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拍了拍儿子的肩膀,鼓励他把实验继续做下去;并告诉他.如何做好观察记录。同时向他提出:不该将蜥蜴带到学校。两周后,儿子兴奋地告诉我:蜥蜴的尾巴不见了!我与他一起剖开蜥蜴,在肚子里找到了尾巴。他高兴得不得了。
正在这时,区里举行科技小发明、小论文竞赛。我指导他整理蜥蜴实验的记录,写成一篇观察报告,被学校选去参加比赛,结果获得了小论文二等奖。
孩子小,社会性较差,心智不成熟,人格不完善,自制力差,意志比较薄弱,为了让其健康有序地成长,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的约束。但又不能伤害孩子的个性、创造性、独立性和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对孩子的批评不是过去那种居高临下训斥式的,而是平等朋友式的提醒。正因为在这样爱心教育的提醒下,孩子才乐于接受,尽快改正。批评的目的是让孩子改掉缺点,而提醒符合孩子的心理需求。要想批评达到效果,必须遵循以下的爱心教育方法,供父母参考:
一、 把批评化为赏识
比如孩子经常出现写错别字的现象,你已经跟他说了很多遍,今天你又发现他的作业上出现了错别字,一般的批评是友情提醒一下:“孩子,你这字错了。”而更有效的批评是这样的:“孩子,爸爸通过这么长时间的观察发现你写字的速度比原来快了,下次再不出现错误的字那就更棒了!”这就是赏识性批评,孩子听完就更乐意改正。
二、把批评化成幽默
铃木镇一教孩子小提琴的时候,一发现哪个孩子压弦的方法不对,发出“咯吱,咯吱”的怪调时,就让大家背这样一句顺口溜:“小提琴声音怪,青蛙的耳朵也捂起来!”于是,每个孩子都在愉快的笑声中,不知不觉地把此缺点改了过来。
三、把批评化为后果
批评看似平常,却蕴含着教育本质的东西,那就是父母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实施批评,其目的都应是使学生有所收益。苏霍姆林斯基曾处理过这样一件事:
他的学生尤尔科无辜打死一只麻雀。为了教育尤尔科,他把尤尔科带到雀巢旁,里面几只雏雀嗷嗷待哺,苏霍姆林斯基不无忧伤地说:“它们失去了妈妈,现在谁也无法救助它们……”这种批评方式使尤尔科十分懊悔。20年后,尤尔科对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当年你严厉批评我,那么这么多年来,我就不会警示自己了。”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并没有指责、训斥学生不爱护益鸟,而让学生明白这样做的后果会怎样?
动之以情,循循善诱,让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自我惩罚中达到批评的目的。这是批评艺术的高境界!
四、把批评化为谈心
小时候,在我上小学三年级之前,父亲经常打我,我每次都“离家出走”,但每次都跑得不远,肚子饿了我就在家门口附近转,以便于他们找到我,自己也好有个台阶下,但回到家我还是不愿和爸爸说话。每当此时,妈妈总会来到我的房间,坐在床沿上,她的第一句话总是:“孩子,有什么心里话和委屈跟妈妈说吧!好吗?”一听到这话,我顿时泪流满面,说实话,那一刻叫我怎么承认错误我都认了。
五、把批评化为沉默
有的父母喜欢不停地说,其实唠叨的效果反而不好。
铃木镇一上一年级的时候,做了一件错事,受到母亲的批评后,他心里不服,便强硬地顶撞她。他满以为母亲会愤怒地大发雷霆。可母亲当时只是久久地凝视着他,两行热泪不住地往下流,然后一言不发地走了。望着母亲渐渐远去的背影,铃木内心升腾起一股难以抑制的内疚之情,“我再也不想同母亲顶嘴了。”这就是沉默的力量,“袖手不言味正长”、“此时无声胜有声”!
六、把批评化为故事
有一天,爸爸对女儿说:“爸爸发现一个写作的诀窍,那就是把灵感随时用笔记录下来,看书的好句子也记录下来,写作的时候,思想就会很丰富了。”谁知女儿听后竟说:“我才不记呢!我的脑袋好用得很,存在里面就行了!”爸爸心想糟了,这不是盲目自信吗?可这时立即批评她,效果肯定不大。两天后,爸爸给她讲了一个故事:有两个好朋友,一个叫星星,一个叫亮亮,都很聪明,学习上常常是难分胜负。有一次学校通知要进行作文比赛,星星知道后不仅马上开始准备素材,而且一有灵感和看书时遇到的好句子就记录下来,并把这个做法告诉了好朋友。可亮亮对他说:“我这么聪明,何必那么麻烦!”比赛那天,星星写得如鱼得水,而亮亮却在冥思苦想。爸爸的话还没说完,女儿抓了抓小脑袋,“爸爸,我懂了!”第二天,她的书包里多了一样东西:灵感好句子记录簿。
七、把批评化为宽容
球王贝利少年时,一度染上吸烟的毛病。一次被他的父亲发现了,贝利非常害怕,担心受到责骂。可他父亲却以朋友般的态度,非常和气地对他说:“你踢球很有天分,以后或许能成为一名好手。可吸烟对身体是有害的,如果因为它而没有能使你成为球星,你会遗憾的,吸不吸烟由你自己决定。”说完把自己仅有的一点儿钱给了贝利。父亲的这种宽容使贝利悔恨不已,从此贝利改掉了吸烟的毛病。当回想往事的时候,贝利说:“如果当时父亲狠狠地揍我一顿,那么我今天很可能只是一个烟鬼。”
八、把批评化为暗示
一次考试时,老师发现刘××偷偷看了同桌的试卷,然后匆匆将自己的试题答案“60”改成了“6”。这位老师没有当场指出其作弊行为,而是在考完以后,若无其事地在黑板上出了这位同学做错的这道题,然后请他来做,这位同学认真思考以后做对了。老师微笑着说:“刘××同学现在真的会做这道题了。”这位同学的脸顿时红了,下课后他主动跑到办公室,要求在试卷上的这道题旁打“×”号。
这种批评体现了老师的爱心和匠心,既暗示了错误,又保全了孩子的面子,促进了孩子的自我教育。这样的经历会成为这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次难忘的教训,却又是他继续前进的动力而不是包袱。
暗示式批评,是通过父母的面部表情、声调、眼神等使孩子认识到这样做是不对的。
九、把批评化为反语
班上有不少的男生最近开始迷上了抽烟,深谙教育心理的老师知道这是许多男生在发育期间追求“成人化”的表现,如横加指责,只会造成师生对立。因此,在一次班会上,老师并不点吸烟学生的名,只是说了一席话:“今天我给大家讲讲吸烟的好处。”一句妙语开场,如石击水,反响强烈。老师讲道:“第一大好处是吸烟引起咳嗽,夜半尤剧,可以吓退小偷;第二大好处是咳嗽导致驼背,可以节省布料,……”
这种诙谐的反语暗示了吸烟的坏处,使学生在笑声中感受和理解了老师的用意。
十、把批评化为引导
孩子在学校和同学打架了,你可以这样批评他:
“孩子,今天下午你为什么和别的同学打架呢?没有更好的解决方式了吗?我对你这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非常不高兴,同时也很伤心!我希望下次你能通过更好的方式方法来解决类似的问题,而不是通过这种行为。我相信你有能力做得到。”
十一、把批评化为反省
芬兰有个叫彼得的孩子,10岁那年,有一天,他给母亲写了这样一份账单:“母亲欠她独生子彼得如下款项:为她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为把信送到邮局,10芬尼;为在花园里帮大人干活,20芬尼;为他一直是个好孩子,10芬尼。共计60芬尼。”彼得母亲在餐桌上看到这份账单,无声无语地在账单旁放了60芬尼。
但正当彼得为自己的小聪明心喜不已的时候,他又发现了母亲留下的一张账单,上面写着:“彼得欠他母亲如下款项:为他在家里过的10年幸福生活,0芬尼;为他10年的吃喝,0芬尼;为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共计0芬尼。”彼得看完这份账单,羞愧不已,他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把发烫的小脸深藏在母亲的怀里,一句话也没有说,小心翼翼地将60芬尼放到了母亲的口袋里。
父母批评孩子的方法有很多很多,只要父母用心思考,不断反省总结,批评的艺术肯定是越来越高,效果越来越好,孩子也会在这种爱心教育的状态下愉快成长。
教孩子有一颗关爱的心
查尔斯?赫梅尔说:“我们的星球,犹如一条漂泊于惊涛骇浪中的航船,团结对于全人类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为了人类未来的航船不至于在惊涛骇浪中颠覆,为了使我们的孩子成为“地球之舟”合格的船员,我们有责任培养好自己的小水手,让他们拥有勇敢、坚定、机智的美德,同时也让他们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懂得善良、同情、友爱、关怀……
有一位二年级的男孩转学来到某校(1)班,老师安排他与小乙同座,他望望周围没有一个认识的小朋友,怎么办呢?第一节课他帮小乙削铅笔,于是他有了一个小伙伴,下课后他帮邻桌的小丙拾起地上的铅笔,他们就三个人一起玩了,再一节课,他扶起跑得太快而跌倒的小丁,于是他在短短的时间里拥有了三个小伙伴。放学后,他主动留下来帮助几个值日生搞卫生,然后一起回家。不到三天这个孩子与班上所有的孩子都熟了,小朋友都愿意跟他玩。而另一位六年级的男孩却完全相反,他学习很勤奋,成绩很棒,但转学后一个学期也没能融入整个班集体。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很孤独,因为我在这里没有朋友。我的好朋友都在××小学。我只有发愤学习,以优异成绩考入市重点中学,才能与我的好友相见。”他经常在日记中回忆他与好友在一起的快乐日子,憧憬着重逢的情景,并且常常做梦,梦见自己与好友相聚的喜悦,醒来无比地惆怅。他的问题是:应关心和帮助周围的同学,由此他会获得同学的敬重。
在孩子们的交往中,总是那些热情开朗、乐于助人的孩子容易融入群体,被同学们所接纳,从而感到轻松快乐,而那些孤僻的孩子往往是由于冷漠,不善关心别人,而感到紧张孤独。
一个人的爱心及其修养是人道精神的核心,必须在童年时细心培养,否则难有效果。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应当在童年就上完情感的学校——进行善良情感教育的学校。”
马宇歌是中央电视台“大风车”节目的小记者,父母均为普通公务员。她和许多同龄孩子一样,还脱不了一脸稚气,每天背着书包上学,课间和同学一道玩耍,放学后和同学一样回家做作业,有时还要帮妈妈做饭……她并不比别的孩子高大早熟,也不比别的孩子多两只手或两只脚,她的时间也不可能比别的同学更多,但她却比同龄孩子走了更多的路,见了更多的人,做了更多的事,也有着更大的知名度。
在学校里她乐于助人是出了名的。只要班上有请病假的同学,不管晚上放学多迟,天气多恶劣,宇歌都要去同学家帮助他(她)将落下的功课补上。但有一次,宇歌自己病了,却没有一个同学主动来看她,这使善良的宇歌非常伤心。还有一天,父亲下班后,总不见女儿回来,就很焦急地去学校找宇歌,走到宇歌的教室看见她一个人还在打扫卫生。回家后父亲觉得女儿脸色越来越苍白,两腿一直紧紧地夹着。父亲一检查,着实吓了一大跳,宇歌的大腿根部有一个深深的伤口,血流不止。原来宇歌在打扫卫生时为将黑板擦得更干净,就踩在凳子上,一不小心凳子翻了,正好戳进她的肉里。可宇歌硬是忍着疼痛,坚持打扫完教室。那时候,班级教室晚上供给外面上课,一直未安排学生打扫,宇歌一个人已经为班级打扫了两年卫生。
从来不请假的宇歌,不得不躺在病床上休息了。受伤的她显得非常孤独,她多么希望她的同学来看她,和她说说话,帮她补课呀!可一连5天,没有一位同学主动来看她。父亲最懂女儿的心思,他严肃地抓起宇歌的手告诉她:咱们不应计较别人对你的回报,我们不是为了得到而付出,而是为了让这社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