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富爸爸家训2
18908900000012

第12章 法则7:好孩子立长志(2)

上面这个故事正是由于父母不尊重孩子的理想,逼迫孩子学习钢琴,造成孩子精神上极大的压力和内心长时间的压抑,从而诱发了疾病。作为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为了孩子能有一个好的前途,而给孩子过大的压力,结果让孩子不堪重负而走向极端,这就太令人遗憾了。

每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有着强烈自尊心的孩子也渴求得到肯定,这是孩子心理特点决定的。所谓呵护孩子的理想,就应该尊重孩子的理想和选择。父母在培养孩子的业余爱好时,必须首先征求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理想,进而理解孩子的理想、知道孩子的真正需要。即使孩子的理想与父母的设计产生偏差,也要平静地友好地与孩子沟通,在尊重孩子理想和选择的基础上,通过商量探讨,让孩子充分理解父母的想法,然后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即使孩子选择了自己喜欢做的事,由于年龄小,自我控制力不够,也可能半途而废,父母要适时的给孩子增加点“动力源泉”,多多表扬孩子,让孩子乐于不断保持并发扬下去。但父母也不可忘记,不当的表扬将会引起强烈的副作用。有的父母随意地表扬孩子聪明,而不是赞扬他刻苦努力。那些被称为聪明的孩子一遇挫折就彻底灰心丧气,把失败原因归咎于不够聪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罗尔德韦科说:“夸奖孩子的智力,而不是赞扬他们自尊自强的精神容易使他们产生自我失败感。而那些被夸奖为努力和刻苦的孩子当他遇到失败时,会认为是自己努力不够造成的,因而这些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更强。”

【成功导读】

父亲和上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一起看电视。孩子见屏幕上的律师威严、气派,一会儿引经据典,一会儿举例证明,说得大家一个个点头称是,敬佩之心不禁油然而生,便对父亲说:“我以后也要当律师。”父亲立即说:“你的理想很好,我支持。当律师是非常威风的,能够在法庭上滔滔不绝地为人辩护。但是,想要当律师就必须把许多法律条文背得滚瓜烂熟,还必须要学习很多其他多方面的知识,以后还要处理社会上各种关系。你如果希望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就应该从现在开始做好做律师的准备!”听父亲这么一说,孩子对律师的职业更加憧憬了。从此,他对于律师应该学习的课程及行为习惯都非常重视了。

这位父亲在孩子萌发理想的时候,首先给予了积极的肯定,并告诉他做律师要准备哪些知识,这就把孩子的理想从最初的羡慕转变到实实在在的学习法律知识这一层面上来,为孩子实现理想提供了可能。许多孩子在接触新鲜事物时,会自然而然地萌发理想,父母如果觉得是合理的,就应给予赏识和支持。但支持不是简单地说句好,更不是马上提出要求,真正的支持应该以孩子的现实准备为基础,进行适当启发和引导。

怎样才是对孩子理想的真正支持呢?真正的支持应该建立在对孩子的充分了解和尊重的基础之上,必须以孩子的现实准备为基础,然后进行适当的启发和诱导,不是简单的说教和命令,也不是趁机提出苛刻的条件。比如,当孩子提出以后想当律师时,不妨这样说:“看来,当律师倒是很不错的。孩子,你说,那个律师为什么说得那么好,让那么多人都敬叹不已?不知道他小时候读书怎样?”引导孩子自己去思索。

【成功导读】

阿基米得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他的父亲费狄亚是古希腊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他生活在古希腊文明渐趋衰落的时代。对于自己的儿子,他抱有着不一般的巨大期望。当儿子出生时,他为他取名“阿基米得”,就是“杰出的思想家”的意思。

费狄亚为了儿子能够早日成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对他进行各种知识启蒙。在儿子刚刚懂事的时候,他就开始教他学习语言。同时,他还注意从生活中教儿子学习各种知识。他一有空,就带儿子去植物园辨识各种植物,去动物园观察各种动物,激起他的好奇心,培养他对自然科学的兴趣。父亲不仅教孩子数学、几何、天文学等,还教哲学和文学,此外,还教他一些思维方法,比如如何推理、证明问题等。

阿基米得渐渐长大了,父亲深感自己能教给他的已经所剩无几。他意识到儿子需要到更广阔的天地去吸收知识。有一天,父亲领着儿子去海边散步。海的对岸就是埃及——当时世界的文化中心。父亲指着那里问儿子:“你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阿基米得天真地回答:“是埃及啊!”父亲望着远方,慢慢地说:“是埃及。那儿有一个港口叫亚历山大城,有很多著名的学者居住在那儿。而且,那儿还有藏书非常丰富的图书馆。儿子,你愿意到那儿去学习吗?”阿基米得睁大眼睛兴奋地说:“我愿意!”父亲听了非常高兴,但是他还想试探一下儿子的决心有多大,就认真地对他说:“可是,到那儿要坐船漂过这片大海,你看这波涛翻滚,多可怕啊,你难道不怕吗?”阿基米得沉思了一会,然后抬起头来坚定地对父亲说:“这些我都不怕!可我有点舍不得爸爸妈妈,不过,等我学到了那么多的知识,再回来看望你们!”父亲被儿子的果敢和坚定深深打动了,这么多年来的教育没有白费啊!于是,他马上回去为儿子整理行装,送他到亚历山大城去学习。阿基米得后来的成就果然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这位善于启发儿子求学的父亲应该感到欣慰了!

阿基米得的父亲善于培养孩子伟大的梦想,许多父母都可能会这样做。但不同的是,阿基米得的父亲呵护了孩子的梦想,帮助阿基米得认认真真地去实现这一梦想,而且最终成功了。当孩子渐渐长大后,做父母的有没有认真对待自己的期望和理想呢?有没有努力和孩子一起去为之奋斗呢?不要空喊着要儿女去做一个科学家、政治家之类的口号,而是看看需要为孩子做点什么,甚至引导着孩子朝着这个方向前进。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呵护孩子的“远大理想”呢?

不要轻易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孩子刚刚萌发的理想,是非常幼稚的,往往是临时的,仅仅是破土而出的小苗。这种处于萌芽状态的理想,做父母的如果用纯理性的、非常严格的标准来要求,并希望孩子马上付诸行动,会使孩子感到措手不及,感到目标太遥远了,根本无法实现,因而主动放弃。

要考虑孩子的心理准备和接受能力。真正的支持应该建立在对孩子的充分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启发和诱导。如,当孩子提出以后想当姚明一样的篮球明星时,父母不妨这样说:“当姚明当然好。不过他的球打得这么好,他可能从小就开始训练。”让孩子自己去思索。总之,对孩子的理想之苗,父母要一点点地培养扶持,要细心浇灌滋润,不要一见小苗,就恨不得它明天就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让孩子的志向可视化

一般人的智力差异并不大,但为什么在同一个班里,同样的老师教,为什么有的孩子能学得很好,而有的学习的效果却相差那么远呢?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学习志向不明确,不够刻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父母对孩子期望值过高造成的,父母期望孩子的每一次考试都是一百分,都是年级第一,这让孩子压力很大,觉得这个目标太不可能实现了,于是,干脆就破罐子破摔。久而久之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造成恶性循环。

【情景再现】

一位母亲带着自己的女儿去参观复旦大学,那天复旦百年校庆。母亲和女儿一块儿观看复旦百年校庆的壮观场面,还和女儿一起谈论复旦大学的校貌,跟女儿讲苏步青爷爷的故事。突然,女儿很认真地说:“妈妈,我也要考复旦!”母亲说:“好啊!不过,妈妈说过嘴上说是不行的,要用行动。”女儿说:“知道了,妈妈,我先要好好学习,努力学好每一门功课。”这位母亲还告诉女儿,学习要脚踏实地,认真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你可以先制定一个近期的小志向,去克服这个不足之处。然后再制定一个志向,去跨越他,这样不断地制定志向,不断地完成志向,最后,就能达到人生的志向。

这是一位成功的母亲,她知道孩子的志向要孩子自己选择,父母只是引导而已。一个适合孩子的志向更能激励孩子努力,孩子更加优秀,杰出的前提是他们有广阔发展的天地,不要限制他们,不要小看他们,他们一定会比父母这一代更有出息。

一个人要有志向地学习,有志向地生活,那才是一个充实的人生。可怎样制定志向,就需要父母的帮助了。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不知道他的志向在哪里?他的志向是什么?为了帮助孩子找到一个符合自身条件的志向,首先要了解孩子自身的能力。才能让孩子看得见他们的志向,才能有学习的动力。一个明确的学习志向,可以产生巨大的动力,也可以成为今后具体实施计划的指南。

【成功导读】

李军的父亲在外地工作,每次回家,总是要为李军带个小礼物。李军特别喜欢打开父亲的箱包,享受那份惊喜和收获。有一次,父亲回到家,刚放下包,李军可高兴了,可是捣鼓了半天,却总是打不开包,他沮丧地走到父亲面前,缠着父亲,要他打开箱包。这时,父亲故意卖了个关子说“自己学着打开。”原来这次李军的父亲换了个带密码的箱包,李军急得满头大汗,还是打不开。母亲在边上看到这情景,就引导李军:这是密码箱包,只有知道密码,并学会正确使用,才能打开箱包。学习也是一样,学习的知识就像是密码。只有掌握了这些“密码”,才能打开知识的宝库,获取自己有用的东西。现在赶紧找父亲这个老师去获取“密码”吧。在父亲的引导下,李军如愿打开了箱包,果然收获不小。

李军的父亲通过这件小事,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使孩子的头脑中形成了“要获取知识宝库中的宝物,就要掌握更多的‘密码’,就要勤奋学习。”的概念。

父母要明白学习兴趣是孩子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孩子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如果光靠父母的监督、被动地去服从命令,孩子是不会爱上学习的。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孩子学习。实践证明,一个学习兴趣强的孩子,总是处于“我要学”的状态,以学为乐,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父母不要老把眼光放在孩子的分数上,要以孩子分数的外在表象中看出他是否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下取得的成绩。

【成功导读】

红红上幼儿园开始学习钢琴,刚开始她觉得很好玩。后来,时间长了,就觉得枯燥了。所以,母亲就有意无意地和她一起看电视中的钢琴演奏会,给红红讲钢琴家们小时候学琴练琴的故事,还带她到一位弹得不错的孩子家去,让她和那位孩子一起弹,让她们一起交流。后来,她回来后兴奋地和母亲谈起那位孩子弹得怎样怎样好。母亲就趁热打铁地问她:“你想不想和小姐姐弹得一样好?”红红说:“想!”母亲就对她说:“妈妈相信你是能够弹好的。不过,光想是没有用的,要用实际行动做才可以。”并告诉红红:“不能因为遇到一点困难,就轻易地说放弃,这样的人将会一事无成。应该克服困难,给自己制定一个志向,然后努力朝着这个志向冲刺。首先要先给自己设置一个近期的小志向。只有先攻克了一个个小志向,最后才能达到这个大志向。因为没有人能一口气吃成一个大胖子的。我们先来制定志向,好吗?”红红高兴地点点头。于是,母亲就结合女儿自身的优缺点,制定了一个近期小志向。后来,红红弹琴就再不需要母亲叮嘱了。

母亲为孩子制定可视化的目标,为孩子努力找到了方向,孩子行动就有了动力。在家庭教育中,帮助孩子制定志向是每一位父母都会做的。但能够把孩子的目标细化,让孩子不断地完成一个又一个小志向的做法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够做到的。很多父母都急于让孩子一天吃成个胖子。应该认识到今天一小步,明天一大步的道理。那么该如何确定孩子的学习志向,使志向可视化呢?

第一,激发孩子对理想志向的向往。如何激发孩子对志向的向往,而能够不断坚持下去,那就是激发孩子的潜力。比如孩子想要一台电脑,父母可以不马上答应孩子,而是要求他们在成绩进步上做出一定努力,得到一定回报以后,电脑才可以作为奖品送给孩子。这样教育孩子凡事都要经过自己努力才可以要求回报。

第二,定“跳一跳,能摘到”的志向。所谓“跳一跳,能摘到”的志向是指确定的志向要与孩子的年龄、经验、能力水平相适应,是经过自身的努力能够实现的,即志向不要定得太低或太高。太低,孩子学不到新东西,没有学习兴趣;太高,孩子难以实现,即使有一定毅力的孩子也会放弃,同时也挫伤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只有在短期内经过孩子的努力可以实现的志向,才能激励孩子去进取。当孩子完成一个志向后,成功的喜悦会强化孩子的进取精神,激起他确定下一个志向的热忱,从而养成不断进取的习惯。

第三,有完成志向的计划。孩子的志向往往会定得不切实际,过于遥远或不太容易实现,这时,父母要教孩子把志向分割成小志向,鼓励孩子分阶段去实现小志向,直到实现大志向。就拿每次月考成绩来说吧,父母不可能让孩子每次都是最好的,这样给孩子的压力很大,也比较容易失去信心。父母不要对孩子要求太高,一定要在班上前几名。但可以争取每次月考的成绩比前一次好,哪怕好一点点也是进步,多多鼓励孩子。

第四,督促孩子朝着志向前进。有了方向,还要不断关注和督促孩子朝选定的方向前进。成人都有惰性心理,更何况孩子呢?父母应该教育孩子在追求志向的途中,贵在坚持,千万不能半途而废。

树立志向其实不难,难的是实现志向。当孩子树立正确的志向以后,作为父母,要给予他们信心、勇气与支持。实现志向的过程是坎坷的,如果孩子失败了千万不能使他们气馁,要帮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并且加以鼓励。父母也要具备耐心和信心,同时言传身教。比如规定晚上7点到9点是学习时间,那么父母也可以利用这点时间来处理自己的工作,不看电视不娱乐,和孩子一起工作学习,这样的话孩子更加有动力,就算想偷懒一下也不好意思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