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的,有许多人认为《李秀成自述》的确是出自李秀成之手。广西通志馆的吕集义来到湖南湘乡曾国藩的老家,有幸见到了《李秀成自述》原稿,并据此而写成了《忠王李秀成自述原稿笺证》。后来罗尔纲先生把《忠王李秀成自述原稿笺证》与李秀成其他书信进行比较,从笔迹、语汇、用词、语气、内容等多方面进行鉴定,他认为这份“原稿”是真品。
对于原稿首尾相连甚好,一气呵成的问题,陈麓先生认为这与个人的书写习惯有关。李秀成作为一个成年人,早已形成了通行书写的习惯。
对于字数缺失的问题,有人认为极有可能是李秀成夸大的说法,因为不论是曾国落,还是李秀成本人都不可能去掉字数。所谓的五万字是他们估计过高的结果。而曾国藩在誊抄过程中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在他给不同人的信件之中对于这份自述书的描述也各不相同。
对于曾国藩上呈清廷的文件之中,鲜少提到湘军与太平军交战的问题,也可能是由于曾国藩为了炫耀自己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功劳,而对原本进行了删减。
钱远熔先生也认为这个“原稿”是李秀成的真迹,甚至还是完整无缺的。曾国藩只对它进行了删改,并没有撕毁或是偷换。
对于《李秀成自述》的真假问题,目前也没有得出统一的定论。
●兵权在握的曾国藩为何不反
太平天国运动掀起中国农民运动的高潮,伴随着太平天国产生的还有曾国藩的湘军。曾国藩的湘军在镇压太平军,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之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清王朝最具实力的军事力量。而此时清政府的八旗军战斗力早已薄弱不堪,因此曾国藩成为晚清的支柱石。曾国藩身为朝廷重臣,又手握兵权,政客门生满布天下,控制了清政府的半壁江山。
天京陷落之后,李秀成被俘,曾国藩的实力进一步增强。此时的他就像三国的曹操,北宋的赵匡胤。赵匡胤在适当的时机黄袍加身,成为一代帝王,留名青史,与赵匡胤情况极为相似的曾国藩为何没有造反呢?如果他以自己实力强大的湘军为主力,联合李秀成的太平军,抗击清军,成功的机会不谓不大,为何曾国藩会放弃如此好的契机?
一方面,早在安庆战役后,曾国藩部将胡林冀、左宗棠已经开始劝进;另一方面,攻克金陵、平定太平军以后,清朝统治者违背了自己“克复金陵者王”的诺言,使得曾国荃、彭玉麟、左宗棠、鲍超等劝进分子再一次拥戴曾国藩出面,反抗清廷。随后名满天下的学者王闿运也力劝曾国藩造反。面对这么多人的提议,曾国藩依然拒绝。这其中也有他自己的思量。
首先,从曾国藩自身而言,曾国藩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忠君卫道的观念根深蒂固,造反的可能性不大。而且,曾国藩熟读史书,也深知造反会给中国带来极大灾难。晚清时期的中国,列强环绕,已经经不起一点内乱了,过大的动乱只会给带来亡国的危险。而且当时洋务事业蓬勃发展,曾国落还对实业救国抱着一丝希望,所以把自己大多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中国的建设之中。另外,曾国藩不想做赵匡胤可能还与曾国荃有关,他也不想再重演赵匡胤与赵光义的故事,曾国荃积极劝进,甚至比赵光义更有野心,曾国藩即使黄袍加身,也难保曾国荃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其次,从实力上讲,湘军虽名义上有30万,实际上曾国藩能调动的仅有10余万人。李鸿章淮军势力早在太平天国未灭之前就独树一帜了,左宗棠自立楚军。曾国藩湘军内部并不团结。而且曾国藩手下几员大将都已自成一派,关键时刻也难保他们不投靠清政府转而对付自己。况且,湘军经过长年的征战,已不复当年朝气,军纪腐败甚至超过当年绿营,战斗力也明显减弱。此外,曾氏集团的下属官宦都是恪守封建教义的地主阶级,也并不愿意与李秀成的太平军势力合作,因为有失他们的声望。
第三,从当时的中国现状考虑,内忧外患,即使打败清政府,坐上了皇帝宝座,曾国藩所接手的江山早已残破不堪,更何况还要面对列强的侵扰。
第四,对于清政府来讲,对曾国藩早已有所防范。咸丰四年,曾国藩自主招兵数万攻陷武昌,就引起了清政府的警觉。一介闲官就有如此大的号召力,对清政府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反而有芒刺在背之感。所以天京陷落之后,清政府当即派了重兵把守天京,实际也在监视曾国藩。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曾国藩才会放弃了劝进,反而采取措施,自削兵权,以释清廷之疑。
●谁谋害了冯玉祥
1948年7月31日,一艘名为“胜利号”的客轮载着322名乘客从纽约起航,开往目的地苏联敖德萨。但是,“胜利号”却在途经黑海之时,突然失火,大量乘客遇难。最让人震惊的是,遇难人员包括了即将返回中国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的冯玉祥将军和他的小女儿。一代爱国名将冯玉祥将军就这样离奇死亡。最奇特的是“胜利号”再过一天就能抵达终点站敖德萨港了。“胜利号”失火的原因是什么?是人为?还是意外?它的失火与冯玉祥将军又有何关系?
“胜利号”是大型的客货两用船,专门往返于纽约与敖德萨之间。这艘客船虽然配备齐全,但是苏联设施并不是特别好。轮船在发生火灾之后,经苏联调查结果显示,是由于电影胶片处置不慎而导致失火,火势蔓延,最终导致整条船烧毁。
火灾发生后,冯玉祥将军身死“胜利号”的消息,引起西方世界的极大轰动,各家媒体纷纷报道,但苏联报纸却对这个“不幸事件”
讳莫如深,只有一则标题为《“胜利号”轮船发生不幸》的简短报道,报道之中也完全忽略了火灾的起因。
其实,冯玉祥将军死于“胜利号”之上,并非偶然事件。冯玉祥11岁参军,一步一步晋升到总司令的高位,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而后,冯玉祥因对国民党政府深深失望,远去美国。他在美国期间曾无数次地公开讲演,谴责美国政府援助蒋介石打内战的错误政策。1948年,冯玉祥将军登上“胜利号”毅然返国的原因,就是在于他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邀请,回国参加即将举行的政治协商会议。因此他的死亡给社会各界带来了无尽的猜测。
值得注意的是,“胜利号”从纽约起程之前,纽约当局曾强迫对“胜利号”进行了消毒处理。也就是说“胜利号”上原有的200余位工作人员必须全部离船,在消毒的两天时间里,没有人知道“胜利号”发生了什么。
另外“胜利号”在返程途中还突然接到黑海航运局的指示,要求胜利号绕道转去埃及亚历山大港,接收从埃及遣返回国的亚美尼亚人,把他们送回格鲁吉亚海港巴统,然后再返回敖德萨。因为当时苏联因为战争造成了大量劳动力流失,需要急召侨居国外的人回国参加建设,流亡海外的亚美尼亚人也包括其中。“胜利号”执行了此项命令。“胜利号”在亚历山大港接收了三千多名亚美尼亚人返航,到达巴统之后返回敖德萨。路经黑海就发生了严重火灾。所以调查人员人推测,有可能是破坏分子从亚历山大港混入其中,后来在船上蓄意引起火灾。而且在这批遣返人员上船后,人们在船上不同地方都发现了一种块状物体,像是某种矿石。这种矿石在燃烧时可以放出蓝色火焰,能达到很高的温度。但是调查机关并没有按人为破坏说继续追查下去。
此次事件最为蹊跷的地方还在于:一是“胜利号”着火之后不久,苏联政府突然下令停止了亚美尼亚人的返乡潮。二是在“胜利”号实际发生火灾之前,美国的广播电台就提前播报了火灾的消息。
近年,冯玉祥将军的儿媳余华心女士撰写出版的《传奇将军冯玉样》一书也对冯玉祥将军的死进行了分析,她认为冯玉祥将军的死是一场经过精心谋划的谋杀行动,特务事先在油漆轮船的时候,在油漆里混入了大量的烈性炸药,所以大火才能很快地燃烧起来。
“胜利号”失火的起因疑点重重,至今为止,对于冯玉祥将军的死亡原因也没有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