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大公司跟对人,小公司做对事
18938500000026

第26章 做事要做得恰到好处(1)

恰到好处是不走极端、不和稀泥。在职场上,做事就要做得恰到好处,这是我们能够达到成功的大智慧。

把事情做到位

无论做什么事,都应精益求精,把事情做到位。只有把工作做好了,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才能获得晋升和加薪的机会。

对员工来说,能够做好自己的工作,是实现职业理想的第一要素。而将事情做到位,是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任何一个公司都需要能把事情做到位的员工。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有一句话很能引起我们的深思:如果让一个日本人每天擦六遍桌子,他一定会始终如一地做下去;而如果是一个中国人,一开始他会安排擦六遍,慢慢地他就会觉得五遍、四遍也可以,最后索性不擦了。这也是中国人做事的最大毛病,在我们平时的工作生活中经常见到做事不认真、不到位的人。殊不知,如果我们的工作每天都欠缺一点,天长日久,最后就会落后别人很多。

有一次,希望集团总裁刘永行到韩国的一家面粉企业参观。这家面粉厂属于西杰集团,厂里只有66名雇员,但每天处理小麦的能力是1500吨。

这工作效率之高令刘永行惊叹不已,因为在中国,相同规模的企业一般日生产能力只有几百吨,但员工人数却有上百人。希望集团的效率要比国内同行业标准高一些,但是250吨日处理能力的工厂也有七八十名员工,日生产能力却仅有韩国工厂的六分之一。

之后,刘永行与这家工厂的管理层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发现他们也在中国内蒙古的乌兰浩特投资办过厂,当时分厂的日处理能力为250吨,员工人数却高达155人。同样的投资人,设在中国的工厂与韩国本土的工厂生产效率居然相差了10倍,效益自然也不会太理想,后来总公司觉得没有改善的可能性,就将工厂关闭了。

在设备上,韩国本土的工厂是20世纪80年代投入生产的,而内蒙古的合资厂却在90年代建起来的,设备比原厂还先进。在管理方法上,工厂的主要管理层基本上都是韩国人。

后来,刘永行遇到了那位曾在内蒙古负责的韩国厂长,他特意请教这位厂长:“为什么同样的设备、同样的管理,设在中国的工厂却需要雇佣那么多人呢?”

那位厂长回答很含蓄:“也许是中国人做事不到位吧。”

仔细想想,中国人与韩国人在做事的态度上无疑存在很大的差距。韩国人做事总是手脚不停,无论是工人还是管理人员,做完了手头的工作,就一定会安排别的事做。而在中国,大部分企业的员工,还存在把自己的事情做得差不多就够了的想法,所以效率自然就低了。

这些现象,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都能经常遇到,如只管上班不问贡献,只管接受指令不管结果,缺乏对结果负责的认真态度。敷衍了事,是一些员工常犯的毛病。他们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于组织布置的工作,从不认真去做,而是敷衍塞责,做一些表面文章来应付。

身在职场,要把任何事情都做得精益求精。成功往往与精确的行动有关,那些粗糙的行为只能导致很高的错误率。凡是成功者,在工作中,都有追求精确的精神。

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是电话的发明者。在当年,贝尔宣布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电话机,在申请专利时,一位名叫莱斯的科学家却将贝尔告上了法院,他声称电话机的发明权应该归他所有,贝尔剽窃了他的发明。

但经过法院调查和鉴定证明,在贝尔之前,莱斯确实已研制成功一种利用电流进行传声的装置。这种装置能把声音传到1000米以外,不过它仅能单向传送,而且声音断断续续,实用性不强。而“贝尔电话”却可以令双方流畅地进行通话。于是,法院和科学家都断定,这种装置还不能被称为电话机,贝尔才是电话发明专利的拥有者。可是莱斯还是坚持声称是贝尔剽窃了自己的发明。

贝尔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着,当着法官和莱斯的面,从怀里掏出一把小螺丝刀,把“莱斯装置”上的一颗螺丝钉往里拧了二分之一圈——大约5丝米。只是5丝米,5个万分之一米,也就是半毫米,“莱斯电话”居然可以进行双方通话了!如此神奇的变化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应精益求精,把工作做到位,贝尔成为电话的发明者,其实也就是因为他比莱斯多做了一步,将他的工作做到位了,而莱斯则因为那5丝米的差距与电话发明者的身份和荣誉擦肩而过。

无论做什么事,都应精益求精,把事情做到位。只有把工作做好了,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才能获得晋升和加薪的机会。

齐格勒说:“如果你能够尽到自己的本分,尽力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那么总有一天,你能够随心所欲从事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反之,如果你凡事敷衍了事、得过且过,不愿意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那么你永远无法达到成功的顶峰。而对这种人,任何老板都不会重用他的。

任何一家想在竞争中取胜的公司都必须先设法使每个员工精益求精、做到最好。没有精益求精、做到最好的员工,公司就无法给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就难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当员工将精益求精、做到最好变成一种习惯时,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在这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我们需要做事精益求精的人。

确实,在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位,也都有自己的做事准则。

如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军人的职责是保卫祖国,教师的职责是培育人才,工人的职责是生产合格的产品……每个人因为在社会上的位置不同,其职责也有所差异,但不管你处于什么位置,都有一个最起码的要求,那就是把事做到位。

找准问题的病根儿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那些看上去很小很平常的一些问题,可能正是致命的问题,因此,及时发现问题,找到问题的病根儿,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在工作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些大问题往往能得到妥善的处理,反而是一些常见的问题人们视而不见。这些问题虽然看上去很小,但有时却能产生很大的影响,警觉的人会想办法避免它们发生,可是被这些问题缠绕、误入其中的人依然很多,如果不及时自省,它们对你的危害就可能越来越大。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找准问题的病根。

推脱责任

在日常工作中,每个人都难免出现失误,如果在问题发生后,一味地怪罪别人而不想法解决,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如当上司指责你工作中的错误时,你会为自己找许多借口,如“别人不采纳我的意见”,“我是按照公司的要求做的”等,可能上司会原谅你一次两次,但他心中对你的印象一定会不好。如果你经常这样做,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会让情况更加恶化。如果以后出现问题,你还是这样推脱逃避,令上司无法信赖,那么你的职业前途就岌岌可危了。

英国大都会总裁谢巴尔德有一句名言:“要么奉献,要么滚蛋。”他总是一再强调:“在其位,谋其政,不要找任何借口说自己不能够,办不到。”

他认为员工不能因干不好工作而找理由推脱责任。

一次,一个员工为了一件极难办的事找他,这个员工找了许多客观理由,说自己已经尽力了,还说这件事无论怎样都“办不到”。谢巴尔德听后觉得这个下属就是怕得罪人,于是就轻声对他说:“够了,够了,现在我需要的不是这些好理由,而是要你仍旧照我的命令去做,否则,你就别做这个部门的经理。”

谢巴尔德的做法让下属明白,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就该负责,而不能随便找个理由推脱,这样才是一个称职的员工。

人们都不希望在工作中出现失误,但是人无完人,错误在所难免。我们只有在有错误发生时去努力承担,并弥补错误,这样可以给人一种负责任的印象。一个不负责任的员工很容易失去老板对你的信赖,看低你的道德品行,一旦老板对你有了这种印象,就不会再对你委以重任。

要想赢得别人的信任,成为一个敢于负责任的人,就必须改掉推脱责任的坏习惯。犯了错时,先检查一下自己的行为,如果自己确实有错误的地方,就勇敢地承担责任,诚恳地承认错误,并且要改正自己的行为,积极地寻求补救的办法。即使错误确实不是由于自己的过失造成的,那你也要先着眼于整个公司的利益进行处理。聪明的员工,要勇于承担起自己职责范围内的责任,积极地寻找并把握谋求公司利益的机会。也只有这种员工,才是老板心目中值得栽培的人才。

让恐惧统治自己

在工作中,有时我们会莫名地恐惧,怕这怕那,它让很多人在挑战面前莫名其妙地退却,妨碍你更好地利用、把握时机。

在工作中,恐惧的理由有无数种,比如:害怕犯错误,担心该做的工作做不好,觉得自己可能会被公司开除,害怕同事在上司面前打你的小报告,等等。这些恐惧想法使你变得神经兮兮,处事盲目,心中充满了各种担忧和恐慌。有时甚至没有具体、实际或明显的理由,你还是会感到莫名的恐惧。这些障碍最后导致你不愿意在工作中冒任何风险。

凯利是某保险公司的员工,但他遇事总是很容易产生恐惧心理。每做一件事情,他就担心别人对他的评价不好。一想到别人可能会提出反对意见,否定他的做法,他就大受影响,于是本来很容易就做好的事情也做不好了。他总认为自己长得其貌不扬,又没有亲和力,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优点,一无是处,也就不再敢与客户接触。更严重的是,有时上司无意中的一句冷语,一个漠然的表情,都会让他产生失业的恐惧。结果,他的业绩总是不能让人满意,而上司真的开始考虑是否要继续聘用他了。

毫无疑问,凯利是自我恐惧心理的牺牲品。恐惧会使人们的潜能无法正常地发挥。其实,这不是工作或社会环境为你设下的壁垒,而是你自己为自己画下的“地牢”。

在做工作时,每个人心中都会或多或少的有些恐惧,你可以利用行动平抚焦虑不安的情绪,提升信心,在锻炼中不断战胜内心的恐惧。

当你接手一项你没有把握的工作时,你要记住一定要马上行动,不再犹豫。即使第一次没做好,你也不要被恐惧吓倒,要认真分析一下问题的症结所在,如果你实在找不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与同事讨论或向上司请教,赢得他们的支持,然后再去做。

不善于与他人合作

如今,有许多人在工作中忽略了应有的合作意识,不善于与人合作,而只是专心致力于自己的工作,希望用自己的工作成绩来赢得老板的青睐。

但是,现实却往往会令他们非常失望。作为一个个体,不管你多么才华横溢,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仅靠自己是很难做出令人满意的业绩。

在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应对千头万绪的工作的。在任何一家公司里,几乎没有一件工作是一个人能独立完成的,大多数人只是在高度分工中担任一部分工作。如果你不能与人合作,那么你的前途必将是黯淡的。

某家生产汽车电器产品的公司,有一个业务科负责采购某一原材料的采购员因病住院了,无法及时回公司采购生产急需的原材料,但科内其他采购员只愿忙自己的工作任务,不愿出面帮忙,他们出色地完成了自己负责的采购任务,其原材料堆在仓库里一年都用不完。但由于那位采购员生病住院了,他所负责采购的原材料没能及时供应上来,结果造成公司因缺原材料而停产了一个星期,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从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只能完成自己的工作,而不善于合作,即使你工作做得再出色,也是没有用的。这种不善于合作的结果,会影响整个部门,乃至整个公司的效益。

被挫折吓倒

一个人在工作中总会遇到各种大大小小的挫折,比如,你认为很好的想法被上司否决,公司里有人阻挠你的工作等。每个在职场上奋斗的人几乎都经历过这种挫折,想要完全解除这些挫折是不可能的,关键在于你如何面对它。

但很多人心理素质薄弱,意志力较差,在工作时,遇到挫折,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这样,即使有好机会使问题出现转机,你也难以把握。

一位大学刚刚毕业的新员工,因他每次提的建议都被老板否定,他就认为老板看不起他,他与同事关系不好,他就认为同事都在排挤他,于是他就辞职离开了。但由于他所学的专业是冷门,结果他苦苦找了半年的工作都没找到好去处,最后因承受不了这样的挫折选择了自杀,而准备录用他的公司得知后则庆幸:“幸好没有录用他,太经不起挫折了。”

这个员工就因这么一点点挫折而辞职、自杀,放弃了努力,放弃自己美好的人生,这实在让人觉得遗憾。其实,当你的提案遭到上司否定时,你可以自己检查一下提案存在的问题,再多加改进;当你的工作得不到上司支持时,你要想到,没有人能让上司支持你的一切,只有不断地通过行动证明自己,才能取得上司的支持。要用一颗忠诚、上进的心去面对工作中的挫折,它能很快调整你的心态,让你战胜挫折。

总的来说,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多种多样,但很多问题其实都出在我们自己身上,只要找准问题的病根,我们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针对问题下对药

要想高效、迅速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并通过仔细观察了解自己的工作,针对工作中的问题对症下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个人要想快速做好自己的事,必须先了解自己的工作,然后再针对问题下对药。但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员工在工作的同时,其实并不了解自己的工作。他们只不过是接受了命令,然后按照指示做出一些机械的行动而已。

这里所讲的了解工作,并不是说你的工作是什么性质,工作宗旨是什么。而是说,你应该了解你的工作每天在朝哪个方向进展,你具体在做什么,工作进行得如何,以及工作进度对企业总目标的影响等。

了解自己的工作是有途径的,具体的做法是:与老板或上司多沟通,多问多听。这种沟通的本领是每一位员工都应该具有的。只有这样,你才能弄清工作的原委。此外,还应利用同事间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工作。多问上一句:“你能告诉我有关的情况吗?”“你认为这项任务的着手点应该在哪儿?”“你是怎么认为的?”“你能解释上司说的事吗?”。这些非正式的问题往往会使你对当前工作的认识更加清晰,也有助于你从整体上正确地把握工作。

了解了自己的工作后,就能很容易找出你的问题所在,再对症下药。

接受现实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上无数困境,工作上更是如此。如果你选择了逃避,那么困难将会一次又一次地造访你。因为逃避无法解决问题,我们必须勇敢地接受现实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