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1850200000086

第86章 古地理——疑窦篇不畏谜云遮望(3)

那么,在这世界上真的有天之涯、海之角吗?根据中国地理知识书籍的介绍,中国确有“天涯海角”这个地方,就在海南岛南端、马岭附近的一个美丽的海湾处,现在已辟为“天涯海角”游览区。这里东距三亚26公里,西距崖城22公里。在一片怪石中,有两块嶙峋的巨石,一块上凿“天涯”,另一块上刻“海角”,取意天之边缘,海之尽头。二石遥相呼应,与其他奇石、椰树形成了一幅奇景,如诗如画。

“天涯”“海角”的字迹是哪里来的呢?据说,清代雍正年间,崖州(也就是今天的三亚)知府程哲在此镌刻了“天涯”二字。1938年,琼崖守备司令王毅在另一块巨石上题刻“海角”二字。

由于海南地处偏远,四周是茫茫大海,地域如同天边的一角,对于生活在广大中土的人来说,这里就像是天边的尽头,海洋的一角,无人问津。如此边睡之地,是很多官员被流放的地方,所以“天涯海角”看似充满了浪漫的情怀,其实寄托了古人受到贬谪的哀思。

不过,人们也为“天涯”和“海角”二石杜撰了一个爱情故事。传说一对热恋的男女来自有世仇的两个家族,因为不能在一起,所以只能携手跳海自尽,化为巨石永远相对相守。此后,人们常以“天涯海角永远相随”来表明自己的对爱情的忠贞。

如今的“天涯海角”,成为旅游胜地,这里的“南天一柱”“海判南天”等地更是风景名胜区,一年四季吸引了大量游人前来观看。

●杭州西湖是怎样形成的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宋代的杭州西湖,在世人心中就是盛世繁华的代表。有人说,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阳春三月,莺飞草长,苏白两堤,桃柳夹岸;秋霜月下,掩映三潭;冬雨浩渺,细水楼台。水波澈滟,游船点点,远处山色空蒙,青黛含翠,偶见高塔,如临仙境。西湖十景,包括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十景各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这就是杭州的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侧,又叫“钱塘湖”。西湖的水面面积约4.37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岛屿为6.3平方公里),湖岸周长15公里。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个部分。千年以来,西湖一直被誉为“人间天堂”,在古人的心中相当迷人,在今人的眼中一样目眩。如此美丽的西湖,究竟是大自然塑造的,还是人工合成的呢?学术界聚讼纷纭。

关于西湖的成因,筑塘成湖是最早、也是根据最多的说法。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会稽,“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可见,当时钱塘江水一望无际,水波泛滥,杭州城根本不存在。而《汉书·地理志》中记载,钱塘海湾多,没有西湖一说,更妄论杭州。刘宋文帝时钱塘县令刘道真在《钱塘记》中写道,东汉时期钱塘江泛滥,钱唐郡议曹华信为了防止海水侵入内陆,就招募城里的百姓和民兵,修筑了一个大塘,一旦潮水上涨,就将海水掩入塘中,这个塘就是西湖的前身。为了治理钱塘湖水,钱唐县也迁往塘边,这就是杭州城的前身。

当代大多数学者经过考证,都认为刘道真所说的“筑塘成湖”是符合史实的,西湖和杭州确实出自东汉。

另有一些人通过对西湖湖底沉积层的考证,认为西湖早在春秋时代就已经成型,本为一处大的海湾,但已经沼泽化,尽是淤泥,后来经过千年石泥的堆积,逐渐与大海隔绝,后来经过人工修葺,才形成湖泊。更有人认为,西湖为火山爆发的岩浆阻塞海湾而成,这种说法颇有些玄奥。因此,关于西湖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说法虽多,仍值得探讨,但这些并不阻碍今人欣赏西湖的美景。

●石钟山是否因“钟”得名

江西湖口县的石钟山自古至今皆是享誉天下的风景名胜,苏轼所写《石钟山记》里的“石钟山”就是指湖口的石钟山。在石钟山的各处,都留有古人的足迹和手迹,有陶渊明、郦道元、李白、颜真卿、李渤、苏轼、黄庭坚、陆游等等。文人们在石钟山大量题词或做文章,有的是考证石钟山的得名,有的是赞美石钟山特性。不过,石钟山因何而得名,到现在还没有定论,有人说是因为其形状像石钟,有的说石钟山会发出钟鸣而得名。苏轼就是依照《水经注》中“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的线索,又听闻唐代江州刺史李渤的描述,遂到石钟山一探究竟,于是写下了《石钟山记》。

那么,我们不妨跟随苏轼的脚步,寻找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根据苏轼所写,李渤来到石钟山曾找过山体发声原理,在山下深潭附近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石头声音重浊模糊,北边石头清脆响亮,余音不绝。李渤认为自己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苏轼却表示质疑,于是自己亲自走了一趟石钟山,看到小孩子敲打石头,深感可笑。当天晚上,苏轼乘舟来到深潭边、绝壁下。看着两侧怪石林立,耳边听到的是鹤鹤诡异的叫声。苏轼本想回去,就在这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地响着像钟鼓的声音连续不断。船夫深感害怕,但苏轼却叫船夫靠近山脚,发现山脚下到处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激荡撞击便产生巨大的声洞。

苏轼顿感好奇,令船夫将船绕到两山之间,在进入港口时发现一块大石拦在水中,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铿铿锵锵的声音,如同钟鼓之乐,苏轼大乐,原来钟鼓声就是从这里传出来。

在苏轼看来,石钟山就是因这石头的钟鼓声而得名。这种说法到底是正确还是错误的呢?苏轼的考证得到了后世大部分人的肯定。不过,清代的官员彭雪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彭雪琴在江西为官多年,曾多次去石钟山考察,认为湖口钟山有二,一在城西,濒临鄱阳湖,称上钟山;一在城东,面临长江,称下钟山。下钟山是苏东坡作《石钟山记》处,而上钟山非也。彭雪琴说,天下水中之山有很多,都能发出铿锵声,但是石钟山偏偏以“钟”闻名,一定有一番道理。彭雪琴认为,每逢冬天水位下降,隐藏在水中的石钟山山脚会露出一个洞府,这洞府应是钟乳石溶洞,里面可容纳千人,如同钟的内堂一般。根据彭雪琴的描述,石钟山是中空的山体,因而得“钟”之名。

彭雪琴的说法颇有些玄妙,但也不一定是假的,只不过未有人进入过洞府,也不敢确信山体是否为中空。而石钟山为何有“钟”名在外,仍无定论。

●泰山无字碑是谁而立

在雾海弥漫的泰山玉皇顶,于玉皇庙门外耸立着一块无字石碑,碑式样独特,由石柱、顶盖石和顶柱石三部分组成,高约6米,如同一根擎天石柱耸人云端,亭亭巍峨。这块石碑,就是泰山的风景线之一“泰山无字碑”。

自古天下处处皆有无字碑,武则夭墓无字碑、谢安墓无字碑、秦桧墓无字碑等等,立碑的目的是表示“任后人评说”之意。但若论碑龄大小,以泰山无字碑最为久远。此碑看似质朴,实则大有来头,只是碑上无一字迹,叫人不禁心生疑窦。究竟无字碑是谁人所立呢?

一些人认为,该石碑是秦皇始祭祀时所立。泰山被视为古代代表天子的神山,为中华万山之首,诸多帝王都曾登临泰山举行祭祀大典。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秦始皇第二次出巡,曾与原鲁国的儒生讨论过泰山封禅祭祀,于是“上泰山,立石,封,祠祀。……刻所立石,其辞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同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根据上述说法,秦始皇所立石碑显然是应该有颂德的文字,而无字碑上并没有文字,应该不是始皇帝立的碑文。不过,在秦始皇之后,我国古代曾有十二位帝王前来泰山封禅和祭祀,究竟是哪一位皇帝立的碑文呢?

明清两代,有人考证说泰山无字碑是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所立。例如明代王在晋有诗曰:“东海长流石未枯,山灵爱宝隐元符。纵教烈焰焚经史,致使秦碑字也无。”不过,根据历史记载,焚书坑儒早于秦始皇第一次到泰山封禅整整六年,也就是说,焚书坑儒时,秦始皇根本就没到过泰山,如何在上面立碑文呢?

第二种说法认为,泰山无字碑是汉武帝所立。据《史记·封禅书》记载,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前往泰山封禅,“东上泰山,泰山之草木叶未生,乃令人上石立之泰山炭,上遂东巡海上,四月还至奉高,上泰山封。”史料证明武帝的确在泰山顶上立过石碑,并且史书没有著明武帝是否命人在碑上刻文字。清代顾炎武和现代学者郭沫若都曾考证过,认为此碑确实是汉武帝所立,而非秦始皇。因为秦始皇的碑石没有如此之大。

可是,人们熟知汉武帝天性疏狂、好大喜功,为何竟甘愿立个巨大的无字碑,却不在上面刻任何歌颂自己的文字呢?后人推测,想必是当年汉武帝听闻秦始皇泰山封禅,对山神傲慢无礼,结果山神一怒之下骤降暴雨,阻碍封禅。几年之后,秦始皇身染重病,正逢天外飞石落于泰山之前,石头上写着“始皇帝死而地分”几个字。其实这句话人为的成分居多,但始皇帝却不知,胆战心惊而死。始皇帝一死,秦二世胡亥遂将天下葬送了。汉武帝怕重蹈秦始皇的覆辙,不敢过于狂妄地在石碑上大谈特谈自己的功勋,因而索性什么都不写,叫后人自己去揣摩,岂不是更有味道?

武帝的用心果然巧妙,难怪明代人邹德溥在《无字碑》诗里这样写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当真是不置一语,道尽千万。

然而,人们仍是不能完全肯定无字碑为汉武帝所立。毕竟一切都是根据史书所言进行推测,关于无字碑的身世仍旧是千古谜题,有待进一步考证。

●响沙山的沙子因何会鸣叫

在甘肃省敦煌县城南6公里的地方有一座鸣沙山,在北宋时期它被称作“神沙山”“沙角山”。宋代百科全书《太平御览》和《大正藏》中均记载过这座山丘。根据史书的记载,鸣沙山在天朗气清、惠风习习中,会发出丝竹弦乐的声音,因而得名“沙岭晴鸣”。

鸣沙山东西大约有40公里长,南北大约有20公里宽,高有数十米,山峰陡峭。站在鸣沙山顶俯望,只见沙丘如林,蔚为壮观。

相传鸣沙山是古老的战场。古时有一个大将军及其军队在这里驻扎,没想到遇上沙尘来袭,黄沙鬼哭神嚎,铺天盖地,一夜之间将整个军队完全吞噬。从此以后,人们每每经过鸣沙山,都好像听到了号角、鼓乐声,如同军队正在作战。

传说毕竟是传说,并没有确切历史根据。那么为什么鸣沙山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呢?这其实是一种沙漠里独有的一种自然现象——鸣沙,又叫做响沙。

关于响沙的记载,最初出现于中国8世纪的古书中。此后,马可·波罗、达尔文和许多探险家对此也多有描述。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的大漠中,已发现有31处可听到“鸣沙”的景点,其中尤以美国加利福尼亚莫哈韦沙漠中死亡之谷的几处景点最为著名。

中国除了甘肃敦煌市南郊的鸣沙山,还有内蒙古邵尔多斯市库布其沙漠的响沙湾比较有名。人们发现,鸣沙一般都在海滩或者沙漠里边。鸣沙发出来的声响,一般都是在风和日丽或者刮大风的时候,要不就得有人在沙子上边滑动。

关于响沙的成因,至今仍是个谜团。响沙产生的原因不是风,也不是与沙丘本身有关的一种回声现象。有研究者认为,沙子之所以会响,是因为干燥性气候导致沙丘侧面崩塌产生的沙砾共振,发响条件是所有的发声沙砾必须体积一样或接近,其频率为100赫兹,声音强度为100分贝。

还有人认为,由于风蚀作用,使沙粒变得大小均匀,非常洁净,具备了蜂窝一样的孔洞。这样的沙粒结构使得沙子在摩擦中发生共振效应。因此当有人滑动沙子时,“响沙”现象便会出现。以上的说法都具有科学性。

由于响沙的成因复杂,一旦响沙区的气候环境发生改变,沙子就失去发声的功能,所以响沙的成因和必须条件究竟是什么,科学家们还没有系统地研究出来。

●明朝风动石为何悬立千年

在福建省东山岛旧城铜陵镇东门海滨石崖上,有一块著名的风动石,又名兔石,在明朝时期就已经名动天下,东山风动石以奇、险、悬而居全国60多块风动石之最,被誉为“天下第一奇石”。在明朝时期,这块风动石有一个雅号为“东壁文星”。

1918年2月13日,东山岛发生7.5级地震,山石滚落,屋倒人亡,风动石却安然无恙。日本侵略军曾打算将风动石用钢索拖拉,风动石却只晃动,却并不移位,如同长在了磐石之上。古今中外,不知道有多少人企图动摇这块风动石,皆败兴而归。

这块风动石高4.73米,宽4.57米,长4.69米。上小下大,形如桃子,斜立在盘形巨石的边缘,衔接处仅几寸。每逢海风吹过,奇石左右微微晃动,却到了一定的倾斜程度时不再摇摆。就算有人登上石头趟于上面,用脚踩踏,巨石也只是摇晃,绝不会滚落,玄之又玄。风动石何以竟能保持千年不坠呢?究竟是谁将这块石头放在磐石上面而让它不坠呢?

有人猜测风动石是陨石坠落到地上的残骸,滚落磐石边缘。可能由于风动石的内质结构受到地心的吸引,恰恰可以在磐石边缘保持平衡,不管人们如何摇动,它都不会掉下去。不过,若是风动石为陨石堕落,附近应有陨石坑洞。于是,关于陨石堕落的猜测被推翻了。还有人认为,风动石的原理是不倒翁原理。巨石上小下大,内部质量重心非常低,所以无论怎么摇晃,风动石都会恢复原状,这种说法颇为可信。

风动石历经沧桑依然屹立,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前来观赏,于是有人留下了“不观风动石,枉到东山岛”的赞语,而风动石也作为一个谜样的存在,受到世人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