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原文】
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注释】
疑以叩实:叩,问,查明真象。全句意思为:发现了疑点就当考实查明真象。
复者:反复,一次又一次地。
阴之媒也:阴,此处是指某些隐藏着的、暂时尚不明显或未暴露出来的事物和情况。媒,媒介。“复者,阴之媒也”,全句的意思为:反复地考实查明真象,而后采取相应的行动,来发现隐藏之敌的重要手段。
【译文】
有了疑点就应当查实,在察看清楚之后作出行动。一次又一次地察看,是对付敌人阴谋的重要手段。
【战例】
之一
公元前远圆苑年,秦穆公派兵攻打郑国,他准备和打入郑国的情报人员里外结合,攻下郑国都城。大夫蹇叔认为秦国离郑国相距甚远,兴师动众的,郑国定会作好战前准备。秦穆公不听,派孟明视率领大军出征。蹇叔在军队出发时,泪流满面地警告说,恐怕你们这次偷袭郑国不成,相反遭到晋国的伏击,只有到崤山去给将士们去收尸了。果然正如蹇叔所说,郑国得到了秦国要偷袭情报,逼走了奸细,充分作好了战前准备。秦军见偷袭郑国不成,只好移师而回,但秦军经过了长途跋涉显得十分疲劳。秦军经过崤山时,没有防备。他们以为秦国曾对晋文公有恩,晋军不会对秦军下手。他们哪里知道,晋军早已在崤山险峰峡谷中埋下了重兵。一个酷热的中午,秦军发觉晋军小股人马,孟明视大为恼火,下令追杀。追到山隘险要处,晋军突然不见人影。孟明视一见此地山高路窄,草密林深,感觉情况不妙,忙令军队后退。这时鼓声震耳欲聋,杀声四起,晋军伏兵一拥而上,大败秦军,生擒秦将孟明视。秦军不明敌情,作出错误的决策,终于遭到失败。当然,军事上也有“打草惊蛇”
而诱敌暴露行踪,从而赢得胜利的战例。
之二
李自成起义部队逐渐发展壮大,所向无敌,公元员远源圆年,围困河南开封。崇祯皇帝连忙调集各路人马,救援开封。李自成部已完成了对开封的进攻部署。明军二十五万人马增援开封,集中在离开封西南几十里的朱仙镇。李自成为了不让援军与开封守军汇合,在开封和朱仙镇分别埋下了两个包围圈,把明军兵力分割开来。又在南方交通线上挖一条长百里、宽为一丈六尺的大壕沟,一断明军粮道,二断明军退路。明军各路人马,表面上奉朝廷的命令去增援,实际上各有各的打算,互不买账。李自成兵分两路,一路突袭朱仙镇南部的虎大威的部队,起到“打草惊蛇”
的作用,一路牵制兵力最强的左良玉部队。虎大威部队被击败后,左良玉因被围困难以脱身,人马损失惨重,拼命往西南突围。李自成故意留一条路,让败军逃窜。哪知,左良玉逃了几十里地又遇伏击,面对李自成挖好的大壕沟,马过不去,士兵只好弃马徒步渡沟。这时在此等候多时的伏兵迅速出击,杀得敌军措手不及,血流成河。最后,全军覆没。
【前人之语】
敌力不露,阴谋深沉,未可轻进,应遍探其锋。兵书云:
“军旁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翳荟者,必谨复索之,此伏奸之所也。”
【译文】
当敌人的实力还没有显露出来时,而把他的阴谋深藏着时候,不可轻敌贸然进攻。此时,应先采用不同的方法从各个不同方面去探清他的锋芒所在之处。《孙子兵法》说:“军队附近若有险地险阻、低洼沼泽、芦苇丛生、山林、繁茂草茅的地方,必须仔细地、小心地反复搜索,因为这些地方都有可能隐藏奸细和伏兵的。”
【赏析】
打草惊蛇在军事上指敌人兵力没有暴露,行踪隐蔽,动向不明时,切不可盲目攻敌,应当查清敌人主力位置,运动状况再作决定。
兵法上对行军的路旁的周围情况,都作了一些分析。兵法认为险要地势,坑地水洼,芦苇密林,野草遍地,这些地方是敌人最容易隐藏的地方。这时,己方不能麻痹大意,稍有疏忽,便会“打草惊蛇”而被伏敌所歼。可是,战场上情况复杂多变,有时己方设下伏兵,故意“打草惊蛇”,让敌军中计的战例也有很多。打草惊蛇之计,一则指对于隐蔽的敌人,己方不得轻举妄动,以免敌人发觉己方的意图而采取主动的出击;二则指用佯攻的方法“打草”,引“蛇”出动,中己方设下的伏兵之计,聚而歼之。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原文】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注释】
有用者,不可借:凡是自身可以有作为的人,就很难受别人的控制和利用。
不能用者,求借:凡是自身难以有所作为的人,往往可以借来用以达到某种目的为我所利用。此言兵法,是说兵家要善于抓住一切机会,甚至是看去没有什么用处的东西,努力争取主动,壮大自己力量,即变不利为有利,才可以转败为胜。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这里“童蒙”是指幼稚无知、求自己教诲的儿童。此句意为不是我求助于愚昧的人,而是愚昧的人有求助于我。
【译文】
凡是自身有作为的人,就很难受他人的驾驭和控制,因而不可以为我所用;凡是自身难以有所作为的人,往往可以借来用以达到某种目的,也就是说可以为我所用。将自身难以有所作为的人加以驾驭和控制,这里的道理,如同幼稚愚昧的人需要求助见多识广的人,而不是倒过来说见多识广的人需要求助于幼稚愚昧的人一样。
【战例】
之一
秦朝实行暴政以来,天下百姓“欲为乱者,十室有五。”老百姓被逼得都想反秦,但是没有领导者,也就难成大事。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率戍卒走到大泽乡时,连降大雨,道路泥泞不堪,眼看不能按时到达渔阳了。按秦律规定,凡是不能按时到达指定地点的戍卒一律处死。陈胜、吴广深知,即使到达渔阳,误期也会被杀头,不如冒死一拼,以求一条活路。陈胜、吴广知道同去的戍卒也都有冒死一拼的想法,这正是起义反秦的大好时机。陈胜又想到,自己地位卑微,担心没有号召力。当时有两位大人物深受人民爱戴,一个是秦始皇的大儿子扶苏,温和贤良,已惨遭秦二世毒手,老百姓对此毫不知情;另一个是楚将项燕,功勋卓越,对手下将士十分关爱,威望极高,在秦灭六国后不知所踪。于是陈胜,公开打出他们的旗号,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响应。陈胜还利用当时人们的迷信心理,精细地做了其他安排。有一天,士兵做饭时,在鱼肚中发现一块丝帛,上写“陈胜王”
(这个王字是称王的意思),士兵十分惊奇,暗中相互传开。吴广还趁深夜在旷野中学狐狸叫,士兵们隐隐约约地听见空中有“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士兵觉得陈胜不是一般的人,肯定是“上天”让他来领导大家的。陈胜、吴广见时机已成熟,就率领众戍卒杀掉朝廷派来的将尉。陈胜登高大呼,揭竿而起。他说:我们反正活不了,不如和朝廷拼个你死我活,就算死,也要有个样子。于是,陈胜自诩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占大泽乡,民众响应云集,纷纷加入陈胜的队伍中来。后来,陈胜被部下拥立为王,国号“张楚”。
之二
赤壁大战之后,刘备实力增强,但还不雄厚。他和孙权都看好四川,那里地理位置好,物富民丰,是个可以大展宏图的好地方。但是,曹操早有统一中原的决心,对待东吴更是虎视眈眈,牵制住了孙权的兵力。刘备、孙权一时都对四川不好下手。公元圆员缘年,曹操攻打汉中,张鲁降曹。益州刘璋集团情势危急。这时,刘璋集团内部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刘璋生怕曹操进兵四川,就请同宗兄弟刘备来,共同抵御曹操。刘备闻讯,喜上眉梢,正中下怀,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刘备怎能放过,他派关羽留守荆州,亲自率军进入益州。刘璋推举刘备为大司马领司隶校尉,自己为镇西大将军兼益州牧。
刘备与刘璋的联合抗曹这段“好景”不长。一日,刘备接到荆州来信,说曹操兴兵侵犯孙权。刘备请刘璋派数万精兵、十万斛军粮前去助阵。刘璋怕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只同意派数千老兵出川相助。刘备乘机大骂刘璋:我为你抵御曹操,你却吝惜钱财,我怎能和你这种人合作共事!于是向刘璋宣战,直逼成都,刘璋深知敌不过刘备,就主动献出成都,从而刘备完成了占领四川的计划。刘备就是借刘璋这个“尸”,扩充了实力,占据了四川,为以后建国奠定了基础。
【前人之语】
换代之际,纷立亡国之后者,固借尸还魂之意也。凡—切寄兵权于人,而代其攻守者,皆用此也。
【赏析】
借尸还魂在军事上指利用或凭借某种力量来达到己方所要达到的目的策略。战争中会有这样情况,双方都有相当的势力,一般难以驾驭,不好加以利用,而没有什么势力的,往往要寻找靠山。这个时候,利用和控制强大的势力,往往能达到取胜的目的。能够取胜的关键一点,即指挥官一定要善于分析战争中各种力量的变化,要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有时,己方即使受到挫败,处于被动局面,如果能善于利用敌人的矛盾,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就能够变被动为主动,改变战争发展势态,才能达到取胜的目的。
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一般在改朝换代的时候,都喜欢把自己说成是亡国之君的后代,打着他们的旗号,来号召天下。
用这种“借尸还魂”的方法,赢得他人拥护,以达到夺取天下的目的。前面讲的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打着别人的旗号,来号召戍卒共同推翻秦朝就是一个例证。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原文】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注释】
待天以困之:天,指天时,自然的各种条件或情况。困,作动词用,困扰、困乏。此句意为:战场上己方等待自然的条件或情况对敌人不利时,己方再去困扰他。
用人以诱之:用人为的假象去诱惑敌人,使他向我就范。
往蹇来返:语出《易经·蹇》卦。此句意为:往来都很困难,行路困难重重。
【译文】
利用天然的条件去困扰敌人,用人为的假象去诱惑敌人。敌人占据坚固或艰险难攻的守地,主动进攻会有危险,诱敌来攻则有利。
【战例】
之一
东汉末年,诸侯并起,称霸一方。孙坚长子孙策,年仅十七,年少有为,经过多年发展,势力慢慢发展状大。公元员怨怨年,孙策要向北扩张,准备攻占江北卢江郡。卢江郡南靠长江天险,北靠淮水阻隔,不易攻取。占据卢江的军阀刘勋实力强大并且很有野心。孙策知道,如果强攻,取胜的可能性很小。他和部下商议,制定出了一条调虎离山的计策。针对军阀刘勋,贪财如命的弱点,孙策派人向刘勋送上厚礼一份,并在信中把刘勋恭维一番。信中说刘勋功名远扬,令人敬仰,并表示要和刘勋结好。孙策还以弱小的姿态向刘勋求救。他说,上缭经常派兵侵扰民众,我势单力薄,不能驾车远征,请求将军派兵收服上缭,我感激不尽。刘勋见信中十分极力讨好他,就非常高兴。上缭地域,物产富庶,刘勋早有夺取的打算,今见孙策年少软弱,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决定派兵攻打上缭。部将刘晔竭力劝阻,刘勋这时已听不进别人的劝告。这时,孙策正观察刘勋的动向,见刘勋亲率几万兵马去攻打上缭,城内布防空虚,心中大喜,说:“这只老虎已被我调出山了,我们赶快去攻占它的老巢吧!”于是立刻率领人马,水陆两军并进,去攻打卢江,一路上几乎没遭到顽强抵抗,就很顺利地攻下了卢江。刘勋急攻上缭,一时没有取胜。突然得到报告,孙策已攻占卢江,他才知中计,追悔莫及,只好投奔曹操。
之二
东汉末年,北边羌人叛乱。东汉朝廷派虞诩平定叛乱,虞诩的军队在陈仓崤谷一带受到羌人阻截。这时,羌人士气旺盛,又占据有利地形,虞诩既不能强攻硬夺,又不能绕道走,一时处于两难的境地。虞诩决定骗羌人离开有利的据点,他命令军队停止前进,就地安营扎寨。对外宣称行军遇阻,向朝延请派增援军队。羌人见虞诩已就地安营扎寨,等待增援部队,就放松了戒备,纷纷离开据点,到附近劫掠财物去了。虞诩见敌人离开了据点,下令军队急速前进,日夜不停,每日行军超过百里,走过山谷。他命令在急行军时,沿途增加灶的数量,今天增灶,明天增灶,使敌人误以为朝廷援兵已到,自己的力量已经分散,不敢轻易出击。虞诩顺利地通过陈仓崤谷,转入外线作战,羌人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转入被动局面,不久羌人的叛乱被平定。
【前人之语】
兵书曰:“下政攻城。”若攻坚,则自取败亡矣。敌既得地利,则不可争其地。且敌有主而势大。有主,则非利不来趋;势大,则非天人合用,不能胜。汉末,羌率众数千,遮虞诩于陈仓崤谷。诩军不进,宣言请兵,须到乃发。羌闻之,乃分抄旁县。
诩因其兵散,日夜进道,兼行百余里,令军士各作两灶,日倍增之,羌不敢逼,遂大破之。兵到乃发者,利诱之也;日夜兼进者,用天时以困之也;倍增其灶者,惑之以人事也。
【译文】
《孙子兵法》说:“攻城是最下策。”如果去硬攻坚城,就可能招来失败或者灭亡。敌人既然已占领有利地形,就不能从他手中硬夺这块地盘。况且敌人还处于主动的地位,还有力量上又占有绝对的优势。敌人处于主动地位,占据有利地形,如果这里不是对他有利,是不会离开守地来向己方进攻的;敌人既然在力量上占有绝对优势,除非己方能够综合运用天时、地利、人和等这些条件,不然就很难取胜。东汉末年,羌人首领率数千兵马,将虞诩的部队围困在陈仓崤谷中。虞诩便让全军停止进发,同时对外宣称要请求朝廷派兵援救,而且一定要等到援兵来后再继续前进。羌人听到这个消息后,认为朝廷援军一时半会也到达不了,便让部下分散到近旁各县去抢夺财物。虞诩乘着羌兵分散的时机,日夜行军,每昼夜以加倍的速度前进百余里。他又命令士卒在做饭时,同时要做两个灶,并使灶的数目每天增加一倍。羌人误以为朝廷援军已陆续赶到,便不敢逼近攻击,结果虞诩大破羌兵。虞诩对外宣称要等候援军到来的时候再继续进军,乘着羌人分兵抄掠的空隙,这种是用利诱的方法将羌兵分散;他们不分昼夜地急速行军,就是在争取时间,用战机让敌人处于被动局面;并且增加灶数,就是人为的用假相迷惑羌兵,使羌兵误以为朝廷援军已陆续赶到。
【赏析】
调虎离山的字面上意思是指引诱老虎出山,以便对老虎进行有利的打击。此计用在军事上是一种调动敌人的策略。它的核心在“调”字上。“虎”,指敌人,“山”,指敌人占据的有利地形。
如果敌人占据了有利地形,并且兵多将广,防守严密,城墙坚固,此时,己方不可强攻硬夺,而是避锋取弱。正确的打击方法是设计引诱,把敌人引出有利据点,或者把敌人引入己方有利的地方,这样做才可能赢得胜利。
此计讲的是这个道理,如果在战场上遇到强敌,要善于用谋,用假象使敌人离开坚固的防地,丧失他的优势。诱敌人上当受骗,使他处处皆难,举步维艰,由主动变为被动,而己方则出其不意而致胜。
《孙子兵法》云:“攻城是最下策。”如果不顾条件地强攻坚城是下等策略,是会失败的。当敌人已占据了有利地势,又作好了应战的准备,就不能强攻硬夺城池。应该巧妙地利用小利去引诱敌人,把敌人诱出坚固的守地,引诱到对己方有利的地形,己方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利用天时、地利等条件,定会打败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