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都知道,奖励和惩罚都不是目的,都是对孩子行为的校正。
每到期中期末,家长们都喜欢跟孩子提出要是考到多少分,就给予什么奖励;要是考到低于多少分,就不许怎样怎样。其实,这些不外乎都是想刺激孩子多考一点“分数”。通过与其他家长的接触,我还了解到孩子们得到的奖励还真是琳琅满目呢,小到几块钱、一本书、衣服、鞋子,大到买游戏机、手机、电脑,甚至去外地旅游。为了“激发”女儿的学习兴趣,让她对学习保持动力,我和老公也曾想过并且实行过“奖励”,可是任我们想出什么奖励,都以失败告终。比如,我们开始提到的,考到95分以上奖励吃披萨或烤肉,常常还没考呢,就吃了;考完了却不想吃了。曾经提到的,奖励买衣服、鞋子,无奈女儿不爱红妆爱武装;那就奖励溜冰鞋吧?一双半新的还可以穿,不能奢侈浪费啊。得,费了半天劲还是没有结果。于是,几次以后,这个问题就被搁置下来。
可是,前几天和一个邻居聊天,我被着实地吓了一跳。物质鼓励在他们家已经实行了好几年,从读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到期末考试,孩子如果语文和数学都考了满分,就会得到各种物质和金钱的奖励……如今,孩子对奖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次孩子又问这次考好了能不能去美国迪斯尼玩玩。出国啊,这笔费用承担起来很困难;想拒绝孩子吧,又怕影响孩子的积极性,真是两难啊!
回到家,我一问女儿,原来这种现象在他们班已经很普遍了。考试后的“奖励展”已经是班里的一大“盛事”了。可以想见,相比之下,得到奖励多的同学一定是洋洋得意、志得意满;而得到奖励少的同学难免会灰心丧气,觉得为那点小小的奖励而努力有点不值得。物质奖励到底有多大效果?物质奖励真能激励好成绩吗?
“那你得到的奖励那么少,看到别人得到的那么多,有没有眼红啊?”我可不放心,我不希望女儿成为一个物质女孩。“我眼红啥呀?我要那些东西没用,您就多给我买点说就行了!”看!还挺好打发吧!可是,过了几天,就不这么说了——
“妈——要是我期末考试能都得95以上,您得奖励我点儿东西?”这天刚吃完晚饭就跟我磨叽开了。
“你不是没考呢吗?而且你怎么能保证能考95分以上?考试又不是买东西,到那儿就能买到……”
“我要是能考到呢,您就说奖不奖励吧?”嘿,亏得是有求于我,还这么步步紧逼。
“可以奖励,你想要什么?”缓兵之计。
“我想要一个腰包,就是横着系在腰里的那种。”她一边说一边比划着。
也太小看你老妈我了,我虽然不时尚,但好歹也知道“腰包”为何物吧?
“你要腰包干吗呀?”不会没有什么原因的。
“宋晓萱就有一个,把钱、卡和钥匙什么的搁里面,很方便,尤其是滑旱冰鞋出去的时候,您就给我买一个吧?”哦,从众心理,终于长大了,知道观察周围朋友的生活了。
“好,你是想要一个腰包呢还是想考到95分以上奖励你一个呢?”这好像是不一样的吧?
“我本来想要个腰包,又觉得有点儿过分,所以想让您奖励给我一个。”
“那我问你,如果你考不到95分,得不到腰包,你会不会很郁闷啊?”她的心情是我非常关注的。记得好像是《斯宾塞的快乐教育》里说:如果想让孩子学习,必须要确定他是愉快的,不然,即使他在那卖力地学了,时间耗掉了,效果不会好的;即使勉强掌握了,还是会忘记的。我对此深有感触,有一次我让女儿背范仲淹的《渔家傲》,当时她在看动画片,很不情愿地背了十几遍,都没有背下来,以往她开心的时候,这种长度的诗词念上四五遍就能背下来了。后来她虽然背下来了,即使现在问她,她也不是很熟。
“不会郁闷,我会难受!奖励给我好不好?”她这是摆明了跟我缠上了。
“这样吧,你自己认真复习,周末咱们先把腰包买回来,好不好?”
“好!好妈妈!”她扑过来抱着我的胳膊撒起娇来。
“不过,你要明白,考试是为了考察你对知识掌握了多少,分数只是一个简单的评判标准,分数跟腰包没有关系,你想想,你考了95以上,只能说明你对这学期的知识掌握得很好,假如你考了不及格,你就不是我们的杜小豆了吗?你学习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让你自己能知道更多的道理、掌握更多的知识啊!”
期末考试结束了,她数学和英语考了99分,语文考了91分。没有再跟我说要奖励的事。倒是老公,拿了100元:“学习很辛苦,奖励你100块!”
我不满地看了他一眼:“什么意思啊?怎么拿钱贿赂孩子?”
“我们大人工作完成得好还有奖金呢,你学的不错,这个当做给你的奖金吧?”老公说的也有道理。
“我用这100元买今天不学英语行吗?”她总是语不惊人誓不休。
“可以!”老公答应得倒也痛快,本来也快放假了,“不过明天得学。”
“啊?”她惨叫一声。
“你可以反悔,要这钱,但是要今天学英语……”老公开导她。
“不!我今天跟宋晓萱约好去她家玩了。还是明天学吧!”最后,女儿也没要所谓的“奖励”。看来,这个“奖励”对她没什么吸引力啊!
其实,在经济社会的大潮下,用物质或者金钱来激励孩子的做法可以说是毁誉参半的,支持的观点认为: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有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反对的观点则认为:物质刺激撑大了孩子的胃口,成了孩子攀比的指标,其直接的后果是孩子失去学习的目标和动力。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家长的每一个举措都会直接在孩子身上反映出来。家长一开始的时候根据孩子的成绩奖励给孩子钱物,无非是想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投资”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大,因为如果奖励来得容易孩子会不珍惜,如果奖励的获得比较困难,孩子的“胃口”就会加大,无论如何,都会使孩子的学习目的发生扭曲,从而违背家长的初衷。
记得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段发人深思的对话:
小学生甲:我每次考93分,我老妈就给我一块钱奖金,94分2块,100分才8块,真小气!
小学生乙:我每次考95分以上我老妈就给10块,大人真没意思。
小学生甲:是啊,后来更过分,怕我乱花钱,我老妈还改了,不给钱,考95分以上买本书,我气死了,专挑最贵的,买死她。
看到这段对话,家长们是不是该深思一下了?
在对女儿的教育上,我基本上是不采取物质奖励的,经常采用的表扬方式是:口头表扬。这种表扬的方式是,当她某件事做得好时,比如:字写得好、主动画画;自觉倒垃圾、主动拿碗筷等等,都可以获得口头表扬一次。十次口头表扬就可以获得一个权力,如可以多玩半小时电脑,或者买两本书等。女儿很珍惜这个权力,因为她要买的书实在是太多了。
还有一种方式我也比较常用,那就是写表扬信。下面这封是她五岁时,我写给她的表扬信。
表扬信
杜小豆小朋友近来学习特别认真,每天坚持练习打珠算,主动练毛笔字、画画、涂色,她这种爱学习的精神很值得表现,希望她继续努力,学到更多的知识。
家长
2002.5.20
一般情况下,我会把信放在信封里,封好,悄悄放在楼下的信箱中,然后让她去取信,拿到写着她名字的信时,她快乐的样子简直难以用语言表达。那一天,她会表现得近乎夸张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