就难了。所以,给老板谏言,指正老板的错误需要一个好的策略。

最重要的第一步是,请务必确定这是老板犯的错。但不要在告知老板错误时还带着证据,让老板以为你要摊牌。此外,如果是整个团队都不满老板的错误,也不要以团体沟通的方式指出,因为这更容易让老板产生你们是一起来摊牌的坏感受。

一旦百分之百确定是老板的错时,就要找个好时机并且观察老板的脸色,找个适当的场合,设计一个好的起头,再告诉老板他的错误。

要知道时机很重要。在正确适宜的时机,尤其在老板心情好时,沟通总是最有效的。不要在公开场合直接指出上级的错误,要知道这只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因为,老板的面子非常重要。正确的方式是,要等待大家都离开以后,再私下找老板谈。

有的职场人士会遇到恶劣的上司。比如,本来是上司自己把文件撂在一边,既不翻阅,也不签字。当有关部门追索时,他反而质问下属为何不提醒他或早点给他。这是非常令人气愤的。但是即使遇见这样的上司,反唇相讥的话,也只会让彼此很尴尬,而且自己的前途也会受到影响,比较合理且智慧的办法是:把批评吞到肚子里,变成日常多提醒。

下属要每天像很关心上司似的提醒他们有份报告还没签,或者表现得好像害怕报告没到他手上似的,故意提醒他。如此一来,上司为了免得再忘记,就会主动把文件弄好。

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可以保证工作如期完成,也保留了上司的自尊,而且还增加了下级对于他的重要性,可谓“一举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