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一日一省
18843600000024

第24章 心 态(7)

“谦”者,谦虚、谦谨,虚怀若谷,“盈”者,盈满、骄奢,心胸偏狭。先从“天”、“地”谈起,“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不可谓不高,“地”不可谓不低,天高却降身以济物,光泽大地,普照万物,“下济”愈多,而越显其光明,不因周遍布施而暗淡,不因谦和下济而失色,相反却是“天道下济而光明”。地卑却上行而生物,滋养万物,赏世不绝,“上行”愈多,而越显厚德,不因生养万物而失去浑厚,不因虚怀而失去厚重。天道下济是谦之用,地道上行是谦之效,因高而下济用谦,因卑而上行是谦效,天地之道既然如此,天道,地道,神道,人道当亦不例外,“亏盈而益谦,变盈而流谦,害盈而福谦,恶盈而好谦”,一句话,“损有余补不足”,亏损盈满而补益谦虚,变易盈满而流充谦虚,祸害盈满而赐福谦虚,讨厌盈满而喜欢谦虚,“谦尊而光”,谦者尊光而道德光明,南极可探,高山可攀,如大地之卑下者,是不可跨越的,“卑而不可踰”,因卑而不可跨越,含义十分深刻,亦如《尚书》所说:“满招损,廉受益。”君子持谦,可保善终。

☆☆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 周公旦

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智如士,不与士争智。

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文多记而守以浅者,广。

——《诫伯禽》

有德行的人即使力大如牛,也不会与牛竞争力的大小,即使飞跑如马,也不会与马竞争速度的快慢;即使智慧如“士”,也不会与士争智力的高下。

德行广大并且恭敬有礼,才能维持尊荣;地大物博仍然提倡节俭,可保长治久安;官高位尊又能谦逊待人,就更显得高贵;兵力强盛同时保持警觉,则无往而不胜;聪明睿智而善守拙处世,将会获益良多;博闻强记却不骄傲自满,定可增长见识。

编者手记

谦虚是人的道德修养很高的境界,是一种胸襟,是一种海纳百川的美德,是厚德载物的雅量。谦虚谨慎,就是要“卑以自牧”,即修已、责已、反已、克已、求诸已。“满招损,谦受益”,“鼻塞谦恭,常怀畏惧”,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傲不可长,欲不可纵”,还要永远牢记“推行广大而守以恭者仁,土地博裕而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闻多记而守以浅者广。”

子贡有一天侍坐向孔子请教“为天下之道”,即谦虚之道。孔子告诉他:为人谦下,犹如厚德载物的大地。大地,向下挖掘,可以得甘泉,向上种植可以得五谷,草木繁茂,河水洋洋,鸟兽鱼鳖于是产生。生存者依靠大地生存,死亡者依靠大地而葬身,养生送死,多功不言,世代不绝,所以“能为下者,其惟士乎!”

《道德真经广圣义》中说:“若恃其功,则功细矣;若恃其德,则德薄矣。”如果倚仗功劳而骄傲,功劳就显得小了;如果倚仗德性而骄傲,德性就显得薄了。谦虚,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若骄傲自大,自满自足,就会停止前进的脚步。凡是自满的人,总是会遇到一些吃亏的地方;能够谦虚的人,一定能得到利益,这是天道。《尚书》上说,骄傲自满的人会受到损失,谦虚会受到好处。所以,处事待人接物,最重要的是虚怀若谷,能够接纳别人,成就别人。

☆☆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王阳明

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传习录》

谦虚是各种善事的基础,骄傲是各种恶事的根源。

编者手记

“谦,敬也。”古人之所谓“谦”,强调的是恭敬,是从心底里对他人的尊敬。谦虚,就是不自满、不自大、不自傲、不自恃;就是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乐于向人请教,善于接受他人指点,勇于改进提高。谦虚,表现的是虚怀若谷的风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谦虚作为一种高尚的人格要素,包含着虚怀若谷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印度诗人泰戈尔说得好:“当我们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接近伟大的时候。” 谦虚,是一种崇高的修养境界,是为人处世的一种高尚修养与风度。

高享在《周易大传》中说:“谦者,才高而不自许,德高而不自矜,功高而不自居,名高而不自誉,位高而不自傲。”谦字的实质是卑己高人, 以足为不足, 永远不自足, 始终给自己留下追求的空间,不断进取。常言道:“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越是成熟饱满的谷子,越是低下头。余秋雨先生认为,“惟有不张扬、不激越的事物,才能活得长久。”有真才实学的人,不会去卖弄自己的学问。只有那些半瓶子水的人,才会晃荡地响个不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以谦卑的态度对待他人,对待成就,才能为人所敬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谦让 梁实秋

谦让仿佛是一种美德,若想在眼前的实际生活里寻一个具体的例证,却不容易。类似谦让的事情近来似很难得发生一次。就我个人的经验说,在一般宴会里,客人入席之际,我们最容易看见类似谦让的事情。

一群客人挤在客厅里,谁也不肯先坐,谁也不肯坐首座,好像“常常登上座,渐渐入祠堂”的道理是人人所不能忘的。于是你推我让,人声鼎沸。辈份小的,官职低的,垂着手远远的立在屋角,听候调遣。自以为有占首座或次座资格的人,无不攘臂而前,拉拉扯扯,不肯放过他们表现谦让的美德的机会。有的说:“我们叙齿,你年长!”有的说:“我常来,你是稀客!”有的说:“今天非你上座不可!”事实固然是为让座,但是当时的声浪和唾沫星子却都表示像在争座。主人靦着一张笑脸,偶然插一两句嘴,作鹭鸶笑。这场纷扰,要直到大家的兴致均已低落,该说的话差不多都已说完,然后急转直下,突然平息,本就该坐上座的人便去就了上座,并无苦恼之象,而往往是显着踌躇满志顾盼自雄的样子。

我每次遇到这样谦让的场合,便首先想起聊斋上的一个故事:一伙人在热烈的让座,有一位扯着另一位的袖子,硬往上拉,被拉的人硬往后躲,双方势均力敌,突然间拉着袖子的手一松,被拉的那只胳臂猛然向后一缩,胳臂肘尖正撞在后面站着的一位驼背朋友的两只特别凸出的大门牙上,喀吱一声,双牙落地!我每忆起这个乐极生悲的故事,为明哲保身起见,在让座时我总躲得远远的。等风波过后,剩下的位置是我的,首座也可以,坐上去并不头晕,末座亦无妨,我也并不因此少吃一嘴。我不谦让。

考让座之风之所以如此地盛行,其故有二。第一,让来让去,每人总有一个位置,所以一面谦让,一面稳有把握。假如主人宣布,位置只有十二个,客人却有十四位,那便没有让座之事了。第二,所让者是个虚荣,本来无关宏旨,凡是半径都是一般长,所以坐在任何位置(假如是圆桌)都可以享受同样的利益。假如明文规定,凡坐过首席若干次者,在铨叙上特别有利,我想让座的事情也就少了。我从不曾看见,在长途公共汽车车站售票的地方,如果没有木制的长栅栏,而还能够保留一点谦让之风!因此我发现了一般人处世的一条道理,那便是:可以无需让的时候,则无妨谦让一番,于人无利,于己无损;在该让的时候,则不谦让,以免损己;在应该不让的时候,则必定谦让,于己有利,于人无损。

小时候读到孔融让梨的故事,觉得实在难能可贵,自愧弗如。一只梨的大小,虽然是微屑不足道,但对于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其重要或者并不下于一个公务员之心理盘算简、万、委。有人猜想,孔融那几天也许肚皮不好,怕吃生冷,乐得谦让一番。我不敢这样妄加揣测。不过我们要承认,利之所在,可以使人忘形,谦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孔融让梨的故事,发扬光大起来,确有教育价值,可惜并未发生多少实际的效果:今之孔融,并不多见。

谦让做为一种仪式,并不是坏事,像天主教会选任主教时所举行的仪式就满有趣。就职的主教照例的当众谦逊三回,口说“nolocpiscopari”意即“我不要当主教”,然后照例的敦促三回终于勉为其难了。我觉得这样的仪式比宣誓就职之后再打通电声明固辞不获要好得多。谦让的仪式行久了之后,也许对于人心有潜移默化之功,使人在争权夺利奋不顾身之际,不知不觉的也举行起谦让的仪式。可惜我们人类的文明史尚短,潜移默化尚未能奏大效,露出原始人的狰狞面目的时候要比雍雍穆穆的举行谦让仪式的时候多些。我每次从公共汽车售票处杀进杀出,心里就想先王以礼治天下,实在有理。

编者手记

谦虚的美德历来被称作“一切美德之冠”,越是有知识的人,越会感到自己的不足,“学,然后知不足”,指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看不起别人,目中无人的人,在他于外界之间存在着一道无形的“城墙”,他们大多数时间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心胸变得狭窄。

别林斯基说:“一切真正的和伟大的东西,都是纯朴而谦逊的。”莎士比亚曾尖锐地指出:“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已。他一味对镜自赏,自吹自擂遇事只顾浮夸失实,到头来只是事事落空而已。”印度诗人泰戈尔也说过:“当我们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学会谦让,是一个人立身处事最平安最快乐的方法。

☆☆骄傲是一种不自知的愚蠢 【俄】托尔斯泰

人的骄傲之心是很难消灭的:你刚刚补上一个洞,转眼它又从另一个洞里探出头来,再堵住这一个,它又从第三个洞里冒出来,以此类推。

只爱自己一个人,这就是骄傲的根源。骄傲是无法自制的自私自利。骄傲的人们认为只有他们自己比别人都善良、都优越。而另一些骄傲的人则认为,上述的那些人并不好,只有他们才是最好的。但这些骄傲的人并不为此而感到尴尬,他们完全相信,所有自认为高于他人的人都错了,因为只有自己是对的。

骄傲完全不是人的优越感体现。骄傲因人们虚伪的恭敬和虚伪的赞美而膨胀;人的优越感正相反,它因人们的虚妄的侮辱和责难而光大。

人对自己越满足,他身上值得满足的东西越少。物体越轻、越松,占的地方越大。骄傲也是如此。因此,佛教《轻集》建议,应从水流向大海和深谷学到一些东西:小河流水哗哗作响,而无边的大海默默无声,只是微微摇荡。

骄傲的人害怕任何方式的批评。他之所以害怕,是因为感到他的伟大并不牢固,只要在他自己所吹起来的泡上哪怕出现一个小洞,这种伟大就会化为泡影了。

愚蠢可以不伴随着骄傲,但骄傲不能不伴随着愚蠢。一个人越骄傲,那些把他作为蠢人看待并利用他的人就越多。这些人的想法不错。因为他们用最明显的手段去欺骗他,而他却视而不见。骄傲无疑就是一种不自知的愚蠢。

生活中最主要的事就是完善自己的灵魂。而骄傲的人始终认为自己是十全十美的。正因如此,骄傲极为有害。它妨碍人去完成人生的主要事业,妨碍人改善自己的生活。

骄傲的人总是忙于教训他人,以至于从不考虑自己,当然也不必考虑——他们认为自己是那么地好。正因如此,他们教训他人的次数越多,自己就跌得越低。正如《马太福音》里所言:“你们中间谁为大,谁就要做你们的佣人。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贱的,而那自谦的,必升为高。”那在人们心目中抬高自己的,必将降为卑贱的,因为被人们视为好的、聪明的、善良的人,就不再努力去做得更好,更聪明、更善良。那自视卑贱的将成为高贵的,因为那认为自己不好的,就会努力去做得更好、更善良、更有智慧。

骄傲者的行为,正如走路的人不迈动自己的双脚而要踩到高跷上去一样。在高跷上站得高,沾不到泥污,步子也大些,很不幸的是,踩着高跷你无法走远路,并且说不定还会摔倒在泥污中,遭到人们的讥笑,最终落在别人的后面。骄傲的人就是如此。他们远远地落后于那些并不能拔高自己身材的人,不仅如此,他们还常常从高跷上摔下来,成为人们的笑柄。

两个骄傲的人走到一起,每个人都认为自己高于世上所有的人,这种情景更是可笑的。从旁观者来看是可笑的,但这两个骄傲者自己不会感到可笑:他们互相仇视,并因此而受到折磨。人们相互仇视,他们知道这不好。于是,为了欺骗自己,便昧起良心,为自己的仇恨心理想出辩解的理由。这些理由之一是,我优于其他人,而他们不明白这一点,因此我跟他们无法合得来;另一个理由是,我的家庭比其他家庭都好;第三个理由是,我的阶级比其他阶级都好;第四个是,我的民族优于其他民族。

没有任何东西像个人的、家庭的、阶级的和民族的骄傲这样,把人们搞得四分五裂。人不是去爱兄弟,而是对他们发怒,这不好。但更坏的是,人使自己确信,他不是像大家一样的普通人,而是优于他人的人。因此,他可以不用本想对待他人的方式去对待他人。

人为自己的脸蛋、为自己的身体而骄傲是愚蠢的,但更愚蠢的是人为自己的父母、祖先、自己的朋友、自己的阶级、自己的民族而骄傲。

人自认为是最好的人,这是糟糕而愚蠢的事。把自己的家庭看得比所有家庭都好,这更糟,也更蠢,但我们往往不仅不知道这一点,还把这看做特殊的优点。认为自己的民族优于所有的其他的民族,则是一切所能有的蠢事中最愚蠢的事。但人们不仅不把这当成坏事,反而当成伟大的美德。

当一个人沾沾自喜地说:瞧我有多好呀!这就是堕入泥淖的开始。

编者手记

“一个人自视太高,此种想象叫做‘骄傲’,这可以说是一种疯狂症,因爲他张开眼睛作梦,仿佛他能够作出他想象中所能做到的一切事情,因而认这些事情爲真实,并且引以爲了,因爲他不能想象出任何事物足以排斥它们的存在并限制其活动的力量。所以骄傲乃是由于一个人自视过高而引起的快乐”。

骄傲的人,他为自己的权能而骄傲,从而自觉不自觉地以为我无所不能;为自己的知识而骄傲,从而自觉不自觉地以为我无所不知;为自己的德性而骄傲,从而自觉不自觉地以为我无所不善;爲为自己的虔诚而骄傲,从而自觉不自觉地以为我无所不有。一句话,在人的全部骄傲背后隐藏著一个最可怕的邪念:我就是上帝!

莱辛说:“我们的骄傲多半是基于我们的无知。”巴浦洛夫说:“决不要骄傲。因为一骄傲,你就会在应该同意的场合固执起来,因为一骄傲,你就会拒绝别人的忠告和友谊的帮助。”哲学家尼采说过:“谦虚基于力量,高傲基于无能”,自信的人才能表现出真正的谦虚。盲目骄傲自大的人就像井底之蛙,目中无人,视野狭窄,自以为是,严重阻碍了自己继续前进的步伐。科学家巴夫在给青年人的一封信中写道:“切勿让骄傲支配了你们。由于骄傲,你们会在应该统一的场合固执起来。由于骄傲,你们会拒绝有益的劝告和友好的帮助。而且由于骄傲,你们会失掉客观的标准。”

☆☆自夸自赏是明智者应该避免的 【英国】培根

“大家看我扬起了多少灰尘啊!”那只叮在大车轮轴上的苍蝇神气地自我吹嘘说。《伊索寓言》中的这个故事真妙极了。世上有多少蠢人,正如这只苍蝇一样,为了得到一点儿虚荣,而把别人的功劳冒认成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