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揭示比尔·盖茨的隐秘财富道
19102500000065

第65章 择人任事,用人得当,人尽其才

择人任事,用人得当,人尽其才,是古今中外的用人之道,也是比尔·盖茨的用人观。盖茨财富的积累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他这种科学的用人观,知道利用他人来为自己赚钱。看着盖茨为什么要找完全不懂软件的“肥皂大王”罗兰德·汉森,我们就更清楚了。

1981年底,微软已经控制了PC机的操作系统,并决定进军应用软件领域。盖茨决定把微软公司变成不仅开发软件,而且具备零售营销能力的公司。他打算一边从事产品生产,一边从事产品销售,全面投入市场竞争。但是,市场营销与软件程序设计相比,却令盖茨感到头疼,因为在软件设计方面,微软的人才都是高手,而在市场营销方面,则找不出一个很懂得行情的人来。

盖茨明白了问题的症结,于是就四处打听,八方网罗。最后,终于从经营肥皂的尼多格拉公司挖来了罗兰德·汉森,这个在业界号称“肥皂大王”的人。他刚一上任,盖茨就任命他当公司的营销副总裁。虽然汉森在软件方面可以说是完全的“门外汉”,但是他在市场营销方面却有极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盖茨要汉森负责微软公司的广告、公关和产品服务,以及产品的宣传与推销。

汉森做事雷厉风行,上任第一天就给微软的员工们上了一堂生劫的营销课:“品牌会产生光环效应。只有让人们对品牌产生联想,产品才会更容易被接受。一旦你用这个品牌推出新产品时,依靠品牌的荣光,它会更容易站住脚,更容易受欢迎。”汉森给这群只懂软件、不懂市场的“市盲”进行了一次生动的启蒙教育,在汉森的带动之下,微软公司决定,从今以后,所有的微软产品都要以“微软”为商标。

从那以后,微软公司的所有不同类型的产品,都打出“微软”品牌。不久以后,这一品牌在美国、欧洲乃至全球都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牌。这样一来,市场销路才算是得以圆满解决。

随着市场的日益扩大,特别是海外市场的开发,微软公司的经营范围也日益增大。这时公司第一任副总裁吉姆斯·汤恩显得江郎才尽,明显不适应形式的发展。因为年近半百的汤恩采用的正规企业古典规范方式进行企业管理与当时的实际状况相差甚远。微软公司的成员都比较年轻,连董事长比尔·盖茨也不过二十多岁,公司具有无拘无束、自由浪漫又充满创造精神的气氛。而汤恩的那种古板的管理方式无疑不受欢迎。为此,他也主动提出辞去总裁的职务。

盖茨绞尽脑汁、费尽心机,找到了坦迪电脑公司的总裁谢利,直截了当要他到微软公司接受总裁的职务。

作为坦迪电脑公司总裁的谢利,和盖茨早就是老交情了,对微软的历史、人事工作作风了如指掌。尽管知道盖茨个性鲜明难以共事,但也了解盖茨很平易近人、信任自己,所以他还是很爽快地答应了盖茨。

谢利刚一上任,就对微软公司的人事结构大刀阔斧地重新调整了一遍。他把鲍尔默提升为负责市场业务的副总裁,把事物用品供应商更换了,削减了许多不必要的日常开支。微软在谢利的管理下开始飞速发展。

1983年,为了抢在可视公司之前开发幽具有图形界面功能的软件,占领应用软件市场,微软开始了研发“视窗”项目,并宣布在1984年底交货。

出人意料,直到1984年8月,视窗软件还没有开发出来,以致新闻界把“泡泡软件”的头衔“赠给”了“视窗”。正在这种进退两难的情况下,谢利经过仔细调查一番,发现了问题的根源,除技术上的难度以外,开发“视窗”的组织和管理十分混乱。谢利马上动手,进行全面整顿,把研究机构分成几个部分,指定专人负责;更换了“视窗”的产品经理,把程序设计的高手康森调入研究小组,负责图形界面的具体设计,盖茨则集中力量研究“视窗”的总体框架和发展方向。经过谢利这一番布置,“视窗”开发立见奇效,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展速度相当快。谢利的杰出管理才能令盖茨欣喜若狂。

1985年末,微软向市场推出“视窗”1.0版,随后是“视窗”3.0版,把比尔·盖茨要啃一口“苹果”尝尝到底是酸还是甜的誓言变成了现实。而汉森和谢利在微软向正规化公司发展的道路上,为微软公司做出了功不可没的成就。

微软公司的业务兴旺起来,比尔·盖茨马上感到无法应付这么多的工作了,便开始“招兵买马”。

他先后雇用了湖滨中学的同班同学马克·麦克唐纳和理查德·韦兰德。接着他又聘请了斯坦福大学的阿伯特·朱和史蒂文·伍德。

想为比尔·盖茨工作,至少需要有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精通业务;另一个是愿意昼夜不停地工作,不把工作看成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看做一种乐趣。所以微软公司很容易形成一种风气和精神:第一是工作,第二是工作,第三还是工作。吃饭和睡觉是次要的。在阿尔伯克基,微软公司的生活好像是采用了一种软件的式样,无休止地循环:工作,吃饭,然后是敲打键盘,睡觉,接着又是工作。在阿尔伯克基,只有许多工作做,没有别的事。

微软公司雇员的平均年薪大约是两万美元,稍高于同行业,但是工作时间要长得多。雇员每年只有两周的休假,重要的节假日、宗教假日也可休息。这倒不是盖茨逼着人们加班加点,而是他手下的人都把工作当成一种乐趣。

比尔·盖茨对此并不是无动于衷,他也考虑职工长期超时工作的问题。对于员工的超时工作,微软公司发给额外的补偿。

到后来,员工越来越多,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事情逐渐从个人爱好加班演变为纪律。这引起许多人的不满,还导致了一些人离开,但是微软公司的这个方针不变。比尔·盖茨宁可让他们另谋高就,也不愿意使微软公司的工作作风变得四平八稳。

比尔建立和运行微软公司的管理策略,靠的就是与众不同的用人方式,他对人才智能的高度重视是别人所不能比的。微软顶尖的创意思想家内森·米尔沃尔德说:“聪明人威胁不了比尔,只有蠢材才会。”从这个意义上讲,微软的血液不是计算机,而是人本身。

可以说,比尔·盖茨使用“择人任事、用人得当、人尽其才”的科学用人观,对他自己的财富积累起了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