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生意人必知的1000个商业经验
1901600000086

第86章 化解矛盾:打造一个坚强团结的战斗团队(2)

领导遇上这几类难缠下属就要视不同类型采取相应的对策。

1.对待自私自利型下属

满足其合理要求,让他认识到领导决没有为难他,该办的事都竭力办了。这需要领导循循善诱,不断开导,讲清道理,让他在思想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拒绝其不合理要求。领导可借题发挥委婉摆出各种困难来拒绝,或者拿出“原则”这张王牌给以拒绝,让他不存非分之想,切忌拖延轻诺。

办事公开。把工作计划、措施、分配方案等公之于众,让下属监督,充分利用制度管人,让制度去约束这种人。这样可避免他没完没了的纠缠。

对这种下属,作为领导,应尽量在各方面做到仁至义尽,还可以带动他关心别人,从自私自利的狭小天地中走出来,不断陶冶情操。

2.对待争胜逞强型下属

领导遇上这种下属不必动怒,应把度量放大些,表现出宽广的胸怀,静静地倾听他们的心声,不能采用压制的方法对待。这种下属是越压越不服,反而会加深矛盾。

面对这种下属,领导不要因他的狂傲自负而显出自卑,应该泰然处之,做一个心里有数的领导。但确属领导的不是,领导应坦然承认,予以纠正、弥补,让领导的谦虚感动下属,让下属受到启迪。

领导应认真分析、研究这种下属的真正用意。如果下属是怀才不遇,那么作为领导,就应为之创造条件,让他的才能有施展的地方。可多安排些强度高、超负荷的工作给他去做,他的傲慢就会在工作中淡化。如果是那种爱吹毛求疵又无能的下属,就严肃地点破他,甚至可进行必要的批评,让他改变作风,尽心尽力地工作,心态平和地待人处世。

3.对待性情暴躁型下属

不要忘记随时赞扬,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通过赞扬会使这种下属的虚荣心得到满足,自大、过激的成分会慢慢地减少,便于开展工作,促进交往。

领导不要讥讽、挖苦这类下属,否则会引起“战火”。对其不良行为和缺点不宜直接否定,可委婉、幽默地谈出来,这样下属易接受,又会慢慢地吸取教训。

对这种下属,领导应多关心他、帮助他,既讲原则,又注重感情,让他从心底里敬佩领导,视领导为知己,忠于职守。

4.对待自我防卫型下属

领导要尊重他的自尊心。在谈话时要慎重,谈话中不要随便夹杂有轻视他的才干之词,对他的努力和成绩多肯定,少否定;否则,就会伤害他的自尊心,从而产生灰心失意的情绪。领导与这种下属相处时,更要显得和蔼可亲,保持平静的气氛。

与这种下属在一起,领导不要轻易议论别人,指责别人。如果这样,他会认为领导也会在背后当着别人的面指责他,此心理一增强,会在与领导的交往上设下“安全带”。这样对工作的开展和人际关系的发展都不利。

当这种下属有困难时,领导应多帮助,少提建议。如果领导老是提建议,下属就会产生一种压迫感,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

705.形成合理的说服计划

说服人们建立起奉献的工作态度,对于下属员工之间的冲突进行仲裁调解,以及培养人们对其他人的一种平等的合作伙伴的态度,纠正他们在人际交往上的行为技巧,这都意味着一个持续不断的内化于领导过程中的说服过程。

因此,说服就是一项领导者的工作任务,这种任务的提出及设计应注意:

1.针对性

应针对不同的人来明确任务,确定他们在近期内应实现何种转变,说服他们到底应该做什么及怎么做。如果企业家不为他们树立一个他们认为可以实现的目标,对方就会谈不拢,充其量也只能使他们消极服从。同时还应认识到,任何具有持久效果的转变都是渐进的,想使你的说服工作一蹴而就只会降低你的说服力,而“别人能,为什么你不能”的态度则会使说服者仅有的一点说服力荡然无存。因为,一个只会苛求于人而不理解人的人,人们不会认为他是一个好领导。

2.系统性

说服人们最终具有奉献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这只有基于企业家本人已被说服,认为人之产生奉献精神必须有一定的环境条件。向别人索要一种奉献精神,对企业家没有任何帮助。

3.关联性

无论你承认不承认,除了领导能影响员工外,员工们彼此也在相互影响。每一个人内在而隐秘的服从模式是复杂的,应认识到每一个人的背后都有更多的人,每一个人的头脑都与他接触到的不同的人享有某些共同观念,这种领导可能根本无从知晓地交互影响局面,既可能强化领导的说服力,也可能钝化、弱化领导的说服力。要对有待说服的对象有更多的了解,要创造服从效应,必须要善于利用这种关联效应。

在如上原则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说服计划,就有可能一步一步地实现说服的目的。循序渐进的说服工作意味着使说服贯穿于领导及交往过程之中,把握一切时机,去影响接受者的态度。

706.巧妙传达信息的三条原则

说服是一种高强度的沟通,不仅要发出信息,而且要使信息具有说服力。我们知道,沟通中人们发出和接受的信息包括语言信息与非语言信息。前者涉及的是你选择的话题、运用材料及组织技巧;后者是从你的神态、情绪与声调中表现出来的。

1.要有诚恳的态度

要使说服取得成功,就必须把你的观念及主张“移植”到对方的心灵之中。如果不能调动起对方的积极态度,使他能主动地自我说服,一切说服的努力都将前功尽弃。但如果我们讲话的态度诚恳,确系发自内心而且有自信力,听者可能在感动之余反复琢磨,从而自觉地进行自我调整。

真正做到诚恳待人,不是只在说服别人时才戴上一副诚恳的面具,而是要有在生活与工作中不断磨练的人性修养。对领导者来说,一种参天化地的坦荡胸怀,一定能使他诚恳地面对疑虑者、反对者。这种精神,就是一种最伟大的说服力。

2.要从灵活的话题切入

话题是指与对方谈话中你要说什么。有效的谈话话题是能吸引对方谈话兴趣的话题,这种话题的展开使人感到轻松,自得其乐。尽管说服是有目的的谈话行为,但是一种轻松平和的气氛有助于对方去思考、判断、评价与选择,使对方能把自己的疑惑与不安表达出来,寻求解决方案。应注意,说服不是机械的灌输,而是态度的有机“移植”,它只有在对方内心生根发芽,说服才能取得成功。话题要有哲理性,具有历史感、幽默感,这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3.要精心组织需要的材料

如果把说服过程考虑成一种潜在的辩论,那么,就有必要注意材料的组织。说服的策略与艺术是不使辩论公开化,但无论如何这里都隐含着辩论,这些障碍只有通过为对方提供丰富而全面的信息才能消除。因此,你必须了解什么是支持你的主张的论据,并且把这些论据有效地加以组织,进行论证,从而有理、有力、有节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三.突发事件,要果断解决,不留后患

707.了解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

实践表明,尽管突发事件总是通过偶然的形式出现,令人难以预料,措手不及,但在这种偶然性背后,总是有着深刻的必然性在起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突发事件又是可以把握和避免的。突发事件之所以产生,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

1.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易于诱起突发事件

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国际政治风云的任何变化,以及世界各种力量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必然会对各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产生影响,加之各种不正之风的存在,就会导致个别地区、单位发生突发危机事件。

2.变化多端的商品经济易子导致突发事件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固然能避免和克服商品经济的一些盲目性,但难于完全地根除它;市场、价值规律和竞争机制必然起作用。发展商品经济会带来许多或然性和风险性。例如,领导根据滞后的或不真实的信息做出决策,就会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使竞争失利、企业关停倒闭、职工生活发生困难。如果处置不当,就可能导致突发事件。

3.难以主宰的自然灾害易于造成突发事件

俗话说,“水火不留情,火烧当日穷”。水灾和火灾是无情的,其他自然灾害也并不仁慈。一次大地震发生后,整个城市就可能成为一片废墟;一次风雹灾害过后,眼看到手的粮食没有了。每次自然灾害发生,都会给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及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带来一些突发性的灾害,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生活。

4.人们思想觉悟的差异易于产生突发事件

人们的思想觉悟、认识水平、心理需求不同,也使人们对一些事物、利益的态度和行为有所不同。而这些差异和矛盾的客观存在,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就有可能引起突发性的棘手事件。例如,在用河水种水稻的地区,用水高峰期因为水的问题极易发生纠纷和冲突。由于某些原因,群体内部利益分配不公,如在调资、分房、提升、招工等方面发生意见,严重时也会导致突发事件。

因此,任何领导都不能怀有侥幸心理和盲目心理,否则就可能遭到突发事件的惩罚,造成重大损失。

708.掌握突发事件的基本特点

突发事件的形式和种类很多,而且几乎每一次事件的发生,由于环境和原因各异,都有其各自的特殊性。但是突发事件也有其共同的基本特点:

1.突然性

从事物变化的总体上说,突发事件是事物的内在矛盾由量的逐渐积累发展到质的飞跃的过程,因而具有可以认识、可以把握的必然趋势,领导可以据此采取预防性措施。但是,突发事件作为一种质的突变,是通过一定的契机诱发的,而这种契机以什么方式出现,什么时候出现,则是偶然的,有时不是人们所能看准的。这也就决定突发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实际规模、具体态势和影响深度,是难以完全预测的。例如,太阳黑子的活动,必然产生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海洋变化超常,给局部地区带来风雨水的灾害。那么这种灾害在什么地方发生,受灾面积和程度有多大,则是很难预测得那么具体的。

2.欲望性

除自然灾害导致的突发事件外,其他的突发事件,都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欲望性。这是因为,人们选择和行为的目标,都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得到某种利益,即使表面上看来是盲目参与事件的人,其行为的背后也有一定的动机在起作用。只是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的内容和层次不同,而对这种欲望呈现出政治的、经济的和精神的等多样性。自然灾害事件本身并无欲望性,但是在处理这类事件过程中,人们的欲望性也是很明显的。

3.聚众性

哪一类突发事件,都不能不涉及到一部分人的切身利益,都必然使一部分人产生心理压力和心态变化,从而具有聚众性的特点。社会性突发事件,多是由少数人操纵,通过宣传鼓动而把一些群众卷到事件中来的。自然性的突发事件,也往往危及多数群众的生命财产,关系到一个地区工作的成败,使事件具有聚众性。如发生火灾,不但使火灾发生区的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蒙受损失,而且也威胁着邻近地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因而理所当然会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和不安。

4.破坏性

不论什么性质和规模的突发事件,都必然不同程度地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政治、经济和精神上的破坏与损失。自然灾害给国家和人民群众造成的损失是比较明显的。其他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则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709.面对突发事件,要临危而不惧

决策和处理问题,当然是领导工作的重要内容。然而,超常规出现的突发事件,毕竟是突然的、难于完全把握的,因而处理起来比较棘手,难度大。对于这类突然发生的问题,若想获得主动的和满意的处理结果,避免损失或把损失减少最低程度,领导应该有正确的态度则。

面对突如其来的突发事件,领导大致有两种态度:

一是惊慌失措,焦躁不安,失去正常的理智和冷静;

二是镇定自若,无所畏惧,沉着冷静地面对现实,解决问题。

正确的态度和原则应该是后者,临危而不惧,遇事而不乱,顶住各种压力,慎重而果断地处理问题。只有敢于迎着困难前进,敢于战胜困难,才能使自己坚定信心,增强群众克服困难的决心。大家所熟知的铁人王进喜,在一次突然发生井喷时,眼看就要机毁人亡,他临危不惧,带头跳入泥浆池,发动工人抢险,终于制服了井喷,使突发事件转危为安。这说明,只有临危不惧、大公无私,才能急中生智,拿出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710.面对突发事件,要快刀斩乱麻

突发事件所以会突然发生,原因是极为复杂的。既有直接的、现实的缘由,也有间接的、历史的根源。

正因为如此,突发事件来势猛,发展速度快,把握变化趋势难度大;处理得好,事件能够得到妥善解决;处理不好,则易于激化矛盾,使事件升级,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失。

因此,遇到突发事件,领导必须在理智冷静的基础上,迅速查清事件的真正缘由,据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711.面对突发事件,要机动而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