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甘肃近代社会史
18465200000021

第21章 社会礼俗(1)

社会礼俗属于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文化蕴涵了丰富的礼俗内容。甘肃近代地方礼俗既延续了传统文化,又拓展了传统文化,赋予了其许多地方文化的色彩。在地方文献中,注意对礼俗的记载,认为“风自上感,俗由下成”,“上行下效,谓之风,彼渐此染,谓之俗”,且较为详备。礼俗蕴涵在传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谓:“礼始于冠,本于婚,重于丧祭。”礼以生命的成长为线索,演绎出了多姿多彩的民俗内容。甘肃地域辽阔,东西横亘约1000多公里,气候类型多样,民族成分复杂,地域文化丰富多彩,各地的习俗也很有特色。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甘肃十分贴切。笔者将甘肃的地域文化划分为三个文化圈:陇东文化圈、陇南文化圈、河西文化圈。各个文化圈的礼俗既有相同的内容,又有各自的地区特色。本章以普遍的礼俗为准,同时穿插一些见于资料的各地礼俗加以论述。

一、出生礼、成人礼、寿诞礼

出生、成人、寿诞是生命的几个过程,礼俗伴随着生命的这些过程,赋予生命不同的意义。延续生命、繁殖后代是人的自然欲望,受到人们的格外重视。近代由于医疗条件落后,人口的成活率低下,生孩子被看做是人生的头等大事,人们寄新生命的诞生以许多美好的愿望,这些美好的愿望便成就了生命的礼俗。汉族重男轻女,格外重视头生男孩子的诞生礼俗。婴儿出生后,外家须携带油馍、婴儿的衣物等礼品前去探视。三天后,由祖母或有经验的女性为孩子擦洗身子,称为“洗三”,邻居亲友要馈赠礼品。孩子出生一月后,家里摆酒宴,办满月,亲朋好友携礼物贺喜。陇东南一些地方在孩子出满月时就剃胎毛,母亲收好后和入面里让狗吃掉。许多地方多等孩子出生百天后才剃胎毛,俗称剃胎毛。有些人家将胎毛用红纸包裹,孩子长大后,交其收藏终生。孩子出生以后的周岁生日人们也比较重视,此日要举行抓阄仪式,在桌子上摆放秤、笔、书、馍、算盘等物品,让孩子抓,以所抓东西来预示未来。抓上秤、算盘就是生意人,抓上书、笔就是念书人,抓上馍就是衣食无忧的庄稼人。新生儿的乳名十分古朴,有以祖父的年龄命名的,如四十八、六十三、七十一等;有以出生时的重量命名的,如六斤娃、八斤娃等;有些取低贱的名字,以便好养活,如脏蛋子、尕狗娃、猪娃子等;有的名字古拙直白,根据出生时的情形来命名,如翻过子、调过子、跌倒、跟头等。甘肃大多数汉族的乳名都以“子”“娃”为后缀,如元庆子、梭梭子、尕女子等,也可以称为元庆娃、梭梭娃、尕女娃等。除了乳名,还有学名,又称为官名,顾名思义,也就是官方统计人口时使用的名字。学名多由村里的老人或读书识字的人为孩子起,比较正规,前冠以姓氏。有些学名是用乳名的一字再加上姓氏,中间再加上辈分排行字。如杨生荣,“生”为辈分字,“容”才为名,小名可为生荣,也可叫荣娃。有功名的读书人,在成年以后,自己又起字和号,以示身份的儒雅。

男孩子在十七八岁时举行成人仪式,古称冠礼。甘肃近代举行成人仪式的人家已经很少了,缙绅之家偶尔为之,所谓“汉民子弟年至二十岁为初度,士绅之家,凡宗族亲友,多有赠冠之礼。赠冠后,遇有酬酢,著冠以示敬”。

年龄大的人举行寿诞礼,多由儿女为其张罗。尤其是地方士绅和官宦人家,更重视老人的寿诞。届时设宴请客,还请戏班子演戏助兴,前来贺寿的人要送锦绸缎帐等为贺礼。逢十的生日尤为重视,到时儿女、亲友、邻居携礼贺寿,家里擀长寿面,贴寿联。由于当时人的平均寿命短,40岁以后,有条件的人家就准备后事,制作寿衣、棺材。棺材打好后,放鞭炮贺材,暂不油漆,放在家里的侧房,不得轻易搬动。40多岁的人有孙子后,家中没有长辈的,便开始留胡须。

藏族和裕固族等少数民族也有祝贺新生儿诞生的礼俗。藏族婴儿出生后,父亲要在帐房外吹响牛角,以示庆贺。新生儿有乳名、经名,乳名有以自然界的现象起的,如太阳(尼玛)、大海(嘉措)等;有寄托吉祥如意之意的,如彭措(圆满)、才让(长寿)等;有以宗教信仰里的人物起的,如贡噶(欢喜佛)、央金(妙音仙女)等。汉族毗邻地区的藏族也给孩子起学名。在甘肃临潭、岷县、天祝等地,从事农耕的藏族,多有汉姓,这些汉姓有的是官员赐的,有的是以本部落的名称为姓,有的是和汉族、回族打交道后,任意给自己起个姓。藏族带汉姓的名字体现出汉藏合璧的特点,多取含吉祥如意的名字,有阎财神代、杨和尚代、何阎家代、马羊保成、林菊花成、窦土成等。在汉藏杂居地带,还有藏名冠以汉姓者,如杨云次利、卢更吉梳怒、赵卓玛等。

藏族、裕固族的女孩到一定年龄要举行成人礼俗。在拉卜楞寺附近生活的藏族,每年正月初三,凡十六七岁的女孩子都有资格举行上头礼。这一天,举行上头礼的女孩要改变头饰,头饰由原来随意的几条辫子变为在发际上缀红色的软板,上缀许多饰物的样式,称为“上头”。上头的女孩子由亲人陪同,盛装拜访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亲友要给女孩送一份上头礼,祝贺成年。举行过上头礼的女孩可以自由参加社交活动,并可留宿男子,生育孩子不以为怪。有些父母在女儿十四五岁时就为其举行上头礼,以便与男子交往,可以有些收入来补贴家用。在拉卜楞寺附近的藏族部落或村落里,成年女子有多个男子喜爱是一件荣耀的事情,不受人们的歧视。

回族在孩子出生后要请阿訇念经、洗身子、起经名,长大后也要起学名。其他礼俗与汉族略同,孩子出生三十天要办满月,百天要剃发。所有信仰伊斯兰教的男孩到12岁、女孩到9岁时都视为出幼。届时,家里请阿訇诵经,教以礼拜诸式,责以成人之规,从此孩子便如成人一样,遵守穆斯林的宗教仪轨,成为一名严格的穆斯林了。男孩子到十二三岁的年龄时,举行割礼,割礼由清真寺的阿訇和熟读《古兰经》的老人掌握。举行割礼时,掌礼人在读完一段伊斯兰教的经文后,迅速将孩子的包皮割掉,孩子休息几天后刀口便愈合。清真寺的小满拉多在寺里进行集体割礼。

二、婚礼

婚姻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在传统社会有传宗接代、光宗耀祖、添丁增口等功能。由于婚姻对个人、家庭、社会作用十分重要,故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围绕其形成的礼俗更是丰富多彩,甚至到了繁文缛节的地步。人们缔结婚姻一般主张男比女大,向往白头偕老,多生多育,忌讳同姓、属相不合、门第不同的婚姻。甘肃近代婚俗大略沿袭了古代《周礼》的六礼,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不同的地方又赋予了其具有地方风土民情的礼俗内容。

婚姻多论财,有的人为了贪图钱财,并不遵从一定的礼俗,而是接受了杯酒片言和资财后便将女儿领给别人。大户、中户人家对婚礼格外看重,严格按照有关礼俗来行事,不得稍有怠慢。在此以普遍存在的婚礼为例,来谈谈甘肃近代社会的婚俗。“纳彩”俗称“上门”,也有称为“提亲”的,由男方家请媒人上门提亲,女方家应允后,便要“问名”。“问名”俗称“讨庚”,也有称为讨“小八字”的,期间媒人要给女方家携带酒、茶等礼品。待女方家应允后,以女儿庚帖相回,俗称“回小八字”,也即“纳吉”,这时男方要给女方送耳环或项圈等信物,以示信用,名日“挂彩礼”,也称为“拴占”。讨庚以后,有的地方要会亲家,男方父母拜见亲家,双方家长当面合定庚帖,以示无误。“纳征”俗称“取婚帖”,也称为下聘礼,媒人携榼酒、布帛、钱币、服饰等聘礼到女方家,商定结婚的日子,女家回复婚帖时,将女儿制作的鞋帽、袜子、绣品等针黹物馈赠给女婿。“请期”俗称“送日子”,男方择定结婚的吉日后,给女方家下婚帖。下婚帖以后,便开始“亲迎”了,“亲迎”俗称“娶亲”。娶亲前双方家庭便开始筹备婚礼,门上要贴喜联,并通知众亲友,甘肃土话称为瞧亲戚,意为请亲戚;同时要预备酒席,宴请亲朋好友和前来贺喜的人。

举行婚礼时,富裕人家用轿车接新娘,贫穷人家用马骡接新娘,携带酒、帛为礼,有的用唢乐开道,亦有不用唢乐者。许多地方女婿不亲娶,只派男傧和女傧前往,男傧俗称摆礼,女傧俗称娶亲,有的地方女婿也可亲自迎娶。女儿出嫁时要请属相相合,儿女满堂的女性将姑娘的辫子梳成纂纂,即发髻,改变发型,以示成年。女方家要为女儿陪送妆奁,妆奁的陪送视家境而定,富裕人家给女儿陪送的嫁妆很丰厚,在结婚时先行送达男方家,送新娘的轿子后到,大多数人家陪送的妆奁视聘礼而定,贫寒人家只陪送微薄的妆奁。女家送亲的有男傧和女傧,男傧称押轿,女傧称亲送,陪同前往。甘肃近代许多地方,出嫁的女子有哭婚的习俗。届时,新娘、母亲、姑嫂、姐妹、亲友均哭成一团,以伤亲人的离别,直到将新娘扶到车轿送别后,家人才停止哭泣。出嫁后的女儿对娘家基本不承担责任和义务了,俗话说,“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娶亲的轿子或婚车到男方家门口后,男方家的两位女傧出门迎接,女婿在正庭等候,新娘由同辈的兄长背进洞房。之后新郎和新娘行合卺礼,新郎用筷子挑去新娘头上的首巾,算礼成。男方家设宴招待前来贺喜的亲戚朋友,亲戚朋友都要携带钱币、布帛、花馍等礼品,宗亲多送十二个花馍,称为一盘。

有的地方新娘娶进门后,女婿家先不设宴待客,女婿即日前往岳父家,设酒宴款待女方家的亲友,俗称“谢亲”。凡来贺喜的亲朋好友都携带礼物,称为“添箱”。次日,男方家才大摆宴席款待众亲友,并邀请新娘父母及亲友赴宴。新婚三日后,新娘下炕入厨,做羹汤,擀面,俗称“试刀面”。婚后六日或十日,女方家择吉日请姑婿回娘家,俗称“回门”,回门时家里摆酒席招待女婿和至亲,同时新娘携带新郎拜访宗亲,经济条件好的宗亲要送些礼物。男女双方举行婚礼时的婚宴无定数,一般都要摆三五日的宴席招待亲戚和邻居,一些富裕人家的婚宴有摆数十日的,场面很大。敦煌等地在迎娶新娘三日后,再设宴招待宾客。

各地都有一些特殊的婚俗,洮岷等地的婚礼较有地方特色。婚礼当天,男方家门口以毡铺地,毡上放香案,上置弓矢,新娘到后,术士拿弓矢射四方,谓之“退五道”。通渭、渭源也有此俗,谓之“退煞”。然后夫妇才拜天地,举行其他仪式。通渭、敦煌等地有“做对月”的习俗,婚后一月,女子回娘家再住一月,称为做对月。陇西一带在男女双方合庚后,由男方择吉日设宴,邀请女方父母及媒人等会面,当筵下帖并行聘礼,女婿要拜谢岳父母及媒人。到结婚的日子,媒妁先携鸡、酒通报女家,这是古代“奠雁礼”的遗留,所不同的是用鸡代雁。通渭、渭源一带,姑娘在出嫁前一日,家里摆宴席,邀请姑姨姊妹尽欢,俗称为“十姊妹席”。席毕,姑姨姐妹用桑叶同蛋清煎汤后沐于女儿的头发上,梳发为髫。出嫁到男方家后,女傧才将新娘的头发以髫易为髻,再出拜公婆、亲戚。在河西民乐县一带,有些贫穷人家娶媳妇办不起婚宴,多在大年三十晚上成婚,不举行仪式,以摸锅底象征灶神证婚,摸完锅底后,婚礼遂告成,久之,相沿成习。各地婚礼宴席的规格多有不同,一般是八人或十人为一桌。婚嫁所下的聘礼,各地情况也不一样,敦煌等地仅聘礼下的梭布就有二十四对,十二对,八对不等。家境贫穷的人家仅收梭布一对就将女儿许配给人,称为小引,意为如童养媳一样。贫穷人家娶亲时,骑个毛驴就娶了回来,也无什么礼俗了。

寡妇再醮没有太多仪式,由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娘家或前夫家提亲,约定婚事。出醮前一日,新夫摆一桌酒席祭亡夫,次日成婚,俗称“过门”。届时,门外焚一堆草,妇跨过去,有禳祸之意。院内置一水桶,夫妇双双携入厨,倒入水缸,缸上放制钱一千,新妇拿出,才开始和男子行拜堂礼。有的地方女方进门挑一担水就算完婚了。在汉藏毗邻地区,汉藏族多有兄亡弟娶嫂的习俗。

少数民族的婚礼也蕴含着丰富的民俗内容。回族也主张“媒妁之言,父母之命”,除了父母同意,还要亲房伯叔应允。清后期的回族人家在提亲时,媒人到女方家要拿油炸食品,邀请女方父母及宗亲食用,谓之“油交团”。食用后,媒人把剩余的裹回,归示男家,便以为定。女家若不应允,便不食用,媒人悉数带回。同意后便议定聘礼,聘礼多为两匹马或四头小牛,择日先送一半,将要娶时,再送布匹、衣料以及原先议定的牛马。举行婚礼时,宗亲与女婿到女家门外,宗亲环坐于地,女婿跪在门外,新娘跪在屋内,请阿訇诵合婚经。诵毕,女家给每位迎亲的人送一包油香(油炸的食品)、一块牛肉,并请其先回。之后,由一妇人和亲友把新娘送到男家,女婿家闭门索要礼物,送亲的人须送一双女鞋,才开门。女婿回送新娘兄弟两支箭杆,三拜送亲的女眷,并献茶四杯。送亲的女眷先食用少许,领新妇入房,站在灶前。送亲男子不能入门,环坐在男方家的大门外,招待饮食后先回。晚上成亲,次日夫妇各洗浴,拜见公婆及长辈。之后,女婿再到岳父家拜见岳父母。民国以后,回族结婚有缔约婚书的礼俗,成婚之日,男方邀请阿訇和女方家的宾客围坐一室,阿訇当着两家宾客的面写婚书,上有男女姓名和主婚者的姓名,当众宣读后,婚礼告成。

藏族的婚礼颇具民族特色,礼俗丰富多彩。藏族男女婚恋自由,婚礼多在八九月举行,这时候正是气候暖和,牛羊肥美的季节。聘礼以马牛羊为主,男方给女方送五十到百只牛羊不等,女方父亲馈赠女婿氆氇、皮袄、狐皮帽子、皮靴、系腰布等物。嫁娶之日,男家女眷迎于路旁,新娘家女眷、父兄弟等携妆奁骑马送往。出嫁时,新娘穿青氆氇袍,头戴桃红色或绿色布袍缝制的狐皮帽,外戴一顶大毡盖,发结数十数百缕辫,分三股盛在褐制的辫套内,用线缝之。辫套外缀以红玛瑙,每股有二三十枚,还夹以又白又大的海蛤,有一二十枚,称为“石墩”,以多为贵。进入帐房后,吃酒喝茶需三日,新娘不摘毡盖,见公婆也如此。三日后,新妇仍随父兄回去,男方家将一半妆奁返送给女方。过一两个月后,再择日迎娶,女方家一二人陪送新娘,并携带两头小牛、三匹马,若干面、酒、茶等礼物一同送往。进帐房后,新娘才将毡盖摘掉,是日便成婚。前来贺喜的男方亲友要通宵歌舞,庆祝新郎新娘成婚。次日,新郎带新娘到各帐房拜访亲友。半年以后,夫妻和悦稳当,女方家才将另一半妆奁送到新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