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明·朱元璋)
朱元璋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父母都是老老实实的农民。元朝末年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作为社会最底层的朱元璋一家人生活更是贫寒,朱元璋从小就帮着家里干活。1344年,当朱元璋十六岁的时候,遇上了荒年,再加上瘟疫横行,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他的父亲、母亲和长兄先后去世。孤苦无依的朱元璋为了混口饭吃,进入皇觉寺做了一个小沙弥。但是入寺不到两个月,因荒年寺租难收,寺院住持封仓遣散了众多的僧人,朱元璋只得离开家乡做起了游方僧。
朱元璋边走边乞讨,听人说哪里年景好就往哪里走。他从濠州向南到了合肥,然后折向西进入河南,到了固始、信阳,又往北走到汝州、陈州等地。1348年,朱元璋回到了皇觉寺。在这流浪的三年中,他走遍了淮西,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见了世面,开了眼界,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
朱元璋在外云游的三年,也正是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期。社会上广泛流传着“明王出世,普度众生”的说法,北方的白莲教也在进行同样的宣传。朱元璋目睹了朝廷腐败、人民生活恶化的现状,意识到天下大乱很快就会来临了。于是在回到皇觉寺后,朱元璋发奋勤学,广交朋友,准备干出一番事业来。
1352年,郭子兴和孙德崖在濠州起义。朱元璋的好友汤和参加了起义部队,他给朱元璋寄来一封信,劝说朱元璋也参加起义军,一起图大事。刚开始朱元璋很犹豫,毕竟参加起义军是谋反,要是被官府知道,会引来杀身之祸。朱元璋很怕别人告发,整日提心吊胆。恰在此时,朱元璋的师兄悄悄告诉他,说有人知道了此信,要去告密。朱元璋心想横竖都是一死,还不如拼一拼,于是他放下钵盂,赶紧去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
朱元璋入伍后,因为作战勇敢,而且机智灵活、粗通文墨,很快便得到郭子兴的赏识,被任命为亲兵九夫长。朱元璋打仗时身先士卒,而获得的战利品全部都上交郭子兴,得了赏赐,又说功劳是大家的,还把赏赐分给大家。不久,朱元璋在部队中的好名声传播开来。郭子兴也把朱元璋视作心腹,有重要事情总是和他商量,还把自己的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从此军中改称朱元璋为朱公子。
1355年,郭子兴病逝,朱元璋成为起义军的实际领导人。经过几年努力,朱元璋逐步巩固和发展了自己的根据地,军事和经济实力迅速壮大。1360年,朱元璋开始了与群雄逐鹿中原的战争,1363年灭陈友谅,1367年灭张士诚,降割据浙江的方国珍。至此,朱元璋的队伍已经控制了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随即出兵北伐,与元朝政权进行最后的决战。1368年7月,明朝大军进驻大都,元朝灭亡。
朱元璋在没有任何背景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实现了自己的抱负。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平民皇帝,他开创的大明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强盛繁荣的时期之一。
微阅读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明朝的开国皇帝。幼名重八,后改名元璋,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人。少时在皇觉寺为僧。1352年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1361年受封吴国公,后自称吴王。1368年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明,年号洪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