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了不起的男孩大全集
18613500000062

第62章 培养了不起的男孩之学习篇(18)

(2)将关键数字或词语用手指写在手掌心。这种靠感觉来提高记忆力会很有效果。假如要记住的数字是8,伸出右手的食指,把它写在左手的掌心,这一简单的动作将留下深刻的印象。

4. 嗅觉也可强化记忆。把嗅觉与其他感觉器官结合起来加强记忆也是很有效的,因为嗅觉能起到别的感官起不到的作用。闻到食物的香味能立即判断食物已经被煮过了。电线烧焦的气味能告诉我们短路了。但嗅觉的功能不仅仅是这些,一种特殊的香气能够引起许多与此相关的联系。

几种靠嗅觉来加强记忆的方法:

(1)将某种气味和某个人联系起来。不太好闻的味道:香烟、洋葱、大蒜等,当然也有好闻的味道:香水、洗发香波等。

(2)将某种气味与某个地点相联系。将约会的地点与餐馆里某道菜的味道联系起来。如果指路的人告诉我们在汉堡快餐店左拐,那就想象我们在左拐的同时闻到汉堡的香味。

(3)另一种靠嗅觉加强记忆的方法:准备购物单时将要买的东西“尝”一遍。这样会记得更清楚。

通过感官来加强记忆,肯定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广告业常年都是以这种方法取胜的。当我们用不同的感官去感觉一件产品的时候,我们就会记得更深刻。观察的能力就是依靠我们的感官,记忆也需要充分利用我们的感官。只依靠一种感官会使记忆十分有限。用不同的感官能加强记忆力,因为主观感觉和客观物体是互相联系的。越是把它们联系起来,它们之间的关系就越紧密,记忆就越会形成一个整体,而没有空缺。

5. 用味觉强化记忆的奥妙。在很多情况下,味觉对记忆都很重要。厨师在做菜的过程中会突然停下来尝尝味道,他的记忆会告诉他这种味道是对还是不对。很多记忆都是由一种苦或甜的味道引起的。吃到不同的东西时往往会突然想起早已遗忘的经历或环境。

三、应用:将听说读写和实际操作全部结合。

1. 动口——出声朗读有助于记忆。这是由于读出声来能使精力集中,同时由于自己发出声音和听自己的声音这两种活动同时进行,两种器官协同作战,所以,对大脑的刺激效果就能增强。

因发掘特洛伊遗址而闻名的H·谢里曼,以语言学的天才而被人们熟知。从学习希腊语开始,到精通几国语言,他的学习方法就是朗读,而且常常读到深夜。据说,他曾因此而被人从公寓赶出多次。他仅用3~6个月就能完全记住、精通一门外语。

在用字典查阅英语单词时,如果嘴里一面念一面翻书的话,就能很快查到;如果不出声,相类似的词就在旁边,很容易弄错。当我们一页一页地翻阅查找时,突然一个使我们注目的单词跳入眼帘,我们会先看这个词,结果,把自己本来想查的词也忘了。如果总是念叨着要查找的单词,就能直接去查找。读出声来随时都能判断自己查单词是否正确。

2. 动手——做笔记能辅助记忆。马克思时常在自己的抄本里,记下他想丰富自己的记忆力的各种实际资料,隔一些时候就要重读一次他的笔记和书中做上记号的地方,来巩固他的非常强的而且精确的记忆。在写作《资本论》的过程中,他读过和做过笔记、摘录的书就有1500多种,写的笔记本(包括手稿、摘录、提纲、札记)有100多本。凡是和政治经济学有关系的学科,他都细心地研究。他孜孜不倦,花了40年时间,才完成这部光辉著作。

做笔记归纳起来有如下好处:

(1)帮助理解。笔记是思考的产物,凡做读书笔记,必须首先理解学习的材料,理解越深刻,概括越准确,笔记也就越简洁。经常做笔记,可以培养文字表达能力和运用符号、图表的技巧。

(2)战胜遗忘。做笔记时需要用脑,学习材料在头脑中接受加工整理并安营扎寨,而且形成了自己的提取方式,因此能延缓以至战胜遗忘。做笔记时需要在读、看、背等记忆形式基础上增加手写、画图等触觉记忆和运动记忆。做笔记可以帮助复习,而适时复习是形成长时记忆的重要方法。

(3)积累资料。占有大量资料是做学问的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说:“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求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

(4)促进成才。做笔记是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成才的推进器。

3. 运动——运动记忆难遗忘。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以前所学过的溜冰、舞蹈、画画之类的与动作相联系的内容最不容易忘记;诗词、歌曲等吟唱的内容次之;光用眼睛看过的书籍、画报等的内容最易忘记。学习外语,光看不读、不写的单词,比较容易忘记,既看又读、写、用的单词,不容易忘记。其原因在于它们属于不同的记忆。

光用眼睛看的默记,是大脑对视觉符号的记忆,谓“视觉符号记忆”,读、写和运动性的记忆,包含着专管运动的小脑对肌肉运动的记忆,称为“运动记忆”。“视觉符号记忆”遗忘速度较快,而“运动记忆”遗忘速度较慢,甚至终生不忘。

通过小脑记住的运动动作,并不限于躯干、四肢的运动,也包括身体各局部肌肉的细微运动。如小提琴家一连串准确、持久、迅速的动作,能不假思索地再现出来,几乎成为习惯性的动作,还有书法家、画家、雕刻家娴熟、准确的动作,莫不与运动记忆有关。

人们认识事物有多种通道,各通道的配合有利于把握和记忆事物,更易于在大脑内部建立各种便于回忆的联系。把这种多通道协同记忆法广泛应用于学习实践,主要应体现在把听、说、读、写、思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多通道协同记忆适用于记忆各种材料。

应该特别强调的是,通过实验、制作等实际操作,不仅可以增强感性知识,提高记忆效果,而且由于经常活动手指,还可以使大脑沟回增多变深,提高智能,防止或延缓脑衰老。在大脑运动中枢,与一个拇指相对应的大脑皮层面积相当于与一条大腿相对应的大脑皮层面积的10倍。大脑控制整个躯干的脑细胞数量只相当于控制双手的脑细胞数量的1/4。特别是左手参与实验、制作等,有利于开发右脑,培养创造力。

多通道协同记忆的基本原则是多种感官联合行动,但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把所有的感官都调动起来。有时,根本不可能,有时,也根本不需要。在既需要又可能的条件下,各种感官采取联合行动当然最好。条件不允许或不必要的时候,能动用几种感官就动用几种,只有尽量动员各种感官在大脑中留下较深的痕迹,才可能达到目的。

★由此及彼——联想记忆

世界上的各种事物,无不处在普遍联系和互相制约之中。因此,我们从观察客观事物中懂得,在大脑中所识记和保存的知识经验都不是孤立和零散的,而是彼此联系着的,构成一个错综复杂的神经网络。因此,我们在知觉或回忆到某种事物的时候,就必然会连带地回忆起其他的有关事物。像这一类心理活动,被称为“联想”。

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联想是由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刺激物同时地或连续地发生作用而产生的暂时神经联系。联想是在头脑中从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靠着它,每个人都能把输入大脑的信息串联起来,构起记忆的网络,从记忆的仓库里提取所需要的信息。联想具有超越古今、横贯宇宙、不合常情及种种神奇色彩。如果能抓住联想的规律,学会联想的方法,不但有助于我们记忆,而且有助于我们迅速回忆起所记的事物。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一件在脑子里的事实,与其他多种事物发生联想,就容易很好记住。所联想的其他事物,犹如一个个钓钩一般,能把记忆着的事物钩钓出来。”

联想能克服两个概念在意义上的差距,把他们联结起来,联想的生理和心理机制是暂时的神经联系,也就是神经元模型之间的暂时联系。联想是与生俱来的天赋,不过作为一种创造能力,还有待于我们在后天加以发展,这无疑有赖于经验和知识的积累。

前苏联心理学家哥洛万和斯塔林茨做实验表明,任何两个概念,都可以经过四五个阶段建立起联想。比如“木质”和“皮球”怎样建立联系?可以通过中间环节联系起来,木质是起点,皮球是过程的终点,是事先给以规定的。

木质——树林,树林——田野,田野——足球场,足球场——皮球。又如:“天空”和“茶”。天空——土地,土地——水——喝,喝——茶。

可以举出许许多多这样的例子,一般可以较自然地通过四个联系步骤,偶尔也需要五六个步骤,这取决于概念之间的“意义距离”。

联想在我们的学习中是经常要接触到的,任何人都在运用这个方法。美国著名记忆专家哈利·罗莱因先生甚至说:“记忆的最基本规律,就是对新的信息同已知的事物进行联想。”假如有人问你,瑞士和法国的国土是什么形状,一般人当然说不清楚,可是问你意大利国土是什么形状,很多人会回答“像一只靴子”。人们比较熟悉靴子的形状,因此把意大利与靴子联系起来,就牢记不忘了。

我们在记忆时,用联想的办法把每件事情、每个事物、外语单词等串联起来,这样,也就能记住一系列的事情、事物和单词了。

哈利·罗莱因的记忆方法中有“记忆链记忆法”。假如要记忆A、B、C、D、E几件事,首先可在A与B间联想,然后再在B与C间联想,依次联想下去,产生连锁反应,所有应记忆的事情都能回忆出来。

举一个例子吧,某公司某人有五件事必须在一日内办好:

①订购电视机;

②打字;

③订一套西服;

④与交易对手欧阳会晤;

⑤购买邮票。

试将这五件事按顺序记忆:

①电视机和打字机——由电视机上装有按键想到打字动作;

②打字机和西服——想象自己打字时穿一身新式西服;

③西服与欧阳——想象欧阳穿一身肥大的西服在跳舞;

④欧阳和邮票——想象欧阳的头像被贴在一张邮票上。

关于第一件购买电视机的事,如果把公司大门想象为电视画面,那么每当出入大门时,这五件事就立刻浮现在眼前。

联想记忆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联系通过联想进行记忆的方法。联想是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事物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者由头脑中想起的一件事物,又引起想到另一件事物。由于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各种知识也是相互联系的,因而在思维中,联想是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也是记忆的一种方法。我们知道,记忆的一种主要机能就是在有关经验中建立联系,思维中的联想越活跃,经验的联系就越牢固。如果能经常地形成联想和运用联想,就可以增强记忆的效果。

一、训练:由联想规律的分类记忆。联想是有规律可循的,联想的规律有接近律、类似律、对比律、因果律等,这样应有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根据联想的这几个规律我们可以把联想记忆法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接近联想记忆法。利用事物在时间上或空间上的接近关系,由此事物联想到彼事物。这一方法在历史、地理的学习中运用较多。二是类比联想记忆法。类比联想是对一件事的感知和回忆引起和它性质上相似的事物的回忆,反映事物间的相似性和共性。例如对同义词的辨析和记忆即属于类比联想。三是对立联想记忆法。用某一事物感知或者回忆引起与它有相反特点事物的回忆,称作对立联想,它反映了事物间的对立性。在语文学习中把反义字集中起来对照,在数、理、化学习中,把对立的公式、规律、逆定理收集起来,能加强理解和记忆。四是因果联想记忆法。利用事物间的因果关系,由此事物联想到彼事物。记忆数学公式、物理定律、化学反应、语法规则等均可运用因果联想记忆法来增强识记效果。

对于这几种联想记忆法,上文中都已经举过很多例子,下面将挑其中几种更加具体地给读者阐述。

1. 接近联想。接近联想法是指根据有些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有所接近之处而建立起来的联想方法。如看到带鱼,马上会想到大海;提到哈尔滨,必然想到气候寒冷、冰灯、冬泳等现象;一提到井冈山,会想到朱德和毛泽东曾在那里会师等。这些都是因为在空间上有接近之处。又如,一提起诸葛亮,马上就会想“借东风”和“三顾茅庐”;一提起鸦片战争,马上就会想起1840年和林则徐的禁烟运动等。因为这些事情在时间上比较接近。

学习中,如果运用这种方法,把遇到的事实、事物和学到的知识,与接近事物联系在一起,形成空间或时间上有相关之处的系统,就可产生联想,帮助记忆,而且提起一种东西就可能联想到一大串内容。

2. 类似联想。类似联想是根据事物之间在现象或本质方面有类似之处而建立起来的联想。类似联想主要是突出事物的共同性和相似性,它对学习和记忆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集中识字教学,其所以能得到大力推广,就是因为它利用了汉字结构具有音、形、义方面的类似性,依据汉字的造字规律,抓住特点,把常用汉字分别归纳成不同的类,然后编成《快速集中识字手册》在全国进行推广。又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导出,就是利用两个全等三角形的相似特点推出来的。把一平行四边形的两个对角顶点联起来,就构成两个全等三角形合起来构成的平行四边形,正是一个三角形的二倍,二二抵消,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公式是“底乘高”。这样就很容易记住了。

类似联想在各科教学和学习中使用非常广泛,它要求在合乎逻辑、忠于现实的前提下进行。不合逻辑、违背现实的两种事物,不能强行联系起来。类似联想用得好,不但对高效记忆有作用,而且有利于创造性才能的发挥。

3. 对比联想。对比联想是根据事物之间往往具有对立性的特点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联想。如由热想到冷,由甜想到苦,由爱想到恨,由落后想到进步等。由于想到的事物具有对立性,因而将其归纳到一起。用对比联想增强记忆,效果就特别显著。

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对比联想增强记忆,效果就特别显著,如把同义词与反义词联系到一起教;中学分析小说时,常将这一人物与另一人物的形象对比起来教,能增强感染力;数理化教学中,也可将彼此对立的定理、公式、规律等归纳起来,运用对比联想帮助记忆。对比联想在学习和教学中的运用非常广泛,是提高记忆效率的极好方法。

4. 因果联想。利用事物的因果关系,从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拿到大学入学通知书,想起电影里常见的手拿毕业文凭,头戴“方帽子”的情景,这只“方帽子”下面是一张笑眯眯的熟悉的脸——自己的险。这就是联想。心理学家罗伯特·依·布伦南说:“如果没有基本法则的知识,就得处理一串串冗长的信息,我们的记忆必定负担繁重。最完美的记忆方法是把现象按因果关系联系起来,因为哲学的任务是研究这种关系,所以我们可以主要通过培养哲理头脑来弥补记忆力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