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向犹太人借智慧
18974200000038

第38章 犹太人行为教育智慧(1)

家庭是孩子学习的最好地方

孩子的自我期望开始于家庭。

我们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学习的环境,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不只是硬环境,还要给孩子创造软环境。

据犹太教育专家发现,孩子的自我期望开始于家庭。因此,如果我们真的认为学习对孩子非常重要,我们就必须通过父母的言语表现出来,重复地向孩子宣扬智慧会带来成功。长此以往,孩子也会这样认为。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孩子主动学习,犹太家长通常这样做:

养成每天晚上全家一起阅读的好习惯,全家人静静地坐在一起,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

帮助孩子订一份报纸或杂志,并督促孩子自己阅读。

每周拿出一天时间来共同阅读报纸,就关心的话题展开讨论。

每周拿出两天,花一小时同孩子一起玩,或让孩子参加能促进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棋类活动。

晚上对孩子不懂的东西进行讨论并解决。

每周带孩子去参观一次博物馆、图书馆或历史遗迹。

再忙也要抽时间陪孩子

孩子需要父母的关心、接纳和倾听,最为重要的是希望与父母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因此,父母再忙,也要抽时间陪孩子。

在耶路撒冷一所大学的家庭教育会上,一位叫彼拉大克的父亲说:“我每天都要花一个小时的时间陪孩子做功课。这不仅让孩子很快做完功课,还能培养孩子专注的能力。”

许多父母总是认为孩子最喜欢的是玩具,其实,孩子真正喜欢的是父母每天能和他交流、沟通。

许多犹太教育学家们认为,孩子需要父母的关心、接纳和倾听,最为重要的是希望与父母进行感情上的交流。因此,父母应抽出一些时间与孩子待在一起。这是交流的最好方式。

利用饭后散步的这段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或回答孩子的一些问题,这是再好不过的。这个时候,孩子的接受能力特别强。可以说,这段时间是教育孩子的黄金时间。

与孩子在一起时,作为父母的你可能不知道与孩子进行怎样的交流,也不知道与孩子进行怎样的对话。犹太父母通常会这样做:

注意倾听。父母可能都有工作,而且还很忙碌,为了生存这是不可避免的。孩子上托儿所或是由他人看管,分开一天,孩子一定有许多的新鲜事想告诉爸爸、妈妈。父母应抽时间,听听孩子一天的经历。即使孩子不主动和父母谈,父母也应该主动找孩子谈。这也是培养孩子语言交往能力的好机会。

多鼓励孩子。孩子渴望听到表扬或鼓励的话,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要求,作为父母,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之辞,纵然孩子只做了一件小事,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事,只要是孩子做的,都应该给予鼓励。这样做,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得到力量。

态度要冷静。许多父母工作一天后,劳累与烦躁使得心情很不好,容易把这种情绪发泄给孩子。当看到孩子做了一些让自己恼火的事时,你就对孩子大动肝火,这是不对的,也是不科学的,这样做对孩子是一个打击。不要因一些小事就责备孩子,否则,孩子很可能从此不再和父母交流。

表露同情。孩子倾诉了一些挫折、失意的事,如别人抢了他的东西,在托儿所吃饭时,教师把他喜欢的碗分发给了别人等,父母都应表示出相应的理解、同情。如果你能表露同情,这样就会使孩子不愉快的心情得到宣泄和抚慰,以后孩子就更愿意和父母交流了,心中有什么事也愿意和父母探讨。

好习惯决定好成绩

那些在学习上废寝忘食的人,通常他们在人生的其他领域中都很努力。孩子们玩乐的方式只不过是他们学习方式的反映,学习和玩乐中的成绩,都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欢乐。

从孩子上学那天起,就要培养他做家庭作业的良好习惯。每个父母都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案。有的父母愿意让孩子放学到家后马上学习,因为这个时候孩子的大脑还处于学习的思维之中,完成家庭作业后,剩余的时间就是孩子娱乐的时间,这是对孩子的一种奖赏;有的父母则愿意先让孩子休息一会儿后再来完成家庭作业,认为这样孩子就可以把作业完成得更好更出色。

不论用哪种方式,只要能够让孩子学习,就是一个好方案。比如,有的学生一边在家中做作业,一边听音乐,而且还学得很好;有的孩子就必须在绝对安静中才能坐下来读书;有的孩子非要等到吃完饭以后才能坐下来学习;有的孩子则习惯边吃着东西边阅读。

无论怎样,父母都要注意,应把孩子的学习习惯尽早建立起来。

孩子在小时候养成的习惯,将决定他们将来是否取得巨大成功。

在家庭学习中,父母鼓励孩子掌握时间是很关键的。时间管理是一门重要的学习技能,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数学几何定理的应用。学习需要自我意志、需要自我控制,在孩子幼小时期,父母要帮助他们将学习的习惯尽早建立起来。

当然,父母在鼓励孩子学习时,也不要忘了让孩子享受生活,因为很少有人属于多重性格。那些在学习上废寝忘食的人,通常他们在人生中的其他领域中都很努力。父母们所要关注的是:孩子们玩乐的方式只不过是他们学习方式的反映,学习和玩乐中的成绩,都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欢乐。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家长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最好的方法是将有形寓于无形之中,这是开发孩子潜能的最好办法。

婴儿从六个月就已经开始熟悉声音,并对纸上的东西发生兴趣。尽管他们不懂得内容,但只要给他们朗读,就能使他们熟悉、喜欢父母的声音。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时机,可以为他日后的教育打下基础。

很多教育学家发现,幼儿是很喜欢听童话故事的,即便是外婆讲过十几遍的老故事他们也一样爱听。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孩子们喜欢童话表明他们不愿意做旁观者,通过听大人讲故事和自己阅读,孩子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按自己的方式参与、安排故事,并从中反映他们的愿望和享受快乐。

一位犹太母亲在介绍自己的教育经验时说:

我的女儿出生后不久,我就开始念故事给女儿听。

初时,她咬书皮,滴口水在书上。但我并不介意,甚至于让女儿抱着书睡。女儿不到一岁就喜欢上了书本,她很爱依偎在我的怀中听我讲童话故事。女儿会走路之后,常常坐在家中的达拉布多狗旁边,倒拿书本,念书给狗听。当女儿后来进入幼儿园,教师发现她比别的孩子要早两年懂得阅读,而且乐此不疲。

高声朗读是对婴儿表达感情的方式之一,随着婴儿的生长,婴儿把高声朗读看成是一种安宁和安全的声音,并把声音同受到爱护联系起来。父母给孩子阅读时,应该注意根据故事情节的轻重缓急,掌握好阅读节奏,以便对孩子产生一种阅读的兴趣与气氛。

父母在给孩子阅读故事时,要把故事念得生动活泼以唤起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开始念新书前,你可以让孩子看看书的封面,问他们看到了什么,猜想书中会写什么,下一步就让孩子看书中的图画。

以色列前总统夫人芭芭拉在谈到教子之道时说:

我给孩子念故事时,并不让他们光坐在那里听。有时,我会故意停下来,对孩子们说,现在你们猜猜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呢?如果是在阅读中遇上孩子们不熟悉的字,我就会一一解释给他们听。

在家庭教育之中,不少的家长给孩子买了书,又怕孩子把书籍弄脏了。孩子读过书后,就赶快收起来,放到孩子拿不着的地方。更有甚者,有的家长当孩子在全神贯注看书之时,不停地叫孩子干这干那,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家长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最好的方法就是将有形寓于无形之中,这是开发孩子潜能的最好办法。

犹太教育学家们认为,孩子需要的不是某种概念,他们所需要的是适合他们胃口与兴趣的书。当然,他们也需要换换胃口,父母可以利用不同的场合、物品来教导孩子,比如报纸、杂志、明信片,甚至物品包装纸上的说明文字等,处处让孩子得到学习。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孩子明白文字、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孩子一天天长大,等到孩子学会自己阅读后,家长不要立刻就放弃自己对孩子阅读的责任,还要坚持念书给孩子听,直到孩子上中学为止。很多教育经验告诉我们,大多数孩子的聆听能力比阅读能力高,他们从“听”书中所获得的效益是极为明显的。

不断向大脑存储新信息

一旦你的记忆容量变大了,你的大脑就有能力不断地储存新的信息。

在研究《塔木德》的学院的学生里,很多是从早到晚一直学习的。经常可以看到他们捧着书,口中不住地读着。这种学习热情真让人感慨。

犹太人的学习方法可以称做“投入学习法”。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会动用全身的器官进行辅助。按照我们的做法,学习就是默读课文,重要的地方用红线和蓝线标出来或将其抄到笔记本上进行整理。虽然这样做能够应付考试,但考试结束后,记忆的东西大半忘掉了。

像前面所述,犹太人学习是将眼看﹑口读﹑耳听等各种方式综合起来,而不是单纯的阅读。课文虽然单调,但他们可以用一种旋律来吟读。这种旋律和他们以圣歌为原形改造的歌曲(做礼拜时吟唱)的风格一样。无论是《圣经》还是《塔木德》,他们都用这种旋律来吟读。

犹太人读书的时候,除了抑扬顿挫地朗读,还要按一定的节律左右摇摆。他们一边用右手按着课本,一边动用其他身体器官,按照文章的意思,将自己完全投入进去。

犹太人早礼拜的祈祷文有150页左右,如果每天早晨都反复朗读,谁都可以记住。一旦你的记忆容量变大了,你的大脑就有能力不断地储存新的信息。

在普通的犹太人当中,很少有人能用希伯来语将《圣经·旧约》全部背诵出来。但《塔木德》的研究者中有人能记住经文的全部内容,他们就是用带有节律的吟读的方式将《塔木德》“印”到大脑里面去的。他们在记忆文章的线索时,经常先背诵某一提示性的句子,然后再反复诵读《圣经》和《塔木德》,直到眼前能出现所背文句的出处。如果做到这样,即使手中没有书,他们也可以像手捧着《圣经》或《塔木德》那样来领悟其中的道理。

不到最后一刻不卖书

唯有知识是任何人也抢夺不走的。只要你活着,知识就永远跟随着你,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不会丢失。

犹太人的习俗中有这样的规定:当你穷困潦倒不得不变卖余物维持生计的时候,你首先应该卖的是金子、宝石、土地和房屋。而你所拥有的书籍,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变卖。

1736年,犹太人制定了一项与书籍有关的法律:当有人借书的时候,如果书本的拥有者拒不出借,便是违法,应处以很重的罚金。这如果不是唯一的,至少也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部关于书籍的立法。古代犹太人甚至还说,假如你有一本好书,即使你的敌人要借,你也必须借给他,否则你就会成为知识的敌人。

犹太人嗜书如命的特点由此得到证明。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生活的犹太人,一切都可放弃,却绝对不肯放弃书籍,不肯放弃知识的源泉,不肯放弃读书的习惯。这在其他民族当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犹太人爱书重教,目的当然是为了生存。这是因为,对一个四处漂泊的民族而言,一切都可能被掠夺,唯有脑海里的知识不会被掠夺;一切都可能丧失,唯有学到的本领不会丧失。有一位犹太母亲向自己的孩子提问:“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财产被抢光,你将会带什么东西逃跑呢?”

孩子尚小,不懂得母亲的用意,他回答:“当然是钱和珠宝。”

母亲又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

孩子回答说:“空气。”

母亲告诉孩子:“空气固然重要,但它无处不有,并不需要你携带。孩子,万一到了那个时候,你需要带走的东西,既不是钱,也不是钻石珠宝,而是知识。因为,唯有知识是任何人也抢夺不走的。只要你活着,知识就永远跟随着你,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不会丢失。”

这就是犹太母亲对孩子所进行的一次启蒙教育。

兴趣带给你的思考

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探讨,不用担心有一天都被我们探讨完,再没有新的东西可以刺激我们。有刺激才会有反应,越强的刺激会有越强的反应。

兴趣是成功的第一任教师。犹太人相当重视幼儿的兴趣教育,犹太人人口虽少,但涌现的天才却很多。

爱因斯坦的父母、玻尔的父亲、斯皮尔伯格的父亲很早就认识到好奇心对孩子成才的巨大作用,他们在孩子很小时就注意启发孩子的好奇心,从而培养了孩子的爱好;而毕加索的父亲很早发现了儿子的兴趣,据此培养孩子,孩子也成了天才。

想一想,刚生下来的婴儿,对于未知世界是多么好奇,他很想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他会不断接收新的信息。如果这时给他听一些音乐,给他看一些图画,给他一些智力上的训练,他就像白纸一样的大脑就会丰富起来。孩子的可塑性是最高的,只有及时加以训练,才可以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如果等到10岁、20岁再培养,可能就太迟了。

小孩子生来具有好奇心。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对周围事物和环境的熟悉,好奇心就不如以前强烈了。这时候,智力的发展就会迟缓。我们知道,智力的发展主要就是有好奇心。有人就是对什么都好奇,有一股孜孜以求的精神,于是成了科学家。

其实,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探讨,不用担心有一天都被我们探讨完,再没有新的东西可以刺激我们。有刺激才会有反应,越强的刺激会有越强的反应。

让孩子喜欢扮演教师

让孩子在家庭中“扮演教师”这一角色,孩子就可以非常快速地吸收所学的知识。他们会由此找到自信,并发现自己的价值。

贝恩亚尼是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为了把他引上学习之路,不识字的母亲也拿起了笔,并让儿子贝恩亚尼当她的教师。小贝恩亚尼很惊讶母亲这么大年龄还请他当教师,他很兴奋。为了当好母亲的教师,他不得不好好学习。每天傍晚,邻居总看到一个孩子在向一个中年妇女讲授功课。

在不知不觉中,贝恩亚尼的功课进步很大。后来,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以色列最好的中学。

智慧在哪里呢?一项脑力测验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