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诗歌经典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18832700000039

第39章 前两句展开自由联想,在“透明的葡萄”和“雪山幻想”(2)

《我是青年》作于1980年。经历过“文革”的一代青年,因青春被贻误,虽年过而立,却事业未成,故仍被人称做“青年”。诗人敏锐地捕捉到特殊的时代造就了特殊的一代“青年”这一未被人涉猎的题材,表现了诗人奋发图强、为国分忧的豪迈情怀。这首诗的特点之一是抒情与哲理的完美融合。诗的立意在于阐发青春的哲理,揭示青春的自主权对于人们创造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性,但诗人并未直接地托出,空发议论,而是将它融在对“我”的人生命运的咏叹和抒写中,这就赋予诗以复杂、浓重的感情含蕴。从痛苦、自嘲到愧悔、愤懣,从自慰、自励到奋起、燃烧。这一切交织在一起,酿就了诗人急于转告祖国的那句话:“世上最为珍贵的东西,/莫过于青春的自主权!”诗中还运用了复沓、排比、对偶、比喻等多种表现手法,有效地增强了诗的感染力,如复沓的运用:诗中多次出现“哈,我是青年”这一充满自嘲味的诗句,不仅给诗篇染上了一层幽默的色彩,而且更重要的是,

它使诗情一步步地得到凝聚和浓缩,从而使下文的议论水到渠成,显得自然熨帖。又如排比句的运用:有长排,有短排,句式整饬,韵律和谐,形象丰富,情感饱满,读来如湍流直下,一泻千里,很好地表达了一代青年悲壮激越的赤子之情。

(黄跃文)

一棵开花的树……………………………席慕蓉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那不是花辮

是我凋零的心

一九八○年十月四日

[鉴赏]

席慕蓉(1943-),原籍内蒙古,生于四川重庆,

1949年随父母到台湾。先后毕业子台北师范艺术科、师范大学艺术系、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出版诗集有《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

读席慕蓉的诗,需要一种非常静谧的环境,非常恬淡的心境。在白云下,在流水旁,在月夜的窗前,在微风吹拂的江边,席慕蓉的那些关于爱和美的文字,像没有杂质的潺潺的生命之泉,给我们杂草丛生的心缝间注入了温暖,我们的心灵抖落包裹着它的琐屑和平庸的尘埃,犹如月夜的花辦一层层地舒展、绽放,感悟着宇宙大化的生命节奏和奧秘。

这首诗是席慕蓉情诗中的一首名作。较为充分地显现了席慕蓉情诗的单纯中的复杂的美学特征。

这首诗首先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席慕蓉对时间的思考。从理性的眼光看,生命是有限的,生命的存在表现出不可避免的悲剧性;但从灵视的角度出发,生命却能在与自然的同一中获得永恒,生命的存在因而也显现出澄彻、透明的超越性。为了获得这种超越性生命的“美丽”,我在佛前“求了五百年”,终于感动了佛,“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按照一般的心理逻辑,生命一旦与自然融为一体,他就找到了一个让心灵自由驰骋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生命的皈依之所。然而,

这首诗却并没有沿着心理逻辑运行下去。心理时间与物理时间的再次碰撞的结果,是化作了开花的树的生命不仅没有获得无限的自由,反而在现实时间和“你”的双重伤害中“落了一地”的“花辦”。生命有限性的不可克服,就这样通过席慕蓉的独特的叙写传达出来。同样是参悟人生,现当代许多诗人在人与自然的同一中看重的是生命死亡后的再生,席慕蓉在生命的终极性悲剧中极力开掘的却是存在的当时性意义。

这首诗其次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幸福与遗憾、甜蜜与忧伤两种相反相成的生命情感构成的张力。执着的追求竟化作一树落地的花辦,美好的爱情竟是这样可求而不可及,构成了诗人深刻而细致的忧伤。但诗人又没有让情感停留在忧伤的层面。恰恰相反,爱与生命的忧伤被诗人转化为了一种馈赠和内在动力。既然我无法改变那命中注定的结局,那么,就让我珍爱我“求了五百年”的过程;既然我百折不挠的爱不能感动别人,那么,就让我为这种执着的精神自我陶醉。于是,一棵开花的树的象征义已超越了单纯的男女之爱,而是一种他爱与自爱的复合体。借助这种博大的爱的力量,诗人完成了他对于爱的忧伤和失落的超越。应该说,这种以美丽的忧伤来状写爱的人生,正是席慕萍这首诗具有回味无穷的情感魅力的真正原因所在。

吴奔星谈到这首诗时指出:“像这样的情诗,把抽象的求爱,化作可见、可听、可以感受的立体画面。显示诗人描写东方女性对爱情的执着与真诚,具有不同于西方男女之爱的特色”。整首诗,诗人以画家独到的艺术眼光,融画境于诗境,抽象的爱,化作了立体可感的画面。而一棵开花的树,则成为了席慕蓉诗中最让人心旌摇荡的象征性意象。它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显示了一种坚持的力量的伟大和永恒的爱的美丽。

(赵小琪)

声音……………………………杨牧

不知道是心跳还是雨点

总是那么急迫的声音

而世界又是那么广阔

海在山的那一边,更远

更远还有月光有城市……

你喜欢月光下的城市?

又是心跳又是雨点——

他们在说话是不是?颤抖的

手指梳拢兀自湿湿的发

是不是?惊讶的眼睛

不晓得朝哪里看好是不是

(看地上堆积的落叶?)

眼睛,有人说是眸子

眸子就眸子吧

假如你觉得眸子好听

而世界好像也是很小的了

就在一把雨伞下了——

只有这么大。而我也知道

那是心跳了,不是雨点

不是雨点的,因为夜

已经太深,已经太深

雀鸟都在休息

树也在休息

雨也休息

只有心它不休息、

[鉴赏]

杨牧(1940—)原名王靖献,曾用笔名叶珊。台湾花莲人。1955年入花莲中学高级部,开始在《现代诗》、《创世纪》等诗刊上发表作品。1959年入东海大学历史系,后转入外文系。此时主编《东风》杂志,并出版诗集。1964年赴美,入爱荷华大学诗创作研究班进修。1965年任《现代文学》杂志编委。1966年后转入加州大学比较文学系,获博士学位。曾先后在美国两所大学任讲师、助理教授、副教授,并任台湾大学客座教授。

杨牧的诗龄甚长,自十五岁起即发表诗作。他以现代派诗人闻名,其现代风格的诗作多以叶珊之名发表。后来转向中国古典诗的风格,走上了一条由学西方到学古典最后向乡土进军的路子。早期的抒情诗如《夹蝴蝶的书》、《梦中》、《寄你以蔷薇》等,气氛甜美,节奏悠柔,意象玄奇,被誉为台湾诗坛婉约派的代表。杨牧也写过大章大节的诗篇,其作品一直是台湾校园诗人模仿的对象,历久不衰。主要诗集有《水之湄》、《花季》、《灯船》、《传说》、《瓶中稿》等,散文集《叶珊散文集》及评论、译作多部。

杨牧的现代诗不以玄奇的意象取胜,而善于在平实的叙述中酝酿情感,从而使作品呈现出明朗流畅的风格。从《声音》一诗,我们即能一窥这位颇有特色的诗人的诗艺。

全诗像是一幕短剧,让读者看到了恋人在雨中的一段插曲。

此诗的中心意象是“声音”。由“声音”引出了纷乱而跳荡的景象:雨越下越大,情人在雨中奔跑,在伞下躲避。不知那声音是雨点还是心跳,急剧、紧张。风声雨声人声杂沓。恋人在伞下偎依,想起了广阔的世界。两个“更远”,既递进写“远”,又令读者听到“急迫的声音”后舒缓了情绪。

恋人开始了絮语:“你喜欢月光下的城市?”夹杂在谈话中的,仍是“声音”,这是雨点的声音,也是心跳的声音。是因为躲雨时急促,还是距离拉近时产生的紧张?画外音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的情景,“颤抖的/手指梳拢兀自湿湿的发”,是因为寒冷,还是在掩饰慌乱?女主人公“惊讶的眼睛”都不知往哪里看了,只好羞涩地瞄着“地上堆积的落叶”。连续几个“是不是”,带点俏皮,增添着恋爱的情趣。这时,男主人公似乎没话可说了,一句“眼睛,有人说是眸子/眸子就眸子吧”,像是搭讪,又像是在喃喃自语。诗人在平淡的叙述中,展现出了恋人微妙的心理。

接下来,是一句单独成节的呢喃,“假如你觉得眸子好听”,男主人公随和中略带憨实的一面体现无余。

恋人们陶醉了。他们恍惚觉得,刚才想到的广阔的世界,现在都来到伞下了。“声音”还在继续。“声音”源于何方?我们和恋人们一样明白了,那是心跳。因为夜已深,雨已停。逐行递减的诗句,像是越下越小的雨。在这一节里,男女主人公在爱情的微醺中慢慢沉静下来,大自然以夜之寂静涵盖四野,诗歌在这里进入深沉平静、舒缓有序的境界。诗人以整齐的诗句代替前面长短不齐的诗行来状写万物的止声敛息,以平静的节奏代替前面散乱的节奏。大自然的声音,外部世界的声音随着夜的来临越来越小,诗句也在以相同的字句缩短,“此时无声胜有声”。

诗剧似乎已经结束,但突然,又有一单独成节的句子打破了宁静、“只有心它不休息”一行,兀现在诗末,这不正是怦怦的心跳吗?

全诗纯然以口语入诗,读来直白朴实。但因为诗人准确地抓住了恋人间的动作与语言,辅以环境的渲染,仍令读者回味无穷。

(蔡可)

三个月亮……………………………蓝海文

我有三个月亮

一个在空中

一个在水里

一个在枕上

一个缺

一个圆

一个方

缺在天涯

圆在故乡

方从梦中走来

安抚我的创伤

[鉴赏]

蓝海文(1942-),本名蓝田,原籍广东,香港广大学院文学士,美国世界艺术文化学院荣誉文学博士,国际桂冠诗人。著有《蓝海文抒情诗一集》、《我是风》、《牢骚》、《现代诗手术台》和《蓝海文诗选》等近三十多部。

古论云:“立象以尽意”。“象”既包括意境,又包括意象。常见的意象有两种:描述性意象,即“镜中形”,以心观物、以物为中心,是现实的心灵化;虚拟性意象,即“灯中影”,化心为物、以心为中心,心灵的现实化。

这首诗歌精炼、巧妙地融两种意象为一体。缺在天涯的月亮是描述性意象,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目之所见。圆在故乡的月亮是虚拟性意象,是漂流在外的游子的心之所在。“圆”“缺”之间,一唱一叹,由“缺”而想象“圆”,由“缺”而向往“圆”、由“缺”而追忆“圆”,滋味尽出。方在家中的月亮也是虚拟性意象,思乡心切、长夜漫漫,方形的枕头也化成了思乡的月,方形的月亮是变形变态的月亮,是残月和圆月相碰撞得来。是残月和圆月遥相望而来,这便是两种意象的交错和统一。

故乡永远是游子魂牵梦绕的心灵依托之地。月一直是国人心中圣洁之地,与之有关的,既有月下老人的爱情传说,也有明月依然国土不在的苍凉感叹,远离故土的人们看到了月便想起这一弯月也同样地照耀着家乡的草草木木。自古文人墨客就将明月与故乡相结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此诗韵味深刻,极富张力。诗人的意象中有超乎常人想象的三个月亮,举头望天,是斜挂的弯月。是伤缺了心的游子情怀;俯首观水,却仿佛看到了一轮圆月笑吟吟地晃动,一如童年与伙伴戏水的欢愉;恍惚中醒来才发现,自己依然客居他乡,枕畔依稀有月的残香,往事一幕幕从梦中走来,伴君度过一个个寂寥的长夜。空中月、水中月、枕畔月,似乎愈来愈近,愈来愈圆润可亲,指尖仿佛都可以触摸到一丝冰凉,但一切只是如影般梦幻的空。只有头倚的枕实实在在,映下游子辗转难眠的惆怅,也只有枕上的人儿知道,心中的月,永远指引着回家的路。

作者巧妙之处即在此,言简意赅、意味深长。短短49字,从时空变换距离逐渐拉近的月,从残缺、圆润到变形的月,从字面走进了人内心的月,从清醒到梦幻的月,包容了作者庞大复杂的内心活动,张开一张无形的网,慢慢让人思想随之铺展、纵深,走进了与他同样的思乡之情。这不是一时的感慨,是如丝般细微的情感的厚积薄发,

是于无声之处的激情感动,这也是远离故土的香港诗人特有的情怀体现。

(王禹涵)

我认识的少女已经死了……………………………黄永玉

我认识的少女已经死了,

她不是站在小河对岸的

那个少女,

虽然她们都一样的美丽年轻。

我认识的少女已经死了,

为了悼念一位伟大的死者,

她为悼念而牺牲。

我认识的少女是那么纤弱,

她曾经怕过老鼠和小虫,

却完成了一个壮丽的献身。

有谁知道她死在何方?

有谁看过那最后的一双

等待黎明的眼睛?

在小河对岸

站立着一个少女,

但我认识的少女已经死了。

虽然她也曾在河岸上

凝眸黄昏。

为了不让所有的少女

再有那不幸的未来,

请我们男人们为战斗而死吧!

即使死一万次也行!

[鉴赏]

黄永玉(1924—)湖南凤凰人,土家族。从小自学美术、文学,十二岁时去福建读中学,在厦门的集美学校学习过美术,仅接受过不完整的初级中学教育。1940年起流浪各地,先后做过瓷场工人、中小学教员、报社编辑及记者、自由撰稿人、电影编剧。1947年后任中华全国木刻协会理事。建国后任中央美术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长期从事版画、国画、漫画、木刻、雕塑创作,写散文、杂文、诗及剧本。曾在新加坡、泰国、德国、意大利等国成功地举办过个人画展。艺术作品有《黄永玉木刻集》等。

黄永玉的诗或寄哀思,或抒欢欣,或叙情谊,或追往事,或记旅游,都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其作品往往有新奇的构思,语言凝练、幽默诙谐;讽刺诗则寓意深邃、富有哲理。著有诗集《曾经有过那种时候》、《我的心,只有我的心》,散文集《太阳下的风景》等。

在苦涩中成长起来的黄永玉继承了他的表叔沈从文对美好人性的追求。1979年的清明,面对站立在小河对岸的少女,他感慨万千,写下了《我认识的少女已经死了》这首诗。

在这首诗里,对岸的少女是一个美丽的形象,她使黄永玉把记忆伸向了已经逝去的远方,想起了他认识的那位少女。

那一位少女具体指的是谁,我们无从知晓。我们只知道,她和小河对岸的少女一样美丽而年轻,她“为了悼念一位伟大的死者”,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当她面对牺牲时,她忘记了自己是“怕过老鼠和小虫”的“纤弱”的少女,毅然“完成了壮丽的献身”。显然,诗人的指向,是我们的民族所遭受的那场浩劫。

诗的第二节是诗人对记忆中少女的描述。一个高贵的心灵跃然纸上——强烈的对比令读者感受到了牺牲的可贵。在文学作品中,这种形象屡见不鲜——柔弱的少女往往有着坚强的心。

随后的一节里,诗人的叙述温情脉脉又饱含哀伤。他看见了在河岸上凝眸黄昏、等待黎明的少女,在这位画家的眼里,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面!诗人不由想起了他记忆中最深刻的:那也是一双等待黎明的眼睛。有着这样一双眼睛的少女,她企盼着光明,可是,她仍然死去了。少女明亮的眼睛,激起我们的,是对那个颠倒黑白的时代的憎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