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他也不是一个昏庸的君王,并没有因为淳于髡的讽刺而加罪于他,而是对淳于髡说:“嗯,这一只大鸟,你不知道,它不飞则已,飞就会冲到天上去,它不鸣则已,一鸣就会惊动众人,你慢慢等着瞧吧!”淳于髡听了,明白了齐威王的意思,便笑着说:“多谢大王英明的指点。如今大臣们正等着大鸟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呢。”
从此,齐威王一反常态,不再沉迷于饮酒作乐,开始大力整顿治理国家。首先召见全国的官吏,尽忠负责的,就给予奖励;而那些腐败无能的,则加以惩罚,全国上下,很快就振作起来,到处充满蓬勃的朝气。另一方面他也着手整顿军事,强大武力,奠定国家的威望。各国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都很震惊,不但不敢再来侵犯,甚至还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归还给了齐国。
后来,人们便把“一鸣惊人”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一个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好好地运用,一旦发挥出来,便会有一番惊人的作为。
同齐威王一样,楚庄王在历史上也演了一出一鸣惊人的故事。楚国在城濮给晋国战败以后不久,楚成王就被他的儿子商臣害死了。商臣做了国君。便是楚穆王。楚穆王对失败不甘心,抓紧操练兵马,发誓要与晋国决一雌雄。他首先将附近的几个小国兼并了,又将中原的陈、郑等国拉了过去。周顷王六年(公元前613年),楚穆王正要雄心勃勃发愤大干的时候,突然得暴病死了。他的儿子旅即位。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楚庄王。
当时,晋国见楚国正忙于办丧事,无暇他顾,就又重新会盟诸侯,订了盟约,随即将楚国拉过去的陈、郑等国又收回到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这一下,楚国的大臣们全急了,要与晋国决战。但是,楚庄王却对这一切无动于衷。即位近三年以来,他整天打猎、喝酒.不理政事,还在宫门口挂起块大牌子,上边写着:“进谏者。杀无赦!”
这一天,大夫伍举进见楚王。楚庄王手中端着酒杯,口中嚼着鹿肉,醉醺醺地在观赏歌舞。他眯着眼睛问道:“大夫来此,是想喝酒呢,还是要看歌舞?”伍举话中有话地说:“有人让我猜一个谜语,我怎么也猜不出,特此来向您请教。”楚庄王一边喝酒,一边问:“什么谜语,这么难猜?你说说。”伍举说:“谜语是‘楚京有大鸟,栖上在朝堂,历时三年整,不鸣亦不翔。令人好难解,到底为哪桩?’您请猜猜,不鸣也不翔。这究竟是只什么鸟?”楚庄王听了,心中明白伍举的意思,笑着说:“我猜着了。它可不是只普通的鸟。这只鸟啊,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等着瞧吧。”伍举明白了楚庄王的意思,便高兴地退了出来,以为楚庄王这下该奋力有为了。
可是,几个月过去了,楚庄王这只大鸟依然和原来一样,既不“鸣”,也不“飞”,照旧打猎、喝酒、欣赏歌舞。大夫苏从忍受不住了,便来见庄王。他才进宫门,便大哭起来。楚庄王说:“先生为什么事这么伤心啊?”苏从回答道:“我为自己就要死了伤心。还为楚国即将灭亡伤心。”楚庄王很吃惊,便问:“你好好的怎么会死呢?楚国又怎么能灭亡呢?”苏从说:“我想劝告您,您听不进去,肯定要杀死我。您整天观赏歌舞,游玩打猎,不管朝政,楚国的灭亡不是在眼前了吗?”楚庄王听了苏从的话果然大怒,斥责苏从道:“你是想死吗?我早已说过,谁来劝谏,我便杀死谁。如今你明知故犯,真是傻极了!”苏从十分痛切地说:“我是傻,可您比我还傻。倘若您将我杀了,我死后将得到忠臣的美名;您若是再这样下去,楚国早晚是要灭亡的。您就当了亡国之君。您不是比我还傻吗?我的话说完了,您要杀便杀吧。”没想到,楚庄王忽然站了起来,动情地说:“大夫的话都是忠言,我必定照你说的办。”随即,他便传令解散了乐队,遣散了舞女,决心要干出一番大的事业来。
楚庄王首先从整顿内政开始,起用有才能的人,将伍举、苏从提拔到关键的职位上去。当时楚国的令尹和斗越椒野心勃勃,想要篡位。楚庄王便任命了三个大臣去分担令尹工作,削弱了他的权力,防止斗越椒趁机作乱。
楚庄王一边改革政治,一边不断扩充楚国的军队,加强训练军士,准备与晋国进行一次大的决战,以雪城濮之战的恨。他在即位的第三年,率兵灭了庸国(今湖北竹山县一带);第六年,战败了宋国;第八年,又战败了陆浑(今河南嵩县北部)的戎族。楚庄王还在周朝的边界上阅军示威,吓得周定王急忙派大臣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见到丰孙满,头一句话便问周朝京城宗庙里的九鼎有多重。这九鼎是当初大禹所铸,象征着天子的权力,楚庄王询问九鼎的重量,实际上便是对周定王地位的一种威胁。
经过这一回的耀武扬威.楚国的势力和声威在诸侯国中大大振作起来。又经过多年的精心准备,楚庄王觉得时机成熟,就决定挥军北上,与晋国展开争霸的斗争。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率领大军攻打郑国,晋国派兵救郑。在邲地(今河南郑州市东)和楚国发生了一次大战。晋国从来没有打过这么惨的败仗,人马死了一半,另一半逃到黄河边。船少人多,兵士争着渡河,许多人被挤到水里去了。掉到水里的人往船上爬,船上的兵士怕翻船,拿刀把往船上爬的兵士手指头都砍了下来。有人劝楚庄王追上去,把晋军赶尽杀绝。楚庄王却说:“楚国自从城濮失败以来,一直抬不起头来。这回打了这么大的胜仗,总算洗刷了以前的耻辱,何必多杀人呢?”
于是,立即下令收兵,让晋国的残兵逃了回去。
这次大战就是历史上的邲城大战。经过这次战争,拥有600辆兵车的晋国人马,一战之间几乎全部覆灭,而三年未鸣的楚庄王终于一鸣惊人。以后,楚庄王又陆续传鲁、宋、郑、陈等国归顺,他继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之后,也当上霸主。他前后统治楚国23年.使楚国强盛一时。
经验要诀:
古往今来,有大智慧的人并不急着表现自己,他们往往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按兵不动,隐而不发,先蓄足了底蕴,成竹在胸,一旦时机成熟,便会势如破竹,瞬间爆发,一鸣惊人。
★经验99:妙施苦肉计,助力办大事——要离刺庆忌
人类的意志力是非常惊人的。可以说,我们的成就都发自于这种决心和意志。这种决心和意志常能使人想出妙计,而力量借助妙计则能增强若干倍。
春秋后期,吴国公子光谋夺王位,收买勇士专诸,利用献鱼之机刺杀了吴王僚,自袭了王位,是为吴王。吴王僚的儿子庆忌逃跑在外,结纳死士,联合邻国,谋图报仇复位。阖闾对此深以为忧,派了几个武士前去行刺,但庆忌勇力过人,武艺高强,所以都没能得手,反而打草惊蛇,使庆忌警惕起来。阖闾不甘心就此罢手,更广泛地招纳勇士,一心置庆忌于死地。
一天,大臣伍子胥荐来一位勇士叫要离。阖闾高兴地出来接见,却见那人身材短小,形貌猥琐,心里便有些瞧不起。要离猜中王意,说:“杀人在智不在力,只要大王听我安排,保准能刺杀成功。”于是如此这般述说一番,说出一条自请断臂杀妻以接近庆忌的计谋。
第二天上朝,伍子胥保举一人带兵伐楚,于是领来要离。阖闾一见,佯作大怒:“大胆伍员,为报私仇,竞举荐这么一个形貌丑小的人做我大将军,让诸侯笑我吴国无人!”要离也装作发怒:“真是狗眼看人低的小人!伍将军逃离楚国投奔你,是为父兄报仇。你却一意推诿,怎算得上明主!”阖闾拍案而起:“大胆狂夫,敢出口不逊,推出去砍掉!”伍子胥苦苦求情,最后才砍去要离左臂,将他囚在狱中。
过了一段日子,要离的伤养好了,伍子胥帮助要离越狱出逃了。一离开吴国,要离一边打探庆忌住所,一边诉说阖闾的残暴罪行,不多久,阖闾无故枉刑要离的事就广为传开了。这时要离也在卫国找到了庆忌,表示愿投靠以报仇。
庆忌正在招纳与吴王阖闾有仇之人,想收纳要离,但又接受前几次教训怕他有诈,正在犹豫,却有奸细来报,说吴王阖闾因要离逃走,已抓住他妻子斩首了。要离闻听,哭倒在地,咬牙切齿地痛骂阖闾,发誓报仇!庆忌这才深信不疑,把要离收在身边,作为谋士。
过了一段日子,庆忌招纳的人马不少了,加之卫国也答应出兵帮助,就准备行动。但庆忌怕大将伍子胥,举棋不定,犹豫不决。要离闻知,忙进言:“伍子胥已与阖闾离心离德。伍将军投奔到吴,原是想借吴国力量报楚平王杀兄杀父之仇的,但吴王却只让伍子胥出力,不提发兵攻楚之事,伍将军早已心怀不满了。不瞒公子说,我这次能越狱逃跑,都是伍子胥暗中帮助的。临走前,伍将军告诉我:‘见到公子问一下,若日后公子做了吴王,可发兵为我报父兄之仇,我情愿做内应接纳公子杀回来。’机不可失,现在不出兵,更待何时!”庆忌闻此,打消了顾虑,定下了出兵日期。
这天,庆忌带兵乘船浩荡东下,杀奔吴国。庆忌站在船头上观看敌情,要离持手戟在旁护卫。瞅准左右无人,要离从背后举戟刺去,把庆忌穿了个透心凉。庆忌回头见是要离,知道中计,把要离倒提起来,浸在江水中,而后提起来放在船上。众卫士愤愤不已,举剑要杀要离。庆忌制止说:“如此短小之人,竟敢来行刺我,可算英雄,放他走吧。”说完倒地而死。要离见任务完成,也拔剑自刎了。
经验要诀:
按照常理,人不会伤害自己,要是受到某种伤害,一定是某种自己无法抗争的力量导致的。利用好这样的常理,自己伤害自己,以蒙骗他人,从而达到预先设计好的目标,这种做法,称为苦肉计。
苦肉计,不仅用于战争之中,还广泛地见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经商活动中,经营者利用“苦肉计”,对自己不合格产品集中进行销毁,用以引起广大群众的注意,树立自己企业的良好形象,为下一步赚回更多的钱而埋下伏笔,是非常可取之计。
中国历史上行苦肉计者不乏其人,要离付出的代价可谓大矣。他能完成任务的原因就是他有一颗忠于自己君王的忠心和矢志不渝的信念,这是值得学习的。而他以智设谋,使力量倍增,不能不使人受到更多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