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乍看之下,7岁的陈小华(假名)是每个教师眼里的好学生。他上课十分文静,不像其他学生一样淘气、喧哗,也不会和旁边的同学说悄悄话。但问题是,老师发问时他也一句话不说,就连个“是”或“不”,也不吭一声。
刚升上小学一年级的陈小华,在上学前并没有这样的行为,而且他放学后回到家也会和家人交谈,只有在学校时才会一个字也不说。
陈小华的老师面对这种情况不知该如何是好。他的父母接到老师的投诉后,把他骂了一顿,但这反而使他更不愿意讲话。心理学家把陈小华的情况形容为“选择性哑症”。
27.%注意孩子的异常行为(下)%
心理健康学院儿童心理诊疗所专家说,每年到心理健康学院儿童心理诊疗所接受治疗的选择性哑症儿童和拔毛发狂症儿童,各有10人。虽然患有这类病症的儿童不多,但却不容易应付。
489
专家指出,要应付这类问题学生,就必须先和他们建立良好关系。一开始就和他们处在对立的立场,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有时还会把问题变得更糟。
以吴丽丽的情况来说,越是责备她,她就会越觉得没人爱,越反抗,更会利用拔头发来抒发情绪。
她的家人应该协助她控制自己的情绪和举动,例如,帮助她认出她通常会在什么情况下拔头发。如果她是在看书的时候特别常拔头发,那么她就可以尝试在看书时,双手握紧书本,那样就不会有闲余的手去拔头发了;如果她是在看电视的时候拔头发,那她一察觉手抬起来时,可以改为去拿着别样东西,来分散想拔头发的欲望,长久下来,就会养成习惯,不会动不动就去拔头发。
至于陈小华的情况,他是因为语言能力弱,怕被人取笑或讨厌而不敢发言的。
父母和教师也应该让陈小华感觉到他们尊重他不愿意说话的意愿,即使他不讲话,他们还是一样关心他,他并不须要借着听从大人的每个指示,来博取大人的欢心。他的父母和老师也应该协助他通过书写、画画、游戏等其他管道,抒发情感和看法,让他逐渐建立信心。
当陈小华偶尔愿意说话时,父母和老师也应该给予他鼓励,并仔细聆听他想说些什么。
在设法开导问题儿童的时候,家人和老师不应该过于将集中力放在问题上面,不该每次提到这个孩子,就提起490心理健康
他的问题。他们应该多谈谈这个孩子的其他方面,例如他的长处,或是他感兴趣的其他课题。
想扮演辅导者角色的人,最常犯的错误就是自己的情绪受到影响,无法冷静解决问题,反而和当事人起冲突。
老师或家长想扮演辅导者的角色之前,必须先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
28.%戒药瘾与戒烟戒酒一样困难
一般人只需要服用一两颗安眠药,就可以入睡。可是有一位妇女却每天得服用约50颗安眠药才能入睡。
李太太(假名)因为婚姻出现问题,心情烦躁,在六年前开始依靠安眠药来入睡。由于她经常服用安眠药,她的身体对药物产生越来越强的耐受性,渐渐需要服用的分量也就增加。她对药物越来越依赖,导致上了瘾。
有不少病人像李太太那样,吃药吃上了瘾。
医生说,安眠药滥用者往往本身有一些心事或压力,无法入睡而开始服用安眠药的。安眠药使他们容易入睡,感觉昏昏沉沉,暂时忘记烦恼,因此有的病人就增加分量或甚至在白天也服用安眠药。也有不少安眠药滥用者是前酗酒者;咳嗽药上瘾者则很多是前嗜毒者。
这些滥用药物的人喜欢服用药物后那种飘飘然的感觉。那些前嗜毒者知道法律很严厉对待嗜毒者和贩毒者,因此他们改用他们视为比较不会涉及法律问题的咳嗽药,来达到同样的目的。
491
有的酗酒者则是为了想戒酒,改用别的方式让自己麻醉,因此反而对安眠药上瘾。
被滥用的咳嗽药水,通常是含有可待因(Codeine)的那种。可待因取自鸦片(Opium)成分,是一种轻微的麻醉药,这种药服用多了会让人产生飘飘然的感觉,长期服用,会令人上瘾。
病人在麻醉自己后,记忆力会受到影响,神志也不很清醒,因此可能会做出一些傻事,例如滥交、口不择言得罪人,有的女病人在购物时忘记交钱就离开,被商店认为在偷窃,惹了不少麻烦。
安眠药会抑制脑部的功能,如果服用多了,脑部控制各器官的功能会受损,头脑甚至可能忘记提醒身体要呼吸。
含有可待因的咳嗽药水的购买是有严格规定的。但是,滥用药物的病人为了得到大量药物,会在同一天内去看多名医生,或是每几天去看不同的医生。这么一来,一个病人可以一次过拥有极大分量的药物。
滥用药物的病人大多数介于20~40岁之间,并且是工作人士,因为买大量药物所须的费用相当昂贵。
他们经常是因为觉得花费很大承受不起,因此来求医,希望戒掉药瘾。
药瘾者要戒瘾,是和酗酒者或嗜毒者要戒酒戒烟一样困难的。
492
心理健康
安眠药的戒法和戒酒相似,并不可以一次过,得慢慢将分量减少。这是因为头脑已经习惯长期被压抑,突然把所有的抑制剂除去,头脑会变得过度活跃,会引起癫病发作。如果直接让他们停止服用安眠药,病人会因癫病发作而死。
至于咳嗽药水上瘾者,则可以直接让他们停止服用咳嗽药水。医生也需要利用其他药物来治疗病人的戒断综合征。
其实最重要的是解决病人潜在的心理问题,是否能够完全戒掉药瘾,经常得靠病人的意志力。有的人一两个星期内就能够戒瘾,有人则几年都无法戒掉。
他说:“前来心里健康学院寻求治疗的病人,并不都是要完全康复的。有的病人只是想要减少所需药物的分量,以更省钱。”
许多病人也会欺骗自己,自以为随时都戒得了的,其实他们是很难受的,也需要专业协助。有一名病人还告诉医生说,“医生你不用担心,我随时都戒得了,我已经成功戒了50次。”
29.%不经意中摆脱精神衰弱(上)
当你越觉得自己神经衰弱,越想通过人为的努力消除症状时,反而越发固定了注意力,症状越重。此时,不把注意力集中于这些症状,不去有意识地直接消除症状,反而比较容易摆脱症状。有些人一碰到头疼、失眠、记忆力493不好等症状,就无端怀疑自己患了神经衰弱,整日忧心忡忡,给学习、工作带来很大影响。
其实,是否患上神经衰弱症,一般需由医生诊断,如确实为此症,也不必过分痛苦。下述方法可以帮你摆脱神经衰弱带来的烦恼:
衰弱症可以治愈
首先应认清,神经衰弱症是可以治愈的,绝不是什么绝症,也不会变成精神病。尽管自觉脑力不济,实际上照样能应付日常生活及一般工作和学习,不会造成精神残疾。应将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可能分清。消除引起神经衰弱的情绪紧张,减轻心理压力。
比如,希望自己精力充沛,永无疲劳,但实际上自己精力学习和工作压力已经超负荷了,这时应该休息为妙了。不要为脑力下降而焦虑,必要时需降低自己的奋斗目标,干任何事都要量力而为,要把目标确定在自己能充分发挥潜能,而又不导致精神崩溃的限度。
许多事情是受很多因素制约的,其中大部分并非人力所能克服,只要做自己想做的,不能要自己想要的。只要自己努力去做了,就应感到心安理得。试问。从古到今谁又能事事做到心想事成呢?
寻找原因消除病根
患神经衰弱的人,首先要认识到症状是—种信号,它告诉你:“大脑太累了,压力太大了,需要休息调整。”
494
心理健康
这时,想一下子消除症状肯定是无济于事的,应该先冷静地分析这种情绪紧张和心理压力来自何方。
从表面上看,神经衰弱确实影响了学习和工作,可实质上它及时地停止了你超负荷运转,使你暂时摆脱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获得一个休整、喘息的机会。同时也使你获得了一次直接面对痛苦,甚至设法超越痛苦的机会。有许多人就是从神经症的痛苦和束缚中彻底解脱出来,成了一个全新的、富于创造性的、能够释放全部潜能的人。
30.%不经意中摆脱精神衰弱(下)
分散注意力
有患者想通过人为的努力直接消除神经衰弱的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烦恼等。但往往人为的努力难以奏效,反而越发固定了注意力,越想努力消除,症状越重。相信患者对此一定体会很深。要想打破这种恶性循环,需做到:
1)不把注意力集中于这些症状。
2)不去有意识地直接消除症状。
实现上述两点的唯一办法就是行动,带着症状去做事,可以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因为神经衰弱不是精神或体力的残疾,所以总有能做的事,如打扫室内卫生、买菜购物、看自己喜欢的电影和书籍、欣赏音乐、给朋友写信等等。
惟一的要求就是不想病、不谈病,带着痛苦找事情495做,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做一些比较消耗体力的、不太费脑筋的、自己喜欢的、收效很快的事情。长此坚持下去,神经衰弱的苦恼会在不知不觉中消逝。
改善睡眠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注意生活有规律。
晚饭不宜过饱,临睡时不要进食,不饮用具有兴奋作用的饮料,不要进行大运动量的体育锻炼,不听节奏感太强的音乐等,不睡觉时尽量不进入卧室,没有睡意不上床。
有些病人害怕失眠而提早就寝,或由于失眠而导致晚起,均是不可取的。耍认识到睡眠是一个自然过程,是生理现象,是由生物时钟决定的本能现象,人为的努力不但无法奏效,而且越是为入睡焦虑,大脑皮层越兴奋,越难以入睡。
而每当你下决心不睡,希望能熬个通宵时,却偏又睡意绵绵。所以,人应该顺从自然,不要强迫自己赶快入睡。以躺着就是休息的态度对待睡眠。
31.%过度疲劳十大危险信号(上)
没有压力,无事可做,也会出现头痛、乏力、失眠、食欲减退。
压力是生活的一部分,儿童面对学业的压力,成年人面对工作压力,老年人面对健康的压力。适度的压力,使人有进取心,挑战感,生活中充满惊喜,压力变成动力。
496
心理健康
同样的,压力使人紧张,心理冲突过大,产生挫折感,压力变成阻力。
完全没有压力也不可以,如退休症候群,刚刚退休,无事可做,出现头痛、乏力、失眠、食欲减退等不适现象。
压力的大小因人而异,某件事对某些人是负面压力,对另一些人可能是正面压力。即使是负面压力,由于个人经验、能力、价值观不同,压力大小也不同。
压力致过度疲劳会造成突然死亡
压力对人体的危害:
1)压力危害人体原理。压力引起应激反应过度,或长期处于应激反应状态中,通过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等,引发躯体损伤。
2)压力的常见症候群。心血管系统:心悸、胸闷、头痛;呼吸系统:哮喘、换气过度;消化系统:便秘腹泻、腹胀腹痛;骨骼系统:躯体疼痛;生殖系统:月经失调、性功能减退,尿频;皮肤系统:秃头、搔痒、多汗;免疫系统:容易感冒、感染、肿瘤。另外也会引起精神障碍,焦虑,烦躁,恐惧,抑郁,失眠。更严重的是,压力导致过度疲劳,引起急性循环系统障碍,精神紧张,造成突然死亡的现象。
32.%过度疲劳十大危险信号(下)
中医如何舒解压力?
497
1)心理保健
现代人的压力多由精神紧张,情绪不良所致,因此要求减少欲望,保持心平气和。中医认为情绪舒发有度,当喜则喜,当怒则怒,及时而不太过是养生之道。相反的“未事而先迎,既去而尚多留恋”最伤身。
2)作息要有规律
人与自然相通,人体的阴阳随日夜变化,因此古人相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代人睡眠不足,长期缺睡,成为伤害健康的主要原因。由于器官动有一定规律节奏,长时间进化所形成的生活方式有了一定的规律,保持器官的条件反射和节奏,起居有常。如果长时间反常的生活方式,健康就受损。
3)饮食均衡
中医学认为,五谷杂粮,蔬果肉类,内含五味(酸、苦、甘、辛、咸)精华,均衡摄取,五脏功能平衡,人体机能才健康。此外,食物要多样化,越丰富越好。但,不是暴饮暴食,以免身体肥胖,随之而来糖尿病、高血压及冠心病。
4)劳逸结合
劳作后,微微出汗,略感疲劳,休息后就可恢复体力;不要过度劳心、劳力与房劳。相反的,好逸恶劳,不做运动,会耗伤正气。所谓久卧伤气,久坐伤肉。
5)自我调理
498
心理健康
办公室人员长时间在冷气室工作,因工作压力造成身体不适,可通过穴位自我按摩和导引法来调理。
自我按摩是用拇指腹按压双侧内关穴和合谷穴;导引法则是坐在椅子上,全身放松,双手下垂,去除杂念,意守丹田,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凹陷),每次运作5分钟。
6)及时调理
压力引起的不适,不外为机能亢进和减退。中医认为是气血不足,阴阳失调。使用中药调理,阴阳平衡气血通,就可减轻压力。机能亢进,多为热症,实症。用泻法。而机能减退,多为虚症,寒症。采用补法。调补有虚实寒热之分,最好在中医指导下进补。
过度疲劳十大危险信号:
1)30~50岁的人,大腹便便,是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的标志。
2)每次洗澡大量脱发。
3)频频去洗手间,排泄次数多于常人。
4)性功能减退,中年人出现腰痛。
5)记忆力减退,开始忘记熟人的名字。
6)计算能力越来越差。
7)做事经常后悔,易怒,烦躁,悲观,难控情绪。
8)注意力不集中。
9)睡眠时间越来越短,醒来仍疲劳。
499
10)经常头痛,耳鸣,头晕,检查也没结果。
33.%压力越大肚腩越大
美国一项实验彻底颠覆了“心宽体胖”这句话。因为最新研究显示,压力过大可能会使小腹越来越大,爱美的女性可得千万当心。如果身材苗条的女性所承受的压力过大,腹部脂肪囤积也会跟着直线上升。因此想要保持魔鬼般的好身材,心情最好还是得放轻松。
研究人员目前还不清楚究竟腹部脂肪的囤积是因压力而起,还是有其他的原因所致。不过,根据实验结果显示,在健康的妇女身上,就算她们其他部位的可体松分泌在正常的范围之内,而且体重也在正常范围之内,但若心理压力过大,其腹部的可体松分泌就会增加,而导致脂肪囤积。可体松的分泌由肾上腺素所控制。
身体健康警讯
腹部脂肪的增加可能是身体健康的警讯,因为小腹越来越大会增加身体其他部位发生病变的风险,如心脏病和糖尿病等。苗条女性若小腹胖得不成比例,那就得特别注意。
身材苗条的妇女比较不能适应压力,而且也较易引发负面的情绪。
身材苗条妇女的腹部脂肪可能是压力过大和荷尔蒙分泌失调所造成的,而体重过重妇女的腹部脂肪则是导因于肥胖。
500
心理健康
腹部脂肪的囤积可能导因于基因、抽烟、运动和饮食,艾波尔的研究把压力也列为小腹肥胖其中的一个因子。
34.%战胜精神压力预防百病缠身
精神压力是生活中一部分,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论是处理平常的事情,还是与人交往或应付各种要求,大人小孩都可能面对精神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