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强势生存企业是指那些可持续发展企业。企业的可持续性,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企业究竟能否持续发展。百年企业的出现证明了企业能够持续发展,即企业具有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企业,是指在追求核心生存即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能够适应环境变化,不断学习创新,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和生存能力,保证企业在相当长时间内长盛不衰的企业。
如果一个企业的实力过强,过于突出自己,则会给对手以很大的压力。相反,一个常犯小错误但实力出众的企业则降低了这种对对手的压力,缩小了双方的心理距离,保护了对手的自尊,因而也容易赢得更多人的喜爱。“犯错误效应”告诉我们:“白璧微瑕”比“白璧无瑕”更能赢得人的喜欢。如果企业是一个强者,就不要把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隐藏得太深,恰当地“示弱”,会使企业赢得更多的同盟者。
示弱是维持生命生存的需要。在自然界进化的过程中,越是善于示弱的动物,越能有效地保护自己,适应环境的变化。乌龟在遇到强敌时不会与之争斗,而是将自己柔弱的头和四肢缩到硬硬的龟壳内,龟才能活得相当长久。自然界尚且如此,人类更是不例外,适时、适度地示弱,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示弱是一种“障眼术”,是在自己弱小、无力还击时保护自己免受“硬伤”的一种必不可少的保护手段。
相对于日立、夏普、松下等日本品牌,索尼更为中国民众所喜爱与熟悉,音乐随身听、电视、笔记本、游戏机等许许多多的索尼电子产品伴随着整整一代中国年轻人的成长。在许多人心目中,索尼就是时尚、技术、创新等代名词。而正是凭籍着永不停歇的技术创新,使索尼在全球电子行业获得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在财富500强的排名中,索尼也总牢牢占据着前30名的位置。
随着市场环境的复杂化、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迅速下降、竞争对手不断崛起,一个不确定性的时代正在来临,索尼却没有意识到外部环境正在发生的剧烈质变,依然沉湎于自己在行业中的领导者地位,错过了数字化的大好机遇,任凭产品利润下滑而无动于衷,对市场反应速度缓慢,决策机制迟钝,尤其是索尼下属各部门之间各自为阵,互不相让,使索尼成了一支没有清晰战略凝聚的“游击队”。结果是,索尼除了在游戏市场仍然保持领导地位之外,其它领域都大大落后于竞争对手。2003 年上半年度,索尼结算联合营业利润率仅有 1.5%,与全球其他一流水平的企业相比,索尼的营利水平已经沦落到二三流了。
痛定思痛之后,出井伸之及索尼董事会其他高层都意识到,索尼正走到了一个危险的十字关口。如果再不采取措施的话,索尼将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出局——为了应对这个不确定性时代所带来的威胁,索尼管理层推出了一个庞大的再造索尼计划,以更灵活的战略管理去面对新的竞争。
成本紧缩计划:索尼宣布将在整个集团范围内裁员 2 万人,特别是裁减日本国内制造业务人员,停止在日本制造显像管等业务,改革零部件原材料的采购业务,削减成本。
战略业务调整:将企业资源集中于电子和娱乐这两个核心业务,主攻家电(电视、游戏机等)和移动终端(随身听、PC、数码相机、手机等),并下大力气合并集团内的半导体业务,实现一体化经营。
灵活战略计划:以更加灵活的市场计划代替以往的长期战略规划,成立跨部门的机动部队,负责对外部市场变化作出迅捷的反应。
对于近年来部分日本企业所陷入的经营困境,迈克尔波特认为,很大程度原因在于战略层面上的欠缺——就如索尼,由于对以往成功的沉醉与技术的过份执着,使企业往往对外部变化与消费者忠诚度的变化变得视而不见,而一早制定的僵死长期战略规划又使企业对市场变化无法作出迅捷反应。再造索尼,其核心就在于灵活的战略管理去应对外部不确性的时代,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更迅捷的市场反应去迎接一切可能的挑战与机会。
弱者要扭转局面,须先认清局面
企业必须认清时局,反观自己,时机到来,就重拳出击,这样才可能以小变大,化弱为强。要认清时局,需要对自己和对方都要能够看得清,认得准,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才能胜出全局。下面是一正一反例子,能给我们以启迪。
香港电灯是香港第二大电力集团,1890年12月1日开始向港岛供电,一直是香港的主要电力供应商。随着二战后九龙新界人口激增,工厂林立,它后来居上,赚得盘盈钵满,还筹划向广东供电。
经济的发展使电力的需求旺盛,所以香港电灯公司的收入非常稳定,加上香港政府准备实行“鼓励用电”的制度,用电量也多就会越便宜。所以香港电灯公司的供电量将会有大幅的增长,盈利自是水涨船高。
香港电灯是拥有专利权的企业,不可能会有第二家电力企业在香港与其竞争。可以说,在香港电力市场上,香港电灯处于垄断的地位,能够确保盈利的稳定。这正是李嘉诚青睐香港电灯的主要原因。香港电灯的诸多优势,使众多商家垂涎欲滴,跃跃欲试。除了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外,英资的怡和实业以及佳宁等资力雄厚的大集团,对这块肥肉都有觊觎之意,且已经开始采取行动。虽然李嘉诚对于香港电灯渴望已久,但是面对强敌,他丝毫不为所动,坚持以退为进,避免正面交锋的策略。他是在静观其势,寻找机会。
1982年4月,市面有了置地公司即将着手收购香港电灯的风声。人们都以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佳宁集团也会参与竞购,所以香港电灯、置地、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佳宁集团的股票都被炒得很高。1982年4月,置地公司准备收购香港电灯的消息,在市面上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4月26日,正值周一,香港股市一开市,置地公司便以锐不可当之势,一举收购了香港电灯2.22亿股股份。按照收购及合并委员会规定,超过35%的临界点就必须全面收购,持股量要过50%才算收购成功。所以为避免触发全面收购,置地将增购的股份控制在35%以下。置地重拳出击,最后以高出市价31%的条件,顺利完成了对香港电灯的收购。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佳宁欲竞购香港电灯的传闻迅立即化为乌有。佳宁集团此时也面临着危机,而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并不急于出手,故意让置地的收购如愿以偿。置地在香港的急速扩张,使它的现金资源很快消耗殆尽,无奈之下,它开始向银行大举贷款,负债额高达160亿港元。
李嘉诚之所以暂时不采取行动,正是经过仔细分析和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他认为此时自己出击的时刻可没有到来,置地支撑不了多长时间。精明的李嘉诚要等到置地筋疲力尽的那一刻。李嘉诚这样做是有道理的。他认为置地此时的收购行动,志在必得,士气正旺,如果与之碰硬,置地必会竭尽全力而战。以自己目前的实力,取胜的可能性尚小,只能等待时机。所以最终,在置地筋疲力尽无计可施之时,李嘉诚终于认清了时局,一下扭转局面,变小为大。
另一个反面例子是国产夏新手机。夏新如果继续走"高端智能手机与TD手机"的策略的话,就有点危险了.
1、国人的技术实力确实不如洋人(拿夏新来讲,从最早的A8,到后来的E860,N6,N800等,产品在国产机中确实领先,但跟洋品牌相比,有一定距离,这些产品都爱死机)
2、很多国人都觉得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很多高端用户觉得样品牌好(其实这些洋品牌都是国内的工厂生产),用国产手机没面子.
3、手机产品现在已脱离了以前那种大哥大的身份象征的时代,成了一种低值易耗品,中低层次的消费者侧重于价格的比侧重于品牌的多.
4、现在几百家被业内人士称为黑手机的小厂,哪个不是赚得盆满钵满,他们赚钱的秘诀在哪里:
其实他们的秘诀就是营销学上讲了千遍万遍的:市场需要什么产品,我就生产什么;而不是像夏新自己研发高端的难卖的手机. 既然那么多人愿意用低端便宜手机,小厂就生产那种MTK方案的手机.这种手机不需要研发,只需购买方案,成本极低,质量也趋于稳定,同时善于"COPY"。 这也就是波导,夏新,联想一个比一个亏得多时,小品牌手机百花其放的原因。
在这里我不是说夏新坚持研发有错,问题在于要认清时局,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市场的需求. 生存是第一位的,先生存再谋求发展.因此夏新下一步的出路是在做中高端产品的同时,必须低下架子,多做MTK手机.以夏新的品牌再加上MTK的低成本,夏新才能在手机中立于不败之地.(做MTK并不是不对消费者负责,MTK现在技术成成熟了,质量也并不差)夏新要认清时局,量体裁衣!
韬光养晦,等待反击的那一刻
常听人劝人:你改变不了这世界,所以你只能适应它。又闻知足者常乐云云。与其说这是弱者生存智慧的真实流露,不如说这是发自内心的极端无奈,但你真的以为简单的韬光养晦就可以逃避这世界的游戏规则吗?
纵观一下人类历史的兴亡更替,你就会发现人类社会的游戏规则从来就是强者主导的,虽然哲学家们告诉你要对人类有信心,要相信明天总是美好的,但这只是哲学家说的,哲学家们量度人类美好品质进步作用的思维尺度,最小单位是以百年计,在这百年内足够几代人经历生死劫难的。对于普通人是不能跟着哲学家起哄的,否则你会对强势者失去警惕,以为只要懂得内敛、知足常乐就可避祸,从而失去弱者的生存知慧,且让我来举个例子。
市图书馆附近有一个书集,都是些摆地摊卖盗版书的,由于正版书比较贵,我只好常常到这些地摊上淘书,久而久之跟其中一位摆地摊的老者熟悉了,前两天我和老者攀谈了一次,他告诉我一生勤于积蓄,省吃俭用,自以为存了不少钱,二十年前就有几万块,这在“万元户”概念红遍华夏的年代,几万元可是好大一笔财产,可二十年间物价结构改变飞快,中途又遭遇了下岗,其间有近十年不知如何是好,后来才开始摆起了这地摊,20年前的几万块加上二十年间的赚的想给儿子买个城里的商品房,结果只够买个卧室和卫生间。
这位可怜的老者的经历是十分典型的,他经历了不同的强者主导的不同游戏规则的转换,在这种转换里他遭到通货膨胀的洗劫,这可以说是对他省吃俭用、知足常乐处世经典的打击,这是很悲惨的,老年人收入潜力江河日下,只能指望积蓄了,货币膨胀,积蓄迅速缩水,他又没有什么新的收入来源了,于是积蓄很容易就完了,风烛残年,还要摆地推谋生活。有人认为年轻人虽然积蓄不多,收入潜力倒是日益增长,所以通胀之下损失不大,收入跟着通胀节节高,于是反而能富裕起来,但我们看到的实际是,这一代年轻人大都在挣钱作房奴的阶段,根本谈不上任何积蓄。如果再象那位老人家一路走过来,恐怕摆地摊过活的人不在少数。虽然从最近刚召开过的针对金融风暴的欧美峰会看来,纸币滥发的问题已得到各国普遍认识,但却根本没有拿不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来。国家跟人一样,没有大灾难不可能洗心革面的,而近代史上的每一次货币体系改革都是建立在累累白骨之上的。而这一次,还没开始建立世界就已经有很多人在饿死,比如津巴布韦。
这位摆地摊的老者这种积蓄被揩光的际遇,是每个人都会遇上一遭的。躲过的,就是历史上留下的殷实之家,躲不过的,就家道中落了。古人云:累富不及三世。一个家庭,三代都能躲过,就不是一般的富有了。只要不出败家子,这个家庭,恐怕就是小富一方了。简单回顾一下,最近百年来有过几代人被揩光积蓄的:1919年,五四运动的当口,帝制彻底瓦解,有钱人在旧钱庄里的积蓄一文不值;1949年新中国成立,金圆券造成积蓄成了泡影;1979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体制瓦解,价格体系全面放开,造成慢性的通胀,20年间不知不觉就粪土当年万元户了;2010年还没到,但目下被房价、股市套住的中产基本烟飞灰灭,2010年会怎样,不敢说一定会有大通胀,但大通胀一定会到来,因为你只要看一下欧美的数万亿美元的注资和我们的十多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大通胀已不可能避免。从这里可以清晰看到,30年一个轮回,冥冥中似有安排,至少近一百年来的几代人,没有一代能逃过积蓄有可能被揩光的命运。
“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意在劝说人们不要过分执着于当下,一切的困难、灾难都会过去,然而这只是哲学家思维的大尺度,作为普通人来说,在这大尺度量度出的空间里却可能遭遇生死轮回般的折磨,在看到企业倒闭潮、民工返乡潮,你悟出了什么?这一次与十年前的工人下岗很不同,人们应懂得“弱者的生存智慧”。面对你无法克服的困难,光有信心是没有用的,比如那位摆地摊的老者。每一次大通胀都是这个世界真正的强者掠夺弱者的开始,在大通胀中,一是要能够有挺住的手段,就是不至于饿饭。二是要有真正保值的积蓄,估计就是金银和房产地产,你手里的实物除了战争谁也掠夺不走。这是“弱者的生存智慧”里的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