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沈既济在《枕中记》一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叫卢生的人,整天梦想升官发财,有一天他在旅店中遇见一个道士,道士给他一个枕头,并告诉他用了这个枕头便可以称心如意。卢生接过枕头,倚枕而卧,进入甜美的梦境之中。酣睡之中的卢生,梦见自己做了大官,娶妻生子,开始了荣华富贵的生涯。在卢生倚枕而卧之际,店主刚刚蒸上一锅黄米饭,等他一梦醒来,黄粱还没有烧成熟饭。这便是“黄粱一梦”典故的由来。
对于中国古代官场中的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的一生就像《枕中记》中所说的“一枕黄粱”一样。在儒家“学而优则仕”的人生设计之下,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自幼即发愤苦读,拜良师,择益友,希望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平步青云。进入官场之后,他们或者贡献奇策,治国安邦;或者锐意除弊,刷新政治;或者为民请命,关心民膜;或者临危抒难,挽狂澜于既倒;或者冲锋陷阵,拒敌于千里之外。于是,官越做越大,财越积越多,封妻荫子,光宗耀祖。然而,封建官场的特殊性,使得他们的宦海生涯时时都潜伏着难以预料的危险和周折,建功立业的抱负,时常会因有形无形的羁绊而变成泡影,于是,英雄末路,壮志难酬;犯颜直谏的忠贞,时常会被冠之以“卖直求名”,于是,或贬或黜,永世不再叙用;为民请命的社稷之臣,时常会为贪赃枉法的小人所陷害;冲锋陷阵的功臣,时常因功高震主而被打入另册。即使是退而求其次者,仅仅把做官看作为稻粱谋,然而,帝王的喜怒无常和同僚间的相互倾轧,也时常使得万贯财富片刻间化为乌有,旦夕间惨遭杀身、灭族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