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自己就是一座金矿
18854600000024

第24章 及时充电,储备知识财富(1)

未来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学习的竞争,谁学习得更快、理解得更深,谁就会走在时代的前列。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每一个人都面临着社会、技术高速发展和高频变革的挑战,面临着更新观念和提高技能的挑战。因此,只有及时充电,储备丰富的知识财富,你所拥有“金矿”的“含金量”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富脑袋”=“富口袋”

在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今天,关于穷与富的思考与争论成为了一个焦点。在短短的半个世纪内,在这个世界上攫取和创造了绝大多数财富的时代精英们,他们究竟凭的是什么?而更多徘徊在贫穷边缘的人们,是什么让他们与财富隔海相望?

曾几何时,创造财富靠的是创业的激情、雄厚的资本,甚至是冒险和投机,可是,随着知识经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统治了这个世界,在某一天早晨,当洛克菲勒、巴菲特这些昔日的富豪们睁开眼睛的时候,惊奇的发现富豪榜上竟然出现了比尔·盖茨等一批后起之秀,并且,他们就那样眼睁睁看着这些富豪们后来者居上,几乎在一夜之间就超越自己,跃居富豪榜榜首。

用富可敌国形容比尔·盖茨的财富一点也不夸张。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比尔·盖茨创造了财富史上的神话,他平均每周增加资产4亿美元。他的成功与我们所熟知的那些往日的富豪们完全不同。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全球首富是石油大王、汽车大王、钢铁大王等企业巨子,他们的财富是建立在数不清的有形原料、产品,以及数代人的不懈奋斗之上的。而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既无高大的厂房,又无堆积如山的原料,有的只是知识和智慧,他们的产品就是一张张软盘。这虽然只是一个崭新的产业,可是,现如今,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的产值大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产值的总和;美国1996年全年新增产值的2/3是靠像微软公司这样的企业创造的。

可以说,比尔·盖茨之所以能够连续数年稳坐世界首富宝座,就是由于他有丰富的是脑力方面的知识!

美国前总统卡特曾经说过:“工业社会的动力是金钱。但在资讯社会却是知识。人们将会看到一个拥有资讯且不为人知的新阶层出现;这些人会拥有权力——但这种权力并非来自金钱,也不是来自土地,而是来自知识。”

世界著名的社会学家托夫勒在他的《权力转移》一书中也指出:“知识”在21世纪必定毫无疑问地成为首位的权力象征。相反,“财富”只占第二位,而“暴力”则落在第三位。在信息社会的今天,“知识”胜过“财富”,胜过“暴力”,同时也创造“财富”。知识就是力量,“富脑袋”=“富口袋”。

同时,比尔·盖茨的崛起,也揭示了知识是创业的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知识分子再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穷酸、软弱的穷书生了。知识经济和资本革命向一切富有知识与智慧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一个人即使很穷,但只要拥有一颗智慧的大脑,立志创业,成为一名知识资本家,就一定会富甲天下。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的丁磊,创建的网易公司在1999年度CNNIC投票评选的十佳中文网站中荣获第一,他的个人资产达1.34亿美元;1997年前后三年间,李阳的疯狂英语疯狂了大半个中国;1983年从华东政法学院毕业,后去美国深造的段祺华律师回国后,5年为中国人避免经济损失5亿多美元;希望集团的刘氏兄弟下属企业超过100家,饲料产量超过1000吨,财产达10亿美元……

毫无疑问,这些富豪们事业上的成功、财富上的累积无一脱离不了知识因素。是知识的力量,引导着他们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机遇面临极大的挑战,谁抓住了这个时代的机遇,谁就是财富的拥有者。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都应该牢记知识经济时代的真理:“知识是最大的资本”。想攀登财富阶梯,必须拥有“知识”。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劳动发生了深刻的质变,智力创造占了主要优势,知识、技术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和财富的主要来源,谁占有知识,谁就拥有财富、拥有权力。要想实现人生的飞跃,就必须在不断学习中积累丰富的知识财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如今的年轻人,相当一部分都心怀创业的梦想,拥有自己独立的事业,有朝一日成为“老板”,成为他们的共同追求,而全球经济的腾飞也为每一个人提供了自主创业的大好机会。可是,创业浪潮中的起起落落一再证明,创业,特别是做大事业,仅凭勇气、毅力、信念这些东西已经远远不够了。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知识就是一个创业者在知本时代最锐利的武器,要想创业成功,创业者必须拥有渊博的知识,如金融知识、法律知识、专业知识、经营知识、管理知识、心理知识等等。这些知识直接影响着创业者素质的高低,甚至关系着创业者的整个创业历程,也包括创业的成败。

一度超过比尔·盖茨,连续四年雄居福布斯富豪榜榜首的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曾经也是一个为生计到处奔波劳碌的人。1951年,当山姆举家迁到本顿威尔时,这里还是个只有3000人口的农村边远地区小镇,离最近的城镇罗杰斯也有约10公里。在这片“糟糕”的地方,山姆决定创业。

他买下了一家杂货店,并租了一间理发店,建起一个占地400平方米的店面。老店原来每年的营业额不到4万美元,主要卖些花边、帽子、裁剪纸样等乡下杂货店的传统商品。山姆扩大了店面,将老式货架换成新式陈列架和柜台,并开始采用自助式服务的经营方式,小店面貌立刻焕然一新,营业额也直线上升。

可是,山姆并不满足于这次小小的成功,紧接着他又开始到其他城镇去寻求新的开店机会。1952年,山姆在本顿威尔以南约30公里的费特威尔新开了一家命名为“沃顿5分——1角商店”的杂货店,在新店里实践自己的经营方式。结果,这家小店第一年的营业额就高达九万多美元。

之后,山姆不断扩大商店规模,和弟弟巴德联手投资规模较大的杂货店,在密苏里州的圣·罗伯特萨姆经营了当地第一家大型杂货店——“沃顿家庭中心”,在阿肯色州的贝瑞威尔和本顿威尔连续开了两家家庭中心。

可是,山姆在经营第一家店之前,从来没有从事过管理工作,而他所买下的店是巴特勒公司的一个加盟特许店,因此,母公司最初在业务和管理方面的指导对他是很有帮助的。同时,他也在努力给自己“充电”,在头两周的培训课程中,山姆学到很多经营店面的知识,还从公司编印的指导小册子上学习怎样建立会计系统、卖什么东西、怎样卖、怎样讨价还价等等。其中山姆认为对他最有帮助的是会计系统,他一直未作改动,直到近20年后沃尔玛已建起五六家分店时仍在沿用其会计系统。

与此同时,山姆从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他不仅从书本和小册子上学习,还乐于向周围与他竞争的商店学习。最初,他经常到对面的一家商店中观察。那家店的店面虽没有山姆的大,但每年的营业额高达15万美元,是当时山姆店的两倍。于是山姆老是跑到对街的店里,观察他们的经营方式、商品定价、商品陈列方式等,然后对其加以改进,运用自己的商店,以期取得良好的销售业绩。

结果,开业第一年,山姆店的营业额就达到了10.5万美元,比原来的7.2万美元增长了近46%;第二年增为14万美元;第三年是17.5万美元。到了第三年,其营业额大大地超过了他的竞争对手。

“取经”受益之后,山姆老爱往竞争对手的商店去,观察有什么可以学习的地方,然后记录下来,回去以后设法做得超过竞争对手。事实上,在以后的经营之路上,他几乎观察了世界各地办得好的各种零售店,细心揣摩零售业的发展动向,一旦决定加入,就一定要做得最好。在加入折扣百货业以后,山姆以行业中的佼佼者凯·玛特为目标。但是他并非只是跟随,还将别人的长处发扬光大,并且超越他。山姆深知自己的知识比较匮乏,因此,他还利用业余时间进培训班或大学进行学习,给自己“充电”。当然他不是说说而已,每次都是踏踏实实地学习,认认真真地揣摩,最终彻底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毫无疑问,沃尔玛公司的进步离不开新知识新技术的推动。而山姆也不断地充实自己。早在1966年,山姆就意识到了电脑管理的重要性。他正确地判断出一点——当生意做到某一规模之后,任何商人都不能把商店扩展到界线以外,除非他有能力获得书面报告来实现控制。而要做到这一点,单靠人力已无济于事了。于是,他富有远见地把目光投向了正在初创阶段的电子计算机。早在20世纪70年代,沃尔玛就建立起了自己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开始利用计算机来管理他的商品了。在不断的学习与探索中,山姆建立起了他的分销系统、卫星系统,实现了现代化的管理。

生意成功的人士普遍认为,经营者的基本特性就是善于运用心术与谋略。由此可见,成功的经营靠的不是硬技术,而是软科学;做生意成功的关键在于对其知识的投入。

知识作为生产力,与物质成果同样具有价值。现代化生产力的力量源泉,已经从“物理空间”转向“知识空间”。简言之,发展生产,关键不是增加物质、资金的投入,而是增加人的知识投入。在创业及经营的过程之中,拥有了必备的知识,每一个人都能挖掘出自己潜在的“金矿”,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舞台。

一个拥有丰富知识的创业者,向社会投入的是知识资本,产出的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交流的是无形的或抽象的观念,得到的是有形的或具体的财富;出售的是文化符号,换取的是经济效益;塑造的是文化形象,带出的是工业利润。

★“江郎”也有才尽时

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说:“我们的生活由于无知而普遍地缩短。”真是一语中的。那些曾经昙花一现的成功者,各领风骚二三年的风云人物,看到这句话,可以“痛定思痛”了。现在的时代,工作节奏快,市场变化快,知识更新快,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则必将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我们要谨记“仲永”之痛,绝不能做一个“无知”的人。

这里所说的“无知”,是广义的,它包含三层意思:一是确实没有任何知识,也没有求取新知的意识和能力,这是绝对的无知,是白痴;二是有一定甚至是相当的知识,但稍有成绩后便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无足够的新知(新资讯、新信息、新思维等),永远都是孙悟空的皮袄——老一套,这是相对无知——无新知;第三是另一种相对“高级”的无知,即有知识基础,也在不断求取新知,但努力不够(自己尚沾沾自喜),知识积累和更新的速度不如竞争对手,相对而言,也属“无知”了。由于竞争成败的关键取决于知识和信息的快速传播,因此,当你的知识更新的速度慢于竞争对手时,你会输给对手。

“江郎才尽”的故事尽人皆知。它讲的是南朝人江淹,自幼勤奋好学,每天从早到晚都在父亲的书房里读书吟诗,只有饭后才和小伙伴玩一会儿。因此,他长大后写出了很精彩的诗文,一时间名声大振;特别是《恨赋》、《别赋》二篇,更为历代所传诵。当时文坛尊称其为“江郎”。

此后因其才高八斗被举荐入官。江淹经常边喝酒边办公,酒毕,公文也已拟就,其才学深得上司赏识,曾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但是,随着官位日高,声名日盛,江淹变得自满自足起来,他不再注重学习,整日只知饮酒作乐,致使青年时期的文思和才华大大减退,而终致“江郎才尽”。

享利·福特告诫世人:“任何停止学习的人都已进入老年,无论其在二十岁还是八十岁。坚持学习的人则永葆青春。”

无知使我们胸怀狭窄、目光短浅,使我们安于现状、固步自封,使我们骄傲自满、松懈怠惰,一句话,使我们丧失了最可贵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苏格拉底早在几千年之前就说过:“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无知的罪恶是深重的。”几千年来无数的事实表明,苏格拉底道出的这句话无疑是一个真理。不仅失败是因为无知,而且从古到今,哪一桩人造灾难又不是“无知”的结果?不过,古罗马的哲学家卢克莱修早已找到了解决办法,那就是知识。

曾以“乃翁天下马上得之”斥骂读书人的汉高祖刘邦,在稳坐江山后也一再告诫自己的儿子说:“我生逢乱世,时值焚书坑儒,大为痛快,以为读书毫无用处。待成为九五之尊后,才明白读书的益处,读书使人明智。回首往事,真是悲痛至极。”

古人尚可改过知新,求取新知,我们自比如何?如果有谁因为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绩就沾沾自喜,就去向“江郎”看齐,那么,看一看华人首富李嘉诚对学习的重视,他还能骄傲得起来吗?

李嘉诚先生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有记者问到他如何掌控和管理他那巨大的“王国”,以及如何推动这个“王国”长久持续前进。李嘉诚先生掷地有声地回答了四个字:依靠知识。他毫不犹豫地告诉年轻人:知识决定命运。

李嘉诚如今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可他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看书。他尤其重视资讯科技前景研究方面的知识,就像他所说的,资讯科技行业发展会越来越快,未来几年里,电视、电影都可以在小小的手提电话中显示出来——事实也的确如此。他特别喜欢科技、历史和哲学的书籍,对网络资讯也比较感兴趣。

那么,日理万机的李嘉诚又是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的呢?他的日程表是这样安排的:早晨6点起床,打高尔夫球运动一个半小时;白天工作、开会;晚上睡觉前是铁定的看书时间。

富可敌国的李嘉诚尚且如此好学,何况是普普通通的我们呢?可以说,但凡在某一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无不重视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素有“经营之神”之称的松下幸之助对求取新知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曾著文写道:

“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是一种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

……

“人类的通病,是当得到好处的时候,或者事业稍有成就了,就容易耽于安逸,安于现状,固步自封,不想再求新向上,降低求知的热情。长此以往,不进反退,就终要被时代潮流所遗弃。

“我们思虑及此,就会领悟到,即使今日看来最完善的事,到了明天,或者又会有新的方法和新道路可行。如果只是以得过且过的态度从事企业经营,实在是令人忧心。

“因此,我们要时常由内心生出警惕,激发求新的欲念,唤起求知进取的精神,这才是面对时代潮流应有的态度。”

学无止境,尤其是在当今这个知识更新速度飞速发展的时代,一个人不可能守着文凭当饭吃,也不可能完全依靠一种技能包打天下,任何一丝懈怠,都有可能让曾经的辉煌成为昨日黄花,同时让未来的人生之路毁于一旦。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谨记“江郎”之痛,时刻为自己储备知识食粮,这样才不致被日新月异的时代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