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问题就是刚才几位学者讲到的关于业务整合和文化磨合的难度,全世界的公司整合成功的大概不到 40%,真正取得成功发展40%不到一半,整合本身确实也是疑云重重,让我们感到相当的紧张,这就是难题了,好在联想在这些年来的 学习,不仅是学习了业务表面层业务的管理方式,也对管理基础进行了讨论,进行了研究,现在我们联想应该讲具有一个很好的管理基础,用我们自己的话说,有一个好的班子,有一套好的制定战略的方法,有一个好的队伍,因此刚才提了这些难题,有解吗,我们正在做的解的过程,因为是过程,所以不便宣布,我想不出今年,联想的具体的开拓性的战略必然浮出水面。
▲袁 岳:如何在校园里为职业准备整合资源
袁岳: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
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MPA,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现任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
中国信息协会市场研究业分会副会长,北京科技咨询业协会理事长,世界专业研究人士协会(ESOMAR)中国区代表,国际管理咨询机构协会(AMCF)中国区代表,北京留学生商会副会长,哈佛校友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西南交大、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管理学兼职教授、MBA/MPA兼职导师。
【演讲背景】2007年,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在中国石油大学做演讲。
我想先做一个小小的调查,在座的各位同学今天对自己的未来想要干什么想的很是清楚、没有任何职业魂或的请举手。谢谢。我们还是有一位同学的。那么对于未来干什么基本不知道、感到及其困惑的同学请举手。还不错,在我问的学校中还算是比较少的。可能跟石油大学有关,石油大学嘛,以后大家去勘探石油了,但也不一定,这个大学还有很多学习管理、学习其它专业的同学。其实我们今天不是正儿八经讲的还不是职业规划,也不是简单的说怎么找好工作,我们今天试图加以解决的问题是:怎样为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做好准备。也就是说,怎样在学校这段时间里,为自己做一个较好的职业准备。
“倒逼机制”
“倒逼机制”,就是倒过来做。什么意思呢?一般人在循序渐进的方式下效率是低下的,“倒逼机制”就是倒过来给你造成一个状况,使你的前进、发展、进取的效率比较高。
“倒逼机制”和职业准备有什么关系呢?你们有很多人稀里胡涂上了石油大学的某个专业,当然不是光是你们稀里胡涂,大学生选择的专业很多都是稀里糊涂的,很多时候都是父母看着那个专业将来找工作好找,基本上都是道听途说,而且也不是根据你的爱好、知识或者你明白与否,基本上根据市场的趋向给你一个选择。结果在中国石油大学这个口袋里装了一万多个土豆,这些土豆大部分不知道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装进了这个口袋里面,这就是为什么等你找工作时,你就会多多少少的会产生困惑。当然一些人通过上学了解了专业知识,慢慢喜欢上这个专业了。但还是有很多人上了这个专业后比以往的困惑更多了,更加发现这个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东西。所以,“倒逼机制”就是在学校找到和发现自己到底喜欢的方向是什么。怎样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呢?我认为要办三件事:
第一,不以自己的专业和学校为限地的听课、听讲座。将来大家到了社会就知道,我们在工作的中相当一段时间内所存留的知识主要是在校园里获取的。大家可以多听课、多听讲座、多串学校,然后你就形成一个相对爱好。
第二,尽量多读书,而且要用很短的时间内读很多的书。如果你用两到三天读一本书,那么你一个月就能读十本书,一年十二个月可以读120本书。读书本身不是用来理解和充分记忆这个知识的,它能让我们概貌性地了解到那些知识源,这些知识源能帮助我们快速的进行选择,那一类书、那一类人写的书对我们有启发性的。如果有人用三个月读一书,读得很细,我建议你用一个小时读它的目录,都会比你用三个月书一本书有价值,尤其是站在职业选择这个角度来说。
第三,做较多的实习。作为一个本科生,你在学校期间至少要有三次实习,这样你大概就会知道自己喜欢那一类的单位和工作岗位。如果你把每一个假期都当作一次实习机会,你就会有六到七次的机会,你多职业的理解就会比一般人强很多。
第四,要多做社会实践。你如我们公司给大学生做访问员的机会,那样的社会实践能让你增加什么能力呢?快速认识陌生人,而且在一天当中认识至少30个陌生人。如果你每月抽出一天来做访问,认识30个人,一年按照10个月来计算就可以认识300个陌生人。中国社会普通群体平均每年接触15个陌生人,你接触300个,那么说明你对陌生人的认识能力就超越了常人。
除了本职学习,我们还要去听那么多的课,看那么多的书,做那么多的实习和实践,你会发现事情很多太多了,这时就发生了时间管理的障碍湖北额困难。“倒逼机制”就是说,一个人在学校做职业准备时要给自己超负荷的安排。因为如果你按照循序渐进的模式,人都不知道自己能够干什么:比如有30%的普通人是能够同时干几件事的(multi——task),有40%左右的人只能一个小时干一件事情,其余处在中间状态的人,偶尔只能干一件事。但是如果不在高度压力下,他是不知道自己能够同时做几件事的。所以我觉得同学们在学校里测试自己的职业爱好和职业倾向,包括你的职业特长时,要把范围放广一点。很重要的是要测试你的workload——工作量的承受能力,包括在尽量大的范围里的测试,这样才能够优化选择,知道你的相对偏好么。“倒逼机制”就是要安排超过你实际具备的能力和工作量,然后在这种压力下你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如果大家给自己提出一个比较超负荷的安排,一到两个学期以后你会对自己有非常重要的发现。
在选定了爱好或者方向后,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使其变成一个技能呢?技能是在爱好、方向选定以后,专心致志地在这个领域操练形成能力。比如我选定了方向后,我比一般人在这个领域里积累了更多的信息,收集了更多的材料,认识了更多的这个领域中的人,听了更多这个领域的讲座,所以我在这个领域的了解就会多于一般人,然后我在这个领域有尝试、有实践、有实习、使得自己在这个领域慢慢形成了一定的行动能力。如果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培养一些技能,这些技能可以变成一些惯常的行为,你会发现这些行为是不累的。
这就是我和大家分享的第一点,用“倒逼机制”使自己在较为广泛的可能性中完成方向的选择,然后再用“倒逼机制”超常的工作量培养出自己在这个方面的专长。
扩大自己的活动半径,增长见识
大学是开放性的,仅从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身上就能体会到各地的风土人情、想问题的方式、观察问题的不同角度。如果你把这些当作财富和知识来学习的话,都会很有收获。从社会知识的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一本教科书,要懂得从其他同学身上学,这是大学基本要义之一。当然,即使老师同学,不同的课程已经给我们一些见识了,其实还不够,我们还要更多地走过去。
要成为一个专才,需要你找到心甘情愿地投入、有与众不同的热情要做的事情。但是,仅仅找到这个就能把事情做得很好吗?不见得。因为做好一件事情,还需要你有见识,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把它解决的很好:从多个地方寻找信息,从而为他做更好的准备,从多个地方整合人才,从而组成更好的团队,使事情做更好的结果。见识决定了我们的专业取向做的好还是不好,因此对大学生来说,要把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多地用来增长见识。比如你去面试,面试官听你说的话中有3——4个专业术语是这个行当中比较少用的,他会觉得你很专业,其实这并不是专门知识,而是见识。
大学生作为university student,就要有universal knowledge。其实人们并没有指望你在这个专业skill比人家高很多,或者说你一定把这个事情搞定,但是你要大概能够说出一个样子来。因此我们要扩大半径,用远距离的活动来增加见识。因为用短距离的活动想问题,可能只会觉得某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最好,当我们扩大活动半径时,才知道世界上还有很多解决问题的方式、特别是在社会科学领域。哈佛就告诉大家一个观念,在管理学中没有对和错的,只是有不同的看法,重要的是把不同的看法拿出来,谁整合的好,谁就是优。所以你怎样把其他人整合到你的团队里,怎样协调整合其他人的意见,和你这个人是否富有见识是很有关系的。
那么所谓的见识来源于什么?就是要扩大我们的活动半径。当我们扩大了活动半径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很多过去没有看到的东西,听到了很多过去没有听过的声音,见到了很多过去没有见过的事物,它激发了你的好奇心,同时由于它是新鲜的东西,它更容易存留在你的记忆里,而与过去已经熟悉的东西比较,让你有个文化震荡(culture shock),在震荡的时候你才会反思。通过震荡——反思的结果,发现原来的那个想法看来不完全对,这有助于我们进步。
成为一个擅长交际的人
将来无论是在科研院所,还是在其他单位、其他环境,我们在团队协作、市场发展、以及各种交流机会中,我们的地位取决于我们和陌生人的关系,即我们把陌生人变成熟人的能力。
在传统文化里,讲究把少数人变成熟人,让大学多数交易在熟人里进行,如果要拉什么关系什么的,就要找个熟人托一托,然后来办事,这就是我们的基本模式。现在社会里,传统的依靠亲友关系建立起来的熟人的范围越来越小,我们将来有几套石油设备是卖给熟人用的?有几瓶可乐是卖给熟人喝的?学校里的校长认识几个同学?——现在商业,公共管理和社会事务都是基于陌生人管理的原理。所以我们在学校里要培养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就是能比其他人更快的认识陌生人,把陌生人变成自己的熟人。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什么?熟人和陌生人比较,在资源交易的时候,熟人是优先的,特别是在我们这个熟人的社会里。如果你能很快的把陌生人变成熟人,那么你就有较强的能力优先获得资源,而且在这个资源紧缺的社会,先获得资源的人很快就获得马太效应:有的人更多,没的人更少。
那么你怎样认识陌生人?你不能就这样去套近乎,你要找一个跟你们俩都有关的事或东西,这就是关联性原则,这是在认识陌生人时最重要的一个原则,也是最容易去发掘的。比如你要认识某个人,将他发展成为你的良师益友,你怎么跟这个人建立关联性?你得对这个人写过的文章、说过的话、做过的采访、管一个生意做一个系统的研究。最后你发现这个人有什么特点,尤其这个人特别在乎或特别倒霉的是什么,形成这个人在关联中的敏感的东西,然后你在那个地方作用,就会比较有效。还有在短期内认识陌生人的模式,比如说相似性原则。什么叫相似性呢,比如口音一样的老乡、同一个学校的校友,要发现这些相似性,你就要做一个有心人。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则,比如第一影响原则。我们现在与以往相比,认识陌生人的就会多多了,所以我们现在的社交原则是形而上学,而不是唯物辩证法的原则——为了认识这个陌生人,我们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认识他。所以大家现在都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或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专业上有个词叫关键瞬间(Moment of Truth)。即便一个普通同学,你的形象对你被陌生人接受的影响。跟以往相比是大大地上升了。今天的大学生除了学习专业之外,这方面也应该好好地学一学。
反思模式
在大学里,大家很自然地向老师学习,向师兄师姐学习,我们总是向上面的其他人学习。反思模式是告诉我们要向自己学习,从自己的行为和实践中认识自己是什么,应当怎样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着很多的行为和心里活动。就算分析它本身都是非常有学问的。但是我们很少去关注,很少去分析。有一句话:智慧在街上呼喊。就是说智慧不是只在圣殿里面,只在咱们这个象牙塔里才有,街上到处都是智慧,只是看你有没有发现留意,看你有没有把这件事与另外一件事情做比较,对他们进行总结、判断、提炼。所以知识分子余非知识分子的真正区别不是有没有受过教育,有的人就是博士毕业了,还不是知识分子,因为事物在他眼前经过,他从来没有想过对他进一步的“知”和“知”;有些人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但是凡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他总是相比其他人有更多的“知”和“识”。所以知识分子中“知”、“识”的两个词是动词,你有了行动,就是知识分子,没有这个行动,就不是。
经常反思我们生活中的行为,可以让你形成一种能力,任何东西你都能够琢磨出名堂来,一旦这成为你的技能后,假如你到一个单位面试时,你从进入到他的走廊,上他的卫生间,一直到倒她的水,你就给老板总结了几点:我觉得这个公司其实要加强管理的。老板就对你刮目相看了,你可以不一定要讲专业,仅仅在那么短的时间里,你就具备这样的分析能力,老板就会觉得你将来一定是个人才。这就是我建议大家的“反思模式”。
被动模式
现在很多同学上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或者虽然上了这个专业,将来也不一定干这行,但我还是要建议你读完这个专业,你不一定要得到最好的成绩,但你要马马虎虎过的去。不仅今天在学校里,将来工作了,你也要记得每段时间里要给自己一个被动的学习机会。所谓被动学习,就是说即使这个东西不是自己喜欢的,我也要试图去学习。虽然我们一方面鼓励大家寻找自己喜欢的方向,但爱好本身就是一个缺陷,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也是一个偏见,当我们只按照爱好行动时,我们会变得很是固执。当然固执是有助于职业成功的,因为你会聚精会神的朝着一个方向前进,但它同时会减弱我们的见识。很多人太固执了,以至于它很少有见识,我们的心态慢慢的会变得比较衰老。我们小时候的心态比较开放,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不得不接受不喜欢的课、不喜欢的老师、不喜欢的形式,比如考试。这样我们每过一个阶段,虽然在总的职业方向里是向着自己爱好的方向发展的,但同时我们在被动学习中去接触。了解了一些东西,变得开放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