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通向成功的道路何止千万条,但你要记住:所有的道路,不是别人给的,而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所以,你有什么样的选择,也就有了什么样的人生。在这个精彩而复杂的世界里,无论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他们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对人生之路选择的差别。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为自己的人生把握方向。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多姿多彩的壮丽篇章。
★只走适合自己的路——选择能力
通往成功的路有千万条,但可能只有几条甚至是一条是适合你的。一旦选错了路,你就会走弯路,浪费大量宝贵的时间,甚至最终与成功无缘。所以,要想不走弯路,尽快获得成功,就一定要找出最适合自己的那条通往成功之路。而要想找到这条路就需要具备选择能力。
那么,什么是选择能力呢?简单地说,就是给自己定位,寻找适合自己的路的能力。
在这个很精彩也很复杂的世界里,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无论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他们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对人生之路选择的差别。
前者选择了一条布满荆棘、充满风险,但却能使人生放射华光异彩的道路,而后者则选择了一条平坦,但却是平庸之路。
在这一点上,那些伟人们的经历值得我们去借鉴。
伟人们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因为他们选择了伟大的事业。如果伟人们选择的不是伟大的事业,那么,每个伟人,在今天的历史书上都不会有他们的名字。是伟大的事业才使那些伟人们变得伟大。
如果当年的鲁迅不选择弃医从文,就不会成为文学巨匠;如果当年的毛泽东不选择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而斗争,就不会成为共和国领袖;如果霍金不选择天文物理,就不会写出《时间简史》这一伟大著作;如果贝多芬不选择音乐创作,也不会为后世留下那么多不朽的旋律。
比尔·盖茨在谈到他的成功经验之时说:我的成功在于我的选择。如果说有什么秘密的话,那么还是两个字——“选择”。
如果你想不平凡,如果你想在芸芸众生之中脱颖而出,如果你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生活梦想,那么请记住决定你一生的两个字:选择!
是的,选择是最重要的。在人生的所有因素中,尽管有很多因素影响人的一生,但没有一种因素能像选择那样会起决定性的作用,也没有一种因素能像选择那样让我们时常面对和解决。
有两兄弟,他们一起住在一幢公寓楼里。一天,他们一起出去郊外爬山。傍晚时分,等他们爬山回来,回到公寓楼的时候,发现一件事:大厦停电了!这真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很不巧,这两兄弟是住在大厦的顶楼。那么,顶楼是几楼呢?那就更加不巧了,顶楼是八十楼。很恐怖吧。虽然两兄弟都背着大大的登山包,但看来,也是别无选择,于是,哥哥对弟弟说:“我们爬楼梯上去吧。”于是,他们就背着一大包行李开始往上爬。到了二十楼的时候,他们觉得累了。于是弟弟提议说:“哥哥,行李太重了,不如这样吧,我们把它放在二十楼,我们先上去,等大厦恢复电力,我们再坐电梯下来拿吧。”哥哥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好啊。弟弟,你真聪明呀。”于是,他们就把行李放在二十口,继续往上爬。卸下了沉重了包袱之后,两个人觉得轻松多了。他们一路有说有笑地往上爬。但好景不常,到了四十楼,两人又觉得累了。想到只爬了一半,往上一看,竟然还有四十楼要爬。两人就开始互相埋怨,指责对方不注意停电公告,才会落到如此下场。他们边吵边爬,就这样一路爬到了六十楼。
到了六十楼,两人筋疲力尽,累得连吵架的力气也没有了。哥哥对弟弟说:“算了,只剩下最后二十楼,我们就不要再吵了。”于是,他们一路无言,安静地继续往上爬。终于,八十楼到了。到了家门口,哥哥长吁一口气,摆了一个很酷的姿势:“弟弟,拿钥匙来!”弟弟说:“有没有搞错?钥匙不是在你那里吗?”
大家猜猜发生了什么事?——钥匙还留在二十楼的登山包里!
这个故事其实正反映了我们的人生:二十岁之前,我们活在家人、老师的期望之下,背负着很多压力,不停地功课、考试、升学,就好像是背着一个很重的登山包,加上自己也不够成熟有能力,所以走得很辛苦。二十岁以后,从学校毕业出来,踏上工作岗位,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自己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就好像是卸下沉重的包袱。所以说,从二十岁到四十岁,是一生中最愉快的二十年。
到了四十岁,人到中年,发现青春早已逝去,但又有很多遗憾,于是开始抱怨,骂老板不识货,怪家人不体恤,埋怨政府,埋怨国家,埋怨社会。就这样在抱怨遗憾中又过了二十年。
到了六十岁,发现人生所剩不多,于是告诉自己,不要再埋怨了,就珍惜剩下的日子吧。于是,默默走完自己的最后岁月。到了生命的尽头,突然想起:好像有什么忘记了。是什么呢?是你的钥匙,你的KEY,你人生的关键。你把你的理想、抱负、关键都留在二十岁,没有完成。
想一想,是不是也要等到四十年之后,六十年之后才来追悔?我们想一想,我们最在意的是什么?想一想,希望将来的自己和现在有些什么不同?是不是可以做些什么来不让这个遗憾发生呢?那么,我们要做什么呢?那就是选择,关键时刻我们一定要选对自己的人生之路——做到不走大路只走对路。
★选择,成就未来
人的一生,决不是“一条大道走到底”。在人的生活道路上布满了岔口,每个岔口都面临选择,人的一生,就是一连串选择的结果。人活着,生活之路总要向前伸展,也正是这许许多多十字岔口,既为人生增加了许多麻烦和苦恼,同时也丰富、充实了人生。
作为当代青年,在成长的迷雾中前行,如何把握人生方向,不让自己步入泥潭,这就要找准人生的坐标,定好人生的目标。人生没有目标,犹如航海没有罗盘。托尔斯泰说得好:“一个人没有理想,就等于没有灵魂。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方向。”只有我们为自己设下目标并持之以恒地向前迈进时,我们的生活就会掀开新的一页。
不管社会如何发展、进步,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面临一种必须的选择。当个体处在逆境中,选择奋起的人,哪怕再次遭遇逆境,他也会最终走向成功,而选择沉沦的人,不用再次遭遇逆境,他已经走向沉沦。或许,他原本是一个优秀的个体,但生命中的一次选择,就决定了他的一生。特别是当一个人的个体选择遭遇一种伟大的社会变革时,个体的选择致命地决定着他的未来。
余秋雨,当代著名学者,获得过“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称号,曾以散文集《文化苦旅》震动文坛。他在家乡浙江余姚读完小学后到上海读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
在余秋雨50年的人生旅程中,是什么使他承载着这么多的责任?是怎样的选择改变了他的命运?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他的选择?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作为全国文艺理论研讨会最年轻的代表,余秋雨被选为全国艺术理论研究会秘书长,但他毅然选择了从当时大家非常看好的这个位置上退出。
正是由于辞职,他才能潜心写作,从零开始写散文,因为他认为感染人的通俗方式是让所有人得到文化的信号。正是由于辞职,他才能有机会从事中华文明的发掘和传播。与凤凰卫视的合作,更使他的心愿得到满足。借此机会,他亲身考察了不同的文明,于是写就了《文化苦旅》等一系列书籍。
如果余秋雨不选择辞职,也许他能一直稳坐官位,但他就不会取得文学上的辉煌成就。
选择,成就未来。鲁豫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国际新闻专业,曾在中央电视台做实习记者。毕业的时候,有两条路选择,一是做专业主持人,二是做国际新闻记者。92年,是鲁豫人生中的重大转折。这一年,北京市申办2000年奥运会英语演讲比赛,鲁豫参赛了,并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被中央电视台选中,主持《艺苑风景线》。开始了她的主持生涯,还参加了托福考试。到94年,鲁豫去了西雅图。
鲁豫回国后幸运加盟凤凰卫视,优势还是英文。鲁豫经常以流利的英语采访政界、企业及社会焦点人物。鲁豫曾参与新闻直播节目:《香港回归》、《千禧之旅》、《戴安娜王妃葬礼》、《美国总统大选》以及911事件、伊拉克战争等。也充分发挥了她在国际新闻方面的才华。
年轻人要懂得,一定不要把世俗的成功与不成功作为选择的标准,而是要选择你能做出贡献的地方。要看自己有没有贡献,然后通过选择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生命素质。对于年轻人而言,提高文化素质不能仅仅看作是知识的叠加,这是个误区,其实文化除了知识之外还有很多的作用。青年人要将文化价值渗透到生活中变成生活方式,把书本上学的数理化东西变出来,从精神价值层面来思考问题。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选择和文化选择,那么反过来,真正能伤害你的也一样是自己的选择。
★独立思考,敢于承受
要想做出正确的选择,首先不能盲目随大流,要扬己之长,避己之短,要选取最能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事。不盲目随大流,就是不往一条路上挤。不要别人说复读好你也跟着去复读;别人说经商好你也跟着去经商。总之,不要人云亦云,跟在别人屁股后面瞎转。
其实,如同走路一样,大家都拥到一条道上,拥挤不堪,有什么意思?俗语说“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不也是教人另辟蹊径么?或者,来个反向思维,“反其道而行之”不也可取么?
所谓扬长,一是自己最喜欢的事,热爱才会努力去钻研,努力钻研必会有作为;二是自己最有能力干的事。这就是实事求是。不要去追求那些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干的事。要脚踏实地,不要不切实际,追求幻想。所谓避短,就是不选择自己根本不愿意也没能力干的事业。许多青年朋友常叹息怀才不遇、时运不济,究其原由,大多是选择时不切实际,追求梦幻,结果才“竹篮提水一场空”。
其次,要敢冒风险。人生路上的每一回选择和决策,都或多或少有些风险。像传说中的刘伯温能“前知500年,后知500年”的人是不会有的。时代沧桑巨变,世事如云,日后的岁月、社会的变化,是很难由人安排的,这样就给决策带来风险。只要你充分估计到这种选择带来的不利和危害是自己能承受的,就应该抛开“怕”字,勇敢地踏上胜利的前途。许多青年朋友常对自己最后的选择产生后悔,或者埋怨没有机遇,往往是当初决策时让“怕”字束缚了手脚,结果让机会从自己脚下悄悄溜走,最后却选了个无法发挥潜能的工作所致。
决策一经确定,就要锲而不舍地去奋斗,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最小的小事做起,并且努力做好,在实践过程中增长才干,树立信心。久而久之,你就会成为行家里手,就会有所作为,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了。知识是日积月累而成,小事是大事的根。
当然,还经常出现的是,当初的选择是对的,可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环境的变化使它无法实现,或者自身也逐渐与之相抵触。比如说有位朋友爱好文学创作,也陆续发表了几首小诗,虽然他极刻苦,很勤奋,但却没多大长进,家境也不容许他老趴在案上看书写作,他需要去挣钱养家。这个时候,必须忍痛割爱,调整决策,另谋生路。
从某种意义而言,他当初“当作家”的选择是失败了。可是,这种失败算什么呢?哪一位伟人巨匠没经过多次失败呢?爱迪生在发明过程中经历了千百次失败,就连“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也有“街亭”之败,不得不唱“空城计”哩!
失败是磨刀石,能磨练人的勇气、志气和信心。“失败是成功之母”,就是这个道理。一个能在失败的地方站起来继续前进的人,是一定会大有作为的;一经挫折便失望灰心的人一定是碌碌无为的。英雄、伟人、名人,不是比别人聪明多少,更不是运气特别好,而是他们比凡夫俗子更有勇气面对失败,随时修正自己的决策。莫扎特本是学法律的,后来却成了世界杰出的音乐家;鲁迅原是学医的,后来不是成了伟大作家吗?
当然,无论怎么选择,都要舍得付出汗水和心血。不勤奋的人,不敢拼搏的人,害怕挫折的人,决不能到达人生辉煌的顶点、到达胜利的彼岸,永远只会在现实的此岸羡慕、嫉妒、埋怨,嗟叹……
年轻人对待人生总是怀揣期待,对美好的执着期待。但是,人生并非坦途,有快乐就有痛苦,有幸福就有悲伤,有收获就有辛劳。你要使成功成为你生活中的组成部分,要使昨日的理想成为今天的现实,光靠愿望和祈祷是不行的,必须砥砺人生,磨励出一颗智慧的头脑和将一切通透的心灵;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到岛屿、暗礁,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一个人获得成功,是因为他不懈地追求,不懈地拼搏,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对待每天的生活。成天等待免费午餐的人,只会在消极的侵蚀中丧失生命的活力和亮色。
每个人都是带着成功的无限可能性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的,然而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把可能性引导到什么方向,选择是导向牌,努力是前进的动力,要想成为一个成功者就要将二者完美的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