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同博物馆藏品选萃
19181200000002

第2章 北魏文物(1)

§§§第一节 金属器、玻璃器

北魏王朝由鲜卑族拓跋部建立。东汉末年,蒙古高原的北匈奴西遁,南单于内迁,原居于东北的鲜卑族各部遂纷纷南下。公元386年,鲜卑族拓跋部重新崛起,威服诸部,于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立国。398年,迁都平城(今大同),平城作为北魏国都凡97年,历六帝七世。494年迁都洛阳,公元534年分裂为东魏和西魏。至此,北魏结束了对中国北方长达149年的统治。

北魏在平城定都近百年,其间不断吸收先进的汉族文化及各民族的文化,打通了往来西域的丝绸之路。佛教因之兴盛,云冈石窟随之开凿,胡汉商人集聚平城。大力推行汉化,实行均田制、三长制等制度,完成了自身的封建化过程,为隋唐盛世的繁荣打下了基础,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当时的平城是一个拥有大量人口、规模宏大的国际帝都,因而留下了许多文化遗存,包括带有浓郁鲜卑族文化的器物,也有对汉文化继承的产物,也有和各族文化交流的产物,还有远道而来的外国器物等。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于公元439年占领凉州,打通了河西走廊,使北魏王朝与西域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献文帝时,“朝廷遣使者韩羊皮使波斯,波斯王遣使献驯象及珍物”,一些中西亚器物经丝绸之路被各国使节和商人等带到首都平城。1970年,在大同城南轴承厂(现改称迎宾东路)厂区发现一处北魏窑藏遗址,出土石雕方砚1件、鎏金錾花银碗1件、鎏金高足铜杯3件、八曲银长杯1件,此后该厂区又陆续出土石雕柱础以及多件铜鎏金铺首衔环及铜饰件;1981年,在城西的小站村发掘出正始元年(504)封和穾墓,出土狩猎纹鎏金银盘与素面高足银杯各1件;1988年,在南郊电焊厂新厂区发现北魏墓群167座,其中M107出土鎏金錾花银碗、玻璃碗和素面银罐各1件,M109出土鎏金錾花高足银杯和素面银碗各1件。

【鎏金童子葡萄纹高足铜杯】

1970年8月,在大同城南轴承厂北魏遗址出土。杯侈口,口沿内折,腹壁呈束腰状弧形,腹底部折成圜底,下接带“算盘珠”式节的高足,其下是覆盆状的足底,外底内凹。口沿下刻折线纹,腹壁满饰成熟葡萄的藤蔓环绕成五个圆环,环内各浮雕一个攀枝收获葡萄的裸体童子,藤蔓间还饰有禽鸟形象,以示欢快的丰收场面。此题材与伊朗的酒神节有关。腹底部饰花叶纹与联珠纹各一周,圜底外周饰“阿堪突斯”叶纹,覆盆足壁饰联珠纹和忍冬花纹,口径9.6、底径5.4、高11.5厘米。

【鎏金高浮雕动物神像纹高足铜杯】

1970年8月,在大同城南轴承厂北魏遗址出土。杯侈口,束颈后肩部起折棱,圜底,高足略细,中间有“算盘珠”式节。颈部高雕两两相对或相背而卧的灵羊八只,存七只;腹壁由圜底向上伸展出四组“阿堪突斯”叶纹,叶纹之上承托一高雕男性头像,叶纹间雕饰手持器物的女性形象,衣饰轻薄,两足交叉站立,高足素面。口径9.4、底径4.9、高10.3厘米。同时出土的还有鎏金镶嵌高浮雕高足铜杯、鎏金錾花银碗。此碗敞口,圆腹,圜底素面。口沿之下微微内收,口沿下及上腹部各有联珠纹一周,联珠纹是在凸弦纹上竖向捶切而成。两周联珠纹之间的颈部錾刻对称的斜向曲线纹,形成一周麦穗纹。腹部由圜底伸展出四组“阿堪突斯”叶纹,将器腹壁分成四等分,每组叶纹之间有一个同心圆环,共四个圆环,圆环内各捶拓一个相同的人头像,两两相向或两两相背,皆正身侧脸,高鼻,大眼,厚嘴唇,卷发遮额及颈,露耳,头顶戴圆形小虚帽,颈部佩珠饰项链,内着小V领衣,衣上散布点状物,外衣开口式,肩部饰圆圈纹,圈心有点。口径8.5厘米,高5厘米。另一个八曲银长杯,器形口部呈八曲状,每曲在口沿处又各拐一小弯,旋绕成云朵状花瓣,且每一曲都从器口直通器底,矮圈足。盘心捶揲出两只相搏的怪兽,杯口沿外壁刻有大夏文铭文,经专家释读部分铭文,意为“XO(可能是器主之名)拥有”。这件文物的重要价值在于,首次披露了公元5-6世纪大夏银器的形制,而且直接影响到唐代金银器的制作。长径23.8、底径5.4、高4.5厘米。

【鎏金银盘】

是波斯萨珊王朝王室和贵族们在宴会中使用的“皇家银盘”。1981年9月,大同小站村北魏封和穾墓出土。敞口,圆弧壁,矮圈足。器内壁上部有弦纹三周,盘中心锤雕一位贵族(或王子)在长满芦苇的沼泽地里狩猎野猪。贵族深目高鼻,卷发,发带长飘于脑后,双手持矛已刺入前面野猪的头部,同时用右脚踢向身后的芦苇中又窜出的野猪。贵族只身与三头野猪搏斗,表示出其胆量过人、举动敏捷、沉着安详。此件文物经科学发掘出土,有墓志可证明其入土的下限年代,对世界各国未经科学发掘的同类型金银器,有借鉴价值。口径18底径4.5、高4.1厘米,盘口残缺,底部有裂纹。

【鎏金錾花银碗】

1988年,出土于大同南郊北魏墓群M107。碗敞口,圆腹,圜底。口沿之下微微内收,口沿下及上腹部各有联珠纹一周,联珠纹是在凸弦纹上竖向捶切而成。两周联珠纹之间的颈部光素无纹。由底部伸展出四组“阿堪突斯”叶纹,将器腹壁分成四等分,每一等分之间的小叶纹之上托着一个圆环,四个圆环内各捶拓一个人头像。头像皆侧身,高鼻深目,两两相对或相背,上衣大翻领,但形象各不相同。其中一人侧身向右,卷发遮耳及领,相貌年轻;与之相对一人头发较短,颅后发留至颈部,露耳,下颌胡须上翘;另一组向左之人长发卷曲,遮额及颈,相貌年轻,与之相对的一人短发,颅后发留至颈部,露耳,前额后倾。圜底中部有两圈同心圆凹弦纹,内圈素面内凹,两圈之间用一种由两条小锯齿纹组合的纹饰分割成八等分,每等分内的图案相同,似一小片“阿堪突斯”小叶片。器身无纹饰之处均鎏金。口径10.2厘米,高4.6厘米。

【银罐】

1988年,出土于大同南郊北魏墓群M107。口微侈,颈略内收,卵形腹,底内凹。色赤。口沿内有一周凹弦纹。肩颈部施二组四道凹弦纹,上下两组相距0.4厘米,腹中部施同样的纹饰。银罐由上、下两部分焊接而成,器内壁的焊接处壁厚0.37厘米。口径6.2厘米,最大腹径11.2厘米,底径5厘米,高14.4厘米。

【磨花玻璃碗】

1988年,出土于大同南郊北魏墓群M107。玻璃呈淡黄绿色透明体,口微侈,颈略收,球形腹,凹圜底。颈部内收成沟状,腹外壁颈部之下磨出四排向内凹的椭圆形纹饰,呈长椭圆形排列,每排35个,排与排之间错落有致。圜底中心是一个直径3.4厘米的凹面圆形,与环绕其周围的六个凹面扁圆形相切,圆形不太规整。六个扁圆形之间的外侧,又各有一个长椭圆形。器体从颈部以下全部抛光。内壁光洁,外壁略有黄色锈斑。口径10.3厘米,腹径11.4厘米,高7.5厘米。外观几乎可与1000多年来,保存条件无与伦比的日本正仓院珍藏的白琉璃碗相媲美。

【鎏金錾花高足银杯】

1988年,出土于大同南郊北魏墓群M109。银杯杯口较敞,圆腹,圜底,高圈足。口沿下及上腹部各有联珠纹一周,联珠纹是将凸弦纹竖向捶切而成。两周联珠纹之间的颈部略内弧,素面。四组从底部伸展出的“阿堪突斯”叶纹,将器腹壁分成四等分,叶纹之间分别有一个圆环,环内各捶拓一个侧面人头像。四个头像两两相对或相背,皆高鼻深目,头戴帽,着圆领衣,但形象各不相同。其中一人侧身向左,头戴鸟形冠,长发卷曲,披至后背,耳下似有垂饰,高颧骨,鹰钩鼻;与其相对的一人,卷发遮额、耳及领,头戴竖条纹小圆帽,尖鼻、尖下颚;另两个相对的人物,一人头戴有帽檐的圆帽,帽檐短而厚,露耳,帽下颈部露出卷发,帽上有图案;与其相对的一人卷发遮额、耳及领、头戴竖向条纹状小软帽,扬眉、尖鼻、尖下颌,胡须上扬。杯身近底部有弦纹一周,外围环绕忍冬花瓣纹带。杯把呈鼓腰形,把体中部鼓出,形似算盘珠,上下两端外侈,与杯底和底座相接。底座呈圆形,形似倒扣的圆盘,外底内凹,上部中央凸起,四周饰忍冬花纹。银杯口径9.3、底径3.75、通高11.4厘米。器身无纹饰之处均鎏金。

城南北魏窖藏遗址同时发现石雕方砚、石雕柱础和铺首衔环,通过对这些文物及宋绍祖墓、司马金龙墓随葬的同类器物,还有大同历年发现的各类北魏遗存以及云冈石窟的资料进行对比,将上述外来器物的年代初步断定为北魏平城期后段,即孝文帝时期。外来金银器和玻璃器是当时国际贸易的高级商品,非常受贵族富豪的青睐。其产地有嚈哒说;波斯萨珊说;拜占庭说;八曲银长杯为大夏制品说等等,总之都是从中亚、西亚经丝绸之路来到平城的,此类器物世界上传世很少,银器不过一百来件,金器只有二十件左右,均不是科学发掘出土的。而大同的金银器、玻璃器是通过科学发掘出土的,无论是对于研究中西亚各国金属工艺,还是对于研究中国与中西亚各国之间文化交流,都有珍贵的学术价值。

与窖藏同时出土的鎏金铜铺首衔环及铜饰件等器物常见于北魏墓葬中,多装饰于建筑与葬具之上,铺首目前资料表明最早出现于河北邢台战国墓的棺上,汉代又多雕刻于画像石门上或塑于器物的耳部等。北魏的铺首也用于建筑之装饰,北魏太和元年宋绍祖墓出土的石椁即是当时平城建筑的典型样式,四个壁面满饰铺首衔环,其间嵌有圆形乳钉。北魏的铺首大小不等,模制而成。铸为方形,两耳竖立,双目圆睁,三角形高鼻,张嘴露齿,獠牙外撇,兽的额角间饰忍冬纹、山形纹、龙或童子等佛教色彩图案等,它们均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鎏金铜铺首衔环】

1982年6月,大同城南轴承厂北魏窖藏遗址出土。铺首方形,高浮雕状,表面鎏金。主图案为一兽面,头上两侧有二角上扬内卷,两耳竖立,额顶饰五瓣忍冬花纹,两眉上卷,双目圆睁,三角形高鼻,鼻翼两侧各有髭向两侧展开,末端卷曲,其下两侧各有一枚獠牙,兽面两侧边缘饰涡纹。高11.6、宽13.7厘米;衔圆形环,环截面呈半圆形,环外径10厘米。同时出土的还有鎏金雕花铜乳钉、鎏金雕花铜饰片。

【鎏金铜铺首衔双龙环】

1956年5月,大同市工程公司院内出土。模制。方形,高浮雕状,表面鎏金。主图案为一兽面,头上两侧有二角上扬内卷,两耳竖立,额顶雕一蹲坐人物像,两腿曲起,两手外展。兽两眉上卷,双目圆睁,三角形高鼻,鼻翼两侧各有髭向两侧展开,末端卷曲,其下两侧各有一枚獠牙,以舌衔环,兽面两侧边缘饰涡纹。高16、宽10厘米;椭圆形环,浮雕二龙相对,截面呈半圆形,环外径为6.5-8.5厘米。

鲜卑族人虽着皮袴褶,穿着朴素但却重妆饰,脸部描长眉点红妆靥,颈佩串珠饰,耳戴耳环,臂佩腕钏,手戴指环。鲜卑族最简单的耳饰便是在耳际挂上有孔的各种美石或玻璃,有单耳的,也有双耳的。其金属耳环有金、银、铜等质材,多数是由一根两头细中间粗的金属丝弯曲而成。耳坠或坠珠饰和金属饰,或是金属丝相纽连缀金饰或玉饰等小物。

【金耳环与耳坠】

1988年,出土于大同南郊北魏墓群M180。两件相同。耳环由中间粗两头细的金丝弯成,断面呈八边形,下挂金耳坠,环径0.25-0.4厘米;耳坠上部由两根金丝圈成一小圆环,然后两根金丝相绞,与一个腹中部带凸弦纹的球形铃相接,之下接六朵桃形花瓣的金片。花瓣末端成钩状,各钩吊一条金锁链,锁链的下端再接一小钟形铃或一小球形铃。花瓣内中央也下垂一条小链接一小球形铃,即下垂四个小球形铃和三个小钟形铃相间隔排列。其中一件缺一小钟形铃,另一件残缺了两个花瓣和一根链条。通高约3.85厘米。

§§§第二节 陶瓷器、漆木器

南北朝时期政治对峙,战争频繁,民族迁徙,人口大规模流动,各民族文化大融合。1965年,在大同城东石家寨司马金龙夫妇合葬墓出土的随葬器物就是反映南北文化交流的佳例。司马金龙是西晋皇室后裔,其父司马楚之原系东晋贵族,后因受南朝刘宋的迫害而降北魏,战功卓著,封琅琊王。司马金龙也深得北魏政权宠信,官至侍中、镇西大将军、开府云中镇大将、朔州刺史、吏部尚书。太和八年(484)死后,袭父爵,谥康王。该墓虽早期曾被盗,但仍出土大批釉陶俑、木器用具、漆画木板以及石雕床、石雕柱座和墓志铭等,总计450余件。俑群中的镇墓兽和镇墓武士俑、出行仪仗俑、侍俑、女乐俑、庖厨俑、家畜家禽俑是受西晋俑制影响的产物,而大量的甲骑具装俑和马驼畜群又显示了北方少数民族仪仗队和军队的威武气势,所有俑类多施釉,其人物服饰具有鲜明的鲜卑族特色;墓葬中的漆木屏风画风散发着浓郁的南朝文化艺术气息,而青瓷唾壶就是南来之物。

司马金龙出行的仪仗队伍俑群由导骑、骑马仪仗队、步行仪仗队、步行戎装队、侍从队、甲骑具装队、骑马鼓吹队等组成。导骑头戴垂裙帽,帽顶后塌,垂裙及肩,露耳,耳垂戴圆形饰物,脸部涂白彩,红线勾脸廓、眼眶、红唇。墨线绘长弯眉、眼球、八字长胡。身穿交领及膝长褶,下着裤,腰束带,足蹬靴。右袖空垂,左手执缰,骑于马上。通高31厘米。骑马仪仗队于队前或队后,有的左手执缰,右手持物,有的作鼓吹状,头戴鸡冠形垂裙帽,鸡冠形饰套在垂裙风帽之上,内着长褶,外套圆领窄袖红色毛纹络缝皮质甲,下着裤,裤面也有毛纹络缝,足蹬靴;通高31.5厘米,马长30厘米。步行仪仗队位于队伍两侧最外列,头戴圆顶风帽,垂裙及肩,脸两侧垂裙外翻,身披小立领偏直襟长襦,两袖空垂,衣长至踝骨处,衣下角外翻,帽顶、衣里外用白彩绘成虎斑纹状。脸部施釉后又涂粉彩,红线勾脸廓及眼眶,宽柳叶黛眉,黑眼球,八字胡,红唇。俑双手拱握于胸前,中间有圆孔,持物已失。立于圆形托板上。高23.1厘米。披铠步行队头戴兜鍪,上身内着及膝长褶,下着裤,外罩铠甲,肩有披膊,甲身由圆角长方形甲片编缀而成,甲身底边有宽红缘。左臂空垂或左手持物前举,右手持物空握上举至肩部;侍从队簇拥于队伍中部主人周围,头戴垂裙帽,帽顶后塌,垂裙及肩,耳垂戴圆形饰物,身穿交领及膝长褶,下着裤,足蹬靴,或左臂空垂,右臂持物前举,或双手前举,高23厘米。甲骑具装队即武士与战马均着铠甲。武士左手握缰,右手执物,脸面涂白彩,红线勾脸廓、眼眶、红唇,墨线绘长弧眉、眼球、八字长胡,马头戴面帘,全身披甲,铠甲装饰同人物铠甲。各队人马威风凛然,整装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