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拱门】
1976年5月,出土于大同城北方山永固陵,拱门位于墓室前室后部与后甬道相接处。灰白色细砂石雕成。门头呈拱形,与两侧门柱榫卯相接,门柱又插于门墩内。拱门中央顶部呈尖状,弧尾两端各浮雕一个捧莲蕾童子,童子短发垂髫,面相浑圆,大耳穿环或戴圆形饰物,上身裸,佩颈饰与璎珞,帔帛绕肩飘于身之两侧,下身着犊鼻裤,一腿前曲,一腿后蹬,双手捧莲蕾于身之一侧,赤足。两侧门柱为方形,上端各雕一含珠回首的孔雀,雀鸟展翅扬尾羽,双足踏于束帛座上,束帛用联珠带束约。门墩束体呈长方形,前部圆雕成兽首状,兽大眼,小立耳,鼻孔朝外,张嘴露齿,獠牙相噔,微微吐舌;中部凿孔嵌门柱,后部与壁相连。高288-192厘米,宽212厘米,门柱宽28厘米,门墩宽40.5厘米。
【司马金龙夫妇合葬墓墓志三方】
1965年12月,均出土于大同城东石家寨司马金龙墓。一方《司马金龙妻姬辰墓铭》,刻于北魏延兴四年(474)。释文:
唯大代延兴四年,岁在甲寅十一月戊辰朔廿七日甲午,河内温县倍乡孝敬里人,使持节、侍中、镇西大将军、启府仪同三司、都督梁益兖豫诸军事、领护南蛮校尉、扬州刺史、羽真、琅琊贞王故司马楚之嗣子、使持节、侍中、镇西大将军、朔州刺史、羽真、琅琊王金龙妻,侍中、太尉、陇西王、直懃贺豆跋女,乞伏文照王外孙女,钦文姬辰之铭。
无额方形石,正面刻8行,行间有竖界格,满行11-13字。反面刻4行,满行9-10字,两面共129字。高30、宽28、厚6厘米。
一方《司马金龙墓表》,刻于北魏太和八年(484)。篆额“司空瑯琊康王墓表”4行8字;碑文:
维大代太和八年,岁在甲子十一月庚午朔,十六日乙酉,代故河内郡温县肥乡孝敬里,使持节侍中、镇西大将军、吏部尚书、羽真、司空、冀州刺史、瑯琊康王司马金龙之铭。
铭文10行,每行7字,凡66字,高64.2、宽45.7、厚10.5厘米;
另一方《司马金龙墓铭》,铭文:
大代太和八年,岁在甲子十一月庚午朔,十六日乙酉,怀州河内郡温县肥乡孝敬里,使持节侍中、镇西大将军、吏部尚书、羽真、司空、冀州刺史、瑯琊康王司马金龙之铭。
圆额无文,铭文9行,满行7字,凡65字。高71、宽56、厚14.5厘米。墓表与墓铭书体为隶楷,用笔以方笔直势为主,兼以圆笔曲势。有方峻沉雄、高古典雅、气势雄浑的气度。
【石床】
1965年12月,大同城东石家寨司马金龙墓出土。石床呈南北向置于墓后室西部,由六块浅灰色细砂岩石板组成(前、后、左、右各一块,上面两块),长241厘米,宽133厘米,高51厘米。石床前立面石板呈倒立山字形,上部以波状缠枝四叶忍冬纹作长方形边框,中间雕波状缠枝忍冬纹,波状藤蔓各处伸展忍冬叶枝,其分枝的端部托着一个大莲瓣底,之上盛开大荷叶,叶两侧翻卷着忍冬叶,波心内雕呈各种游戏坐姿的形态各异的伎乐童子和珍禽瑞兽。伎乐共十三个,均头梳髡发,额头中部留有发髻,两耳各垂一绺长发,佩颈饰,阴刻臂钏、腕钏、足钏,上身裸,帔帛从颈后绕两肘飘于身体两侧,下身着犊鼻裤,从右至左分别为喊话指挥的童子与回首的长尾羽鸟、持钹的童子与回首行走的虎、展双手打鸡娄鼓的童子和昂首的狮子、吹箫的童子与带羽冠展翅的凤鸟、双手执排箫的童子与疾走带翼的狮子、弹曲颈琵琶的童子与跃爪吐忍冬叶的龙、手持帛的舞蹈童子与半卧的狮子、怀抱琵琶的童子与回首方尾羽的人面鸟、双手握埙的童子与俯卧夹尾的狮子、回头吹筚篥的童子与昂首阔步的龙、打行鼓的童子与带翼的狮子、持横笛的童子和回首长尾羽鸟、击细腰鼓的童子和长尾鸟。其下部三足间雕有水波纹壸门,三只床足以连珠纹为边框,框内高浮雕四个力士,中间两个力士的上部又浅浮雕兽面。力士身躯矫健,上身裸,两乳突出,大腹便便,下身着犊鼻,阴刻臂钏、腕钏、足钏,帔帛从背后绕两臂飘于身体两侧。两侧足的力士呈半蹲状,反举双手作承托石床的姿态,一个发髻分九瓣,额中间有三条抬头纹,两眉相连成弓形,鼻梁上有横带装饰与横纹,唇起露齿,耳佩圆形饰;另一个发髻两分成八瓣,发末端卷起,额头有三条抬头纹,半圆眉,鼻间有横带装饰与横纹,张嘴露上齿咬住下唇,颌下有髭,耳佩圆形饰;中间二力士反身相对,呈胡跪状,颈佩长及腹脐的璎珞,一手反托上部的兽牙,一手抓着兽面两边的獠牙,头顶中部发式呈几字形,两耳各留一绺头发,眯眼,面部祥和而光滑呈童子相;而兽面长眉弯曲,两耳竖立,双目圆睁,鼻孔外露,张嘴龇牙。
【石雕柱座】
1965年12月,大同城东石家寨司马金龙墓出土,共四件。均细砂石质。其中两件柱座呈鼓状带方形底座。中央有柱孔,柱面以柱孔为中心内周依次浅浮雕细绳纹、绹纹、联珠纹、双莲瓣纹;外周高雕重层双莲瓣纹,腹部高雕二龙二虎相间首尾相咬逐于叠嶂的山峦之上,上部鼓座与方座相接一周粗绳纹;方底座四面浅浮雕环状缠枝忍冬纹和波状缠枝忍冬纹,环内或波上波下雕伎乐童子,方形底座座面四角浅浮雕忍冬角花,其上各圆雕一个伎乐童子,垂髫发式,额头中部留有发髻,两耳各垂一撮长发,上身裸,下身着犊鼻裤,帔帛绕户飘于身体两侧,一腿单跪,一腿盘曲,姿态各异,手握乐器作击鼓、吹筚篥、弹琵琶等姿态,童子活泼可爱,憨态可掬;底座侧面浅浮雕环状忍冬纹,环内也雕有伎乐童子。另两件的不同在于底座四角为浅浮雕的忍冬花,侧面为缠枝童子忍冬纹。柱座雕刻精美绝伦,应该是帷帐座。通高16.5厘米,底座边长32厘米。
【石雕供养龛】1958年,大同市面上城东寺儿村古墓出土。用一整块砂岩镂雕而成,底部为一整长方形平台。中部有一石龛,顶部呈盝形,前方开一中空的圆拱龛,龛内雕痕明显,龛前方下设长方形供桌,桌面下凹,桌前立面中部浮雕一个亚字形框,两侧各雕一壶;桌两侧各圆雕一捧钵男侍,皆头戴圆顶垂裙帽,身着左衽及膝长褶,下着裤,足蹬靴,面带微笑,表情谦和。其身后下端与龛像相连;龛之两侧各雕一个武士与镇墓兽的连体像,武士头戴兜鍪,脑后有插缨孔,顿项垂肩,身着圆领及膝长袍,下身着裤,两手空握于身前,所持物已失,其身体一侧与龛相连;武士立于兽之臀部,兽一为人面兽身,一为兽面兽身,其形态与北魏平城时期墓葬出土的镇墓兽相同。二兽皆四爪着地,颈部鬃毛直立,尾梢呈三瓣忍冬叶式,绕过后腿贴服于后背。龛总长45.6、宽23.5、通高33.5厘米。虽是一座小小的雕塑,但具备了北魏时期墓葬中随葬的基本要素,有镇墓的兽与武士、服侍的仆人、日用陶器等,它们守护着龛内所祭奠的墓主人。设计、雕刻,匠心独运。
【封和穾墓志铭】
1981年9月,出土于城西小站村封和穾墓。全名为“屯骑校尉建威将军洛州刺史昌国子封使君墓志铭”。碑文:
屯骑校尉领都牧令昌国子公姓封,字和穾,恒州代郡平城人也。昊天不吊,春秋六十有四,以景明二年春正月薨于官。帝用震悼,遣使即柩,赠州刺史蜜印绶礼也。以正始元年夏四月,卜兆于武周界,刊石勒颂,式述声芳。其辞曰:少深岐嶷,长宽明,内尽孝思,外竭忠诚,在高无危,处满不盈。镌摸玄石,庶挥风清。
碑刻于北魏宣武帝正始元年(504)。方趺圆首,楷书12行,每行12字,计141字。碑石上划浅棋子格,格长宽2.7-2.9厘米。通高57、宽23、厚8.3厘米。书法结字严谨,笔势方整,饱满有力,端庄方峻。而墓志又为研究北魏平城遗址提供了新的资料。
北魏佛法兴盛,云冈石窟造像气魄雄伟、内容丰富多彩,以气势宏大、风格粗犷、艺术雄浑而著称,尽显皇家风范。皇家带头镌铸佛像,民间清信士们也积极发愿造像,也许仰仗于云冈石窟庞大的造像场所,刻于石窟的佛像更为神圣,云冈石窟第11窟、13窟、昙曜五窟壁面及附近的吴官屯、鲁班窑等石窟均有清信士们开窟镌龛所造的佛像。这样,大同地区发现的少量北魏时期单体造像更显弥足珍贵,而其造像风格是以云冈石窟雕像为范本的。
【石雕二佛并坐龛】
1956年,城南修路时发现。砂岩。整体为圆拱形。佛龛作尖拱龛,拱端雕二龙头反顾,龛额上部浮雕十身双手合十的供养天,龛内释迦、多宝二佛并坐,佛像高肉髻,着袒右肩袈裟,右手前举作无畏印,左手施触地印,结跏趺坐。龛外两侧各雕一站立的胁侍菩萨,龛下中央雕博山炉,左右狮子曲蹲后腿相对,尾作忍冬状。高31厘米,宽25厘米,厚8.5厘米。二佛并坐造像是据佛经《法华经》经义而镌刻,在北魏太和年间又有着特殊的含义,当时正值文明皇后与孝文帝共同执政,二佛并坐造像的流行正是当时政治情况的反映。
【石雕屋形龛】
1984年,城西小站出土。砂岩。屋形龛由两根八棱廊柱支撑,柱下有覆盆带方座柱础,柱头收分置栌斗,上托一斗三升拱,普柏枋上两侧及中央雕一斗三升拱,其间各为八个人字拱,瓦垄九脊悬山顶。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佛身后还有浅长方形龛,圆形头光外加椭圆形身光,佛高髻,长眉细目,面庞清瘦,着对领袈裟,内着僧祗支,衣裙繁复,胸前刻“万”字纹,左手施触地印,右手施无畏印,结跏趺坐于狮子座上,座下还有地神支撑;两侧站立胁侍菩萨,头后有桃形头光,戴冠,帔帛于胸前交叉又绕肘飘于身体两侧,下着长裙,双手或捧莲蕾或提净瓶,跣足立于方板上,板下也有地神支撑;龛长方形底座线刻二供养人,中间刻博山炉。长61、宽58、厚11.5厘米。佛像与菩萨的特征和云冈石窟晚期造像风格一致,而且此造像为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
【石雕交脚菩萨像】
1980年6月,城南轴承厂北魏遗址出土。砂岩。正背面均有造像。正面交脚菩萨坐于狮子座上,身后舟形火焰纹背光,菩萨头戴高冠,佩项圈、臂钏、腕钏,斜披络腋,下着羊肠大裙,双手捧钵于胸前;两侧胁侍菩萨合掌,狮子座下还有须弥座,束腰部分浮雕摩尼宝珠及两个全身匍伏于地跪拜的供养人。背面用十字形分隔,各雕四名手持莲花的供养人,上层两人侧身向左,前为女性,头戴垂裙帽,身着交领窄袖长襦百褶裙,后为男性,也头戴垂裙帽,身着交领窄袖长褶细裤,腰束带;下层两人相背,左男右女,衣饰同上。通高21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