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神童故事
18790200000126

第126章 陆倕十二补《汉书》

陆倕,字佐公,出生于公元470年,吴郡吴(今江苏苏州市)人。他在南朝齐时,为庐陵王法曹行参军;南朝梁时,官至太常卿。博学多才,留有文集二十卷。

陆倕的父亲陆慧晓,初为南齐太子洗马,后迁吏部侍郎,公元500年任辅国将军。父亲少时即好学,就是做官以后,也手不释卷。陆倕出生于这样的家庭,耳濡目染,自幼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为了排除外界干扰,他在六七岁的时候就要父亲在后院盖起两间茅草屋,专供自己读书用。在茅草屋里,他更能专心致志,不几年,就读完了当时流行的所有经史典籍。写出的文章,言简意赅,文字优美,为人赞叹。

公元482年,陆倕十二岁,他在后院草屋中,读完了家中所藏的所有典籍,却没有见到《汉书》这部著作。他听父亲说过,那是继《史记》之后又一部具有很高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的重要著作,还说未读过《史记》和《汉书》,就不能称为学者。家中没有这部书,陆倕反复央求父亲,父亲只好向别人借来一部给他读。

书一到手,陆倕便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全书总共二百二十卷,他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便读完了。当他清点各卷,准备把书还给别人的时候,忽然发现没有了《汉书》中的《五行志》四卷。他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急得浑身冒汗。他认为一个酷爱读书的人丢了书,是天大的耻辱。一连几天,他不吃不喝,还常常独自偷偷抽泣。父亲反复追问,他才不得不说出原委。

父亲听后笑着说:“不要紧,再买四卷还给人家吧!”

陆倕道:“丢书事小,耻辱事大!”

父亲觉得儿子说的也有理,但书已丢失,怎么办呢?这时,站在一旁的陆倕的书童插话说:“公子记忆力那么好,给人家默写出来不就行了吗?”

父亲认为,洋洋数万言文字,仅靠读了一遍,恐怕无人能默写下来。陆倕却道:“这倒是个办法,我不妨试试看。”

于是,陆倕便静下心来,默想全文,开始一句一句地默写起来。一晃两个月过去,陆倕终于把《五行志》四卷全部默写完毕。他的父亲又惊又喜,立即把新买来的一部《汉书》拿来对照,竟完全正确,无一遗漏。

陆倕的外祖父听说后,大为惊异,专程赶来,亲自核对。核对毕,他站起身来向全家人说:“这个孩子,才是我们陆家的真正才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