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尼葛洛庞帝(Nicolas Negroponte),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兼媒体实验室主任,数字化生活方式杂志《连线》的资深专栏作家,西方媒体推崇他为电脑和传播科技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
尼葛洛庞帝曾经担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并于1968年创立了麻省理工学院建筑机械研究组。此后,他还同时担任了耶鲁大学、密执安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客座教授。1980年,尼葛洛庞帝担任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在荷兰召开的“日常生活中的计算机”会议组委会主席。1982年,又应法国政府邀请,担任“个人计算机与人类发展国际中心”执行主任。尼葛洛庞帝还是支持信息与出版新技术的风险基金的特别总合股人。1996年,尼葛洛庞帝被《时代》周刊列为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未来学家。在他的作品中,《数字化生存》一书描绘了数字化科技给当今的工作、生活、学习、娱乐等各方面带来的冲击,为当前社会步入数字化生活提供了指南。尼葛洛庞帝的其他主要著作有:《建筑机械》、《柔性建筑机械和计算机对设计及建筑的支持》等。
【内容提要】
《数字化生存》共分为三部分。在第一部分作者讲述了比特时代的特点;在第二部分作者构想了他的完美的人性化界面;第三部分讲了数字化生存的状态。
作者指出要了解“数字化生存”的价值和影响,最好的办法就是思考“比特”和“原子”的差异。认为传统的世界贸易由原子之间的交换组成。以矿泉水为例,我们用缓慢、辛苦而昂贵的方式,耗费很长时间,把大量笨重而缺乏生气的“质量”,也就是“原子”运送到千里之外。经过海关的时候,你需要申报的是原子而不是比特。即使是采用数字录音方式制作的音乐,都以塑料光盘(CD,Compact Disc)的形式发行,无论包装、运送还是库存上的成本,都相当可观。但这一切都在发生急剧的变化。过去,大部分的信息都经过人的缓慢处理,以书籍、杂志、报纸和录像带的形式呈现,而作者认为,这很快将被即时而廉价的电子数据传输所取代。这种传输将以光速来进行。在新的形式中,信息将成为举世共享的资源。作者断言,从原子到比特的飞跃已是势不可当、无法逆转。
比特究竟是什么?作者认为比特没有颜色、尺寸或重量,能以光速传播。它就好比人体内的DNA一样,是信息的最小单位。比特是一种存在(being)的状态。他指出比特一向是数字化计算中的基本粒子,过去人们极大地扩展了二进制的语汇,使它包含了大量数字以外的东西。当所有的媒体都数字化以后,由于比特毕竟还是比特,人们会观察到两个基本的然而却是立即可见的结果。第一,比特会毫不费力地相互混合,可以同时或分别地被重复使用。声音、图像和数据的混合被称作“多媒体”(mu1ti-media),这个名词实际上是指混合的比特。第二,一种新形态的比特诞生了以后,这种比特会告诉你关于其他比特的事情。它通常是一种“信息标题”(header),能说明后面的信息的内容和特征。它开创了无穷的可能性,前所未有的节目将从全新的资源组合中脱颖而出。
作者预言数字化是迈向成长的通行证,数字不可避免地会对社会各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数字世界从本质上说可以不断升级。与过去的模拟系统相比,数字系统可以不断地、有机地发展和改变。为了更加形象地说明这个问题,作者举例说,“升级”(upgrade)这个词本身就带有数字化味道。人们越来越习惯于让计算机系统升级,获得更好的显示效果,内置更完美的声音,并期待软件有更上乘的表现,而不是原地踏步。在数字化时代,作者认为数字电视才代表电视技术升级的未来方向。一旦数字化电视出现,开始以最通用的形式——比特放送(bit radiation),来开创新的局面,电视就变成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媒体。我们将开始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发现许多更有创意的也更迷人的新应用。除非“比特警察”出来挡路。比特还带动了多媒体的产生。多媒体一方面代表新的内容,一方面也代表用不同的方式来看旧内容。多媒体即是本质上互动的媒体,随着比特数字通用语的出现而产生。同时,它也与计算机成本降低、威力增大和呈爆炸式增长的局面息息相关。但每当新媒体诞生时,都必然会出现这种新瓶装旧酒的现象。
在作者看来,数字化还会改变大众传播媒介的本质。作者说,“推”(pushing)送比特给人们的过程将允许大家(或他们的电脑)“拉”(pulling)出想要的比特的过程。全球的信息公路都是它广大的市场,顾客则是大众和他们的电脑代理人。这个数字市场真的存在吗?答案是肯定的,但这个市场只有当人们改进了人和电脑之间的界面,使得人与电脑的对话就像人与人之间的谈话一样容易时,才会真正出现。
既然数字化生存已经对社会产生了影响,那数字化生存应该是一种什么状态呢?作者在接下来对这个问题的解释中,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文关怀意识和对人机界面的美好憧憬。
作者指出,电脑并不复杂,数字化生存也并不辛苦。计算的发展速度飞快,特别是人们获得了足够的成本低廉的计算能力时,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将其用来改进人与电脑的双向交流。界面应该设计得像人一样,而不是像仪表板一样。未来,今天我们所谓的“代理人界面”将崛起成为电脑和人类互相交谈的主要方式。在空间和时间的某些特定位置上,比特会转换为原子,而原子也会转换为比特。无论这种转换是通过液晶传输还是语音发生器实现的,界面都将需要不同的尺寸、形状、颜色和语调,以及其他五花八门的能够感应的东西。电脑会掌握每个用户的绘图风格,电脑绘图会表现出每个人的风格,用户和电脑之间是“心有灵犀”的互动。虚拟现实背后的构想是,通过让眼睛接收到在真实情境中才能接收到的信息,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更重要的一点是,你所看到的形象会随着你视点的变化即时改变,这就更增强了现场的动感。作者说,当我们拥有了威力强、成本低的电脑时,虚拟现实技术就有可能成为一种满足消费者娱乐目的的媒介。作者还期待着关于电脑视觉的研究和应用能使这种利用眼睛作为输入装置的异乎寻常的媒介的出现,进而,人们也将能通过声音把我们的希望传达给机器。有些人会表现得像教官一样来教导他们的电脑,另一些人则会用理性的声音。作者说,可以肯定的是,声音将会成为你和你的界面代理人之间最主要的沟通渠道。
作者在谈到数字将会变得更为人性化时,他想像能设计出一个知识丰富的界面代理,它不仅了解事物,而且了解你和事物的关系。也就是说,这部电脑应该有双重特长,就像厨师、园丁和司机会运用他们的技能来迎合你在食物、园艺和驾驶方面的品味和需求一样。他认为,界面代理不仅更具人性化,而且更具个性化。我们的界面却将会出现形形色色的种类。由于大家各有不同的信息偏好、娱乐习惯和社会行为,你的界面会有别于我的界面。大家在巨大的数字生活调色板上,各取所需。
在人们纷纷争论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差别时,作者却认为,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后信息时代。在后信息时代中,在数字化生存的情况下,大众传播的受众往往只是单独一人。人的个体性更加突显。真正的个人化时代已经来临了。我就是“我”,不是人口统计学中的一个“子集”。在后信息时代,人们的交往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都会发生大的改观。后信息时代将消除地理的限制,数字化的生活将越来越不需要仰赖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在数字化的生活中,电子邮递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对我们的工作和思考方式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现代电脑模拟技术已经能够创造出“微观世界”(micro world),孩子们在里面可以在游戏的同时探索极其复杂的原理,寓教于乐又有了新的方式。作者认为,电脑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习和认知类型截然不同的孩子。电脑使从动手做事中学习变成了一种原则,而不是特例。长此以往,能够在互联网络上投入时间与智慧的人将会越来越多,互联网络也将变成一个人类交流知识与互助的网络。工作与游戏之间的中间地带会变得异常宽广。数字化高速公路将使“已经完成、不可更改的艺术作品”的说法成为过去时。电脑和艺术能表现得相得益彰,因为在这两个领域中,艺术作品的表现、传播和体验都能在技术上很容易地融合在一起。
在文章的结语中,作者指出,每一种技术或科学的馈赠都有其黑暗面。数字化生存也不例外。当我们日益向数字化世界迈进时,会有一群人的权利被剥夺,或者说,他们感到自己的权利被剥夺了。作者设想,未来10年中,我们将会看到知识产权被滥用,隐私权也受到侵犯。我们会亲身体验到数字化生存造成的文化破坏,以及软件盗版和数据窃取等现象。最糟糕的是,我们将目睹全自动化系统剥夺许多人的工作机会,就像过去工厂被改头换面一样。很快地,白领阶层的工作场所也会全然改观。工作上的终身雇佣观念已经开始消失。数字化生存有其内在的缺陷,电脑没有道德观念,因此也解决不了像生存和死亡的权利这类错综复杂的问题。但是不管怎样,作者仍然坚持认为,数字化生存的确给了我们乐观的理由。我们无法否定数字化时代的存在,也无法阻止数字化时代的前进,就像我们无法对抗大自然的力量一样。数字化生存有四个强有力的特质,将会为其带来最后的胜利。这四个特质是:分散权力、全球化、追求和谐和赋予权力。
作者有关数字化的预言,已被今天全球的数字化浪潮所证明。宽带接口越来越多,液晶屏幕无处不在,数字化已经成为全球的方向。数字化的变革全面影响到我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娱乐方式。作为主要信息载体的数字化时代,不会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和大量的信息资源,将成为数字化时代的文盲。因此,信息素养——信息时代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这样一个文化视野中的新概念正在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围绕信息素养的讨论,也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数字化生存已经成为人类无法选择的生活方式,适应数字化生存新环境,则成为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生存能力,成为每个社会成员能否进入信息时代的“通行证”。就像我们只能接受计算机成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一样,我们所能作的就是不断调整人与机器的关系,去创造在新的生活方式中所需要的新的情感与价值认知。
但是,正如作者并没有对数字化生存盲目的崇拜,数字化生存同样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深思。一股思潮认为无论数字技术的狂人们如何鼓吹理性的巨大胜利和还是未来学家做出种种神奇的预言,数字化生存终究不是令所有人欢悦的景象。数字化生存的荒诞在于:“数字化生存”的鼓吹者在描绘一个我们无所不能的自由前景时,却剥夺了人们选择拒斥数字化生存的自由。数字化生存的荒诞表现在进一步加深了人性的异化危机。数字时代、或称作后工业时代,这种技术对人性的挤压并没有得到稍许的缓减,相反日益严重与迫切。数字化生存的荒诞还表现为技术主宰的文明日益超越人类的控制,而拥有了不可遏制的自主发展特点。数字化生存还刺激人们陷于一种对新奇的无休止的迷恋。数字化时代的物质的生产与创造显得更加随心所欲,工业化大生产灭绝了手工制造的同时泯灭了消费者的个性,而数字化的所谓个性化产品设计则以一种低廉的方式重新满足了人们的个性化要求。问题也由此产生,人们对新奇产品的无休止的迷恋与追寻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从数字化过程具体塑造的硅化自然(包括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数字化产品)的合法性或者说合理性来看,数字化很可能塑造出一个非理性的世界而非他所标榜的科学、理性的世界。
作者总结说,在我们的生活中科技从来都不是万能的,数字化也不可能决定未来社会的一切,如同工业社会所完成的工业化并不能代表那个时代的一切一样,还需要道德、价值、思想构成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数字化时代的数字也无法成为未来人们生活中的惟一,生命的诺亚方舟不管在哪里航行,指路的航灯都必须永远照亮,否则空寂的神殿将又响起魔鬼撒旦的声音,文明的心灵会落满灰尘,数字时代的法律伦理,道德水准更是要生活在其中的人必须思考的,没有正确世界观的人是恰恰会成为最愚蠢理论的蹩脚俘虏。
精彩语录
1、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
2、过去,大部分的信息都经过人的缓慢处理,以书籍、杂志、报纸、和录像带的形式呈现;而这,很快将被即时而廉价的电子数据传输所取代。这种传输将以光速来进行。在新的形式中,信息将成为举世共享的资源。
3、比特不能吃,在这个意义上比特无法解除饥饿。电脑没有道德观念,因此也解决不了像生存和死亡的权利这类错综复杂的问题。但是不管怎样,数字化生存的确给了我们乐观的理由。我们无法否定数字化时代的存在,也无法阻止数字化时代的前进,就像我们无法对抗大自然的力量一样。数字化生存有四个强有力的特质,将会为其带来最后的胜利。
4、后信息时代将消除地理的限制,就好像“超文本”挣脱了印刷篇幅的限制一样。数字化的生活将越来越不需要仰赖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现在甚至连传送“地点”都开始有了实现的可能。
5、但是我的乐观主义更主要地是来自于数字化生存的“赋权”本质。数字化生存所以能让我们的未来不同于现在,完全是因为它容易进入、具备流动性以及引发变迁的能力。今天,信息高速公路也许还大多是天花乱坠的宣传,但是,如果要描绘明天的话,它又太软弱无力了。数字化的未来将超越人们最大胆的预测。当孩子们霸占了全球信息资源,并且发现,只有成人需要见习执照时,我们必须在前所未有的地方,找到新的希望和尊严。
《魔鬼出没的世界——科学,照亮黑暗的蜡烛》
作者:卡尔·萨根(美)
成书时间:1996年
推荐版本: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作者简介】
见《布鲁卡的脑——对科学传奇的反思》。
【内容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