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华句源(超值金版)
18994900000042

第42章 千古权谋名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2)

【解析】建立规矩容易,打破规矩难,尤其是实行了几百年的规矩。规矩有时会成为限制创造性思维的无形束缚。当你挑战规矩时,你便扩展了自己的思维,可以想出更多的点子。

非常之事,何得循旧

【出处】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

【释义】前所未有的事业,怎能沿袭陈规旧律?

【解析】世界是运动变化的,我们无法找出一成不变的东西,但我们往往在很大程度上过分依赖经验,认为经验就是解决一切难题的法宝。其实,经验只代表了我们在以前那种状况下所采取的行为是正确的,但是这种正确行为在以后并不一定还是可行的。时间、地点发生了变化之后,我们必须也学会变化,否则就是墨守成规,使很多本来可以做得很好的事情做不好,甚至变成坏事。

人们要懂得美丽的白天鹅是从丑小鸭变来的,美丽的蝴蝶是从蛹变来的。不要总是依靠老经验,应该将目光放得长远一些,对人和事从本质上进行分析、判断。只有掌握了这种能力,才可能作出正确的、符合自己利益的决策。

治家非一宝,富国非一道

【出处】出自汉·桓宽《盐铁论·力耕》

【释义】治家,不能靠一种财宝;治国,不能靠一种方法。

【解析】不论是治家还是治国,都不能只用一种方法,因循守旧只会走向衰落。同样,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不能用一种思维、一种方法来管理。不时注入新血液,会使原本已有的事物充满新鲜活力,有着不断向前发展的空间。

自安于弱,而终于弱矣;自安于遇,而终于愚矣

【出处】出自南宋·吕祖谦《东莱博议·葵邱之会》

【释义】自己甘愿贫弱,最终还是很贫弱;自己安于愚昧现状,最终就会愚昧。

【解析】阻碍我们成功的往往不是不知道的事,而是一些司空见惯的事情。自身固有的观念、前人的经验、世俗的眼光,这一切都会成为枷锁套住我们的思想,让我们不敢跨出一步。成功、创新首先要做的就是拿出打破一切常规的勇气。

成功的人往往是那些能够摆脱条条框框的束缚、在工作中有所突破的人,这种人是各个公司都急于网罗的对象。如果你的事业以技术为主,那么就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如果以信息流通为主,那么就要寻找新渠道,建立新脉络;如果以图书出版为主,那么就要更新选题,创作新内容……

唯有创新才能生存;墨守成规或一味模仿他人,终将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被对手淘汰出局。勇于走进某些禁区,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突破常理的限制,往往会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机会。因循守旧、循规蹈矩的人,只能拥有碌碌无为的生活。

实言实行实心,无不导人之理

【出处】出自明·吕坤《呻吟语·诚实》

【释义】说话实在,办事实在,为人实在,没有不使人信服的道理。

【解析】诚信,能使一个人受到众人的尊敬与赞扬。一个人做到诚信,就要说话实在、办事实在、为人实在。

小不忍,则乱大谋

【出处】出自《论语·卫灵公》

【释义】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解析】原句是:“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孙子兵法》指出:“主不可以怒以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认为国君不可以因一时的愤怒而兴兵打仗,将帅不可凭一时的怨愤而与敌交战,因为一个人愤怒过后可以转变为高兴,怨愤过后可以转变为喜悦,但国家灭亡了就再也难以恢复了,人死了就再也无法变活了。一切都要以是否有利为转移,有利就行动,不利就停止,这才是理智的行为。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出处】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一年》

【释义】原句为:“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树枝大了一定折断,尾巴大了就不能摇动,人们常用这句成语比喻部下势力强大,不听从调动和指挥。

【解析】公元前531年,楚国国君楚灵王在城地、蔡地、不羹筑城,并打算派弃疾做蔡公。为此,楚王向申无宇征求意见。申无宇说:“选择儿子没有像父亲那样合适的,选择臣子没有像国君那样合适的。郑庄公在栎地筑城西安置了子元,使昭公不能立为国君。齐桓公在谷地筑城而安置了管仲,到现在齐国还得到利益。臣听说,五种大人物不在边境,五种小人物不在朝廷;亲近的人不在外边,寄居的人不在里边。现在弃疾在外边,郑丹在里边,君王恐怕要稍加戒备才好。”楚王说:“国都有高大的城墙,不要紧吧。”申无宇回答说:“在郑国的京地,栎地杀了曼伯,在齐国的渠丘,杀了无知,在卫国的蒲地,戚地赶走了献公。这样看来,就有害于国都。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国君还是注意点好。”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出处】出自明·刘基《百战奇略·赏战》

【释义】给以丰厚的奖励,就会有勇敢的人站出来,说明给士兵丰厚的奖赏,士兵就会奋勇杀敌。

【解析】这句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人们对当时的政权普遍不信任,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实行新法,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人们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不断地提高赏金,最后将赏金提高到五十两。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两。这也同时是“立木为信”这个典故的来源。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于是商鞅接下来的变法便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逐渐强盛起来。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出处】出自春秋·孙武《孙子兵法·谋攻》

【释义】上等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

【解析】三国时诸葛亮就对这句话非常推崇,并且亲自实践。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在茅庐之中运用战略眼光,一语道破未来三分天下的战略格局,让刘备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发展的目标,从这里可以看出诸葛亮对“谋”的重视。

诸葛亮的伐交战略是通过整合吴国资源联合抗曹,通过华容道反弹琵琶放走曹操的差异化策略实现的。当然,诸葛亮也非常重视用兵,他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战方法,能够适应各种战争,诸葛亮在谈到用兵之道时曾经说过:“兵者有可见之兵,也有不可见之兵。可见者荷戟执戈,肉身之士;不可见者,日月星辰、风云水火、山川之灵气,如此万物万象均可为兵!”通过有效的抑用作战方法,诸葛亮终于帮助刘备实现了三分天下的战略。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出处】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释义】坐在军帐中运用计谋,就能决定千里之外战斗的胜利

【解析】这句话说的是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举行盛大的宴会,招待群臣。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他向群臣提出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能取得胜利,而项羽为什么会失败?”高起、王陵认为这是因为刘邦能派有才能的人攻占城池与战略要地,给立大功的人加官晋爵,所以能成大事业。但项羽恰恰相反,用人不利,立功不给予奖赏,有才能的人遭疑惑,所以他才会失败。刘邦听了,认为他们说的有道理,但他认为最重要的取胜原因是他能用人。他自己本事一般,但他能够利用每个人的长处,当时他尤其称赞张良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子房为张良的字)。”意思是说,张良坐在军帐中运用计谋,就能决定千里之外战斗的胜利。这说明张良计谋多,善用脑,善用兵。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出处】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异传第七》

【释义】这句话比喻在某一方面有所失败,但在另一方面有所成就。

【解析】原句是:玺书劳异曰:“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

这句话说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曾经派大将冯异率军西征,攻打赤眉军。赤眉佯败,在回溪之地大破冯军。冯异战败回营后,重召散兵,又使人混入赤眉军,然后内外夹攻,在崤底之地大破赤眉军。事后,光武帝刘秀下诏奖赏冯异,说冯异初虽在回溪失利,但最后却在渑池获胜。正可谓在此先有所失,后在彼终有所得,应当论功行赏,以表战功。

清朝王浚卿《冷眼观》第二十回中也有此语:“谁知那个旗婆,犹自贼心未死,竟想‘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胆敢又到孝感县境一个大字号店里去,仍照这么一做,这回他却是恶贯满盈,自寻败露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出处】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一》

【释义】原句是:“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师:借鉴。意思是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解析】据《战国策·赵策一》记载,春秋末年,晋国的大权落到智、赵、魏、韩四卿手中,公元前458年(战国时期),晋定公病死。

定公死后,宗室姬骄被立为国君,史称晋哀公。智卿智伯独揽了朝政大权,成为晋国最大的卿。智伯分别向魏桓子和韩康子要了土地。当他要求赵襄子割地时,遭到了严厉拒绝。智伯立即派魏桓子和韩康子一起去攻打赵襄子。

智伯率魏、韩两家攻打晋阳,由于魏、韩不愿为智伯卖命,智伯无法取胜。

晋阳被智伯围困了整整三年,形势越来越危急。一天,张孟谈面见赵襄子,说:“魏、韩两家是被迫的,我去向他们说明利害,动员他们反戈联赵,共同消灭智伯。”当天夜晚,张孟谈潜入魏、韩营中,说服了魏桓子和韩康子,决定三家联合起来消灭智伯。后来,赵、魏、韩三家联合进攻,杀得智伯军四散逃窜,智伯被擒。从此,晋国形成了赵、魏、韩三家鼎立的局面。

一天,张孟谈向赵襄子告别,赵襄子急忙挽留。张孟谈说:“你想的是报答我的功劳,我想的是治国的道理,正因为我的功劳大,名声甚至还会超过你,所以才决心离开。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君臣权势相同而永远和好相处的。‘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请你让我走吧。”后人将“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改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提醒人们要以史为鉴。

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

【出处】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碱年》

【释义】:一天放过敌人,会留下长期的祸患。

【解析】这是一个著名典故,大意是春秋时晋军打败秦军,俘秦军三个帅,但当时晋妃子文赢是秦女,于是她劝晋君放了三帅,后来晋军大将原轸问秦三帅何在,晋君说放了,原轸愤怒至极道:“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唾(吐口水给)国君不顾而出!后来,秦军果然击败了晋军。

后来,这句话在三国志中也有引用。据《三国志·魏志》记载,刘备来降,太祖以客礼待之,使为豫州牧。嘉言于太祖曰:“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嘉观之,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古人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宜早为之所。”

太祖就是曹操,但当时曹操正在招揽天下贤才,怕杀了刘备会影响他招揽贤才的计划,没有听从郭嘉的话。后来,曹操派刘备去攻打袁术,当时,郭嘉与程昱一起劝曹操说:“放备,变作矣!”但当时刘备已经离去,并且很快就举兵谋反了,曹操后悔不已。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出处】出自《论语·为政》

【释义】自己行为端正,不用命令就能够实现(目标),自己行为不端正,即便命令(人民)也不会听从。

【解析】说到治理国家,孔子重视民生疾苦,呼唤仁政,希望统治者以仁义之心待民,他说“苛政猛于虎”,他还强调无论什么法令法规,统治者都要首先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作为领导,连自己都做不到或不愿做的,要求群众做到显然是不可能的。“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老百姓对领导总是“听其言观其行”的。

日本企业界就深谙这句话的道理。日本东芝公司总经理士光敏夫、丰田公司创始人丰田佐吉和丰田喜一郎等人都喜欢读《论语》,丰田喜一郎还将“其身正,不令而行”作为座右铭。无独有偶,中国著名企业家柳传志先生,也一直把“其身正,不令而行”这句话放在办公桌上,勉励自己。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出处】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释义】聪明的人思考一千次,肯定会有失误(的一次),愚笨的人思考一千次,必定会有效果。

【解析】有这样一则故事:一天,一架客机在大沙漠里失事,仅有11人幸存。在沙漠里,如果不能及时找到水源,人很快就会渴死。这11人中,有大学数学教授、家庭主妇、政府官员、公司经理、部队军官……此外,还有个名叫彼得的傻子。他们一起出发去寻找水源。

可是当他们先后三次欢呼狂叫着冲向水草丰盛的绿洲时,那绿洲却无情地向后退却直至消失。是海市蜃楼!次日中午,当他们又一次被海市蜃楼愚弄后,所有人都躺倒了,除了傻子彼得。他焦急地问:“水不就在这儿吗?为什么不见了?”好心的家庭主妇告诉他:“彼得,认命吧,那只是海市蜃楼。”

彼得不知道什么叫海市蜃楼,他只是想要喝水。当他最终吃力地攀上了前面一个50多米高的沙丘时,他突然高兴得手舞足蹈,连滚带爬地下来,兴奋地嚷着:“水塘,一个水塘!”

这次,没有一个人答理他,彼得什么也顾不上了,他拔腿再次朝沙丘上爬,翻过了沙丘,吼叫着消失在沙丘的另一边。“可怜的傻子,他疯了!”人们纷纷嘲笑道。三天后,当救援人员找到他们时,那10个人已经全死了,只有水塘边的傻子彼得安然无恙。救援人员把他带到遇难者身边,询问他是怎么回事时,彼得哭了,他抽泣着说:“我和他们说那边有水塘,可他们说那是海市蜃楼。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这么恨海市蜃楼,宁肯被渴死,也不去喝海市蜃楼的水。”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出处】出自战国·孟轲《孟子》

【释义】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解析】曾国藩说过:“成大事者必以多得助手为第一要义。”以赤壁之战为例,在这场战争中,曹操无疑是占了天时,而孙权占了地利,刘备占了人和。最后,赤壁之战以曹操的彻底失败而告终。赤壁之战成就了孙权,成就了周瑜,也给刘备的事业带来了迅速发展的机会。正是因为这次机会,才使得刘备从一员寄人篱下的将领,迅速成为三分天下的王者。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出处】出自元·尚仲贤《气英布》

【释义】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解析】原句是,“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攻完三秦,劫取五国。”

这句话出自一个故事。秦朝刚被推翻的时候,当时势力最强的项羽,企图独霸天下,项羽对一般将领,都没有什么顾忌,唯独对刘邦很不放心。他知道,最难对付的敌手就是刘邦。他不愿意让他回到家乡(今江苏沛县)一带去,便故意把巴、蜀(都在今四川)和汉中(在今陕西西南山区)三个郡分给刘邦,封为汉王,以汉中的南郑为都城。刘邦接受张良的计策,把一路走过的几百里栈道,全部烧毁。栈道是在险峻的悬崖上用木材架设的通道。烧毁栈道的目的,是为了迷惑项羽,使他以为刘邦真的不打算出来了,从而放松对刘邦的戒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