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是个传说,其实猴面包树之所以长成这种奇异的外形,是由于对沙漠生活很强的适应性造成的,这样的体形可以使它如海绵般迅速吸收并贮存水分。
12.红藻的家
红藻的家在大海的最深处,那它是怎样生活的呢?一般的植物都是靠叶绿素,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产生光合作用,由此生长、发育、繁殖的。
小螃蟹对此也很纳闷。一天,小螃蟹同往常一样在海边散步,突然它发现了远处有一条红色的带子飘在浅水里,很像红藻。它快步走过去打了声招呼:“嗨,你是谁?你的家在哪里呀?”
“我叫红藻,住在大海的最深处,中午我正睡得迷迷糊糊,不知是什么东西把我拖到这里。”那条红色带子说。
“是这样啊,那你们在海底怎么生活啊?”小螃蟹又问,“看起来,你没有叶绿素,那该怎样进行光合作用呢?”
“嘻嘻……实际上,我们海里生长的植物也是有叶绿素的,不过含量不多。海里和海面的情况不大一样,蔚蓝色的海水那么深,海面有很多生物在活动,海水里又有大量的各种盐类,都对太阳光里各种颜色的光线进入海水起了一定的阻挡作用。红光只能透入海水的表层,橙黄色光能透入较深一点,绿、蓝、紫色光能透入得更深一些。所以,绿藻吸收红光,生活在最浅的地方;蓝藻吸收橙黄色光,生活在较深的地方;褐藻吸收黄绿色光,生活在更深一些的地方;我们红藻是吸收绿光的,所以生活在最深层。一般离海面近的植物,叶绿素的含量多一点,越是深海里的植物,叶绿素的含量越少。就像我们,叶绿素的含量比绿藻少得多。”
小螃蟹听完后点了点头说:“原来是这样啊!太神奇了,那你在这里怎么生活啊?”
红藻听后叹了口气说:“明天太阳出来后,我就会被晒死,所以我要想办法回去。”
小螃蟹说:“我回去找我的伙伴们帮忙,送你回去。”
“那太谢谢你了。”红藻高兴地说。
后来,小螃蟹和它的伙伴们帮红藻回到了海底的家。
■
红藻是藻类植物的一门。除少数是单细胞或群体外,绝大多数为多细胞体。藻体含有叶绿素a、叶绿素d、叶黄素和胡萝卜素,以及大量的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常因各类色素的含量不同,使藻体出现不同的颜色,如鲜红或粉红、紫、紫红或暗紫红色等。已知的约有760属,4410种,绝大多数生长在海水中,少数生于淡水;分布于世界各地,包括极地。中国已知的有127属,300种,分布于南北各海区。淡水种类极少。
■
1.蓝藻门
蓝藻门植物是最简单的植物,也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植物。蓝藻在地球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4~35亿年前。蓝藻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在蓝藻出现在地球上的几十亿年间,大气中的氧气含量不断增加,这为其他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2.螺旋藻
螺旋藻被誉为“21世纪人类最理想的食品”。它的藻体为单一的藻丝,呈有规律的螺旋状弯曲,整个藻丝为一个圆柱状的单细胞。在中国,几种螺旋藻分布在不同的淡水水体中。
3.海藻的大小从几毫米至几米不等,最长的可以超过60米。
13.灰熊的木房子
冬天就要到了,胖胖的大灰熊急着找一个过冬的地方。最终,它找到了一个大树洞,藏在里面美美地睡了一整个冬天。
当春天来临的时候,大灰熊钻出了树洞,他伸了个懒腰,却突然发现这个大树虽然空心了,却仍然像往常一样发出了很多嫩芽。
大灰熊想了半天也没弄明白,于是就问站在树枝上的灰喜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灰喜鹊告诉它:植物体内有两条运输营养物质的运输线,一条是位于树皮里面韧皮部中的筛管,它把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来的有机物,向下输送到根部以及植物的全身,只要树皮在,这条运输线就是畅通的;另一条是导管,能把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分和盐,向上运输到叶片及植物的全身,它位于树皮以内的木质部里。空心的树干只是损失了一部分木质部和髓,靠近树皮的新生木质部仍然还保留着,所以导管这条运输线仍然是通畅的。可是,如果树干掉了大片树皮,第一运输线也就全部或大部分被切断了,树根得不到足够的有机物,树就有被“饿死”的危险了。不久以后,上面的枝叶也会因没有了水分和盐,而枯萎死亡。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树怕伤皮不怕空心”的道理,但是有些树的树皮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比如杜仲等的树皮可制作中药,红豆杉的树皮还可提取稀有的抗癌药物,所以有很多不法分子为利益所驱,大量地剥树皮,造成众多树木死亡。
当我们遇到这样的人时,就要尽量劝阻他们不要伤害树木。
■
每到冬天,我们常常看到树干的下部被刷成白色,植物刷白能够预防寒害、冻害和病虫害。因为冬季天气寒冷,但是当白天有太阳出来,植物晒太阳并不像人们晒太阳那般舒服。我们晒完太阳后,没有太阳的晚上可以钻进被窝里,但是植物无论多冷,都是在原来的地方,这样白天热、晚上冷,而且冷热差异很大,植物受害的地方,比我们生冻疮还严重。植物经过刷白,可以反射白天的太阳光以及各种光辐射,及时避免植物体内温度过高,从而减弱了白天与晚上的温差,避免植物受到突然变温的伤害。而且,刷白剂具有隔热效果,仿佛我们的手和脸涂的防冻霜以及护肤霜。此外,秋后初冬,许多昆虫喜欢在老树皮的裂缝中产卵过冬,将树刷白对许多害虫有杀灭作用。
■
梁希(1883—1958),著名林学家、林业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近代林学和林业杰出的开拓者之一。他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林业教育和林产化学研究,晚年担任一些领导职务。他的主要业绩是培养了大批林业科技人才,在中国首创了林产制造化学,传播了新的林业科学理论,并提出了全面发展林业、绿化全中国的林业建设方向,把中国林业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14.柳树“闹鬼”
很多年前,江苏某地的一些人在夜晚发现了几株会发光的柳树。当时他们感到又奇怪又害怕,以为是“闹鬼”了。白天,这些树桩毫不起眼,可是到了夜间,它们却闪烁着神秘的浅蓝色的光。
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始终没有人知道,这究竟是为什么。后来,人们经过研究发现,发光的不是柳树,而是寄生在它身上的真菌——假蜜环菌的菌丝体。因为这种菌会发光,人们便给它取名为“亮菌”。这种菌长得像棉絮一样,专找一些树桩安身,吮吸植物养料,吃饱了就得意地闪光。
还有一些植物也会发光,但它们发光却不是这种“亮菌”引起的,而是因为这些植物体内有一种特殊的发光物质——荧光素和荧光酶。植物在进行生命活动的过程中要进行生物氧化,荧光素在酶的作用下氧化,同时放出能量,这种能量以光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我们看到的生物光。
生物光是一种冷光,它的光色柔和、舒适。科学家受冷光的启示,模拟生物发光的原理,制造出了许多新的高效光源来。
■
烛光鱼其腹部和腹侧有多行发光器,深海的光头鱼头部背面扁平,被一对很大的发光器所覆盖,因此它们都能够发光,鱼类的发光是由一种特殊酶的催化作用而引起的生化反应。鱼体内的荧光素受到荧光酶的催化作用,吸收能量,变成氧化荧光素,并释放出光子,因而就会发光了。
■
我国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榜》中描绘的神仙,头上有三圈奇妙的光环。其实,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也会发光。人们把人体发出的这种光称为人体辉光。不过,人体辉光非常微弱,人的肉眼是看不见的,只有用特殊的仪器才能观测到。因而,千百年来,人们对自身发出的这一神奇光芒,一直茫然不知。
15.超级净化器——向日葵
放学后,兰兰对涛涛说:“你知道吗?我们平时看到的向日葵还是一种‘超级净化器’呢!”
涛涛听完后不可思议地摇摇头,兰兰笑了笑接着告诉涛涛,向日葵又名“朝阳花”,它总是从早到晚围着太阳转。向日葵还是自然界鼎鼎大名的“超级净化器”,它是吸收放射性物质的大功臣。
向日葵的众多根系在土壤中可吸收和清除有害的放射性物质铯和锶,被称为抗核垃圾的神奇植物。1986年4月,乌克兰的诺贝尔核电厂发生爆炸,辐射外泄后,人们在附近种植向日葵,用以清除地下水中的核辐射,有9.5%的放射性锶都被向日葵吸收了。所以,对于“超级净化器”的名声,向日葵可是受之无愧啊!
自然界中,除了向日葵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植物在为人类无私地奉献着。它们不仅可以吸收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释放出人们需要的氧气,而且还可以吸收自然界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几百万年来,无论风吹雨打,它们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
1.空气中的氟浓度仅亿万分之四十时,剑兰的叶子就会在3小时内出现伤斑;另有一种鸭跖草,若受到哪怕是很低浓度的辐射,花色即由蓝变成粉红。
2.胡萝卜、菠菜能监测二氧化硫,菖兰、郁金香、杏、梅、葡萄能监测氟气,苹果、桃、玉米、洋葱等可以监测氯气。
■
1.科学家们发现,木槿能将有毒物质在体内分解转化为无毒物质,被誉为“天然解毒机”。木槿是锦葵科落叶灌木,又名朱槿、槿树条。木槿对有毒的二氧化硫有很强的抗性,二氧化硫很难危害木槿的叶肉细胞。
2.榆树对空气中的尘埃有过滤作用。据测定,它的叶片滞尘量为每平方米12.27克,名列各种抗污能力较强植物之首,有“粉尘过滤器”之称。同时,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也有一定的抗性。