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贯通中国人性的36个管理细节
18691300000033

第33章 管理细节之三十三

兼听各方,让自己耳聪目明

管理背景之三十三:栽花不栽刺,报喜不报忧

中国人考虑世界的角度与西方人是不同的,西方信奉“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只有约束恶,才能培养善,因此西方人着重指出问题,看问题偏于考察其消极面,通过限制其消极面来扶植其积极面。

中国人则不然,中国的主流思想是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人生而具有善因,所以只要保持善就能防止恶。所以中国讲究修身养性,养“浩然之正气”,通过修养来达到维护善,不使恶来侵袭。

所以中国人看问题倾向于看其积极的一面,而不愿去看它的阴暗面,认为只有好好地扶植光明面,拓展光明面,阴暗面就会逐步消退。

中国人喜欢看喜剧,看大团圆,本来是一个悲剧的东西也要在最后想方设法搞成喜剧,还自诩为“神来之笔”:牛郎、织女明明已经被王母娘娘用银河隔开了,偏偏还要每年七夕用喜鹊搭桥给一次见面的机会;梁山伯与祝英台也已被活活拆散,祝英台死都死了,悲剧已成定局,可作者偏偏还要带上一个尾巴——化蝶;两人生不同枕,死了化为蝴蝶还在一起飞,自由自在,谁也管不着。果然妙哉!这岂不是“否极泰来”?可惜西方人不够浪漫,想象力不够丰富,连大文豪莎翁也只会把罗密欧与朱丽叶写死,却不能写出他们如何死而复活,真正是大遗憾,便是凭了这一点,“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比英国原装货强!

中国人的心理上讲究一俊遮百丑,不管前面的故事多么令人心酸,多么曲折离奇,到头来少不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读书的中状元,私奔的封诰命,求官的得官,想财的有财,大家哈哈一笑,舒心散。

但现实生活却是残酷无情的,悲剧演得比喜剧多,“生活中不舒心之事十居八九”,这对大团圆心理不能不是个打击。

可是大多数中国人还总是以看戏的心态来看现实生活,总喜欢看成绩,不愿看缺点,愿意看舒心处,不愿度落泪时。

中国人喜欢听喜鹊叫,早上听到喜鹊叫,脸都乐成了一朵花,一天干活都有精神;要是一出门就听见乌鸦叫,自己连说几声“晦气”,后悔没有晚两步出门,整天都提心吊胆怕出事;要是听到了猫头鹰叫,必然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拿起大个的石头要把这畜生赶跑。

其实,喜鹊叫也好,乌鸦叫也好,猫头鹰叫也好,不过是禽言,又几曾有什么祸福在里边?这些说法不过是人自己这样想罢了,但中国人的这种行为就反映了中国人喜欢听福音捷报、顺耳之言,而厌恶逆耳之言的心态。

正是在这种心态的作用之下,中国的文化形成了一种“喜鹊文化”,对什么事都报喜不报忧,柿子尽捡软的捏,话儿尽找好的说。

曾国藩“围剿”太平军,初期连吃败仗,自己也知道纸包不住火,不报不行,最后踌躇再三,只好提笔写:“臣自剿匪以来,已历一载,屡战屡败……”写完后搁在案头,连压几日不肯上呈。他的幕僚了解他的苦衷,就建议说:“大帅,您的呈文开头,何不改为‘臣自剿匪以来,已历一载,屡败屡战……’结果这顺序一倒,意味大变,坏事成了好事。”曾国藩大喜,战报马上上呈。皇上一看之后对他也多加抚慰,勉励他再战。要是按原来的说法送上去,曾国藩早就被撤职了。

其实中国古代最高领导人听喜不听忧的特点很早就有了,《战国策》中就载有一个名篇《触龙说赵太后》,赵太后特别不喜欢听不中听的话,而且还特直率,说:“谁要是再在我面前提起要用太子做人质,老身就要一口唾沫吐在他的脸上!”后来还是触龙老奸巨滑,进去一通花言巧言讲得赵太后动了心,答应了换人质借兵一事。

以后“触龙模式”就成为向皇帝进谏的参考方式,谁要是以直率的方式去讲皇帝不爱听的事,那就是“批龙鳞,逆圣听,冒颜谏上”。不但自己的小命不保,而且可能诛连九族。

“上有好之,下必效之”,领导有爱好,下面自然会逢迎,于是中国直听得一片叫好之声。连社会科学家们,这种在西方一直扮演乌鸦的角色、提醒人们注意现存问题的人,到了中国也变成喜鹊,只报哪儿形势大好,好在哪儿了。这种社会缺乏警戒心,人人都愿意充当社会灾祸的旁观者而不是预言人的现象真令人担心。

洞悉管理情境

中国人看戏爱看大团圆,听话喜欢拣好听的听。有成绩大家都想沾光,有模范人人跑去参观,但有责任人人推诿,有过失谁也不愿提起。因此中国的文化成了一种喜鹊文化,报喜不报忧。

相应管理对策:多听听反面意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一个事物肯定存在多个方面,要想全面、客观地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兼听各方面的意见,只有全面听取意见,才能了解一件事情的本来面目,才能采取最佳的处理方法。

从管理角度来说,多听听反面意见可以团结有不同意见的下属,让他们的意见找到一定的渠道宣泄,这就能化解组织内部的矛盾,不让下属积累不满,同时也有利于上司在下属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全面听取各方意见,重点是在听取下属的反面意见,因为人们总是从内心里排斥不同意见,所以听不同意见需要努力才能实现。

对于能干的部下来说,领导乐于听取不同意见更加有意义。因为他们经常有自己的纳谏之门,能干的部下一定会更积极、更大胆地献计献策,会更勇敢地纠正领导的过错,更自觉地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

反之,如果领导一听到反面意见就大皱眉头,甚至对献策的人假以辞色,乃至打击报复,不接受部下的建议或批评,不参照他们的正确意见、方法、策略,能干部下的积极性的发挥就会受到限制。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从”,部下与领导之间实际是在进行双向选择,如果你善于听取不同意见,能干的部下就会觉得你是他值得辅助的人,从而竭尽才智来辅佐你。相反,如果你听不得不同意见,下属就会产生另谋高就的念头。

现代社会人才流动十分频繁,跳槽的现象比比皆是,如果领导不能听取不同意见,下属就会认为自己在组织里不受重视,他们中能量大的人就会跳槽。而人才的损失是最大的损失,一个组织中的人才都走掉了,那这个组织也就没有希望了。

商王武丁鼓励大臣傅说毫无保留地进忠言时对他说:“朝夕纳诲,以辅台德。

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这样重视大臣的意见,傅说会不效死命以报之吗?

唐太宗在位初期,从谏如流,涌现出一大批如魏征一样的敢于直谏的大臣,这样汇集到唐太宗处的信息多了,客观了,全面了,太宗决策起来自然就正确了。于是,就有了“贞观之治”的安宁局面。

所以,听反面意见是有利于管理的,忠言虽然逆耳,但有利于组织管理,切切不可当作耳边风!

锦囊妙计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反面意见虽然初听起来难以接受,但是对一个组织的利益是有益的,对于领导个人形象的改善也是有辅助作用的。所以,绝不可以把反面意见当作耳边风,更不能对之反感!

经典管理实例

秦始皇收回成命纳贤才

对于领导者来说,虽然自己手中掌握着决策之权,然而一到关键时刻,要做出重大决定之时,往往有苦说不出。

举目一望,周围之人大多面带微笑,齐声称好,没人说一个“不”字;而一旦出了问题,众人皆树倒猢狲散。因此,领导者作决定时,往往手中有权,心里无底。

这时,他们就需要有见识的部下提出反面意见,详陈利弊。

领导者就要鼓励部下说真话,提意见,给他们畅所欲言的机会,这样,自己才能吸纳到各方面的观点,兼顾各方,做出切实可行而又全面的决定。

纵观历史长河,任何有作为的领导人都有虚心纳谏,善用人才的经历,秦始皇虽因焚书坑儒等一些暴行被后人称为暴君,但他作为统一六国的一代君主,也颇有很多优点应予以借鉴。

他在用人上颇有见地,通常广招贤才,积极听取下臣的意见,对自己的失误决策能立即改正,从善如流,这一点也正是他成就大业的重要保证。

秦始皇执掌大权后,除掉了原来垄断朝政的吕不韦,并将吕氏门下的三千多门客全部驱逐出境。紧接着,又下一道命令,凡别国来秦的人不准居住咸阳;在秦做官任职的别国人,一律就地免职,三天之内离境。

他这样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担心别国来秦的人目的不纯,恐怕会对秦国有所损害;二是认为自己英明无双,有能力治理好秦国,建立大业;三是受群臣唆使,大臣们有的为了排挤他国来的做官的人,进谏秦始皇,劝其驱逐别国人,以争权夺利。

驱赶人才是历代君主的大忌,而秦始皇受有些大臣蒙蔽,作出如此决定,势必引起一些有见识的大臣的不满。

李斯是当时朝中的客卿,来自楚国,也在被逐之列。他认为,秦始皇此举实在是亡国的做法。因此,上书进言,详陈利弊。他说:从前秦穆公实行开明政策,广纳天下贤才,从西边戎请到了由余,从东边宛地请来了百里奚,让他们为秦之大业出谋划策,而当时秦之重臣蹇叔来自宋国,而丕豹和公孙枝则来自晋国,这些人都来自异地,都为秦的强大做出巨大贡献,帮助收复了二十多个小国,而穆公并未因他们是外地人而拒之门外。

李斯又举出大量历代有作为的秦王广招贤才,多方纳谏的事例,并直言指出,秦始皇的逐客令荒唐至极,把各方贤能的人都赶出秦国就是为自己的敌国推荐人才,帮助敌国扩充实力,而自己却得到削弱,这样不仅统一中国无望,就连保住秦国不亡也是难事。

这一系列肺腑之言虽然尖刻,但都是逆耳之忠言,使得秦始皇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他意识到自己由于听了某些狭隘的大臣之愚见,更是出于自己之骄横,做出此错误决定,实在是鼠目寸光,十分愚蠢,以自己如此之不明,怎能少了其他英雄志士的辅佐呢?

因此,他立刻四处传令,告之八方,秦王收回逐客令,挽留各方人才。同时派人请回李斯,为其复职,当面谢罪,同他共同商讨统一六国的大业,并决定此后要广招各方志士,争取他们为秦国的强大作出贡献。

这样,不仅原来的他国人留下不走,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到秦国,向秦王进言,并参加秦国的生产劳作,秦王朝的实力大大增强,为实现统一作好准备。李斯见秦王知错就改,实为明君,值得辅佐,也献计献策,为秦统一中原而效力。在十年后,秦国终于实现了一统中原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

高招解析

兼听各方让自己耳聪目明还要注意:

领导者广泛纳谏,多听取反面意见十分必要,但听后一定要采取实际行动对自己失误之举加以改正。秦始皇错下逐客令,但昕到李斯的进言后,不但没因其尖刻的指责恼羞成怒,反而立刻收回成命,挽留人才,并广招天下人才,这样争取到天下志士的忠心,帮助他实现了秦国的统一。所以,对反面意见要听,但更重要的是对错误决定要改。

张彻骂人受重用

邵逸夫,人们再熟悉不过的名字,尤其是学校中的学子更是对他感激不尽,在多少大学中,有多少学生正坐在逸夫先生捐资兴建的图书馆中发奋读书呢!

这些事可反映出邵逸夫对人才培训的重视,他理解人才对一个国家,一个公司的重大意义。同样在经营自己的“邵氏影业”时,他极为重视广招天下贤才,给手下贤良之士提供充分的施展才华的机会。

邵逸夫用人还有一个特点,即敢于起用那些说真话的人。中国人常常顾及颜面,对别人好言以待,这样,领导者往往易受蒙蔽,戴着别人捧上来的高帽得意忘形,一旦发现自己蒙在鼓里时,已悔之晚矣。

邵逸夫力求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他对敢提反面意见者不但不怪罪,反而对其提拔重用,他重用张彻就说明了这一点。

张彻起初是一个毫无名气的小导演,出于种种原因,不能尽展才华,但他独具慧眼,对电影有自己独到的看法。

一日,他以何观为笔名在《新生晚报》上发表文章,批评邵氏电影阴柔之气过重,靠女明星支撑天下,这样做不利公司发展。

邵逸夫读此文后如梦初醒,本来他还为从别的影视公司挖来众多女星而沾沾自喜,没想到其弊病如此,他感到此何观并非等闲之辈,应将其招至麾下,予以重用。

经明察暗访,他了解到此人正是张彻。于是宴请张彻,讨论发展大计。

张彻果然颇有见地,且直言不讳,出语直指要害所在,他指出只捧女星必会造成失衡局面,不能最大限度满足各层次观众需求,而且短期行为必会带来事业的不稳定;邵氏拍的《天下第一拳》过于粗制滥造,容易砸牌子,如今武侠片市场马上就要出现热潮,应抓住这个市场契机。

这些中肯意见颇得邵逸夫赏识。他有意让张彻担任编剧部主任,来占领武侠片市场。

邵逸夫眼力不错,张彻的确身手不凡,上任不久,他就全力投入了《独臂刀》

的拍摄,结果大获全胜。此片刚上映一周,票房便突破100万元大关,使香港电影史的票房纪录被再次刷新,这更为邵氏电影的发展占得了大部分市场。

高招解析

兼听各方让自己耳聪目明还要注意:

领导者应学会从部下的言辞中辨别人才。那些敢说真话,敢提反面意见者往往本领不凡,且为人正直,领导者应根据实际情况从中选择人才,加以任用,邵逸夫重视张彻的批评,通过与其共同商讨发展大计,知其人可受重用,见识不俗,因此任命他为编剧部主任,从而使邵氏影业实力大增,得到进一步壮大。

名人谈中国人性格:

大谷孝太郎说中国人的喜剧性结构

[大谷孝太郎:日本学者,东亚同文书院教授。]

中国人的精神是矛盾结构。这种矛盾结构是外部性矛盾结构,不是内部性矛盾结构。正因为他们在精神内部没有矛盾,所以中国人感觉不到有矛盾,体验不出矛盾的苦恼,也就没有克服矛盾的志向。他们的精神结构是喜剧性的。

由于中国人精神结构内部的低统一性、不稳定性和阴影,才有了外部的低统一性、不稳定性和阴影。他们的行为和态度到处有矛盾、无统一、不稳定、有阴影。

但他们很少感到苦恼。在苦恼中残喘却对之微笑。中国人是喜剧人,如同古代、“希腊人”,是不知苦闷的调和性人格者。中国人精神结构的低统一性和低分化,是其精神结构小儿性的一面。

——摘自《中国民族性》,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