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经商从做人开始:李嘉诚给年轻人的忠告
18666800000020

第20章 自我管理有动静(2)

“我年轻时没有钱和时间读书,几个月才理一次发,要抢学问,只能买旧书,买老师教学生用过的旧书,长大了也没有时间去看言情小说、武侠小说,不过,我是喜欢历史的,小时候读书历史都拿高分的。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里,如果你有资金,但又缺乏知识,没有最新的讯息,无论何种行业,你越拼搏,失败的可能性越大;但是你有知识,没有资金的话,小小的付出就能够有回报,并且很可能达到成功。现在跟数十年前相比,知识和资金在成功路上所起的作用完全不同。”

李嘉诚强调,知识不仅包括课本内容,更包括社会经验、文明文化、时代精神等整体要素。

风水问题

风水这个东西,你要信也可以,但是最终还是事在人为。

——李嘉诚

在被称为商业之港的香港,许多人都有着自己一套致富的哲学。但作为香港首富的李嘉诚,他的致富哲学却是这样的朴实无华。正如他所说的,致富哲学无非是四个字:事在人为。

“事在人为”是李嘉诚的人生格言。很多商人迷信风水,做生意办事情都要选择好日子,李嘉诚却对这一套不在意。他从来相信事在人为,不必信邪。

1955年,李嘉诚首次开始扩张业务,成立了一家中型工厂,接了几个月的订单,买了新机器,他去租面积2万尺左右的厂房,那家工厂正处于倒闭的边缘。

原厂的一位职工拉住李嘉诚说:“李先生,我很少看见一个年轻人这么努力,这么有礼貌的,我想提醒你的是,在这士美菲路经商的,没有一个是赚到钱离开的,每一家都是失败而回的,我的老板来的时候也是雄心勃勃的,现在却差不多要倒闭了,隔壁那两家也好不到哪里去,恐怕不久也要走上死路了,你年纪轻轻,损失点订金算了。”

李嘉诚感激之余,却说:“订单我已经接下了,机器也已经订好了,如果现在不安装设备生产,我将失信于人,我绝对不愿意这样做。”

李嘉诚搬进去后小心经营,也特别勤奋,结果生意很好,开工1个月就已赚到了全年的经营费用。不到一年,隔壁的两家工厂果然倒闭了。李嘉诚把这两家厂也都租了下来,直到在其他地方买了地皮盖了新房子才搬出去。

李嘉诚说,等他搬离了士美菲路的时候,好多人都抢着要租那几间厂房。说来也是奇怪,其他人在那里就是做不好。

李嘉诚说:“风水这个东西,你要信也可以,但是最终还是事在人为,重要的是自我充实,做好自己的工作,相信很多本来人为不可能的事情可以转变为可能,眼光放大放远,发展中不忘记稳健,这是我做人的哲学。”

简朴生活更有趣

作为一个商人,最重要的是利用财富去造福社会,而不是去填饱自己的私欲。

——李嘉诚

提起富豪侈糜的生活,人们都总是免不了猜想,但并不是每一个富豪都愿意过着这样的生活。李嘉诚就是这样一个反潮流而动的人。

不少传媒称,香港的李嘉诚,凭一间小塑胶厂起家、登上香港地产业鳌头后,至今仍住在老房子里,还带着廉价的精工表。在国外赴约都乘公共汽车前往。他自豪地说:“简朴的生活更有趣。”

这不仅仅是传闻,而是李嘉诚生活的真实一面。

在李嘉诚看来,创造财富的快感不是侈糜的生活所能代替的。

“作为一个商人,最重要的是利用财富去造福社会,而不是去填饱自己的私欲。”

事实上,与李嘉诚有着同样思想的人不在少数。

1986年10月,美国《福布斯》双月刊宣布:沃尔顿先生名列美国富翁榜首!

这则新闻引人瞩目:沃尔顿原是个经营一角钱商品的小店主,此后虽然财运亨通,小店(后来发展成百货连锁商店)越开越多,但都设在小城镇。其财富怎能超过名震全球的美国石油大亨、汽车大王?此人致富的诀窍是什么?如今又是何等阔绰?这些问题足以使沃尔顿成为各家报刊记者追逐的新闻人物。在乱哄哄的追逐中,有个名叫米?博利埃的年轻人,以罕见的方式猎获了一则出人意外的新闻。

这个年轻人欲披露当代美国首富的阔绰,在沃尔顿生日那天,身穿小夜礼服,扮成侍者进入那位富翁的家门。他怎么也没想到,呈现在眼前的竟是:一座并不堂皇的住宅,一套并不高雅的家具,一辆旧式小型轻便货车,还有一条沾满泥污的猎狗……

首富如此俭仆,闻者无不称奇。然而,正如李嘉诚所说的那样,真正的光辉,往往闪烁于常人的见识中;诀窍的灵光,也频频显现于日常的生活里。那些纯属生活的范畴的奇闻,正好揭示了李嘉诚、沃尔顿,以及其他亿万富翁在事业建树上的诀窍——勤俭、勤奋、创造是这些人所赖以成功的重要因素。

日常管理九要点

不会学习的人难成大事,不会总结的人难御大局。

——李嘉诚

“不会学习的人难成大事,不会总结的人难御大局。”

李嘉诚一直以不断学习和不断总结的精神督促自己,不断前进,不断进步。

李嘉诚认为人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直到今天他仍然坚持不懈地学习,仍然坚持从中英文报刊上吸收各种知识。长江实业的一位高级职员曾将一篇有关于李氏王国的翻译文章送给李嘉诚看,李嘉诚一看立即便说:“这不就是(经济学家)里面的那篇文章吗?”

原来,李嘉诚早已看过原文。

除了学习,李嘉诚还十分善于总结。在规划与统治自己的李氏王国的过程中,李嘉诚曾经给自己总结出日常管理的九个要点,以利于自己不断自我鞭策。

(1)勤奋是一切事业的基础。要勤力工作,对企业负责、对股东负责。

(2)对自己要节俭,对他人则要慷慨。处理一切事情以他人利益为出发点。

(3)始终保持创新意识,用自己的眼光注视世界,而不随波逐流。

(4)坚守诺言,建立良好的信誉,一个人良好的信誉,是走向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5)决策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应开阔胸襟,统筹全局,但一旦决策之后,则要义无反顾,始终贯彻一个决定。

(6)要信赖下属。公司所有行政人员,每个人都有其消息来源及市场资料。决定任何一件大事,应召集有关人员一起研究,汇合各人的资讯,从而集思广益,尽量减少出错的机会。

(7)给下属树立高效率的榜样。集中讨论具体事情之前,应预早几天通知有关人员准备资料,以便对答时精简确当,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8)政策的实施要沉稳持重。在企业内部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注重培养企业管理人员的应变能力。决定一件事情之前,应想好一切应变办法,而不去冒险妄进。

(9)要了解下属的希望。除了生活,应给予员工好的前途,并且一切以员工的利益为重。特别对于年老的员工,公司应该给予绝对的保障,从而使员工对集团有归属感,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全身心投入工作

不能说一定没有命运,但假如一件事与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都相背时,那肯定不会成功。

——李嘉诚

在李嘉诚的成功经历中,运气的因素到底占有多大比重呢?这是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

李嘉诚对这个问题有着清醒的认识:“坦白一点说,我在创业初期,几乎百分之百不靠运气,而是靠工作、靠辛苦、靠工作能力赚钱。你必须对你的工作事业有兴趣,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李嘉诚表示:“不能说一定没有命运,但假如一件事在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都相背时,那肯定不会成功。若我们贸然去做,失败时便埋怨命运,这是不对的。”

至今李嘉诚已工作60年了。60年间,他从一无所有发展到拥有三家上市公司,市值数千亿。他的顺与逆,折射着香港的商业史,是香港经济奇迹的见证。

自30岁起,李嘉诚就再也没细数过自己的财富。

“1957年、1958年初次赚到很多钱,对是否快乐感到迷惘,觉得不一定。后来想明白了,事业上应该多赚钱,有机会便用钱,用到好处,这样赚钱一生才有意义。当初我打工的时候,有很大压力,尤其是最初几年,要求知,要交学费,自己节俭得不得了,还要供弟妹上中小学直到大学,颇为辛苦。做生意头几年,也只有极少的资金,的确要面对很多问题。但我想,只要勤奋,肯去求知,肯去创新,对自己节俭,对别人慷慨,对朋友讲义气,再加上自己的努力,迟早会有所成就,生活无忧。当生意更上一层楼的时候,绝不能贪心,更不能贪得无厌。”

李嘉诚说:“年轻时我表面谦虚,其实内心很骄傲。为什么骄傲呢?因为同事们去玩的时候,我去求学问。他们每天保持原状,而自己的学问日渐提高。

那时,同事们闲下来就聚在一起打麻将,李嘉诚却捧着一本《辞海》啃,日日如是,翻得厚厚的一本《辞海》都发黑了。李嘉诚形容自己“不是求学,我是在抢学问”。正是靠了抢学问的精神,才会创造条件使幸运之神得以降临,否则天上掉下来的金钱也会拿不住。

平衡自控心经

我知足,但不表示没有上进心。

——李嘉诚

我们究竟应该向李嘉诚学什么呢?

李嘉诚一直在转变和提升他的商业模式。作为生意人,我们不能去学他做什么业务,做怎样的资产组合。因为这些东西跟他的背景、目标、个人喜好、公司的基础、外在环境都有太多相关。我们应该去思考的是,他的逻辑是怎么形成的?他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做这个决定?他是怎么来做这个决定的?他的感受是什么?他在那个时间的思考点是什么?

从李嘉诚身上,我们至少可以发现:

第一,在不断巩固已有业务的技术、管理能力的同时,李嘉诚不拒绝寻找新的机会。

第二,在开展新业务时不做愿望式的假设,李嘉诚提前评估好自己是否输得起。

第三,李嘉诚内心有一种高明的平衡机制,让自己既保持良好的进攻性,坚持寻找挑战,又拥有足够的自控,不会变成一个赌徒。

李嘉诚明显是个非常务实的人,他不会公司没做好就去忙慈善,但当他想做慈善的时候,又是很大的手笔。除了务实,他没有只局限在香港的地产业务上,也证明了他的视野超越了同辈许多企业家。

一次接受记者访谈时,李嘉诚做了一个手势,右手掌先呈15度角平缓的滑过,到一个点上,则一下变成50度,做攀升状。其涵义为:28岁的时候,他已经知道自己此生可以跟贫穷说再见,接下来只是乐于工作而工作,这一做就是50年。

“若一个人不知足,即使拥有很多财产也不会感到安心。”李嘉诚接着说,“重要的是内心的安静,表面看来很忙,但内心其实没有波动,因为自知做着什么工作。我知足,但不表示没有上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