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影响世界的62部科学名著
18820900000044

第44章 科学普及(19)

在本书中,作者还论述了这样一个问题,当你驾驭你自己从一个主题转向另一个主题,当你建立和否定不同的可能性时,你的内部精神活动是如何一刻不停地发展的。作者认为,一个人的智力性精神活动是人内部和外部世界的反映,这种反映在不停地变化,你只能控制它的一部分,而别的部分则是不为你的内心所能察觉到的,甚至是不可捉摸的,例如在每晚的几个睡梦阶段中,它几乎完全不受人的控制。这些理解都有助于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但作者认为它们都忽视了精神活动的主动性,正是通过这种主动性,你创造、修饰、再创造你自身。这种阐述不仅基于心理学家对智力的研究,更多地来自行为学、进化生物学、语言学和神经科学。在书中,作者还花费一定的篇幅来讨论这样一个问题:解析具有句法的复杂句子所需的思维机构。人类的祖先虽然给我们留下的只有骨头和化石,但是我们可以从我们的远房表亲那里对我们祖先的行为有所了解。黑猩猩和侏儒猩猩使我们能从某一重要的角度来判定语言在智力和意识中所起的作用。许多观察者,包括作者本人,都设想由于某些逻辑结构发生变化,导致人类进化过程中智力的大飞跃,这些结构是一种具有语法的语言所需要的,对其他作业也有用。作者说近年来,人对确定哪些语意在脑中的什么位置处理的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研究者常常发现动词是在大脑额叶,而由于某种原因,专有名称似乎偏爱颞叶前端,而颜色和工具的概念则似乎见于左颞叶后部。

作者还从讨论了收敛性和发散性思维问题,这个问题从达尔文过程的角度来讨论。作者曾参加了一个小型的神经生物学会议,是在蒙特里湾(Monterey Bay)举办会议,会议内容肯定显示了收敛性思维——随着对记忆机制研究的深入,所有的专家都试图找到一个正确的答案。每当神经生物学家对记忆贮存机制提出一种解释,听众中就会有人提出运用发散性思维对这一问题所作的几种不同的解释。达尔文进化过程在千万年的时间过程中形成新的物种,而在持续数周的免疫反应中产生新的抗体。同样可以在思维和动作的时间尺度上形成思想。如何将新奇的构思上升为高质量的理论而又有异于用手把一团粘土塑造成一个陶罐呢?那些企图发现科学理论或想写诗的有创造性的人需要发散性思维,或者更普通的,为了弥补多选题考试中的出错也需要这种思维。

作者在说明我们的脑是如何(从生理学机械论的角度)对表象进行操作从而引起复制竞争时,是通过把精神过程与其他已知的达尔文过程加以类比来实现的。作者研究了人脑,指出人的大脑包含约1000亿个神经元。像一个幅员广阔的国家一样,大脑存在若干分区,但是这些分区的划分有相当的任意性。在该书中,作者所论述的主题之一是一种宽度约为0.5毫米的六角形的皮层柱。但是这仅仅是神经生理学家和神经解剖学家开始识别的大脑皮层中模块式特化结构的最新一种,这种特化结构的数目正与日俱增。数十年前,神经解剖学家基于分层和细胞大小的差异曾认为,大脑所有神经元组织成约104个布劳德曼(Brodmann)区。生理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对这些神经解剖学单位在生理学上是否均一持有疑问,他们认为其中的每一个分区都一定有更小的结构,它们体现出功能组构原理。

这种竞争可以是达尔文式的,能从杂乱无章中形成一种合理的猜测。把问题化解为大脑密码(就像苹果和橙子包装上用以表示实物的抽象的条型码)和大脑回路(尤其是皮层表层中用以处理“内部邮件”的回路),使我们能对高级智力功能,说以前没说过,甚至展开比喻的翅膀,作迄今为止的最为成功的探索。

在最后一章里,作者对以前章节中所讨论的关于智力的各要素作一总结,主要是着重于对某些机制的讨论,如果一种外来的智能或人工智能要在广阔的范围内(从聪敏的猩猩到人类的音乐天才)进行运转就会需要这些机制。最后作者又对任何向超人智力的过渡提出一些告诫,正如象棋红后对爱丽丝提出的关于“竞赛”的告诫那样:想要留在原地你必须不断奔跑。

第一种理论把人描述成一架为外界压力所推动的感应机器,剥夺其所有的创造性和自发性。第二种理论赋予人“游戏空间”,创造各种思想,并进行尝试。认识世界,按第一种观点意味着受限于这个空间;按第二种观点,意味着在其中进行探险。

作者指出,我们有精神生活,那是因为我们思维活动是动态的达尔文过程,以致我们能每天重新创造我们自身。那种精神生活,现在也许能想像为一种达尔文过程,这种过程是高层次的,几乎达到分层稳定性那些层次顶端,能够实现雷文所论述的自我感觉。这样的深度和多方面的能力的产生,能源来自大脑密码的不断复制,与别人的大脑密码相竞争,以及产生新的变异。

作者认为所有科学都希望的一种情况是,抽象化和数学描述一种理论。当某人能以一组定义和公理展示一系列不断推进的推论,肯定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成了衡量或解释某种理论的金科玉律。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开始,笛卡尔和康德都试图了解精神是如何用数学的方式运作的。现在的人们最终似乎是处于回答某些这样的问题的门槛上。依目前的情况看,研究者拥有两种比喻: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比喻,把思想映射于神经元群上;另一种是自下而上的比喻,用来解释思想如何由那些看起来是杂乱无章的神经元集群产生的。但是,新皮层的达尔文机制可以在这两方面都干得不错——如果它确实是其中的创造性机制的话。新皮层的达尔文机制理论似乎是处在恰到好处的解释层次;它并不降到突触或细胞骨架的层次,而是上升至有成千上万个神经元参与的动力学的层次,它们产生的时空模式是运动的前提,即大脑之外世界中的行为的前提。实际上研究者是需要这两种比喻的。此外,这一理论与一个世纪以来脑研究的许多现象是一致的,随着脑活动成像技术和微电极阵列技术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的某种改善,也可以对这一理论加以检验。

在作者看来,人们早就该接受詹姆斯关于人们精神活动的观点。但是,许多人,包括科学家在内,仍然对达尔文主义持有一种非真实的观点,认为它仅仅是选择性生存。在这一点上,达尔文也起了一点推波助澜的作用。他把他的理论命名为6要素中的第五点,即自然选择。在本书中作者所做的是把达尔文过程的所有6个要素和其中加速性的那些方面汇集在一起,然后描述能在灵长类新皮层中利用这样的过程的一种特殊的神经机制。因为是机制而并非改进的隐喻,在这一点上,对作者的新皮层对达尔文机制的最有力的支持是,皮层神经解剖学和拖拽振荡子原理与达尔文过程的那6个要素和加速性因素很相吻合。

纵观本书,作者在内容上是很有特色的。一方面,作者已特别注意用浅显生动的语言来表述深奥的科学内容。他往往从某些形象的实例开始,循循善诱地把读者逐渐引入到神秘的科学殿堂,这不啻是在作者的引导下随他作一次引人入胜的科学探险。另一方面,作者出色的文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无疑为本书增色不少。在各章的首、尾,以及论述的关键处,作者摘引了不少名家的言论,恰到好处,常有画龙点睛之妙。此外,作者的论述和行文方式还强烈地体现了其独特的个人风格。他对科学问题的剖析常有鞭辟入里的精当之见,他在就智力和意识问题的争论中表现出那种咄咄逼人的气势也带着作者鲜明的性格特点。

精彩语录

1、近年来,我们对确定在脑中的什么位置处理语义的那些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我们常常发现动词是在大脑额叶,而由于某种原因,专有名称似乎偏爱颞叶前端,而颜色和工具的概念则似乎见于左颞叶后部。但是智力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个位置。它是一种有许多脑区参予的过程,通过这种过程我们探寻新的涵义,这常常是“有意识地”进行的。

2、智商肯定是智力的很使人着迷的一个侧面,但它并不把其他方面均囊括其中。我们不应该错误地把智力还原成评分标尺上一个简单的数字,那就像用一种统计数字(如传球成功的百分比)来表征一场足球比赛一样。

3、这是达尔文主义的一种表现方式,它使不甚确实的东西逐渐成形。它包括产生许多一定模式的大脑放电的拷贝,让这些拷贝出现某种变异,然后让那些变异体在一个工作空间范围内竞争以取得主导地位。竞争的结局取决于那些放电的时空模式与“道路上的沟沟坎坎”(储存于突触强度中记忆的模式)相契合得有多好……

4、每当我们看着冰箱中的残羹剩肴,思忖着为准备晚餐还需要从食品店添置些什么时,我们所表现的智力连最能干的猿都望尘莫及。一流的厨师会把各种配料有趣地组合起来而让我们目瞪口呆,因为我们从来不会想到这些配料竟然会混杂在一起。诗人特别善于词语的排列,这种排列所产生的富有感杂力的涵义使人折服。

5、迄今为止,我们实际上需要两种隐喻:一种是自上而下的隐喻,把思想映射于神经元群上;另一种是自下而上的隐喻,用来解释思想如何由那些看起来是杂乱无章的神经元集群产生的。

6、确实,我们的文明将在终极的意义上“与造物主比赛”:它正在进化一种比地球上现存的更高明的智能。对于我们来说,有必要变成为一个思虑缜密的造物主,明智地对待世界及其脆弱的本性,敏感地注意到为了站稳脚跟需要做些什么,从而来有效地防止倒退,使我们称之为文明的木屋不至于崩溃。

《暗淡蓝点——展望人类的太空家园》

作者:卡尔·萨根(美)

成书时间:1994年

推荐版本: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作者简介】

见《布鲁卡的脑——对科学传奇的反思》。

【内容提要】

“暗淡蓝点”是萨根首创的名词,指的是从太空中遥望的地球。《暗淡蓝点》一书是萨根60岁那年出版的,其内容的核心关系到人类生存与文明进步的长远前景——在未来的岁月中,人类如何在太空中寻觅与建设新的家园。本书宛如一部纵贯往昔与未来的史诗,包含着大量扣人心弦的精彩故事。

本书共分二十二章,用讲故事的方式介绍空间天文学兴起后太阳系研究的新进展。人们所在的太阳系里天体众多,事故频繁。1994年的彗木碰撞(即苏梅克-利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在全世界引起轰动。回溯6500万年前,很可能有一颗直径仅约10千米的小行星撞上地球,导致全球生态环境的巨变,使当时称霸世界的恐龙灭绝。这些事件提醒人们,近地小行星和彗星是对地球和人类的潜在威胁。此外,地球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枯竭,以及从长远来说太阳的有限寿命,都促使人们认真考虑在太空中寻觅与建设新家园的艰巨历史任务。

本书围绕这个主题,用新颖精彩的资料和生动诱人的文字,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全书首先回顾了历史上有关人类在宇宙中地位的种种观念,接着根据20世纪中叶依赖空间探测的成就对太阳系作了全方位的考察,然后评估了将人送入太空的种种理由,最后是作者本人对未来太空家园的长远展望。书中还谈到寻找外星人,作者写道:“发现地外智慧生物有可能使我们这个争吵不休和存在分歧的行星团结起来,是我们人类值得庆祝的大事,也是自古以来探求我们在宇宙中地位的一个转折点。”所以说,这是一部科学的未来学的书,以科学的事实和理论展望人类的太空家园。作者在序言中提到郑和,说明无论是哪一种文化下都难以抑制人类探索新领域的冲动。作者以漂泊者为题开篇,一开始就说明从远古以来人类就是漂泊者,探险与开发是人类共有的天赋。就现有的知识而言,太阳系中还很可能只有地球上有生命和人类的存在,在别的行星卫星上连微生物也没有找到。从长远来看,人类还将要漂泊得更远。

他说,现在的人们都是漂泊者的后裔,人们的祖先经历了不同寻常的艰辛,从非洲的某个干燥河谷中走出来,如今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有人类的踪迹。事实上人类定居的日子,比起漂泊的岁月简直是微不足道。而很有可能就在最近几百年中,部分人类后裔将再次漂泊,这次漂泊的地方不再是辽阔的大地而是浩瀚的太阳系和整个宇宙。

作者说,如果把地球看作我们的空间飞船,那么它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而且如果人们没有愚蠢地毁灭自己的话,那么总有一天,无论人们多么的不情愿,无情的太阳终将把人们的子孙后代逐出这个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或许现在提起这件事还为时过早,因为太遥远到数亿年的时光后发生的事,谁又肯定呢?无论如何,我们都需要科学及其相关技术作为坚实的后盾。照这样看来,即使定居的生活发展了文明,人们迟早还要去那令人望而生畏的宇宙漂泊,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然而,更加现实的是,不期而至的天外来客以及日渐膨胀的人口压力需要我们做出决策。作者以科学发展的历程为依据,叙说地球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以来的一切遭遇、现状以及可能发生的未来。他认为现代社会文化科学已经有了极大的发展,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幸福,科学发展到今天,其附带而来的强大技术,在很多人眼里恐怕已经和巫术差不多了。技术似乎无所不能,在电脑发明之前没人会疯狂地认为我们生活在矩阵(电影MATRIX)中,而现在可能有不少人在为此疑神疑鬼。这新巫术虽然功能强大但并没有取得和原来的巫术同等的地位,这好像不太公平,但这正是人类文明的进步体现。在古代对知识和神谕拥有解释权的是特殊的僧侣阶层,那是真正的禁区。而科学的殿堂没有形式上的禁入通知。只要我们愿意睁开眼睛来看看这科学新世界,谁又能说这不是传说中的圣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