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智慧就在教养困境中
1894700000017

第17章 现代社会增多了聪慧的“精神孤儿”

认真与洋洋交流,专注地观察她的举手投足,扬眉瞬目,细细品味她说话的语气和内容,真的发现这个孩子的确很柔顺很好相处。你跟她之间似乎心灵上无一丝障碍,几乎就觉得她和你是一体的。

女孩子性情十分温和,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冷静和沉稳。与人友善,内心也很平和,只是明显缺少孩子应该有的勃勃生机,缺少那种可以给孩子带来活力的生命张力,似乎总感觉到孩子的内心中,有很重要的火花需要被激发被点燃,可这些年却缺失了。

对于与人相处,对于学习文化知识,洋洋要比一般的同龄人更容易适应,学习和生活对于她来说,很容易,却没有什么乐趣。对于物质,她更是很容易就知足,几乎没有什么特别喜爱特别想要的东西。女孩子喜欢的东西如亮丽的花发卡什么的她都看得很淡,妈妈买什么她用什么,有着一副与世无争的乖巧模样,时常地,在她的神情语气中,总流露出一些落寞的情绪。

继续跟她交流,当谈话中提及一些文学诗歌的韵律和内涵、大自然的神奇、天文知识、动物世界等相关的知识时,孩子的眼神会一时明亮起来,显得特别有神,整个小生命也在一时间异常鲜活起来。洋洋的知识面极广,涉及文化、美学、宗教、中医、历史、文学、音乐等领域。谈到老师最近一篇作文作业,以“世俗”为题目,可以在题目上加文字,她的题目最后定为“融入世俗”;谈及古琴,她静静地坐在那里,用心而淡定地说道:“世界上所有的乐器中,古琴最像心灵的声音,竖琴也比较像。”

妈妈杨维却是一个直肠子脾气,热情,大方,说话直,声音高亢,做事利落,每年收入都在部门中最多,家里生活调理得不错。可她无法理解自己女儿的内心世界,虽然她渴望进入,并与女儿倾心交流。阻挡她和女儿交心的障碍到底是什么?怎么才能让洋洋喜欢上学校,喜欢更多有趣的事物和活动呢?

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大城市里,物质文明的积累对于独生子女来说,已经释放了他们对于自身生存的、对于供养自己身体基本需要的渴求。很多孩子得到越来越多的物质,并且从纷至沓来令人眼花缭乱的物质中得到快感,之后便会追求越来越多的物质——玩具、美食、动画片、漂亮的衣服等,他们能明确地定位:我的快乐属于一些东西,我要得到那些可看到、可吃到、可触摸得到的东西。他们的自我意识很清晰很明确,将来,他们或许会进入公司、银行,为他们的别墅名车的“幸福生活理想”而打拼。

但更有一些很有灵性的孩子,当他们的父母为他们解除生活的压力后,他们不需要为生存挣扎而学习时,本来就对物质不大敏感的他们,就不会再把自己的精神寄托在肉体的存活和快活上。长大后,学历再高,能力再强,他们没有兴趣追求功名利禄和生活的享受,他们对于名利和物质享受真的没有“发心”与“发愿”,他们是没有动力做出一番大事业的。如果得不到父母和老师及好友的理解,他们就成了这个世界上最聪慧的“精神孤儿”。当然,同时他们也不愿意自己的父母失望,所以他们会认真学习,考大学,找工作,结婚,养育后代,但他们始终在追寻着属于他们的自我意识、对文化的爱恋,追求精神上的充实与内心的宁静,而这些,都是现代社会中仍然在为生存而挣扎的父母们所难以理解的。像杨维这样的母亲,女儿生得乖巧培养得这样优秀,孩子还不快乐,不热爱生活,显得没有什么欲望和追求,就要考虑如何与孩子进行精神交流,以此乐趣来滋养生命。

现代父母的至要任务,是与孩子进行更多的心灵交流,追求那些不给心灵带来任何污染和负担的真理,从而才能让孩子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