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校园辅导员宝典
18443200000013

第13章 管理少先队队伍(1)

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它包括四层含义:一是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未来目标的活动;二是管理的工作本质是协调;三是管理工作存在于组织中;四是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对人进行管理。管理就是制订、执行、检查和改进。制订就是制订计划(或规定、规范、标准、法规等);执行就是按照计划去做,即实施;检查就是将执行的过程或结果与计划进行对比,总结出经验,找出差距;改进首先是推广通过检查总结出的经验,将经验转变为长效机制或新的规定,然后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制订纠正、预防措施。

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处在一种管理和被管理的状态之中。少先队是少年儿童的组织,是少年儿童生活学习的集体,它集中反映了社会、学校、家庭等对学生的影响和要求。简单地说,中队或大队是由少先队员和辅导员组成的集体,这个集体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以队员为主体,以学习活动为基础,以队员间、师生间的交往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社会组织体系。在这个社会组织体系中也必然需要建立一定的规章制度,并利用各种要素组织学生群体或个体开展活动,这就是少先队组织管理的必然性。

第一节 确立明确的发展目标

大队或中队作为一个群体,应该有特定的目标。它的性质、方向及发展水平首先取决于一定的目标系统和任务结构。集体发展目标既是社会需要在集体的传导和折射,又是集体成员对共同活动预期结果的期望。

一、确立队集体的奋斗目标,凝聚队集体的力量

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这是少先队集体(大队或中队)管理的基本条件。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指出:集体的生存方式就是向前行进,它的死亡方式就是停滞。队集体应该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要使其永葆青春、向前行进,就必须向中队队员提出奋斗目标,使每个队员都有“奔头”。队集体目标是全体队员通过共同奋斗所要达到的结果,也是队集体形成的基础,它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能使队员对集体生活充满信心,产生凝聚作用,增加集体的向心力,使队员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有了目标,集体就有了灵魂,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在目标指引下,集体中的成员按照目标的要求控制,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使自己成为集体需要的人。因此,有经验的大队辅导员或中队辅导员总是在队集体组建之初,就注重了解队员的情况,确立集体的奋斗目标,并以目标为纽带,创建良好的队集体。

1. 确立队集体奋斗发展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少先队大队的奋斗目标是全体辅导员和少先队员共同努力的方向。是全队统一认识和行动的纲领,是少先队根本任务和学校培养目标在队集体建设中的体现,也是少先队员身心发展水平的反映,因此,确立队集体奋斗目标一定要考虑到方向性。由于目标方向与管理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目标方向正确,工作效率高,管理效能就高;反之,目标方向错了,工作效率越高,损失就越大。

(2)针对性原则。要针对队集体队员的思想、品德、学习、心理、爱好、特长等实际提出目标,这样才能调动队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队员的支持和合作。

(3)激励性原则。目标是一种激励因素,合适的目标能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因此,确定的队集体目标要有号召力,要具体形象、生动鲜明、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起到催人奋进的作用。

(4)阶段性目标。各阶段提出多层次目标,把目标分成远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远期目标是队集体在某个学习期间经过努力奋斗要达到的目标,也是对学生以后工作和生活有积极影响的目标。近期目标是结合本班、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步骤落实在对集体近阶段的具体任务而要达到的目标。中期目标介于两者之间。在制订目标时,要将远期目标分解成中期目标、近期目标。每一个近期目标的实现即是向中期目标靠近了一步,多个近期目标构成了中期目标。多个中期目标实现以后,对集体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确定目标时,还要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依次递进。

(5)可行性原则。目标的确立必须实事求是,既要符合社会的要求,又要符合学校的要求,更要符合队集体的实际,符合少先队员的特点。在充分总结过去的工作情况和现有水平的基础上,提出适度的目标。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学生发展。

(6)参与性原则。让少先队员参与制订管理目标,使队员获得心理投入的体验,增强其主人翁责任感。同时,目标一经提出,就能得到队员的认同,这样才会主动自觉地去执行。

2. 确立队集体发展目标的方法和要求。要建立一个良好的队集体,先决条件是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因此,辅导员一接班,就要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来了解班级,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在搞清队集体的基本情况以后,为队集体提出长远的奋斗目标。如果是组建一个新的中队,或刚接手大队工作,就首先要提出目标,然后引导队员讨论,让队员明确为什么要确定这样的奋斗目标。这样的奋斗目标的实现对大家有什么意义,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要求队员们怎么做,以增强少先队员对目标的认同程度,便于在队的活动中按目标要求去做。如果接手的是中队工作,最好采用民主商议的方法来确定中队目标,因为这样可以使目标更符合中队集体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实际,更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可激活队员的主观能动性。同时,目标是队员自己提出来的,更符合队员的意愿,能够满足队员的需要,这样就使得目标在实现的过程中更具有激励作用,执行起来也会容易得多。

民主确立队集体发展目标可采用自下而上的形式,即先由每个中队或少先队员提出目标,然后中队或小队汇总讨论修订,再提交中队委会或大队委会汇总,由辅导员辅助一起讨论拟定目标草稿。也可以采用自上而下的形式,即队集体提出目标草稿,再交由中队或小队、队员个人进行修改,最后汇总出“准”目标,交全体队员讨论通过,制订出总目标。总目标确定以后,还要加以分解,确定阶段目标。阶段目标有近期的,也有中期的,都带有较强的激励作用,能够成为激发队员进步的动因,为提出新的目标打下基础。

辅导员在组织少先队员确定队集体目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选准突破口,通过突破口打开队集体建设的局面。突破口往往是能引起少先队员进步的切入点,抓住这个切入点,能够调动队员进步的积极性。

其次,注意第一次提出奋斗目标对少先队员的激励作用。确立第一个奋斗目标必须慎重,如果第一个奋斗目标不能达到,就会使队员产生消极情绪,产生挫折感,动摇队员对辅导员、对队集体的信心。这种消极情绪需要相当长时间,做大量的工作才能转变和消除。第一个奋斗目标实现了,不但能提高辅导员的威信,更重要的是使队员看到集体的力量,增强队员对集体进步的信心,提高队员为集体进步而努力的积极性。因此,辅导员必须注意队集体第一个奋斗目标对队员产生的影响作用。

第三,目标的确定必须实事求是,要认真分析队集体对达到目标的认知程度,班级实现目标的基础和能力。目标的难度要符合“最近发展区”的原理。对基础好的班,目标可定得稍微高一点;对基础差的班,目标就定得相对低一点。

第四,队集体奋斗的大目标确定以后,要进行相应的分解,体现目标的层次性,既有中期目标,也有近期目标。第一个奋斗目标实现后,应该及时引导队员向更新更高的目标前进。随着队集体荣誉的增加,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逐步加强,便会促使队员提高对集体的责任感,这时,作为少先队的一员就会自觉克服缺点,提高行动的自觉性,因为集体的进步给每个成员带来了巨大的鼓舞,这种鼓舞力量会推进集体形成良性循环。

第五,队集体奋斗目标的确立,还要考虑本班的特色,设计队集体系列

教育活动,尤其是近期目标的确定应该注意到这一点,这也是少先队工作创

造性的体现。

总之,队集体奋斗目标对少先队建设的意义重大,要确定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辅导员就必须调查了解班级学生的情况。如果是中途接手一个中队,除了听取前任辅导员和其他辅导员老师的意见外,还必须深入到本班学生及其家长和其他班的学生中去了解情况。如有的辅导员每次接手一个新的中队,就会先让队员写一份自我介绍,然后集中大家的兴趣和爱好,再结合学校的工作来制订班级目标。如果接手的是一个基础较差的中队,大多数队员消极、散漫,学习上没有目标,对自己缺乏信心,领导、辅导员都感到头痛,就要一个一个找队员了解情况,发现队员的闪光点,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以激发学生进步的愿望和热情。

二、实施队集体目标管理,保障实现既定目标

队集体目标确定后,还要想办法发挥目标的管理作用。

在队集体管理过程中,较为科学的方法是使用目标管理法。所谓的目标

管理法是指以目标为中心进行管理活动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其核心就是把

组织的目标任务转化为自身目标,与组织的总方向一致,成为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目标体系。它强调目标实现的整体意识,具有整体性、时效性和激励性等特点。

目标管理法具有如下优点:第一,把任务转化为目标体系,使组织内每个部门、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以目标来指导各自的行动,从而实现由被动管理转向主动管理。第二,改变管理只是管理人员的事,动员全体人员参加工作目标的制订,通过上下级之间充分协商,形成下级保证上级目标的实现,上级又为下级实现目标创造良好条件的气氛,从而实现所有人员都参与管理。第三,明确具体目标,有利于对工作的检查、控制和考评,从而有利于保证学校工作的有效运转。

目标管理的过程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三个阶段、四个环节、九项工作”。一个中心,即目标;三个阶段,即计划、执行、检查;四个环节,即确定目标、目标开展、目标实施、目标考评;九项工作,即在计划阶段有论证决策、协商分解、定责授权三项工作,在执行阶段有咨询指导、反馈控制、调节平衡三项工作,在检查与评估阶段有考评成果、实施奖惩、总结经验三项工作。目标管理过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依赖,构成完整的目标管理过程(系统)。

队集体管理目标是队集体必须把少先队的根本任务和学校的教育管理目标转化为大队或中队管理目标,要求队集体全体队员依据队集体管理目标的质量标准,各自确立活动发展目标,通过自我的有效调控实现各自活动发展目标,进而保证班级管理目标的彻底实现的教育管理。基于上述目标管理理论,可以把小学队集体目标管理的过程划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队集体目标的确立(计划阶段),这是目标管理的前提和先导,包括队集体目标、活动计划、管理项目等;第二阶段是目标的实施(执行阶段),这是目标管理的关键,包括把计划变为具体行动的各项活动;第三阶段是目标的检查与评估,队集体管理成果是以目标的实现程度来衡量的,这是目标管理的必要环节。

1. 队集体管理目标的制订。队集体管理目标是少先队组织在一定时期内预期达到的目标和要求取得的成果。队集体管理目标一般由3个部分组成:

(1)目标方针

这是队集体管理贯穿始终的中心或主题,是队集体管理目标总的概括,其科学性和正确性决定着队集体管理的成败。所谓科学性和正确性是指大队或中队管理方针正确,含义明晰、准确,表达清楚,易于操作和评价,有激励性。

(2)目标项目

这是少先队大队或中队发展目标的具体化,大队目标包括:完成少先队根本任务、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少先队阵地建设、少先队活动、少先队文化建设、少先队小干部培养等;中队目标包括:中队基本管理、中队文化建设、中队常规管理、中队小干部培养等。无论是大队还是中队,目标都要兼顾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顾及队员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其次,要针对队集体的实际情况,从师生两方面考虑;第三,目标的确立要考虑到目标既非太难又非太易,是队员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

(3)目标值

这是队集体目标项目的预期成果,能够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确保目标值既要实事求是,明确具体,又要可行、可操作,可评估。队集体管理目标制订过程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第一,队集体管理目标必须以国家的法律、法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为依据;第二,队集体管理目标的制订必须符合学校和中队的客观条件、中队的实际情况和各方面的办学条件;第三,队集体管理目标的制订必须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为指导;第四,队集体管理目标的制订要依据对学生全面、科学的分析,讲究针对性。

中小学队集体管理目标的制订一般要经过3个环节:提出目标、分解目标、体现目标。提出目标即根据学校的要求和规定,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在全体队员的广泛参与下,通过沟通、酝酿,提出大家都能接受的工作指向,体现目标及用一定的形式把目标表现出来,可以有数量上的形式(如:好人好事率)、文字形式(中队行为准则)和基准比较法(如达到本校先进中队的标准)等。

2. 目标的实施。制订队集体目标不仅仅是队集体目标管理的开始,实施目标才是目标管理的关键。不重视目标的落实,目标制订得再好,也是纸上谈兵。要做到目标落实,就应该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使队集体目标具体化并变为行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