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求医不如求己大全集(超值金版)
19120600000030

第30章 人际交往与健康息息相关

§§§第一节 人际交往与健康

一、人际关系与健康的关系

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关系。由于它是通过个人意识和行为体现出来的,所以,人际关系也可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群体中,这样就在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以及集体与集体之间,存在着种种交往关系,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系统。

心理学家认为,友谊是人际关系的体现,诚挚的友谊,生活中善于理解别人,并乐于相助的人,自己可获得蕴藉和欣慰;而对于被援助的人来说,则更会产生情绪上的良好感染与反馈作用,能使人得以安慰、鼓舞。这种精神上的快慰和舒畅,对于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研究发现,注意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者,绝大多数身体健康,长寿者居多。

影响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有吝啬、多疑、嫉妒、高傲等,极易形成他人心理上的“劣性定势”,对自己精神上也是一种无形压力。这种人往往伴有一定躯体症候,如烦躁易怒、食欲不振、头痛失眠;有的郁闷心悸、胃脘不舒。容易罹患过敏性肠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消化性溃疡以及心血管疾病等。研究还表明,那些性情孤独、不愿与邻里及亲友往来的人,其死亡率要比喜欢交际的人高出2.5倍。

实验证实,人在情绪平稳时,内分泌活动也处于平稳状态。人际关系紧张时,随着情绪的剧烈波动,血液和尿中儿茶酚胺(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含量明显升高。肾上腺素是人体重要激素之一,参与人体代谢活动,可使神经系统兴奋,并与心脏、血管和其他器官有密切关系。儿茶酚胺的增高又可促使血脂增高,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形成动脉硬化。大量的儿茶酚胺还会促使血小板聚集,阻塞小动脉,致使心肌梗塞。所以,剧烈的情绪改变,往往使冠心病、心肌梗塞突然发作。

二、人缘与健康的关系

21世纪的新观念是:人缘好也是健康的标准。你人缘不好,可能是躯体,尤其是心理上出了问题。一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的人,总能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下面列出几种人际交往模式供你检查对照:

客多心烦:人来客往多会影响家庭经济和正常的家庭生活,这就常会引起家庭矛盾。特别是一方(例如女方)的至爱亲朋太多,另一方缺乏热情。另外,在接待客人上有亲有疏也会引起矛盾,伤害夫妻感情。

怕被拒绝:这是人际交往中的不安全感使然。这种人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处处怕被别人伤害,担心自己主动与人交往时,受到别人的冷淡;另一种是担心自己被利用、被欺骗,总是不信任别人。

不会说“不”:这类人常以奉献者角色与人交往。认为别人必须得到我的帮助,在与人交往时我必须作出牺牲,以使别人欢愉。他们从小到大就没说过“不”,当善举没有得到所期望的回报时,就会感到十分委屈和不平衡。

需要依靠:这种人过分信赖依靠的对象,凡事言听计从,唯唯诺诺,完全失去了自我。如果他只依赖某一个人,就会既不愿意,也不允许对方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惟恐自己被抛弃,结果使被依附对象有一种束缚感,并产生想摆脱这种关系的强烈愿望,最终导致亲密关系的破裂,而心理脆弱者又难以承受这种打击,出现心理危机。与人交往是个实际体验的过程,如果你有上述问题,首先要认识到这是一种不健康的状态,心理已有障碍;再客观地回顾一下你在人际交往中的种种问题是否是由此而生的。及时提高对人际交往重要性的认识,进行自我调整。

三、十条心理健康的标准

(1)有充分的适应能力;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恰当的估计;

(3)生活目标能切合实际;

(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谐;

(6)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

(9)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个人基本需求能恰当满足。

§§§第二节保持最佳、主动的状态

一、要做到知人明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知”,就是认识自己与外界的关系。加强自我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自觉地调整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居于领导地位时,更要重视自我修养,不要放任,不要自我膨胀。要尊重别人,关心下属,在敏感问题上,如:用人、调薪等要一视同仁,先人后己。要懂得“欲人之爱己也,必先爱人;欲人之从己也,必先从人”。正确认识自己是搞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前提,也是保证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明人”,也就是了解人。在交往中多看别人长处,取长补短。对人要礼貌热情,平等待人,多尊重,少苛求。“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受到别人尊重。

二、适时调整“角色变化”

当角色改变时,诸如职务变化、家庭变化等,要审时度势,保持心境轻松平稳。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孙真人卫生歌》中说:“世人欲知卫生道,素乐常有嗔怒少;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在角色变化时,能做到顺理修身,就能使心境处在平稳、乐观状态。气血调和,精神内守,生命发条就能稳定在最佳状态,少得病或不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