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华句源(超值金版)
18994900000023

第23章 千古知音名句——高山流水,难觅知音(1)

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出处】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释义】原文为:“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倾盖:停下车子,指初次相逢。指相识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有的刚认识,却像老友一样。比喻感情的厚薄是不以时间长短来衡量的。

【解析】汉景帝时,邹阳与枚乘等人共事吴王刘濞。当刘濞欲反叛汉朝中央时,他上书劝阻,刘濞不听。后来,邹阳离开吴王投奔了梁孝王。在梁孝王那里,邹阳又遭羊胜等人谗言陷害,被捕入狱。

在狱中,邹阳写了《狱中上梁王书》,书信中,邹阳列举了一些历史故事,以表明自己的清白。邹阳写道:

自古以来忠而见疑,贤而受谤的人是很多的。荆轲为燕太子丹报仇,去刺秦王。出发时,出现了白虹贯日的现象;秦将白起攻破赵国的长平之后,派卫先生见秦昭王,请求增兵,打算一举灭赵时,出现了太白食昂的天象。这是因为荆轲和卫先生的忠心感动了天地,使天象发生了变化。可他们的忠心却不为燕太子丹和秦昭王所了解,反而对他们起了疑心。卞和得到一块宝玉,两次献给楚王,楚王却误认为是石头,竟将卞和的脚给割断了。

秦始皇用李斯为相,统一了天下,但到二世胡亥时,李斯却备受酷刑而死……古谚说得好:不相知的人,虽然同处到头发白了,仍然等于生人;相知的人,即使是短时相处,也和老朋友一样……历史上不少成就大事的,就是君臣之间相互信任,君臣之间肝胆相照。

梁孝王接到邹阳的奏书以后,大为感动,立刻将他释放并待为上宾。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出处】出自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释义】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象邻居一样近。

【解析】原句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14岁时应举及第,当了一名朝散郎,沛王召为修撰,但不久就被唐高宗贬黜了。后来一度任虢州参军,又犯了死罪,幸而遇赦。他的父亲受他牵累,贬为交趾令。他渡海省亲,不幸溺水而死,年仅25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代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给他这首诗。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这句话化用了《论语》上的一个典故: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

故事是说,孔子的弟子司马牛,有一次向孔子请教怎样才叫君子。孔子对他说:“君子不忧愁,不害怕。”司马牛不懂这话的意思,问道:“不忧愁,不害怕,就叫做君子了吗?”孔子说:“君子经常反省自己,所以内心没有愧疚,还有什么可忧愁、可害怕的呢?”司马牛辞别孔子后,见到了他的师兄子夏。他说:“人家都有兄弟,多快乐呀,唯独我没有。”子夏听了安慰他说:“我听说过:‘一个人死与生,要听从命运的安排,富贵则是由天来安排的。’君子做事谨慎认真,不出差错;和人交往态度恭谨而合乎礼节。那么普天之下到处都是兄弟,君子何必担忧没有兄弟呢?”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出处】出自《诗经·大雅·抑》

【释义】他送我的是红桃,我报他的是琼瑶。

【解析】原句是:“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是好也。”全诗的意识是说,他送我的是红桃,我报他的是琼瑶,琼瑶哪能算报答,是求彼此永相好。这就是“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这句话的由来。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出处】出自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释义】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解析】全诗为:“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比喻心的纯洁;玉壶,冰在玉壶之中,进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清代文人沈冰壶,字玉心,他的名字便取自王昌龄的这个名句。

著名作家谢婉莹的笔名就叫“冰心”。冰心写的第一篇小说叫《两个家庭》,描写了两个家庭由于教育与文化背景的不同,走上了两条生活的道路。小说写好后,寄给了刘放园表兄。这篇小说,就是以冰心为笔名。一来是因为冰心两字,笔画简单好写,而且是莹字的含义。二来是她太胆小,怕人家笑话批评。稿子寄去后三天,居然登出了,并且是连载三天,署名为冰心女士。冰心打电话到报社,询问为何要在“冰心”后面加上“女士”,但木已成舟,不能更改。所以,后来冰心往往也以“冰心女士”的笔名发表文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出处】出自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释义】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远在天涯海角的友人,此时此刻他也和我望着同一轮明月。

【解析】原句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前句写景: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后句即景生情:诗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友人,此时此刻他也和我望着同一轮明月。这与谢庄《月赋》中的“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意思相近。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出处】出自唐·高适《别董大》

【释义】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啊!

【解析】原句是:“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董大,即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因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唯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写这首诗时,高适很不得志,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关于知己,在中国古代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叫俞伯牙的人,是晋国的大夫,他老家在荆州。一日,俞伯牙受晋主之命,从水路回荆州探亲。当时正是八月中秋时节,俞伯牙焚香抚琴。一曲犹未终,指下断了一根琴弦。俞伯牙知道有人在偷听琴音,命人寻找,找来一个身披蓑衣的樵夫。俞伯牙认为,你一个村夫能懂什么琴音?唤人将樵夫撵走。樵夫不走说:“大人欺负山野中没有听琴之人,这荒崖下野也不该有抚琴之人。”俞伯牙就考他刚才所弹之曲。樵夫答道:“大人所抚是孔仲尼叹颜回,谱入琴声。”其词:可惜颜回命早亡,叫人思想鬓如霜。

俞伯牙仍旧抚琴。樵夫答道意在高山。俞伯牙仍旧抚琴。樵夫答志在流水。俞伯牙终于遇见知音,此樵夫便是钟子期,于是两人结为兄弟,并约好明年中秋十五仍旧在这儿赏中秋。没想到第二年中秋钟子期却死了。俞伯牙于是来到了钟子期的坟前,取出解刀,割断琴弦,双手举琴,摔得粉碎,并且说: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衔环结草,以恩报德

【出处】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

【释义】嘴里衔着玉环,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以感恩之情报答对方给予自己的恩德。

【解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一些不停抱怨的人,“真不幸,今天的天气怎么这样不好”“今天真倒霉,碰见一个乞丐”“真惨啊,丢了钱包,自行车又坏了”“唉,股票又被套上了”……这个世界对他们来说,永远没有快乐的事情,高兴的事被抛在了脑后,不顺心的事却总挂在嘴边。每时每刻,他们都有许多不开心的事,把自己搞得很烦躁,把别人搞得很不安。

其实,这些人必须改变的是他们不知感恩的态度。如果我们不懂得享受我们已有的,那么,我们很难获得更多,即使我们得到我们想要的,我们也不会享受到真正的乐趣。活着就值得庆幸。世上再没有比活着更值得庆幸的事。明白了这个道理,你才会对生活充满感恩,才会欢乐。

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出处】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秦宓传》

【释义】记住别人的善行,忘掉别人的过失。

【解析】人有恩于我,不可忘;人有怨于我,不可不忘。古人告诫我们要以最真的诚意牢记善行和义举,以最大的宽容和忍耐忘却仇恨。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更是一种可贵的待人之道。

在生命的历程中我们会碰到许多对我们有恩的人:引导、栽培我们成长进步的老师、领导;共经风雨的朋友、同事;披星戴月的公车司机;田间地头耕作的农夫……细想一下,自己生活在众人德泽的怀抱里,这份恩情我们怎能遗忘?

现实生活中,由于每个人思考角度不同,难免有一些误会、摩擦;或因一时迷于名利,办了糊涂事。如果我们不能忘记他人的过失,一直心存怨恨,不但对身体无益,影响健康,而且自己始终活在怨恨的阴影里,小则纠缠于日益紧张的人际关系中,大则会冤冤相报,困在不断升级的恶斗恐怖之中,伤身害命。

冤家宜解不宜结,现实生活中要有忘怨的度量,有放下的智慧。

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

【出处】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释义】然而(诸葛亮)所面对的敌军统帅,正好是杰出的军事家(司马懿)。

【解析】在我们所生存的社会里,到处都充满着拼搏和竞争,任何时候你都有可能遭遇强敌,他们是你前进中的障碍,甚至会将你彻底击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对手的力量会让一个人发挥出巨大的潜能,创造出惊人的成绩,尤其是当对手强大到足以威胁你的前途的时候。

面对劲敌,心中要萌发一定要战胜对手的信念。信念越强、越坚定,能量越大,行动力越强。没有对手的人生索然无味,没有拦路虎的坦途令人丧失斗志。所以,我们不但不应该憎恨对手与压力,反倒要感谢对手与压力,因为正是压力与对手才使我们变得坚强,变得聪明,变得对社会有了适应能力。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出处】出自明·吴承恩《西游记》

【释义】哪怕只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也要一辈子当做父亲看待。比喻十分尊重老师。

【解析】在生活中人人会遇到很多老师,如尝试一份新工作不知从何入手时,有人耐心指点,并把他学到的知识毫无保留地告诉你,他就是你的老师;如不懂得搭配服饰向人请教时,她把自己的秘诀告诉你,向你传授方法,她就是你的老师;如天生胆小,即使与人谈话也是细声细气,有人鼓励你、帮助你,寻找机会让你自我锻炼,而这个人就是你的老师。

老师,不仅仅是学校里传授我们知识的人,只要他能教给我们技能,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无论是谁,他都永远是我们的老师。我们一辈子不要忘记他的恩情,要好好报答他。

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

【出处】出自《增广贤文·朱子家训》

【释义】受了别人的一滴水这样小的恩惠,就应当以涌泉一样的恩情还人!

【解析】蜜蜂从花丛中采完蜜,还知道嗡嗡唱着道谢;树叶被清风吹着,还知道飒飒响着道谢。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感恩。感恩就是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的人抱有感激之心、感谢之情、回报之举。

如果恩人处于困境之中,即使自己能力有限,也要全力以赴,以实际行动告诉他,再困难自己也要与他共进退;如果恩人施恩不图回报,我们也要将这份情感时常挂念于心中,不能像写在沙尘中的文字一样,大风吹过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有良知的人懂得感恩,只有那些恨多于爱、迷失在欲望中的人才会失去感恩之心。

报怨短,报恩长

【出处】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泛爱众》

【释义】抱怨不过是一时,报恩才是长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