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粘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1942年7月3日
[鉴赏]
这是戴望舒在日寇的铁牢中写下的一首情真意挚的诗篇。
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深情地抚摸祖国的土地,心中充满忧愤,他看到的只是烟云和炮火、灰烬和泥血。手掌掠过无数的江山,感到的却是寒冷、荒芜和寂寞。但同时,诗人也用一种明朗的语调,以热诚而朴素的诗句歌唱那“辽远的一角”:那里没有阴暗和血污,而是充满了温暖、光明的蓬勃生机。只要有这坚固而美好的一角,中华就有了新生的希望。此时戴望舒诗歌的内容同前期产生了根本变化,他反映的生活和感情同时代、人民与革命有了更广泛、更密切的联系。
诗人运用了超现实主义的方法来展现最现实的情感。他展开的是一个想像中的感觉世界,种种意象流动组合。前半段的抒情以意象流展开,后半段以意象群抒情,运用扩展与凝聚相结合的视点,表明情感的奔放与收拢,使这首诗的抒情具有变幻多姿的风格。
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损”却仍然要摸索祖国“广大的土地”,触到的只是“ 血和灰”,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阴暗”之中。第二部分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有为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地的中国”的土地发出了深情赞美,写沦陷区的阴暗,则从实处用笔,用一幅幅富有象征的小画面的缀连,抒写解放区的光明 ,侧重于写意,用挚爱和柔情抚摸,加之一连串亲切温馨气息的比喻。使诗篇透现出和煦明媚的色彩,可以说这首诗即是诗人长期孕育的情感的结晶,也是诗人在困苦抑郁中依旧保持着的爱国精神的升华。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并不回避直接抒发和对事物进行直接评价的陈述方法,但思想情感的表达,主要还是通过形象的构成来实现,且通篇的形象几乎都是自然之物,而背后却有着强烈的政冶色彩。从本质上说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与其他政治抒情诗不同的是诗人将自己的政治情怀寄寓于自然之物的描写中,所以显得具体而有深意。
(刘洪文)
血字……………………………殷夫
血液写成的大字,
斜斜地躺在南京路,
这个难忘的日子——
润饰着一年一度……
血液写成的大字,
刻划着千万声的高呼,
这个难忘的日子——
几万个心灵暴怒……
血液写成的大字,
记录着冲突的经过,
这个难忘的日子——
狞笑着几多叛徒……
“五卅”哟!
立起来,在南京路走!
把你的血的光芒射到天的尽头,
把你刚强的姿态投映到黄浦江口,
把你的洪钟般的预言震动宇宙!
今日他们的天堂,
他日他们的地狱,
今日我们的血液写成字,
翌日他们的泪水可入浴。
我是一个叛乱的开始,
我也是历史的长子,
我是海燕,
我是时代的尖刺。
“五”要成为报复的枷子,
“卅”要成为囚禁仇敌的铁栅,
“五”要分成镰刀和铁锤,
“卅”要成为断铐和炮弹!……
四年的血液润饰够了,
两个血字不该再放光辉,
千万的心音够坚决了,
这个日子应该即刻消毁!
[鉴赏]
《血字》写于1929年五卅运动发生四周年之际,其间又发生了惨烈的“四?一二”政变,因而诗人的心里满蕴着刻骨的悲痛和仇恨,这在诗中都有极为充分的表现。“血字”在这里无疑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诗中说“血液写成的大字,斜斜地躺在南京路”。其实,它们更深深地刻在诗人的心中。在诗的前三节,这一奇特壮丽、贴切准确的艺术形象被重复、演化、强调,既充分体现出悲愤情绪中凝聚的坚定力量,又简洁地概括了时代背景及事件经过,同时又造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感。在其后的四节里,诗人向着全世界发出了历史性的宣言和诅咒,诗的情感基调在此变得高亢、激昂。并且,诗人不断改换人称,由“你”到“他”、“他们”又到“我”,使感情的抒发趋于复杂、多样,也使得全诗的风格在高亢中见出醇厚来。诗的最后一节可视为全诗的余韵,诗人的心在血的熔炉中涅槃更生了,于是诗人说:“这个日子应该即刻销毁!”这首诗本是诗人为纪念“五卅”运动而作,但诗人的纪念却是为了更快地忘却它,以便在新的一天踏上新的征程。纪念与忘却的辩证关系让我们不禁想到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先生的这篇文章正是纪念以殷夫、柔石为代表的“左联五烈士”的。那时候,诗人的血已经流进了历史的长河中。
(刘洪文)
别丢掉……………………………林徽音
别丟掉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现在流水似的,
轻轻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在松林
叹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存着那真!
一样是月明,
一样是隔山灯火,
满天的星,
只使人不见,
梦似的挂起,
你向黑夜要回
那一句话——
你仍得相信
山谷中留着
有那回音!
[鉴赏]
林徽音(1905—1955),福建闽侯人,生于浙江杭洲。1928年开始在《新月》月刊发表诗作,侧身于新月派诗人之列。曾任教于东北大学建筑系,清华大学建筑系。
本诗是林徽音为纪念徐志摩去世四周年而作的。写诗是林徽音的副业,“灵感一至,妙手得之,然后便束之高阁;朋友们不向她索稿,她是轻易不发表的”30年代中期是林徽在音诗歌创作最为丰富的时期,这正好是现代主义诗潮猛烈冲击新月派诗美理论并使其流派内部分裂、瓦解的巅谷时期,林徽音以自己独特的艺术实践加入了这一时代的潮流之中。
这首诗感情的核心是对已逝感情的珍视,诗人通过多重意象来构筑这份感情的层面,又用情感线索将这种种紧密地穿缀起来,集成一幅迷人的画面,在丰富的画面中淋漓尽致地表达思念的情结。诗的前七句抒发的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情怀,“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是直接述情,也是诗歌情感线索的发端。尽管“热情”已经时过境迁了,但它没有消逝反倒“流水似的”在悄无声息扩展着, “在幽冷的山泉底”有它的留痕,“在黑夜”有它的踪影,“在松林”有它的声息,在这些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景物描写中扩展和丰富了所述情感的内涵。明月依旧、隔山灯火依旧、满天的星星依旧,只是物事人非,那些一如既往存在的景物也如梦幻般地失去现实的本真,这里抒情主人公以我观物,万物皆著我的色彩,不可重复的过去,只留下无所寄托的情感。后面三句由上文对倾诉对象的劝谕转而对其假设,是直述情感的假设,情感线索由发端到发展而进入高潮,“你向黑夜要回那一句话—— 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极鲜明地体现了生者对于死者至死不渝的怀念。
这首诗是以心理独白作为内容和构造形式依据,其中似乎包含着“我”与“你”的诉说因素,但这种诉说不是对话,只是“我”内心独白的一种称谓,经由感情线索连缀的是一个个含蓄蕴藉的意象,诗人用饱含诗意的画面和隐喻的手法表现了热切执著的爱,整个诗作充满着形式多样、层次丰富的意象,由于情感的表述与文学手段的充分运用完整地结合在一起,使得有限文字,负载了更为丰富、广泛的情感内容,也使这种怀人的情感,超越了一般怀人作品那种外在的沉重,哀怨的时候持有似水的宁静,热烈的时候又不失矜持,成为不乏深刻的诗意情感。诗中还具有暗示性叙事的内涵,由于诗人对情感进行了高度的诗化处理,作为诗歌素材的故事以一种情绪氛围通过暗示性叙述表现出来,而情感表达本身也自然成为构成这种情绪氛围的一个因素,它以有意淡化的哀愁来突出执著的信念,从而使诗人之爱不仅热烈、坚贞,而且比常人多出了一份美丽和想象力,给读者提供了一个解诗的广阔空间:爱情的力量来源于忠贞,只有忠贞的爱情才可以经风经雨,经久弥坚。
回忆是一种抽象的心理活动,诗人用充满视觉意象的语言,向读者传达她心中可见可感的心理活动,和女性特有的源于生命本体的忧郁。诗中比喻巧妙、含蓄,诗人最善于用写景的手法来抒情,以充满意象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自然景物的动态画面,创造情以景生、景以情显的优美的诗歌意境。诗中所流露的情感真挚、细密和纯净,这缠绵执著的呼唤,穿着古典主义的外衣,流露的却又是浪漫主义热情明朗的心绪。在林徽音的身上汇集着多方面的知识和才能,并且所有这些在她那里都已自然地融会贯通,被她娴熟自如地运用在诗歌创作中。能把这明朗率真的浪漫主义,完美地交融在矜持含蓄的古典主义之中,这正是博古通今的林徽音的独到之处。
笑林……………………………徽音
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
和唇边浑圆的漩涡。
艳丽如同露珠,
朵朵的笑向
贝齿的闪光里躲。
那是笑—— 神的笑。美的笑:
水的映影,风的轻歌。
笑的是她惺忪的鬈发,
散乱的挨着她耳朵。
轻软如同花影,
痒痒的甜蜜
涌进了你的心窝。
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
云的留痕,浪的柔波。
[鉴赏]
陈梦家曾说,《笑》“是一首难得的好诗”。诗作所描绘的是一个少女高雅纯洁的笑,这笑“艳丽如同露珠”,是透明的、清新的;这笑向“贝齿里躲,”是轻巧的、温柔的;这笑连她“惺忪的卷发”也散乱了,笑得天真、自然,“轻软如同花影,痒痒的甜蜜。涌进了你的心窝”。
用她的话说“写诗,或可说是要抓紧一时闪动的力量,一面跟着潜意识浮沉,摸索自己内心所萦回,所着重的情感——喜悦、哀思、忧怨、恋情、或深或浅、或缠绵、或热烈……”诗人的艺术感觉,是诗人通过感觉器官,以及内心感觉和感觉想象等心理活动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审美感觉所赖以产生的基础,是感情所赖以发酵的原料。艺术感觉也是诗人发现美、发现诗的惟一渠道。
这首诗的动感很强,诗的意境是静中有动,以优美的想象以及意境的空灵洒脱打动读者。在诗中,笑是本体,露珠、水的映影、风的轻歌、云的痕迹、浪的柔波是喻体。在这一连串的比喻中,笑从视觉渐次转入听觉,凭借视觉与听觉的通感,使笑不仅有了声响,而且具有了形状,从而给人以具体真切的实感。诗人所渲染的美是一种纯粹的美,神圣的美,直达人的情感世界深处。诗的最后,诗人故意化具体为抽象,让喻体事物表意模糊,以带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黄晓娟)
一朵野花……………………………陈梦家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不想到这小生命,向着太阳发笑,
上帝给他的聪明他自己知道,
他的欢喜,他的诗,在风前轻摇。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他看见青天,看不见自己的渺小。
听惯风的温柔,听惯风的怒号,
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
十八年一月大悲楼阁
[鉴赏]
陈梦家(1911—1966),笔名陈漫哉。浙江上虞人,出生于南京。1927年入南京中央大学法律系,开始在《新月》上发表诗作,颇受闻一多、徐志摩器重,为后期新月派代表诗人。1931年大学毕业后赴沪,编辑《新月诗选》,并撰写了长序。曾与徐志摩、方玮德编辑出版《诗刊》。1932年起先后在青岛大学、芜湖中学任教。1934年1月入燕京大学研究生班,专攻古文字学。历任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大、美国芝加哥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52年调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一朵野花》是陈梦家最优秀的诗篇之一,收入其自选诗集《梦家存诗》。全诗共有八行,分两段,每段四行。每行的字数分别为13、13、12、12,13、13、12、12。这样的篇章结构使得全诗显得十分匀称、紧凑,非常充分地实践了“新月”诗派格律诗建设的理论追求。并且又行行押韵,一韵到底,给人以圆融和谐的美感。
这首诗初看有王维“人闲桂花落”式的恬静与淡然,“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的反复出现似可佐证。但实际上却寄托了作者极多的体验与思考。诗以“一朵野花”作为标题,“野花”也正是诗人所极力经营的意象。在诗的第一段,诗人笔下的“野花”显得自在而自得,“开了又落了”、“向着太阳发笑”、“在风前轻摇”。但“野花”同样是渺小和无所作为的,“听惯风的温柔,听惯风的怒号”、“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诗的思想内涵在两段之间形成了极大的张力,诗人复杂深刻的现代意识同时得到极为有力的表现。
(刘念)
三月……………………………陈梦家
最温柔那三月的风,
扯响了催眠的金钟,
一杯浓郁的酒,你喝——
这睡不醒三月的梦。
最温柔那三月的梦,
挂住了懒人的天弓,
一天神怪的箭,你瞧——
飞满小星点的碧空。
[鉴赏]
顾名思义,这是一首关于春天的诗篇。这首诗的篇幅是极其短小的,一共才64个字。这64个字又平均分在8行里,如此整齐划一的形式使得其绝似古体律诗。而每段的第三句都分别将动词后移,使全诗又别具低回宛转之姿。不同于诗人另一首名作《一朵野花》里对于一种意象的苦心经营,该诗将多种意象搭配,在浑然无迹中造成一种醇厚的诗歌氛围。这首诗一共写到了七种意象:“风”、“金钟”、“酒”、“梦”、“天弓”、“箭”、“碧空”。其中“梦”的意象分别出现在第一段的结尾和第二段的开头,并且成为由梦外向梦里的过渡。其实,整首诗的内容即可概括为“梦里梦外”。现实使人慵懒得沉入梦中,但梦中的诗人却看到使人振奋的景观:“一天神怪的箭”“飞满小星点的碧空”。纵观全诗,其基调始而低迷继而高亢,十分形象化凸现了诗人面对现实困惑彷徨而又不甘于沉沦的复杂心态。
(黄跃文)
预言……………………………何其芳
这一个心跳的日子终于来临。
你夜的叹息似的渐近的足音
我听得清不是林叶和夜风私语,
麋鹿驰过苔径的细碎的蹄声。
告诉我,用你银铃的歌声告诉我
你是不是预言中的年青的神?
你一定来自温郁的南方,
告诉我那儿的月色,那儿的日光!
告诉我春风是怎样吹开百花,
燕子是怎样痴恋着绿杨,
我将合眼睡在你如梦的歌声里,
那温馨我似乎记得,又似乎遗忘。
请停下,你疲劳的奔波,
进来,这里有虎皮的褥你坐!
让我烧起每一个秋天拾来的落叶,
听我低低地唱起我自己的歌,
那歌声将火光一样沉郁又高扬,
火光一样将我的一生诉说。
不要前行,前面是无边的森林,
古老的树现着野兽身上的斑纹,
半生半死的藤蟒一样交缠着,
密叶里漏不下一颗星,
你将怯怯地不敢放下第二步,
当你听见了第一步空寥的回声。
一定要走吗,请等我和你同行,
我的足知道每条平安的路径,
我将不停地唱着忘倦的歌,
再给你,再给你手的温存,
当夜的浓黑遮断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