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犯是一种相当稳定的特性。研究表明,3岁时爱打架的幼儿,5岁时仍然爱打架。6~10岁时的身体和言语冒犯的数量能很好地预示10~14岁时的打架、嘲笑、戏弄别人、与同伴争斗的倾向性。而且这种冒犯性的稳定性无论对男性还是女性都适用。心理学家对600多名受试者进行了长达22年的追踪研究,发现无论男性还是女性,8岁时的冒犯性记录能有效地预测成年期(30岁)的冒犯性(如犯罪行为,夫妻不和,自我报告的身体性冒犯)。另一项研究发现不论男孩还是女孩,10岁时爱发脾气、冒犯性强的,长大成人后大多与同事关系紧张。
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家从人种、文化和社会学、心理学角度对人的冒犯性成因进行过许多探索,发现了很多令人感兴趣的规律性,其中也包括家庭对儿童冒犯性形成的影响。这些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抚养方式,对儿童冒犯性行为的形成起重要作用。有关研究证明:冷漠拒斥的父母常会反复无常地惩罚孩子,并且容许孩子表现冒犯性冲动,他们更容易培养出冒犯性的儿童。这些冷漠拒斥的父母总是挫伤孩子的情感需要,给孩子树立了对人漠不关心的榜样。当孩子对别人表现出冒犯时,他们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这就使孩子的打斗行为合法化,使孩子失去控制自己冒犯性冲动的锻炼机会。当他们对孩子的冒犯行为无法忍受时,就会惩罚孩子,打屁股,打耳光。这又向孩子提供了一个冒犯性行为的模仿原型,不但达不到控制冒犯性的目的,反之却变相地暗示孩子,“当别人使你不满意时,应该怎样对待他”。
第二,孩子也会影响父母。从事这项研究的奥尔维斯认为,一方面,高活动性、容易冲动的儿童会使母亲精疲力尽,而变得对他的冒犯性很容忍,从而助长孩子的高冒犯性;另一方面,孩子的行为常常激怒母亲,使她无法容忍而采用体罚的方式来警告孩子的行为。这就是说,孩子自己也参与了家庭抚养环境,并在其中起了一定的作用,正是这种环境导致了儿童的冒犯性倾向。
第三,父母对儿童冒犯性的另一间接影响,是通过对儿童游戏、行为、朋友选择等活动的管理和监控实现的。研究发现,缺少父母监控可能造成儿童与青少年的冒犯性和过失行为,包括与同伴打架,骂老师,违反规则等。对青少年犯父母的调查发现,这些父母对孩子的行踪、与什么人交往、从事怎样的活动等问题采取无所谓的态度。这种缺乏监控实际上充分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不关心。
第四,冒犯行为的家庭模式。美国的两位心理学者杰拉尔德和帕特森把家庭成员之间很少表达感情,常常争吵不休这种家庭环境称为高压式的家庭环境,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极少用鼓励等积极方式来控制孩子的行为,而只会选择高压性的策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高压环境出来的孩子对惩罚极其抵制。他们用相应的强力手段反抗父母,重复父母要制止的行为。他们用这种方式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和关注。相反,在非高压家庭中的孩子平时就经常得到积极、肯定的关心,他们不需要用激怒其他家人的方式来得到关注。这种家庭的父母用惩罚方式教育孩子时也更为有效,他们能较好地把握住局面而不至陷入对抗的处境。
由此可见,对家庭心理气氛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父母与孩子之间高压式的相互作用都会互相影响,最终形成一种有敌意的家庭环境——冒犯行为的滋生土壤。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做,才能有效地控制孩子的冒犯行为呢?心理、教育专家对这一问题已研究多年,他们提出了很多关于孩子良好发展的教育方法,下面介绍其中的几种:
一、消除冒犯行为的强化物。判别并消除冒犯行为的强化物以降低冒犯是可行的办法。例如,5岁的强强和明明一起玩时,不讲道理地抢走了明明手里的玩具,惹得明明大哭起来。对强强来说,他的冒犯行为的强化物就是玩具的占有。这时,让强强把玩具还给明明,就等于消除了强强冒犯行为的强化物。如果不把强强手里的玩具拿回来,反而鼓励他,以后他就还会抢别人的玩具。同样,如果孩子打了人,父母不制止、不批评,那么,这种不制止、不批评的态度,就成为孩子在今后发展中打人行为的强化物,使孩子觉得,打人并没有什么不对,以后还打人。所以,当孩子表现出冒犯行为时,父母应该查明原因,及时地处理,并且鲜明地表示自己的态度,使孩子认识到,什么行为是错的,怎样做才对。对孩子今后的发展,起到了规范和指导的作用。
二、鼓励孩子的亲善行为。如分享、合作、帮助别人等,也是消除孩子冒犯行为的一种好办法。在一项研究中,心理学家让托儿所教师特别奖励那些亲善行为,如分享玩具、合作等。二周之内,这种方法有效地减少了儿童之间的身体冒犯和言语冒犯行为。几周后的继续实施又进一步降低了冒犯性。这种无惩罚的方法的最大好处是,不给孩子提供“反冒犯”或“报复”的原型,也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心理的有效方法。
三、采取“冷处理”。所谓冷处理,就是暂时不理睬,对孩子表示冷漠,在一段时间里不理他,用这种方法来“惩罚”他的冒犯行为,如把孩子一个人关在屋子里,直到他自己平静下来。尽管这种做法会产生一些怨恨,但不会向孩子提供呵斥、打骂等冒犯原型。这种方法如能与前种鼓励亲善行为的方法配合使用,约束孩子冒犯行为和心理的产生、发展,效果会更好。
四、榜样训练。同伴之间发生冲突怎么办?通常的方法无非是反冒犯(抱复)、自己缓解、别人劝解三种方式。后两种方式是好的,但儿童并不能自觉地采取这种方法,必须经过训练来学会。如果儿童经常看到大人或别的孩子采取这两种方法来解决冲突,或父母经常训练他们采取这两种方法解决冲突,他们以后就可能也采用这些方法来解决问题。研究表明,这样的训练对那些已养成冒犯习惯的儿童极为有效,因为他们长期以来行为野蛮、粗暴的原因,往往正是由于缺乏解决冲突的友好而有效的技能。
五、提供非冒犯的环境,尽量减少冲突的可能性。例如提供充足的游戏空间,避免因偶然的身体碰撞而导致的冲突。研究证明缺少游戏材料会引起冒犯行为。如果玩具丰富,更多的孩子便可以不引起任何冲突地加入游戏中。
另外,玩具本身的冒犯性定向(如枪、刀之类)也会导致冒犯性倾向。在一个对5~8岁儿童的研究中发现,被鼓励使用冒犯性玩具的儿童比使用中性玩具的儿童更容易发生争斗。因此,对那些天性冒犯的孩子,要少给他们买刀、枪、武器等冒犯性的玩具。
六、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研究表明,培养儿童的移情能力,能有效地降低冒犯性。小学生在移情能力上得高分,教师评定的冒犯行为就很少。而移情能力得分低的则表现出很高的冒犯。在一项研究中,高冒犯性的11~13岁的少年犯参加了为期l0周的移情训练后,他们的敌意和冒犯性明显减少了,对9~11岁儿童的移情训练也获得了同样的结果。在家庭中,父母可以通过提供移情原型和采取一些约束方法来培养儿童的移情能力。首先指出儿童冒犯行为导致的危害后果,同时引导孩子移情换位,想像受害者的感觉和心情,这是从体质上消除孩子冒犯行为的一种非常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