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有好多人依靠发明成药成为了有钱人。毕业于乔治亚洲南方药物植物学院的潘伯顿虽不相信世上有什么长生不老药,但是他坚信强身健体的药物是存在的。于是,他每天都将各种各样的草本植物和树根树叶煮呀滤呀,又如神农尝百草一般,不论多难闻的汁,他都要有滋有味地品尝品尝。可以说,当时的他已经完全对研制新的成药走火入魔了。
后来,潘伯顿从乡下搬到哥伦布,又从哥伦布迁到亚特兰大,并在那里开了一家小药店以维持生计。
1886年春天的一天,潘伯顿小药店里雇用的那个年轻店员正坐在柜台后面打磕睡,这时,一个中年人皱着眉头走了进来。他扶着柜台呻吟着:“有治头痛的药水没有?”店员顺口答道:“有”!来人说道:“赶快来一瓶,头疼死了。”
店员起来去屋里取药,但发现老板配的头疼药已经卖光了,心想随便弄点药水给他喝下,把他打发走算了。于是他顺手在架子上拿了一种药水,与糖浆混在一起,卖给了客人。不想客人饮后大为惊奇:“你给我什么喝了,好像味道不对!”
听客人说味道不对,这时店员显得很慌张,他辩解道:“放心,绝对没有问题,药剂糖浆是现成的,再兑上葡萄酒,不就是这样。”
“肯定不对,你尝一尝,这是葡萄酒的味道吗?”客人把杯子端到店员的鼻子底下。店员闻了以后,又用舌头舔了舔,真没有葡萄酒味。这时小店员显得手足无措。
正在里屋做实验的潘伯顿听到争吵,走出来问明究竟之后,呵斥了小徒弟一顿:“怎么搞的,瞎搞一气,出了问题怎么办。快给病人道歉。”
“不用不用,如果是苏打水,那就没问题了。奇怪,我喝了以后,顿感神清气爽,就像脱胎换骨一般的轻松。麻烦再来一杯。”小店员只好再给他配了一杯。看着客人一口气将“药水”喝了下去,潘伯顿也被弄得不知所措了。他拿过客人喝剩的药水一饮,不料真的顿感浑身轻松。这是他从来都没有饮过的神奇药水。
仔细询问之后,他这才知道店员误冲误撞,把药汁与苏打水搅到一块了。“这真是伟大的创造,”对配制新药如醉如痴的潘伯顿冒出一个奇想:“如果配出一种饮料,能提神醒目,又能治病,那该多好哇,而且销路一定不错。”
对于潘伯顿而言,配一种饮料并非难事,不久之后,这种饮料便配制成功了。这种饮料将几种止渴、提神、清心的药剂糖浆混在一起,又加了些咖啡因、普通汽水和糖,搅拌后便呈现出清新的浓绿色,且口感很好,回味无穷。这就是可口可乐的原始配方。从1886年起,可口可乐的14种原料配方,一直被密封在亚特壮大市银行的保险柜里,成为秘不可传的专利,让人充满暇想。
迄今为止,可口可乐虽历经百余年的风风雨雨,原商标却一直沿用至今。并被译为各种文字,遍布世界各地,成为可口可乐的传统象征,得到各国消费者的承认和喜爱。可以说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可口可乐。
从可口可乐的发明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勤奋的、有着非凡的能力和耐力的潘伯顿,更是一位善于抓住机遇、利用机遇的潘伯顿。与此同时,我们也能够看到,机遇其实真的是无处不在的,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善于挖掘,我们就能够抓住那稍纵即逝的机遇,成就我们的一生。
当然,这里所说的思考必须是一种合理的、积极的思考,而绝不是那种脱离实际的胡思乱想。
合理的思考,必须伴随着深切的感觉和强烈的欲望。你可以在心里构想一幅自己的图画或者想要拥有某事物的图画,暂假设这些东西可以得到,而且你必须在内心中热烈地燃起要得到这些东西的强烈欲望,。你目前否定的信念是由思想与感情融合而成的,只要产生足够的情绪与深切的感觉,你的新思想与新观念就把这些否定的信念驱逐出境,你所希望得到的机遇也就会在这个时候被你那敏锐的目光所发现。
同时,你要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你需要的事物之上。选择你想达成的目标,这也是你意识的思考范围。如果将时间精力花在你所不需要的事物上面,那是不合理的。
总之,只要你处处留心,相信总有一天会敏感地发现足以改变你一生的机遇。这时候,能不能有效地利用它们,这就要看你能不能进一步采取合理的行动了。
“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光”。同样,这个世界并不缺少机遇,只是缺少发现和抓住机遇的思考与准备。留心你身边发生的一切变化吧!成就你一生的机遇,很可能就隐藏在这些变化的背后。
★机遇与风险同在
我们说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可是,为什么面对同样的机会,有些人成功了,更多的人却一无所成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机遇与风险同在。成功者往往都是冒险家,正是由于敢于挑战,他们才在利用机会的同时化险为夷,并且最终走向了成功;而那些在风险面前畏手畏脚的人,在他们远远躲开风险的同时,也失去了令他们成功的机会。
如果人人都能与机会拥抱,机会也就称不上机会了。其实公开的信息,对多数人来说提供了同样的机会,但只有少数人可以把信息变成获取财富的机会。所以,机会需要你去争取,甚至是走一步险棋。
几年前,有两个因生活所迫外出进城打工的青年,一个买了去上海的火车票,一个买了去北京的火车票。两人在站台等车之际,听到周边老乡的闲聊:
“上海的东西很贵,问一问路都要收钱的!”
“去北京好,北方人实惠,超市卖东西,很多食品是可以不收钱品尝的。冬天只要说冷,还有人愿意送你棉衣的!”
这两位买好入“城”票的青年,都在心里打起了小算盘。买票去上海的青年心想,外出打工就是因为家乡太苦了,干嘛去上海找罪受呢?还是去北京图个实惠;而买票去北京的青年则心想,尽管我现在很穷,但我肯定不会这样一辈子贫穷下去的。我一定要取得巨大的财富,绝不只图个温饱,到上海虽然生活无保障,但问路都可以挣钱,获得财富的手段还是不少的。于是,两个打工仔交换了车票。
结果,到上海的青年在来到上海之后,发现这里确实不缺赚钱的机会。开始,他发现上海人喜欢养花,于是去郊区倒腾营养土卖;到火车站转了一圈,发现有人早晨给下车的旅客卖洗脸水能挣钱,又去卖洗脸水。后来做保洁服务,发现帮一些单位擦玻璃、洗广告牌能挣钱,于是注册一家保洁擦洗服务公司,洗遍上海、杭州和南京。这个来上海的小伙子,认为自己真是没有白来上海这趟。由于不放过周围任何赚钱的机会,所以他事业的发展,如滚雪球似的一步步变大。
两年后,这个富起来的小伙想到北京来考察广告牌擦洗服务,刚下火车,发现一个捡垃圾的小伙似曾相识,上前一问,原来是两年前与自己换火车票的那个人。这个在北京的小伙子的确没有冻着饿着,但现在仍然一贫如洗。
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的不同命运虽然有些巧合,不过,仔细想来,这样的故事真真切切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断地上演着。
曾经在北京轰动一时的李晓华,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造就的第一代富人之一。他从卖冷饮起步,直至成为千万巨富,上亿身家,可以说他所走过的每一步都走在风险的风口浪尖上。早在“文革”期间,他就因倒卖过16块总价值不到50元的电子表而被判得3年劳教。而李晓华最后真正跨进巨富行列,也正是由于他走了一步险棋,抓住了那条有价值信息所带来的机会。
那年马来西亚筹建一条高速公路,对全世界公开招标,可是,虽然马来西亚政府所给的政策十分优惠,但由于种种原因几乎无人问津。在许多人看来,这次招标所要筹建的段路并不长,而且那段路上的车流量也不大,这种“无利可图”的生意当然没有几个愿意做。
可是,赴马来西亚考察的李晓华却得到了一个信息:离公路不远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大油田,储量十分丰富,只不过这最后的确认工作尚未完成,这条重大新闻尚没有正式公布。
当时,人们对那条公路招标议论纷纷,各种传言也辅地而来。单就这条信息而言,就很难分辨真假。可是,李晓华心里明白这条信息的价值,他认为,如果油田正式开采,那该公路的车流量可想而知,这块地皮的价值也将呈直线上升。经过周密筹划,他决定冒一回险。他投入全部资金,又以房子等财产作抵押从银行贷款,筹齐了3000万美元拿下了这个项目。
李晓华的这一举动,无疑是用身家性命做赌注。多年的积蓄分文未剩不说,房子等财产又全部拿去抵押。如果在半年之内,马来西亚官方没有发布油田的消息,而他的贷款又到期,还不上又是什么样的场面呢?李晓华想都不敢想,但他又不能不想,毕竟贷款期限只有半年,到期必须还本付息,如果在此期间由于油田的消息没有公布而影响了这段高速公路的使用价值,不能给他带来预期的高回报,他也就无法偿还到期的高额贷款,到那时他只能倾家荡产了。财产抵押后,因为没有钱,他经常吃盒饭或方便面;到外地谈判往往坐经济舱;不敢打“的士”,坐六毛钱的三轮车。生活、经济已经够苦了,但还有更可怕的,那就是精神上的压力和折磨,他每天看电视看报纸,盼新闻发布盼得两眼欲穿。
李晓华在痛苦中熬过了整整五个月,但马来西亚有关油田信息的发布还没有动静,李晓华的精神几乎崩溃。甚至开始考虑“后事”。这种痛苦的煎熬中又过16天,当他拿起报纸时发现他梦寐以求的消息终于公布时,这个堂堂的男子汉竟然激动的流出了眼泪。
在那一段曲折惊险的故事告一段落之后,李晓华感喟:“生活远比书本生动1万倍。惊涛骇浪,方显英雄本色。”
好一个“英雄本色”!真正的英雄,敢于置身于惊涛骇浪中,在风口浪尖上向命运发起挑战,他们视冒险为磨练,勇于在冒险中铸造辉煌。而事实上,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折戟于风险中的虽然不在少数,可是哪一个取得辉煌成就的人不是在风险中趟出一条路子,一直走向成功的呢?
在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万人挤过独木桥,只有敢于冒险的人,才能够抓住万分之一可能成功的机会,为自己的人生绘上浓重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