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阿军有着令人羡慕的职业,有一天他竟然对朋友说他曾经有过轻生的念头。他是一个因循守旧的人,不习惯面对变化与改革。当他得知自己可能被指派去干他既不熟悉也不喜欢的工作时,潜在的焦虑、恐惧与厌世情绪随即涌上心头。他本来可以去竞争另外一个更适合自己的职位,可是他由于胆怯自卑而失去了竞争的勇气。正是这种逃避竞争、习惯于退缩的心态,使他陷入绝望的深渊之中。这种扭曲的心态和错误的认知观念使他放弃了所有的努力。其实,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意外和不如意的事情,我们能否以健康的心态来对待是至关重要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住在楼下的人被楼上一只掉在地板上的鞋子所惊动,那种声音虽然搅得他烦躁不安,可是真正令他焦虑的却是不知道另一只鞋什么时候会掉下来。为了那只迟迟没有落下来的鞋子,他惶恐地等待了一整夜。
在实际生活中也常常这样,往往是高悬在半空中的鞭子才给人以更大的压力,真正打在身上也不过如此而已。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呢?等着挨打的心情是消极的,那种等待的过程与被打的结果都是令人沮丧的。一个人在心理状况最糟糕的状态下,不是走向崩溃就是走向希望和光明。有些人之所以有着不如意的遭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个人主观意识在起着决定性作用,他们选择了逃避,而事实上逃避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如果我们能够善待自己、接纳自己,并不断克服自身的缺陷,克服逃避心理,那么我们就能拥有更为完美的人生。
二、不要逃避责任
你是否经常听到有人在问“这是谁的错”呢?即便这种话不是每天都能听到,你也会看到许多人在抵赖狡辩,或者为了推卸责任而指责别人。也许你会发现你自己也有这种习惯呢。
生活中的事情没有尽善尽美的。每一天,你都会遇到麻烦。有时你就会想:“为什么倒霉的又是我呢?”你犯了错误、判断失误、记错事情、受人干扰分了心,你没办法做到无所不知,因而有时会在常识方面有所欠缺。诚然,有许多在所难免的错误可以澄清、解释并改正。但是,人们有时还会故意捣乱,然后再编造借口或寻找漏洞以逃脱惩罚。如果指责无关痛痒,人们就不必为那些小小的失误或错误行为解释开脱了。
但是,指责往往会引起不快和惩罚。为了避免这些不快与惩罚,许多人想尽办法逃避责任,比如转移批评、推卸责任、文过饰非等等。“免罪”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常见的逃避责任的行为的深层原因。免罪理论的内容如下:
避免或逃脱责罚是人类的一种强烈本能。
多数人在“有利”与“不利”两种形势的抉择中都会选择趋吉避凶。
通过各种“免罪”行为,人们可以暂时逃脱责罚,保持良好的自身形象。
现在,让我们看一些逃避责任的伎俩,并分析其内在含义:
“这不是我的错。”
“我不是故意的。”
“没有人不让我这样做。”
“这不是我干的。”
“本来不会这样的,都怪……”
这些辞令是什么意思呢?
“这不是我的错。”是一种全盘否认。否认是人们在逃避责任时的常用手段。当人们乞求宽恕时,这种精心编造的借口经常会脱口而出。
“我不是故意的。”一种请求宽恕的说法。通过表白自己并无恶意而推卸掉部分责任。
“没有人不让我这样做。”表明此人想藉装傻蒙混过关。
“这不是我干的。”是最直接的否认。
“本来不会这样的,都怪……”是凭借扩大责任范围推卸自身责任。
找借口逃避责任的人往往都能侥幸逃脱。他们因逃避或拖延了自身错误的社会后果而自鸣得意。这种心理强化使得这些借口得到了广泛使用。这类“免罪”的借口经常能够获得部分或完全的成功,否则,人们就不会使用这种手段了。
为了免受谴责,多数人都会选择欺骗手段,尤其当他们是明知故犯的时候。这就是所谓“罪与罚两面性理论”的中心内容,而这个论断又揭示了这一理论的另一方面。当你明知故犯一个错误时,除了编造一个敷衍他人的借口之外,有时你会给自己找出另外一个理由。桑德拉没有按时完成小组工作计划中自己那一部分任务,她给自己的理由是她需要时间进入状态。而当同事们问起她延误的原因时,她却对他们说自己生病了。
三、承担责任赢得信任
人们在逃避指责时,经常会含糊其词或者故意隐瞒关键问题或者干脆靠撒谎来逃脱批评与惩罚。比如说,工作拖拉的人多半不会轻易承认:“我的报告交得迟是因为我不喜欢干烦人的工作。我才不在乎我的延误会不会对别人造成影响呢。我偷懒的时候,从来是只图自己舒服的。”相反,他们常常会说:“我家里出了一些事情。”或是其它一些夸大其词的谎言。
编造借口可以博取同情。一旦赢得了同情,那些工作拖拉的人们就能免受惩罚并因此自鸣得意。但是,随着编造借口逐渐习惯成自然,撒谎的技巧渐趋熟练,也就积习难改了。养成为逃避公正的谴责而撒谎的习惯,等于作出了一个危险的选择。踏上这条不归路,你就很难再有其它的选择了。如果你对事态的发展真的无能为力,大多数明白事理的人是不会苛责你的。只有当一个人明知故犯并造成恶果时,人们才会对他进行谴责。
人生在世,孰能无过。从你出生时起,你就在与周围的世界产生积极的互动。环境对你产生影响,但是你往往更会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影响。你能够在众多选择中作出自己的决定,这就是所谓“自由意志”。这说明你拥有主宰自身行为的能力,因而完全能够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如果是这样,你就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你作出决定,就理应承受相应的责备与赞扬。但是有时,人们在作决定时确实会受到种种客观情况的干扰:比如信息不通、缺乏常识、时间紧迫或者精神不够集中等等。所幸人类具有创造力,因此你有办法逃避应当承担的责任。当然,如果你真是无辜的,你经常能够通过事实、证据和逻辑驳斥对你的指责。但是,如果你真的有责任,就应该接受别人的责备。不过,这样做往往是有风险的。
如果你辜负了同事的信任,继而若无其事地对他们撒谎,你们之间的关系就会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为了免受应得的责备,有些人会掩盖真相、敷衍搪塞、编造借口、无中生有、言不对题或者真真假假,闪烁其辞。这些欺骗伎俩并非总能奏效,但是其目的却已昭然若揭:不过是想方设法逃避谴责与惩罚罢了。承认“我错了”意义非常重大。因为人人都难免犯错,所以大多数人都能原谅别人的过失。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信誉,并且有助于自我完善。
四、面对现实挑战人生
从媒体上不断传出自杀新闻,淡水河畔曾发生一起母亲在子女面前跳河的惨剧,隔几天同样在淡水河,又发生一起十九岁男子在父母面前跳河事件。更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在泰国有一名女子,竟然跑到曼谷号称全球最大的鳄鱼养殖场,在大批游客面前跳潭自杀,当场被一百多只鳄鱼分尸。大家在惊震之余,不免会感到疑惑,为什么这些人,有这么大的勇气自杀,而不愿意将这股勇气拿来挑战人生!
事实上,人对于未来会感到不安与恐惧,害怕面对死亡,也因此知道珍惜生命,虽说如此,但是为什么还有人敢自杀呢?这和人的潜在意识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当人对于某些事情感到痛苦时,这个痛苦就会不断传输给潜在意识,而潜在意识就会忠实地依照讯息,在情境来临时去实现。
潜在意识是什么,它为什么能掌控我们的意识?如果我们将人比喻成一艘船,潜在意识就像船长,引领船只驶向心所向往的地方。换言之,潜在意识就是我们意识里的相信,这种相信使潜在意识认同,而使相信变为真实。例如我们心中一直惧怕某件事的发生,心中一直挂念着,果真这件我们极不愿意发生的事,就会发生,所以有人往往在事后,会认为自己早有预感,其实预感就是来自我们长期给予潜在意识的信息。
世界著名的走钢索专家卡尔·华伦达曾经说过:“走钢索才是我真正的人生,其它都只是等待。”他就是以这样的态度来面对走钢索的生涯,所以每次表演都非常成功。但是在1978年,他在波多黎各的一场重要表演中,竟然意外地从75英尺高的钢索上坠下而死。
事后他的太太回想道出了原因,她说,在表演的前三个月,华伦达开始怀疑自己在这次的表演中可能失败,所以他不时忧虑着,万一失败掉下去怎么办?在表演的当天,他因为不放心还一反常态特别去检查钢索是否牢固,但是却没有因此更为小心,导致了这场悲剧。
人的行为有90%是受潜在意识所控制,而潜在意识是从我们出生开始,经过每日意识沉积所形成。所以它不仅会反映在我们的心理上,更会反映在我们的生理上,因为人的身体是由自律神经所掌控,而自律神经是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者作用而形成。如果交感神经两者作用互动平衡,自律神经就会正常,我们身体各方面的运作也会因此顺畅。
而我们是无法用意志去控制自律神经的,例如当我们感到生气、焦虑、恐惧时,交感神经是处于极度紧绷的状态,使心跳及血压跟着起伏,整个身体就会不听使唤,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就连肌肉都会紧绷起来。如果长时间下来我们的心理都是处于低潮,或情绪的紧绷,身体就会产生极大的警讯,最后也会因为我们不能承受这样的压力,而使我们崩溃,理智(显在意识)完全被潜在意识掌控。
自杀的动机绝不是临时起意,而是因为人感到痛苦,所以不断告诉自己,死去总比活着好,潜在意识就产生活着干什么的意念,最后终于带领人走上死亡。所以人应该时时刻刻朝正面思考,而不要让负面的痛苦沉淀,例如我们信仰宗教求神拜佛,无非是祈求痛苦能获得解决,这个过程就是不断在告诉潜在意识,我们要远离痛苦,重复的告知,潜在意识确实就会带领我们远离痛苦。
有人害怕痛苦,而选择规避问题,其实人的成长,就是因为人生中经历过无数挫折与失败,如果我们能体认痛苦的价值,愿意面对现实,有勇气承担痛苦,我们就能活得更坚强、更有价值。
§§§第八节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一词在近几年广泛流行,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提到逆反心理,每个人都可以举出不少例子。比如:对于先进人物的宣传,人们的反应不仅冷淡、反感,甚至贬低宣传及宣传者;当见到商品广告出现“价廉物美”字眼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这种商品的质量肯定是次的”;还有人说:“我一见到他就反感,一听到他讲话就不舒服”……凡此种种,都是逆反心理的表现。
究竟逆反心理的本质是什么,目前争议很大,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各种关于逆反心理的说法中,《心理学大词典》的解释基本上把它的本质属性揭示了出来,是比较规范的:“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换言之,逆反心理是指客体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具有强烈抵触情绪的社会态度。
一、逆反心理的正效应
孩子的逆反心理始终被认为有碍儿童身心健康。其实,逆反心理并非一无是处,它虽有妨碍孩子身心发展的一面,但也有很多正效应。
首先,产生逆反心理是幼儿教育弊端的曝光。当前,幼儿教育在方式、方法上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许多年轻的父母不了解儿童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对他们提出的要求过高,让儿童承受的学习任务过重;不知道儿童具有多方面发展的潜能和资质,具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为孩子过早定向,强制儿童过早地从事长时间的专业训练。也有些父母脾气暴躁,动辄打骂、罚跪、罚站甚至逐之门外;还有一些父母却相反,视自己的孩子为“太阳”,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百依百顺,本来孩子可以独自很好完成的任务,父母却要唠叨半天,甚至包办代替等等。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可以说正是这些教育弊端造成的。教养方式和手段违背孩子的天性,自然会引起孩子的抵触、对抗和逆反心理。可见,孩子逆反心理的形成“事出有因”,它在一定程度上敦促人们对幼儿教育做出改进。
其次,逆反心理包含有许多积极的心理品质。儿童产生逆反心理,是其天性的自然流露。它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幼儿自我意识强,好胜心强,勇敢,有闯劲,能求异,能创新。现代社会充满竞争,迫切需要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开拓、能进取的人才。因此,父母要善于发现逆反心理中的创造性品质和开拓意识,并合理引导。只要引导得当,逆反心理是能够在现代社会发挥积极作用的。
再次,逆反心理在某种程度上能防止其他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质的形成。逆反心理强的孩子,在不顺心的情况下,在愤闷、压抑、不满的时候,敢于发泄,他们不会让不愉快的事情长期滞留心中,他们不会让有碍自己身心健康的负情绪长期得不到释放,他们不会有畏缩心理、压抑心理,他们也不会懦弱、保守、逆来顺受。他们以这种形式保持心理平衡,有时也能起到维持身心健康的作用。
因此,父母应善于发现逆反心理中的积极因素,并善加利用,而不应在孩子有逆反心理的时候,一味抱怨、恼火,甚至对孩子实行高压政策。
二、“逆”什么“反”什么
青少年历来都受到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及家长的特殊关注。从十二三岁到十七八岁,是青少年生理上基本成熟,认识和情感飞速发展,理想、信念、世界观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由于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平衡性,受自我意识觉醒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呈现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的局面,逆反心理的表现十分突出。青少年多数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受好奇心的驱使,他们喜欢新事物和新知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好奇心过强能形成一种特殊的心理需要,这种心理上的认知需要可以转化为学习活动的动机,诱发学习兴趣,促使和推动学习者去探索有关的事物和认知信息。青少年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迷信、不盲从,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正是他们好奇心的具体表现。一般说来,人们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这就是所谓“禁果逆反”。我们有些老师、家长禁止青少年做某事,却又不说明为什么不能做的理由,结果适得其反,使“不要吸烟”“不要早恋”之类禁令达不到应有的预期效果;对于被禁止、批判的电影、文学作品、理论文章却怀着极大兴趣去观看、查阅……。“被禁的果子是甜的”,好奇心驱使青少年有时甘冒受惩罚的风险去尝也许并不甜的“禁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