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用人三十六计大全集
18565400000013

第13章 信守诺言——以守诺博取他人的信任(2)

举个例子:有一家外贸公司地区市场负责人王先生,很想将分公司的销售问题解决,于是就向销售部门提出种种计划。当他每一次出差到总公司去时,就向销售科长如此地说:“我那边的产品A销售不佳,要求减少该产品的供应量”“目前我那边产品B销售量增加,应该尽快增加货源”“顾客普遍要求送货上门,我们是否考虑开办这项业务,方便顾客也能保持客源”……每一次他提出这些问题时,销售科长都会回答他说:“是这样啊。晓得了,我可以考虑一下”或“我可以和上司商量一下,以后再说好了”。就这样,总是无法给他一个明确的答复。一个月两个月很快地过去了,而销售变动的只有申请中提到的那些事而已。

王先生遂想尽各种办法,通过厂长向总公司的常务董事提出报告。常务董事听后说:“原来是这样,我晓得了。我会好好安排,去让销售科长办妥此事。”王先生从常务董事处听到此消息后,非常高兴,以为销售问题即将解决,遂告诉员工和顾客问题很快会解决,只是时间的问题。又过了三个月,却毫无动静,到了第六个月,才有了小的销售变动,不过,只是些表面的工作而已。到此,下属和顾客对王先生的不信任感,愈加强烈了。

其实,王先生已经做了很大的努力,而其下属和顾客仍不免在背后批评他。这主要是由于他急于解决问题,却又处理不当,才惹来这些非议。这个例子很具代表性。很多时候,当主管听到下属请求时,往往不考虑事情的复杂多变性,便一口答允,而不详细分析各种情况。

事后,由于情况变化,或本身判断错误,以致发生执行上的困难,而失信于下属。此时,惟一的解决之道即是——道歉,真诚的请求下属原谅。只有这样,下属才可能释怀。可惜,大半主管都不愿意认错,而是佯装不知道,因此下属不信任这样的主管是有理由的。事实上,凡是那些喜欢开空头支票的主管,结果无一例外是众叛亲离。

信守自己的每一个诺言

领导者的生命是什么?是信守诺言!若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主管,就要始终抱持一诺千金的信条,对自己的每一句话负责到底,“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假如你想培养卓越的驾驭下属的能力,就必须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这些忠告应时时出现在心里:不要承诺尚在讨论中的公司决定和方案;不要承诺办不到的事;不要做出自己无力贯彻的决定;不要发布你不能执行的命令。希望说话一诺千金,首先必须诚实。因为诚实是高尚道德标准的一种体现,意味着人格的正直,胸怀的坦荡而且真挚可信。

一个领导者诚实守诺体现在如下方面:任何时候做任何事都要以真挚为本;说话做事都力求准确正确;在任何文件上的签字都是对那个文件的名誉的保证,相当于在个人支票、信件、备忘录或者报告上的签字;认为是正确的事要给予支持,有勇气承担因自己的失误而造成的恶果;任何时候不能降低自己的标准,不能出卖自己的原则,不能欺骗自己;永远把义务和荣誉放在首位,如果不想冒放弃原则的风险,就必须把你的责任感和个人荣誉放到高于一切的位置上。

当然,作为一个诚实的领导,也需要讲究一些技巧: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知道对不同的对象讲话方式不一样;知道在不同的场合讲话方式不一样;知道讲话的技巧,不求刻板;知道讲话有余地,而不要一下把话说死;知道讲话不是凭情结来的,而是凭理性的;知道把话说到什么程度最合适;知道说过的话,就要算数。

诚信待人,员工就会以诚信回报

孔子在《论语》中说:“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意思是说,管理者必须先取得百姓的信任,然后再去号召百姓,不然百姓会认为你在折磨他们。孔子还说:“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管理者讲信用,你所管理的员工没有不敢说真话的。

施信于人,是管理者必备的美德。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以诚信待人处事,则其他人也会以诚信回报,彼此之间便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四出祁山时,所率兵马只有10多万人,而司马懿却有精兵30万。蜀、魏在祁山对阵,正在这紧急时刻,蜀军有1万人因服役期满,需退役回乡,而离去1万人,会大大影响蜀军的战斗力。服役期满的士兵也忧心忡忡,大战在即,回乡的愿望恐怕要化为泡影。这时,将士们共同向诸葛亮建议:延期服役1个月,待大战结束后再让老兵们还乡。诸葛亮断然说道:“治国治军必须诚信为本。老兵们归心似箭,家中父母妻儿望眼欲穿,我怎能因一时需要而失信于民呢?”说完,诸葛亮下令各部,让服役期满的老兵速速返乡。诸葛亮的命令一下,老兵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随后一个个热泪盈眶,激动不已,决定不走了:“丞相待我们恩重如山,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我们要奋勇杀敌,报答丞相!”老兵们的激情对正在服役的士兵则是莫大的鼓励。蜀军上下群情激愤,士气高昂,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击败了魏军,诸葛亮以信带兵取得了以少胜多的战绩。

诸葛亮以信为本,赢得了全军将士的信赖和拥护,激发了他们高昂的斗志和献身精神,保证了战斗的胜利。

管理者失去诚信,就失去了领导力。领导力,归根结底是诚信力量的问题;执行力不足,是诚信力量缺失的现象。影响力,说白了,靠的就是诚信的力量;管理魅力,就是管理者的诚信力量。诚信是有经济价值的。做人、做事、做生意,诚信度低,成本高,风险大。所以,管理的一切力量,从诚信中来,失去诚信,管理力量必然减弱。没有诚信,领导力、执行力,其力何在?

英国管理学家罗杰·福尔克说过:“世界上最容易损害一个经理威信的,莫过于被人发现在进行欺骗。”这是一句至理名言。作为一个老板,要心怀诚信,不能以欺骗的手段来对待下属。

唐代贞观年间,有人上书奏请铲除朝廷中的奸臣。唐太宗问他说:“我所任命的人,都认为是贤臣,你知道谁是奸臣吗?”

那人回答:“臣在民间,不能确切地知道哪个人是奸臣。请陛下假装发怒去实验群臣,如果能够不畏惧陛下盛怒,仍敢直言不讳的,肯定就是忠臣;如果顺应陛下的意见,阿谀奉承的,必定就是奸臣了。”

太宗说:“流水的清和浊,在于它的水源如何。国君是国家政令的发出者,好比水的源头,臣下就好比是水。国君带头骗人,反而要求属下行为端正,就好比水源浑浊,而希望流水清澈一样,是不合乎道理的。我常常因魏武帝喜欢骗人而鄙视他的为人,如果我也用这样的方法去试探群臣,怎么能让别人信服呢?”

唐太宗拒绝了上书人的主张。

《贞观政要》对此议论道:“君之所保,在于诚信。”“夫君能尽礼,臣能竭忠,必在于外内无私,上下相信。上不信则无以使下,下不信则无以事上,信之为道在矣!故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诚信是管理者的修身、立身之本,也是管理者营造企业内部“上下互信”的根本保证。

现在,有很多企业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老板总在抱怨,忠诚的员工太难找了。员工们也很郁闷,感到值得信赖的老板更难找。但是,如果大家都能够认真省察自己的“诚信力量”的话,也许会有新发现。事实上,如果老板身上缺乏“诚信力量”,员工就很难忠诚起来;员工心里缺少“诚信力量”,老板也很难放心。换言之,双方恢复自己的“诚信力量”,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诚信是一种看不见的心理力量,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一个企业的凝聚力是管理活动得以有效实施的基本保证,而管理者的权威以及诚信则是形成企业凝聚力的必备条件。如果诚信不能自始至终,就会人心涣散,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就消失了。而要达到凝聚的目的,管理者必须坚持操守,以诚信赢得人心,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诚信的力量,是人生根本的精神力量;诚信的智慧,是人生根本的智慧。诚信的智慧,人人皆有,与生俱来。用诚信的智慧,唤醒诚信的心灵,管理者以诚信待人,员工就会以诚信回报。

信任带来和谐和效率

现在,很多单位都强调效率就是一切。效率是对个人和团体的组织能力和业绩的衡量基准。所以,单位往往要求一个人完成几项任务,要求团队只管动手做,而忽视了计划或设计项目。导致的结果,是所干的事情会由于计划不周而把人弄得焦头烂额。人们通常只注重眼前结果,而忽视了长期的影响。

其实,一味追求效率,却反而得不到期望的效率,正所谓欲速则不达。速度是通过信任关系达到的,必须让大家相信所采取的行动符合大家的共同利益。信任是组织内部关系的基石,至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信任。

首先,信任是我们选择生活方式的原则和基础,是我们评价自身和他人行为的标准。它表达了我们对自己和他人最注重的品质所在。

其次,信任是自尊的衡量标准,即自我感觉。没有了信任,我们可能会自暴自弃。如果信任不深,我们可能会对他人过于猜疑。当我们具有高度的自尊,就会朝气蓬勃,更容易信任他人。有了信任,我们就不会滋长骄傲,而只有谦虚;不会自负,而只会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最后,信任是由内而外产生的。我们首先做到自己值得别人信任。这意味着要认清价值观,学习新技能来支持这些价值观,然后行动。这称之为信任能力。培养信任能力或许是个人、团体、单位和组织面临的最大挑战。

信任,通常在工作契约上获得体现。工作契约往往是领导者与员工达成的一种隐性协议,确定双方对风险、技能、劳动和报酬权衡的理解。它还解释了双方的相互对待方式。在以关系为基础的单位中,契约规定了工作关系的性质、质量及真诚程度。它是我们相互对待和单位管理经营体制的一种具有约束力的义务。这种新的契约将让每个人获得自尊和尊重,承认员工来自不同背景,具有不同程度的自尊和不同的技能。员工能全面融入单位,与单位共同走向成功。这能增强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并使其个人远景目标与单位的战略方向高度一致。这种新的契约关系到员工的薪酬福利,是与员工的贡献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业绩可以通过客户和同事来评估,也通过自我评价来评估。这种新契约的建立有利于将过去以“我”为中心的单位文化,转变成一种以“我们”为中心的文化。

为了能实现这个目标,应当对契约进行有效管理,以发挥其效能。每个人都有责任确保协议顺利达成。当团队有一个自理结构来确保团队成员各尽其责时,效能就取决于团队所设立的目标。虽然契约的基本原则是既定的,但随着员工发展和成熟,学会了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工作,契约的应用方法也在时刻变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契约可以由契约订立者灵活解释。工作关系和客户关系正由害怕竞争逐渐转为以信任为基础的合作。

由于文化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因此关系重在诚实可靠的沟通和对话,而绝不是阳奉阴违、虚情假意。这样,单位创造业绩的速率将大大提高。内部冲突减少了,信任程度提高了,员工就会更注重客户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内部沟通增强了,目标一致了,员工工作起来就更灵活机动。如果大家没有部门保护主义,业务流程就会简化。

总之,现代的企业是要创建一种以契约关系为基础的单位,是要创建以信任和相互尊重为原则的工作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