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日祭祀土神,也称为龙抬头。此日许多地方要炒各色麦豆,称可杀虫或蛰虫,在房子的四周撒灶灰,称为禁蛰。有的地方也要张灯演戏。许多地方给小孩要剃头发,有“二月二龙抬头,剃去头发不忧愁”的谚语。兰州市山字石的大小药王洞开放,士女云集,焚香拜谒,祈福求运。
清明节是祭拜先祖和亡故亲人的日子,是四时祭礼的首祭。祭礼是汉族礼俗的重要内容,分春夏秋冬四时祭祀。春祭是清明,夏祭是七月十五,秋祭是十月初一,冬祭是冬至。清明节的祭祀最为隆重。在清明前五日人们就开始陆续祭坟,届时,族长率领全族大小男丁赴坟茔祭扫,并依次分赴各昭穆之坟,焚化纸钱,供献祭品,填土锄草。祭祀毕,众人饮酒直到黄昏。同宗清明祭扫的开支由各家轮流做东,在上坟时就商量决定,来年由哪家张罗,称为坟头大会;有的从族里的祭田收入中开支。酒泉等地清明上坟献芽面包子(未成熟的麦子磨成的面,味甜)。有宗祠、家庙的世族,清明还要在宗祠、家庙进行祭祀活动。清明以后家家便开始糊风筝、放风筝。有的地方在清明时节要出外踏青,人们纷纷走出户外,放风筝,相邀携酒壶到野外踏青。有的县城在清明次日把城隍神像抬到厉坛设馔致祭,称为出行,县官士民共祭之。
三月三日为上巳节,人们走出户外,到野外踏青,认为可以舒畅阳气。
四月八日为佛诞节,各地的庙宇都举办各种佛事活动。兰州五泉山的庙会远近闻名,近郊人士多来此游玩。妇女在山顶泉水中摸石子,有摸得者,预示着将来可生男孩。
五月五日为端午节,也称为夏节。清晨在门上插上柳条艾草,男女都携带缝好的荷包,也称为香包,以为这样可以祛除不祥。全家饮雄黄酒,并在发际、耳后、眼圈涂雄黄,以防虫咬,食用糯米做的角黍,并以角黍祭祖先,馈亲友,互相贺节。有的地方做韭菜包子,拌凉面,或在儿童的脖颈手脚腕上拴上五色丝绳,称为长命缕。陇东的一些地方,读书的弟子要宴请师长,名曰享节。在敦煌等地,此日已经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当地称为女儿节。有的地方还要门贴钟馗像,以防鬼怪。静宁等地在晚上有燃篝火的习俗。
六月六日为沐浴节,一些地方的女孩早上提瓦罐到野外盛露水洗脸。人们牵猫、狗、牛、羊赴河中洗浴,晒书籍、衣服,以为可以沐百病防虫咬,还要造酒曲,制甜醅,以备酿酒。河西地方有煎药汤洗浴剔除疥疮的习俗,谓之丢瘤节。兰州附近城乡百姓拜五泉山、兴隆山,而五泉山的百步拜佛,相沿成风。洮河两岸的神祠举行赛神会,六月初三,将四乡的官神迎到河神祠集会,初五,官神入城,城内举行祭祀活动,举行完祭神仪式后,再送官神回本庙。
七月七日为乞巧节,是日妇女在院里摆果茶饼食,以乞巧于天女,晚上玩在兜襟下摸黑穿针引线的游戏,谁在暗中穿上针,谁就为巧女。
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称盂兰会,为夏祭。有的地方要上坟祭祖坟,设供馔,焚纸钱。河西酒泉等地上坟时要献葫芦包子。在兰州城里,居民晚上在黄河岸边放河灯,有招魂之意。
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为团圆节,也称为秋节。家家户户蒸月饼,又名千层饼,以瓜果梨枣葡萄、月饼置于院内几上,祭月赏月。是日,敦煌等地已嫁的女儿要回娘家,谓团圆节。
九月九日为重阳节,私塾、学堂的弟子要宴请师长,或携礼拜访师长,如端阳节之俗;或亲朋相携到附近山上登高,并饮菊花酒,吟诗酬唱。
十月朔日为下元节,俗称鬼节,是为秋冬祭。届时,做馄饨、饺子祭奠祖先和亡故的亲人,并用纸做冥衣、冠履,谒墓祭祀焚烧,谓之送寒衣。新丧人家的妇女在灵位前或大门外号哭。酒泉等地上坟敬献麻麸包子。敦煌等地也祭拜祖先和亡故的亲人,将此日称为招魂节。
冬至节,为冬祭,祭祖先和亡故的亲人,也拜访尊长师友。有的地方将肉及豆腐剁碎和酒吃,称为醒脑酒,有冬至阳气将生,作事有头脑意。酒泉等地冬至后三日有祭祀太阳的礼俗,到时家家炸油饼祭献太阳神,意味着从此可将太阳接到北方来。
腊月初八为腊八节,熬米粥,馈邻居,祭门户及马牛羊鸡豕狗六畜,到河里凿冰背到田里,以冰的气泡多寡预兆来年庄稼的丰歉,或晚上在灶间放一碗水,早上结冰后,以冰的形状来验兆来年庄稼的丰歉。进入腊月便开始准备过春节,家家要打扫房屋,清洗衣物,蒸各色花馍,杀猪宰羊,给孩子们缝制新衣等,一直忙到除夕之夜。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上天,有的地方称送灶娘娘回宫,做糖供奉,传说可以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除夕之日,换桃符,贴对联(民间用红色纸,寺庙、祠堂贴黄色纸,丧家在三年之内用蓝纸上用白粉书写“制”字,或不贴),扫祠堂,立木主,悬祖先像,陈祭品,无祠堂的在主室设祭。黄昏将至时,焚香,接灶神,燃爆竹。是日,全家团聚饮食,至半夜或天明,名日守岁或辞岁。晚上用烧红的石头放在盛酒醋的木勺里,在各处熏染,以除邪秽,谓之打醋弹。富裕人家在门口张灯结彩,通宵达旦。合水等地新年时在门户贴画鸡,意为鸡通吉祥的“吉”,有吉祥之意。除夕晚上,家家都在大门口跪请祖先、亡亲回家过年,初三日晚又在门口跪哭烧纸,意为送祖先和亡故的亲人。
甘肃的洮岷、渭源等地,每到除夕之夜,女子多到大门外号哭。有资料记载,这些地方的住户多为从宋明时自江南迁移而来,每逢佳节,女子思念娘家,天涯望断肠,便到门口号哭,久之相沿成俗,每到年节时分,妇女多在门口号哭。“旧历除夕,上街看过年风俗。夜中,心中有冤苦之妇女都到门前痛哭,且烧纸与亡者。”其他地区也有此种习俗,所不同的是女子号哭是思念家里亡故的亲人,当年有亡人的,或失去子女的妇女多到除夕时,到门口号哭,以抒发思念之情。
兰州城里的商家,除夕关门前手提灯笼和酒壶,到附近各店辞年,在门口道吉祥祝福的话后,彼此斟酒饮毕,再去下一店,在附近数店贺词完后方归。各地在时令节日都有逛庙会的习俗,各地庙会的情形大同小异,关于庙会的情形将在本书第八章里叙述。民俗也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革,尤其在城镇,一些新风尚、新节日陆续出现,诸如双十节,元旦等新节日,在公职人员和学生中开始流行。
2.官方节俗、礼俗
时令节日并不只在民间流行,官方也举行各种时令节气的仪式,甚是隆重。官方的时令节俗影响最大的属立春。立春前一日,各地的地方官令各里甲的杂工从业人员,即民间所谓的七十二行,齐集县署大堂点验,称为社火过堂,有的地方叫点春。这些人员装扮成各业从业人员的模样,等候县官点春,点农户时,夫妇上前跪拜,赏赐银牌,待点其他行业的行头时,也依次上前跪拜,领取银牌。次日上午,知县率领僚属与各业人员等咸集东郊,准备迎春。到时,左列勾芒神像(为古代汉族传说掌管农事的神),右列用色纸做成的春牛或用泥塑的土牛。官民均向勾芒神像行三跪九叩礼,礼毕,迎勾芒神像回署,分方位安置在仪门外。立春时刻,官员再行拜叩礼,至此,仪式才告结束。继而县官用五色小鞭挞纸牛,称为鞭牛,或挞春。礼房的人在旁喊道:“第一鞭——风调雨顺!”“第二鞭——国泰民安!”“第三鞭——五谷丰登!”围观的百姓争相抢碎纸,或土块,以为可避六畜瘟疫,否则,会认为春气不发,麦苗不长,全年时令不和。
乡饮酒礼也是官方参与的一项礼俗,即官署宴请地方耆绅长老拜谒文庙的明伦堂。“旧时每年正月望,十月朔,先由儒学齐长等择士绅之有齿德者,荐为大宾;诸生之有齿德者,荐为介宾;庶民之有齿德者,荐为耆宾”,“至日县令尉谕二官率谒明伦堂,宴饮扬觯,读卧碑,酬酢拜跪,俱尊典礼,亦古之尊高年而重有德之遗意。民国以后,此礼不行。”
官方举行的祭祀活动最有影响的是祭文庙,称为正祀,正祀都列入官府的祀典,有常制。祭文庙也称祭孔,或丁祭,即在每年春秋两季二八月的第一个逢丁日子,赴孔庙举行祭祀仪式。清末各府县都举行丁祭,丁祭由县官主持,有行三跪九叩礼,读祝文、吹唢呐、放铁炮等仪式。礼县在举行丁祭前要杀牛、羊、猪各一头,参加丁祭的人均可分得一份肉,读祝文的人必分猪头一个,已成规矩。其他正祀还有对诸坛的祭祀,比如祭祀社稷坛、风云雷雨坛、先农坛、厉坛、城隍等,都有定制。兰州城里比较隆重的正祭是祭祀城隍的仪式,兰州的城隍传说是汉将军纪信。
官员上任和离任,地方官要组织百姓到十里外携酒迎送。如果官员为政清廉,百姓到城外十里地欢送时要送万民伞,同时还要选一位老人给官员穿靴。到时老人端着放靴子的盘子,跪在离任的官员面前,脱下旧靴子,穿上新靴子,换完靴子,互相磕头后,礼毕。之后,官员起身上轿,三声礼炮后,唢呐吹起,彼此分别。随即把旧靴子装在木笼子里,木笼上写着官员的德政,挂在城门洞上,有怀念和彰扬之意。
3.少数民族的节俗、礼俗
少数民族的节俗、礼俗内容也很丰富,在此以回族、藏族为例来叙述。回族的民俗节日体现出伊斯兰教的宗教特色,以开斋节最为隆重。开斋日又名尔德节。回族开斋时令每三年缩一月,比如第一年自正月起,连三年俱正月,到第四年自十二月起,连三年俱为十二月,以此类推,开斋三年时令提前一月。开斋前一月要闭斋,闭斋之日,用早饭在鸡鸣时分,用晚饭在日落见星光时,禁止其他时间饮食,产妇、孩子、老人等可例外,不闭斋。闭斋满一月后则开斋,开斋以见新月为准。从开斋前第五日起,寺里的各阿訇赴寺辖人家诵经,家人在阿訇面前跪俯,逐个擦面,完毕后,给阿訇馈赠布施。开斋日,先赴清真寺礼拜总阿訇,然后赴公墓诵经。在开斋节时,家家户户要制作各种精美点心和油炸食品,互相馈赠。开斋节七十日后,为小年,即宰牲节,此日也要到清真寺做礼拜,各家要制作食品,走亲访友,互相馈赠,俗与开斋节略同。回族男性平时碰面,彼此要道“色两目”,互致问候平安。
藏族的时令节日以藏历为准,岁末也举行迎新年的习俗。除夕在帐房内烧香念经,围坐喝茶,父母已经故去的,磕头哭泣。新年初一,先赴寺中给喇嘛磕头,回帐房吃茶。之后,再赴寺在寺外绕行十余圈,有疾病的绕寺一二十圈,磕等身头,以后每日如此,不走亲访友。初六日,生产生活仍如往常。到十五日,都赴附近寺院等大喇嘛摸顶,喇嘛用竹竿系红布击头,被击中者,欢喜异常;未击者,等待击中才肯罢休。有的寺院人多,得等四五日才能被击中,才可了却心愿。农业区的藏族,过年时取冰列在围墙上,块块相结,以多为贵。禁忌年节时给人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