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现在,我们正站在两条路的交叉口上,这两条道路完全不一样。实际上,在这条道路的终点却有灾难等待着,这条路的另一个叉路——一条“很少有人走过的”叉路——为我们提供了最后唯一的机会让我们保住我们的地球。
《攻击的秘密》
作者:康拉德·劳伦兹(奥地利)
成书时间:1963年
推荐版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年版
【作者简介】
康拉德·劳伦兹(Konrad Lorenz,1903-1989年),奥地利人,动物行为学的开山祖师,197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劳伦兹1903年在奥在利维也纳出生,从小就喜爱收养各种小动物。从大学时代开始,劳伦兹便一直潜心于医学和生物学的研究,并于1933年获得了博士学位。1937年劳伦兹受聘于维也纳大学,后来由于二战爆发,劳伦兹于1942年到1944年进入德国军队当军医,战争结束后,于1948年成为艾顿堡的比较行为研究院院长,1950年创立马春斯·蒲朗克行为研究所,并担任所长。劳伦兹在学术上获得的成就十分突出,他在动物行为方面撰写的通俗作品更是深受各地读者的喜爱。在《攻击的秘密》一书中,劳伦兹在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的理论基础上,揭示多年来观察的潜伏于本能之中的自然界动物的“攻击行为”,探讨了存在于人类或动物之间的、多年来抑制攻击冲动的演化结果。由此,劳伦兹将动物行为研究扩展到了人性的领域。劳伦兹的主要著作有:《所罗门王的指环》、《狗的家世》、《雁语者》、《动物与人类行为研究》、《攻击的秘密》等。
【内容提要】
劳伦兹的《攻击的秘密》虽说是学术著作,却没有故做高深的专业术语,即使普通读者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在谈到攻击性问题时,劳伦兹认为,动物都具有攻击本能,常常攻击同类伙伴,这里边含有通过种内斗争进行自然选择的意义,是有利于物种的,然而过量了也有很大危害性。一个生物如果长期得不到机会以某种方式释放攻击能量,就会抓耳挠腮坐立不安,想法找渲泄途径,如乱走、游泳、奔跑等,但最可能的是变得咄咄逼人,攻击自己的同类。作者提出,在自然界,斗争一直是存在的活动过程,在护种作用的淘汰压力下,他们的行为机制和武器是如此发达,而且明显地表现出来。同类斗争最重要的作用,是为了在一可居地能公平地分配到居住空间。许多动物的族内攻击行为决不会不利于种族,相反地,这是使这种族延续的必要条件。作者认为研究动物的攻击性是很有意义的。一次,当作者在暖海里对珊瑚鱼作实地研究时,清晰地看到攻击性在护种上所担任的功能,于是,作者立刻对研究攻击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觉得行为科学家对攻击性的自然史有相当多的了解,所以能够对人类许多不良的攻击功能加以解释。所以说,对疾病的根源有深切的了解,就相当于发现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当然,这只是必要条件中的一项而已。
关于攻击的仪式化问题,作者认为由于意识到攻击的危险性,动物和人类都改用一些仪式化的动作来替代或缓解,比如一只小狗面对不友好的大狗会仰面朝天倒下,露出最易被攻击的喉咙和腹部,那意思是:“我服了,想咬就请便吧!”一般大狗见到这个仪式化动作,往往就停止攻击了。弱者的另一种方法是转而攻击其他不相干的事物。
作者用具体的例子说明进化曾经“发明”了哪些机能,以便让攻击用不伤人的途径表现出来。还描述了仪式在这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用这种方式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与由首先责任引导出来的人类行为模式有何相同之处。作者提供了一个基本的途径,以便读者对四种不同形态的社会组织有相当的了解。第一种是无名氏的群众,在这种团体里,任何攻击都可以自由地被表现出来,但是这种攻击缺乏个人的意识与个体间的聚合力。第二种是居住在殖民巢的其他鸟类的家庭与社会生活,它们在结构上的惟一根据是版图——对特定区域的防御。第三种是值得注意的老鼠的“大家庭”,这个团体的分子彼此并不把对方当做独立的个体来认识,而是借着部落特有的气味互相认识的。它们彼此间的社会行为也是值得注意的。当各派系发生争执时,它们攻击异族部落的每个分子。第四种形态的社会组织是借着个体间的爱情与友谊的结合来防止社会分子们相互的争执。作者说攻击的仪式化中最重要的仪式是求和和欢迎仪式。它们是对攻击行为的修正、转移和疏导。作者以抽烟为例。说两个印第安人部落的首领斑狼和花鹰都不想再打仗了,但谁都不愿先说出那句示弱的求和请求,两个心怀敌意的首领只好尴尬地坐在一起闷声不响,最后不约而同地把攻击心理转移为毫不相干的猛抽烟叶,以及讨论烟叶质量味道等,进而互相以品尝对方的烟叶发出求和暗示,达成停战协议。抽过这“和平之烟”后,双方也就不再对抗了。对此,作者加以解释说,同种类分子中所产生的攻击抑制力,其行为样式称为屈服态度或求和态度。人与人之间的结合的源起和原来的功能,是抑制攻击和求和的行为动机。在武力竞争的场所中,彼此之间永远有拒斥力,如果减缩活跃于特殊对象之间的拒斥力会产生和吸引力一样的效果。
作者认为,攻击行为的通常受害者之一是最亲密的人。劳伦兹指出,越是亲密友爱的小团体,内部攻击本能就被压抑得越厉害,从而也就越容易引发攻击。他说:“没有一种爱是没有攻击性的。”“爱的对象也是攻击的对象。”
在论述个体距离时,劳伦兹举了一个例子,说一群穴鸟停在电线上,每两只之间的距离相当于相互间嘴啄不到的距离。于是大家就成为一个刚好能抑制住攻击本能的友好团体。这就叫个体距离。
总的看来,《攻击的秘密》更多地比较人与动物的行为。全书前面大部分还是把人与动物的行为掺合着讨论,从后面第十二章起,作者的视角完全回到人类自身,干脆撇开动物,专门讨论起人的社会行为来。劳伦兹开始解释为什么人类有各种错误的攻击行为。这是因为“自我认识的三大障碍”,作者指出一些人类的内在障碍。许多人因为有这些障碍,因此不承认自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不能领悟到他们的行为是遵循着自然的法则。这些障碍的产生,第一是来自于否定因果关系,因为它与自由意志背道而驰;第二是来自于精神上的自傲。在如何解决人类社会问题上,老先生提出“爱一切人”的口号,这反映出他通过研究动物行为来关注、反思并试图揭示和解决人类社会问题的特点。
精彩语录
1、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个大障碍,就是不愿承认自己是由动物进化来的。
2、在自然界,斗争一直是存在的活动过程,在护种作用的淘汰压力下,他们的行为机制和武器是如此发达,而且明显地表现出来。
3、在武力竞争的场所中,彼此之间永远有拒斥力,如果减缩活跃于特殊对象之间的拒斥力会产生和吸引力一样的效果。
4、除非先了解整个体系的构成元素,否则是不可能完全了解它们的。而且,体系的结构愈复杂,遭遇的困难也愈多,必须同时在研究与教导两方面下功夫后,才能克服它。非常不幸的是,就我们所知道的范围内,行为模式的结构似乎是地球上最复杂的体系之一。
《未来的冲击》
作者:阿尔温·托夫勒(美)
成书时间:1970年
推荐版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版
【作者简介】
阿尔温·托夫勒(Alvin Toffler,1928-),美国知名的未来学家和经济学家。
托夫勒在经济学和预测学方面作出了突出的成绩,并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掀起了未来学的研究热潮。托夫勒所撰写的《未来的冲击》和《第三次浪潮》两部书都是具有国际影响的未来学著作。1970年,《未来的冲击》问世后,美国思想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此书也一举成为世界性的畅销书。在法国,此书曾经获得了最佳外国书籍奖;在美国,一些大学将它纳入课程内容。今天,这本书已被译成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托夫勒的主要作品有:《未来的冲击》、《第三次浪潮》、《权力的转移》等。
【内容提要】
作者于1965年在《地平线》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里使用了“未来的冲击”一词,用以形容人在短时间内遇到过激的变化所引起的紧张情绪和迷失感。此后他5年中奔走了几十处大学、研究室、实验室、政府机构之门,阅读了无数的文章和资料,访问了几百位有关变化和应变能力问题的各科专家。作者见到的人中有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有嬉皮士、医生、精神病大夫、哲学家、商界、教育界,以及职业未来学家,这些人对变革的关切,对适应的烦虑,对命运的悚栗让作者吃惊。作者说,这段时间的收获,可以归结为两点不易之论,都是惊心动魄的:首先,现在可以看得很清楚:未来冲击已经不再是一种遥远的危险,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时症,有越来越多的人染上了它。这种心理生物学上的现象,可以用医学和精神病学的术语呼之为变革症;其次,使作者吃惊不已的是,大家对应变问题,知道的太少了。也有一些严肃的知识分子高唱“教育人们适应变革”,“让大家为未来作准备”,然而,怎样去做,却不甚了了。人类正经历有史以来最是瞬息万变的境遇,可怜我们却依旧昏昏然不知所措。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认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急遽变革,使人类面临有史以来最为瞬息万变的境遇。过快的社会变化对人身、心理、乃至社会无不产生巨大的影响,给人带来茫然无所适从的迷失感,使社会上所有的人和组织都越来越窘于应付,因而产生适应能力的危机,作者称之为“未来的冲击”,并且认为它可能是今后社会最主要的病症。作者以大量生动的事例分析了快速变化的未来社会的三个特点:短暂性、新奇性、多样性,以及它所产生的影响和给人们带来的冲击,指明要想适应日新月异的变化,就必须善察未来,预测未来,面向未来。为此作者以大量篇幅阐述了他的独特见解。
作者所叙述的,大多是日常的平凡事物,诸如我们始用终弃的产品,行迹所至的地方,企业,普通人。它探讨友谊、家庭的前途,五光十色的文化流派和生活方式,以及政治、体育、低空跳伞、性事,等等。使这种种汇聚在一起的,是变革的潮流。作者说,变革来势之猛,实已到了足以溃决庙堂、否定价值、毁拔根基的地步。变革,就是未来入侵我们生活的征程,必须加以密切注视,不但要从历史的高度来纵览,也要从生于斯食于斯的芸芸众生的立足处来仔细体察。我们时代变革之速,本身便是一支最根本的力量,锋镝所及,对于人身、心理,乃至社会,无不施其影响。对此,本书有详尽的论述。作者在书中着力指出,除非人类能很快学会控制个人和社会的变化速度,否则,我们在适应形势上,难免要吃大亏。作者认为,我们的心理学家和政界人士,对于某些人和某些集团之一味反对改革至于不可理喻的程度,往往大惑不解。决心整顿机构的公司首脑,立意革新教学的教育专家,倡议和平解决种族纠纷的市长,或迟或早总不免遇到顽固的抵制。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一边有人力避变革,一边却也有渴望变革、为之大声疾呼的。这又是为什么?因为,作者说,我们对于应变问题根本就没有一套像样的理论。因此,作者称本书的目的便在于帮助我们同变革打交道,也就是说,通过进一步认识人对变革的反应,使我们得以有效地应付个人和社会双方的变革。
为此,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种视野宽阔、立意新鲜的适应变革的理论。关于这个理论,他同时提醒大家注意一个往往忽略了的重大问题,这就是:人们研究变革,几乎毫不例外只集中于变革的前景,而绝少涉及发展的速度。作者在书中指出,变革速度的某些问题,有时竟与变革方向无关,但重要性则每每过之。要理解应变论,非掌握这一点不可。凡谈变革的“内容”,必须把变革速度也作为一条来谈。社会上的不同阶层,由于面临的变化速度不平衡,因而产生种种社会难题。未来冲击的概念,以及由此派生的应变论都强烈主张:不但社会各阶层面临的变革速度必须取得平衡,就是环境变化的步调和人类反应的步调,也必须如此。这是因为,未来冲击恰恰产生于两者之间日见扩大的差距。
作者引用弗兰西斯·培根告诉我们:“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用当代的术语演绎出来,就是:在我们的社会环境中,“知识就是变化”,而知识积累的加速,为技术这个伟大火车头提供燃料,就等于变化的加速。总之,作者说,不能把生活节奏仅仅看成一句口头禅,一种笑谈、牢骚、叹息的资料或作为贬低其他民族的冷言冷语。生活节奏是至关重要的心理变化,只是长期被人们忽视了。过去,由于外部社会的变化缓慢,人们可以不理会这种变化,他们确实也是这么做的。过去,在人的一生中,生活节奏可能没有什么变化。然而现在,加速的冲力彻底改变了这种状况。因为正是通过生活节奏的加快,广泛的科技和社会变化的加速度才能在个人生活中产生影响。对于所处的社会或集团强加在自己身上的生活节奏,有的人感兴趣,有的人抱敌意。而很多人的行为是由此而引起的。人们不能认识这一原则的原因,作者认为,就在于教育和心理学的无能,没有让人做好思想准备,使之在超工业社会中起到有效的作用。这种情况是很危险的。变化的迅速对人的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作者举例说,以前有个时期,人一旦学会了社会上的语言并加以应用后,一生中变化甚微。他与每个学过的词和手势的关系是长久的。今天,这种关系就不然了,其变化之大实在惊人。另外,作者说,当人与人的关系发展到更短暂更定型时,对爱情的追求就将变得更加疯狂。但对时间的期待却改变了。由于常规婚姻本身已证明越来越无法实现其恩爱终生的愿望,因此我们可以预期公众会接受短暂的婚姻。一对情人不再追求“白头偕老”的姻缘,而是一开始就意识到这个结合也许是短命的。连续婚烟,即接连起来的暂时结合模式,是在短暂性时代里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环境的联系,是在时间因素大大缩短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今天,汽车可以出租,洋娃娃可以换新,衣服穿一次就扔掉的社会制度里,这种婚姻方式是合乎自然,不可避免的。它将是明天婚姻方式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